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种 《农家致富》2013,(13):24-25
一、扬麦20审定编号:苏审麦201203。来源与类型:原名"扬06-164",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扬麦10号/扬麦9号,于2005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无黄花叶病毒病田块种植。  相似文献   

2.
苏种 《农家致富》2010,(15):29-29
扬麦18审定编号:苏审麦200901。来源与类型:原名"扬麦03G12",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5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0,(14):23-23
扬籼6A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育成,属野败型早籼稻不育系。该品种株型较紧凑,  相似文献   

4.
扬籼优68     
《中国农业信息》2011,(6):27-28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19品种名称:扬籼优68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扬籼6A×R814省级审定情况:2010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5.
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6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以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品种。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4,(12):19-19
小麦品种——扬麦20 扬麦20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片较宽,叶色淡绿。分蘖力较强,株型较松散。抗寒性一般,耐肥抗倒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扬油9号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7 品种名称:扬油9号 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扬辐麦4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抗病、抗倒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品种权号:CNA20070263.7。已授权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独占许可。2010年被江苏省农委列入主推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在扬麦11号推广应用区域及梭条花叶病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9.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0,(12):23-23
水稻品种——扬两优013 该品种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5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0,(12):23-23
水稻品种——扬两优013 该品种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5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  相似文献   

11.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以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品种.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030436.4,公告号为CNA000663G.  相似文献   

12.
扬麦14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一个优质馒巴、面条红皮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为手性中早熟品种.适宜长江中下游差南及沿淮地区种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扬麦18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抗病、大穗小麦新品种。2008、2009、2010年分别通过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审定。品种权号:CNA20080043.4。2010年度被江苏、安徽省农委列入主推品种。适宜安徽、江苏省淮河以南麦区种植,在扬麦158种植区域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4.
扬粳422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粳4227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9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912),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15.
苏种 《农家致富》2014,(7):23-23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307。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两系杂交中籼稻——扬两优013该品种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5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该品种株型较紧凑,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叶色中绿,叶姿较挺,群体整齐度较好,后期熟色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传来喜讯,该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扬辐麦9号"顺利通过国家审定,晋升"国家级"品种。截至目前,扬麦系已经拥有18个"国家级"品种,种植范围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个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97天,产量较高。"里下河农科所小麦育种专家说,"扬辐麦9号"最大的优势是产量高、品质优,在春  相似文献   

18.
王朝顺 《农家致富》2012,(13):24-25
一、扬麦20——大穗、高产、早熟扬麦20(原名扬06-164)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大穗、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定名(国审麦2010002),并申请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申请公告号:CNA007969E。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种植。  相似文献   

19.
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麦13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6,(16):25-25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春性中熟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苏审麦200407).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品种。同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030436.4。适宜江苏淮河以南地区种植。在扬麦158种植区均可推广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