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兰州市榆中县贡井乡地处榆中北山干旱半干旱地区。贡马井村赢得肉牛专业合作社养殖肉牛316头,近5年来,该合作社以土地入股、流转土地等方式,种植饲用玉米、苜蓿、燕麦等饲草约0.7万亩,年产草及玉米青贮0.4万吨,完全实现了青、粗饲料的自给自足。秋冬季肉牛轮流在玉米、燕麦留茬地放养,节约饲料。牛粪等养殖粪污直接还田,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种草养畜"、种养一体化的生态养殖模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
2020年,合水县草畜产业按照种养结合、草畜平衡、农牧循环的发展思路,坚持绿色、循环、高效发展理念,进一步调优产业,扩大规模,助农增收。新建改建规模养殖场39个,建成万只奶山羊繁育中心1处、千只养殖合作社6个、500只适度规模养殖场6个、200只家庭农场8个,全县奶羊存栏2.2万只;新建千头肉牛养殖场1处,建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7个,其中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3个,全县肉牛存栏3.15万头;新建生猪养殖场9个,其中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5个,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7.89万头,存栏4.01万头,出栏3.88万头。种植青贮玉米5万亩、甜高粱等一年生饲草3万亩、紫花苜蓿0.5万亩,建成千亩苜蓿示范点1个、500亩示范点3个、千亩青贮玉米示范点2个;全县牛羊养殖合作社种植牧草1.12万亩,完成青贮20.8万吨。  相似文献   

3.
谢运河  纪雄辉  吴家梅  田发祥  官迪  朱坚 《草业科学》2016,33(10):2111-2118
采用线性规划求解方法,通过评价饲草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综合净能、肉牛能量单位及肉牛营养需求等指标,对春、夏、秋、冬饲草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春季饲草优化配方为燕麦(Avena sativa)、稻草、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玉米(Zea mays),其干物质比重分别为47.26%、36.55%、13.45%和2.74%;夏季为桂牧一号(Pennisetum purpureum cv.Guimu No.1)、玉米和稻草,其干物质比重分别为91.25%、8.49%和0.26%;秋季为桂牧一号、玉米和红薯,其干物质比重分别为89.30%、9.01%和1.70%;冬季为燕麦、稻草、红薯(Dioscorea esculenta)、黑麦草和玉米,其干物质比重分别为50.26%、25.59%、17.49%、5.61%和1.04%。同步监测肉牛养殖系统饲草、饮用水、牛粪尿以及牛肉中的镉(Cd)含量,计算肉牛养殖系统Cd输入输出动态可知,单头肉牛Cd年输入量为753.70mg,年输出量为747.02mg,系统Cd的输入与输出基本持平。Cd输入中,饮用水及饲料添加剂对Cd年度总输入的贡献率仅分别为0.05%和4.56%,而饲草的贡献率高达95.39%;Cd输出中,牛肉和牛尿对Cd年度总输出的贡献率仅分别为0.46%和0.06%,而牛粪的贡献率高达99.48%。可见,控制饲草Cd含量和调控牛粪Cd输出分别是减少Cd进入养殖系统和增加养殖系统Cd输出的最主要途径,而因牛的粪尿流出肉牛种养系统,每头每年带出的Cd为226.55mg,占Cd年输出量的30.33%。利用清洁地域建立"饲草-肉牛-牛粪-饲草"种养系统,可实现饲草自给、废弃物安全消纳的同时,确保饲草和肉牛质量安全,实现该系统在低Cd环境下循环运行。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稳步推进,牛肉价格的上升,赫章县养殖农户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灌木林、草山草坡和玉米秸秆等饲草饲料资源优势,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提高了肉牛存栏的总体数量,呈现了快速增长态势;肉牛产业成为开拓农村就业门路,促进农业增收的新经济增长点。但存在着生产水平低、生长周期较长、优质肉牛少、牛肉档次低、牛源不足等问题,规模化、规范化养牛场少,制约着肉  相似文献   

5.
由于贵州省空气湿度大,导致该地区干草系列产品发展的成本较高,且无法适应市场规律,因此,更适合发展优质饲草青贮及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等厌氧保存产品。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农户和养殖企业则更加关心这些饲草产品的生产成本。介绍了优质饲草的青贮和FTMR加工技术,并以肉牛为例,分析了贵州省较为常见的青贮玉米、燕麦、苜蓿干草青贮和FTMR的饲喂价值、生产成本和效益,以期能为贵州饲草加工和草食家畜养殖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交城县土地总面积273.3万亩,山区面积253.1万亩,占交城县面积的92.6%。肉牛多数在山区养殖,采用原始放牧和圈养结合模式。交城县的"一县一业"就是以肉牛养殖为"业"。全县规模化养牛场及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有44家,其中只有14家在平川。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黄河三角洲地区麦类饲草不同品种的生长和产量情况,于2018年6月开展了黄河三角洲地区麦类饲草生产情况调研。调研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中轻度盐碱地种植燕麦和黑麦类饲草产量中等,品质可达禾本科牧草干草质量二级水平,采用鲜饲或调制干草后饲喂奶牛。调查区域因地制宜构建了"燕麦+水稻"、"小黑麦+青贮玉米"等多种轮作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丰富了饲草供应,增加了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促进榆阳区肉牛生产,本文从养殖模式、草料使用、肉牛品种、饲料生产、饲养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肉牛养殖现状和饲草料使用情况;提出了促进榆阳区肉牛业发展的建议:注重品种选择,规范饲喂方式,加大青贮玉米播种面积,加大饲草开发和利用力度。  相似文献   

9.
为对比验证圈内育肥牛育肥期使用云南省龙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崔牛"牌饲料和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正宏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自加工配制的育肥精料效果,景谷县正宏肉牛养殖专业养殖合作社进行了"崔牛"牌611精补料和自加工配制精补料(75%玉米+7%豆粕+8%麦麸+5%其它)对比育肥效果试验,目的为肉牛养殖规模场(户)提供选用肉牛育肥料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平罗县紧紧围绕以发展黄河经济为战略,以黄河沿岸广阔的地域天然草场资源及农区较多的玉米作物秸秆为基础,建设了黄河金岸肉牛长廊畜牧带,依托周边消费市场,相继建成了以盛华阳光养殖合作社、平罗县天源复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肉牛繁育场、宁夏昇昌农牧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大型肉牛养殖场,以马场村、金桥村等为代表的肉牛养殖示范村,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动了平罗县肉牛产业的发展。2014年,肉牛饲养量达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燕麦饲草利用价值和利用方式,选择5~6月龄青海欧拉羊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在只均日补饲精饲料0.25 kg的基础上,分别饲喂燕麦青贮(试验组)和全株玉米青贮(对照组)进行为期30 d的饲喂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羊燕麦青贮饲草只均日采食量3.413 kg,较对照组羊全株玉米青贮提高6.76%(P<0.05),试验组羊只均日粗蛋白摄入量85.33 g,比对照组提高12.14%(P<0.01),试验组只均日干物质采食量0.94 kg,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燕麦青贮饲草的日均采食时间185.47 min,较全株玉米青贮的采食时间减少9.32%(P<0.01);试验组羊只均日增重163.00 g,较对照组提高19.56%(P>0.05);试验组羊每千克活体增重养殖成本13.48元,比对照组少投入2.01元,降低12.98%,只均盈利比对照组多11.82元。说明在绵羊养殖上燕麦青贮饲草比全株玉米青贮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更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值得在青海燕麦饲草生产区和养殖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姚安县立足本县饲草丰富,发展肉牛产业争地矛盾小、养殖难度小、消费需求大、农作物副产物利用潜力足的优势,把肉牛产业确定为"一县一业"进行集中打造、全力培植;为实现年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10万头,产值超过20亿元,农民人均养殖1头牛增收1万元,把姚安创建成云南省"一县一业"肉牛产业示范县,打造"中国姚安肉牛产业基地"品牌的目标,本文就分析了姚安县肉牛产业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饲草在肉牛养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牛体增重对比不同饲草及其配比喂养西门塔尔肉牛效果,以确定较优的青贮甜高粱和全株饲用玉米的配比.[方法]在冬季温室养殖条件下,设计5组配比的青贮甜高粱和全株饲用玉米饲喂西门塔尔肉牛,定期称量牛体增重,并分析各试验组养殖效益.[结果]试验结果显示,青贮甜高粱和全株玉米喂养西门塔尔...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饲料对肉牛肉品质的影响,探究青贮燕麦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40头肉牛,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均分为4个处理,每组10头肉牛。对照组肉牛饲喂全株青贮玉米,试验1组肉牛饲喂10%的青贮燕麦+90%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2组肉牛饲喂20%的青贮燕麦+80%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3组肉牛饲喂30%的青贮燕麦+70%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结束,采集肉样检测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试验2组肉牛屠宰后45min的pH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11.63%(P<0.05);肉色L*值比对照组显著降低9.37%(P<0.05),剪切力比对照组显著降低9.40%(P<0.05),失水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16.21%(P<0.05)。研究表明,在肉牛养殖中使用20%的青贮燕麦可以有效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尽快出台牛产业饲草料种植补贴和肉牛能繁母牛补贴政策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着力解决优质饲草供应不足和能繁母牛存栏增速趋缓问题.2015年起,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实施粮改饲政策,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支持牛羊养殖场(户)和饲草专业化服务组织,收储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主产省区依托粮改饲政策实施,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饲草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草食畜牧业优质饲草供应能力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粮改饲累计实施面积6830万亩,支持收储优质饲草1.9亿吨.2021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在内蒙古等农牧交错带所在省份,选择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肉牛养殖大县支持开展基础母牛扩群提质,对饲养基础母牛的养殖场户给予适当补助,调动母牛养殖积极性,增加肉牛架子牛供应.  相似文献   

16.
为大力推进燕麦草在肉牛养殖中广泛应用,通过不同比例燕麦干草与青贮玉米饲喂肉牛试验,筛选出最佳饲喂模式。选用15头体重和体况相似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在精料相同,精粗比3∶7条件下,不同比例燕麦干草和青贮玉米饲粮组合中,40%燕麦干草+60%青贮玉米饲喂育肥肉牛平均日增重达到2 165 g,料肉比达到46.25,经济效益均高于其它各组。在实际饲喂肉牛中,要大力推广燕麦干草40%+玉米青贮60%+精料的饲料饲喂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高寒地区选择青海欧拉型藏羊在饲养管理完全相同且同等补饲精饲料[0.25 kg/(只·d)]的情况下,分组饲喂捆裹青贮燕麦饲草、全株玉米青贮饲草、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51 d。结果表明,捆裹青贮燕麦饲草(全干物质%)粗蛋白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提高13.77%、94.23%和130.13%,粗纤维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高52.35%,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降低11.14%和26.73%;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均饲草采食量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提高130.93%和199.58%,差异均极显著(P〈0.01),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提高4.28%,差异显著(P〈0.05);饲喂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增重达197.35 g/(只·d),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提高10.85%,差异不显著(P〉0.05),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提高40.96%和101.71%,差异均极显著(P〈0.01);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均盈利1.71元/(只·d),较小麦秸秆、燕麦青干草和全株玉米青贮饲草分别多盈利1.17、0.96和0.50元/(只·d),分别提高216.67%、128.00%和41.32%。捆裹青贮燕麦饲草饲喂绵羊经济效益明显,在高寒地区可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黔南州饲用燕麦种植试点项目是2020年贵州省优质饲草生产试点建设项目的子项目,是为了监测饲用燕麦莫妮卡黔南州种植的生产性能和饲喂效果。项目通过在黔南州荔波县和独山县2个县开展试点种植,在9个养殖场采用单播种植方式共种植26.67 hm~2,对其中2个养殖场进行了产量、高度和饲喂家畜效果等监测记录分析。结果表明,饲用燕麦莫妮卡是肉牛养殖在冬春补饲中的一种很好的粗饲料,提升了冬闲田的产值,同时饲用燕麦具有很好的采食量和转化率,从而降低了草食畜养殖成本,提高了肉牛养殖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山西省肉牛养殖区域布局的演变规律,有利于科学制定肉牛养殖政策、有利于提高肉牛综合生产能力,为提升肉牛产业竞争力奠定基础。[方法]文章基于2005—2020年山西省肉牛养殖年度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算肉牛养殖区域布局重心变动的轨迹;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肉牛养殖区域布局变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玉米产量、能繁母牛数量、人均收入、规模化品牌化农产品数量、支持养殖的财政政策、抑制散养的禁牧政策对山西省肉牛养殖布局有影响。[结论]提出了肉牛养殖数量应和当地的饲草资源紧密结合、发展种养一体化、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积极应对环保要求、合理利用财政支持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解当前适度规模经营养殖户设施设备配置情况及肉牛养殖模式,四川肉牛创新团队草食家畜生产设施设备研究与应用岗位对位于丘陵山区宣汉、筠连、阆中等肉牛养殖大县的肉牛养殖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1各县市肉牛发展情况1.1宣汉县1.1.1肉牛产业概况宣汉县牛生产总量位居全省农区第一,现有肉牛规模场800多家,2020年牛存栏16.5万头,出栏肉牛9.45万头,实现牛业综合产值达32.5亿元,蜀宣花牛及其延伸产品已成为"川字号"特色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