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泥蚶人工育苗中幼苗下沉的一些问题提出看法,认为通过选择优良的亲贝,严格单胞藻培养,加强水质控制,切实做好育苗设施的消毒,注意日常管理等措施,可以避免名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侯传宝 《齐鲁渔业》2008,25(3):38-38
在扇贝育苗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浮游幼虫的下沉,并使面盘脱落,导致育苗失败。现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分析造成幼虫下沉面盘脱落的一些主要原因并就解决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在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方面己取得显著成绩。但在生产实践中还存在着育苗成绩不稳定的现象。即各育苗单位之间、一个育苗单位的年与年之间、茬与茬之间,甚至同一单位、同年、同茬的不同池之间的育苗成绩差别显著。造成这种育苗成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虾幼体感染疾病后引起的大量死亡。因此对虾幼体疾病的防治问题,目前己成为对虾育苗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河蟹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沿海地区的河蟹繁殖得到了蓬到的发展。但在繁育过程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使育苗的成活率低,产量不高,影响了生产。笔者多年从事河蟹的人工繁殖生产研究工作、为使河蟹繁殖中提高成活率、谈谈育苗过程中的几点个人体会。l亲本不同源育苗单位往往~次性从某地购回亲本进行人工繁殖、同地饲养的雌雄亲本亲缘较近_在繁育过程中会出现抱卵蟹流产较多的现象,产后苗种质量较差、退化现象明显,育苗成活率不高。所以、购买种蟹时要雌雄分开购买、或采取两次购买后分地错开交配、亦同样达到效果。2亲本规…  相似文献   

5.
在鱼类的工厂化育苗中,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我国北方地区的牙鲆育苗在冬季进行。由于冬天无法收集到天然的活轮虫,育苗单位都要在塑料大棚中培育轮虫。轮虫培育中的技术关键若掌握不好,常出现败池现象,导致鱼苗缺少开口饵料,直接影响育苗产量,造成生产亏损。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际生产经验,就海水轮虫工厂化培育中的几个重要技术环节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随着刺参养殖规模的扩大,刺参苗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主要靠室内工厂化育苗解决养殖生产上的需要,而室内工厂化育苗病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刺参幼苗进入底栖生活后由于水质恶化、细菌、病毒感染、操作不当等经常出现“滑板”、“烂胃”、“烂边”现象。药物过量使用,加大育苗成本,底播养殖后抗病能力减弱、生长缓慢、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永 《水产养殖》2002,(5):13-15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自然分布于太平洋西岸至墨西哥湾中部,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它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对饵料要求低,可高密度养殖的特点。该虾1988年从美国引进,1994年人工育苗批量生产获得成功,1999年在南海海区推广养殖,开始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的大规模生产。笔者从1999年即开始了南美白对虾生产性人工育苗工作,在人工育苗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而且每年都有新的问题出现:真菌病、发光弧菌病是每年都遇到的病害,从2000年开始出现了育苗水体中饵料颗粒结块的现象,到了200…  相似文献   

8.
河蟹各期幼体都具有特定的颜色,幼体各种异常体色或颜色变化通常是由水环境因子变化、营养变化、病原体侵袭引起的。在育苗过程中,幼体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黑化现象极为普遍,为了便于诊断原因、对症下药,现把多年来育苗过程中的发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江苏形成了年产量200t,产值3亿的较大产业。然而一些生产者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味追求河蟹苗种产量而无序生产,普遍存在不规范操作、滥用违禁药物的现象,不但导致河蟹苗种质量的下降,也致使商品河蟹的药物残留,而且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河蟹无公害人工育苗标准的制定,迫切要求从业者以生产无公害河蟹苗种为标准,进行河蟹人工育苗的健康生产,  相似文献   

10.
斗门地区罗氏沼虾育苗水源的理化性质基本上符合育苗水质标准 ,但随着水温的升高 ,细菌数量迅速增多。生产实践中育苗中后期出现疾病多、育苗成活率下降的现象 ,主要应与细菌的大量繁殖有关 ,而与育苗水环境的理化性质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对河蟹大眼幼体变态因素的探讨孔维军葛立军(锦西市水产研究所)(锦州盐场)在1995年河蟹育苗中,从Z5变态为大眼幼体,变态极为困难,大眼幼体成活率很低,而且发生面很广,从河北到辽宁普遍发生这种现象。构成河蟹育苗失败的主要原因,以我们的亲身实践体会,谈...  相似文献   

12.
海蜇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蜇是一种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极高。营养成分独特之处在于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含量丰富。近几年,由于社会需求量大,滥采酷捕现象严重,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为了满足海蜇养殖的需求,人工育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海蜇的人工育苗技术要点,供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九孔鲍苗“脱板症”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研究近年来在九孔鲍人工育苗中出现的大量死亡现象“脱板症”的病原。采用了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九孔鲍苗组织细胞中发生内质网膨大现象、具纤毛结构细胞层下的细胞质中有大量的球形病毒存在。鉴于九孔鲍育苗生产现场已使用多种抗菌性药物治疗无明显的效果,初步认为九孔鲍幼苗大量死亡的病原体为一种球型病毒。本文还探讨了九孔鲍苗脱板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福建沿海杂交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同一区域相邻的两个育苗场,采用杂交鲍作亲鲍,用两种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结果显示,南方育苗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效面积附苗量平均为106.7只/m^2,生长速度快,后期稚鲍培育成活率达95%,单位面积平均出苗量近3000只/m^2;而北方育苗法工艺较复杂,有效面积附苗量平均为370.6只/m^2,剥离后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后期培育成活仅为12%,单位面积平均出苗量408只/m^2。  相似文献   

15.
在鱼类工厂化育苗中,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和质量。近几年来,北方地区都在冬季进行牙鲆鱼孵化生产,由于无法收集到天然的活轮虫,育苗单位都在工厂(大棚)进行轮虫培育,一些单位由于没能掌握好轮虫培育中的技术关键,常出现败池现象,导致鱼苗缺少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河蟹人工育苗中因沉淀池池海水硅衰败造成Ⅰ溲状幼体大量死亡的现象,并探讨了致死在及其防治效果办法。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育苗期间(尤其是糠虾幼体期)常常遇到发粘致死现象(发粘病)。本实验把发生了发粘病的育苗池水作为实验菌液,添加到实验对象中,持续时间2周。结果表明,添加了试验液的对象在8~11天出现粘性悬浮物;病原菌、温度和剧烈充气是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鲈鱼人工育苗过程中,仔鱼开口饵料及饵料的营养强化显得非常重要,试验过程中,在仔鱼期和稚鱼期分别发生了2次比较严重的病害现象。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随着对虾、扇贝等重要养殖种类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国海水养殖有了较快发展,1997年产量已占海洋水产总量的34.6%,但缺乏高产、优质、抗逆性能强的优良品种,种质退化现象严重,部分种类个体变小,抗病力差,病害发生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国家确定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海水养殖扇贝、鲍鱼、对虾等多倍体的育种、育苗技术,大规模海水养殖多倍体的推广应用,建立海水养殖基地。海水养殖将优先发展多倍体育苗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浅谈点带石斑鱼苗种培育几个生产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孟华 《水产养殖》2011,32(12):23-24
点带石斑鱼属鲈形目,鲳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具有雌雄同体、先雌后雄性逆转现象,属一年一次分批产卵类型、暖水性、肉食性的凶狠鱼类。东山县从2001年就引进该品种进行养殖,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也日趋成熟。现就该品种在育苗过程中几个生产环节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