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密闭式鸡舍又称全封闭无窗鸡舍。这种鸡舍顶盖与四壁隔热良好;四面无窗,舍内环境主要通过人工或仪器控制进行调节,造成鸡舍内的"人工气候"。即采用人工通风与光照,通过变换通风量的大小,控制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成分。优点:鸡舍环境稳定,不易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生产稳定、安全;通过人工控制操作技术,有利于  相似文献   

2.
阎宏  陈为民  孟文君 《畜牧与兽医》2000,32(Z1):109-113
为确切了解本地区典型鸡舍内的空气环境状况,对银川地区无窗鸡舍不同季节的舍内空气环境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无窗鸡舍内冬、春季温度明显的高于舍外,基本适宜于鸡的生长需要,说明鸡舍的保温供暖能力较强,适合于本地区的寒冷气候.其不足之处是舍内各季节通风换气不足,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夏季舍内温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1环境差是某些疾病的诱发因素1.1鸡舍内环境差是鸡病诱发因素。鸡舍的内环境是和鸡舍的硬件直接相关的,鸡舍的保温、通风、光照、设备等都是鸡群健康的保证。内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冬季蛋鸡舍的环境调控包括鸡舍内和鸡舍外。本文主要论述鸡舍内环境控制技术包括:不同鸡舍通风技术、消毒技术、及时清粪、饲料及益生菌的应用等方面,控制舍内环境,保持舍内卫生,科学饲养,以期做好冬季蛋鸡舍的环境调控。  相似文献   

5.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 ,除饲料营养外 ,还有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等。因此 ,要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养鸡效益 ,使蛋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1 舍内环境控制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1 1 通风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 ,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如果通风不好 ,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 ,并充溢于整个鸡舍 ,影响…  相似文献   

6.
全环控蛋鸡舍的环境控制技术一直是技术瓶颈,舍内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光照等因素,良好的舍内环境是蛋鸡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研究全环控鸡舍环境综合控制技术,优化环境控制方案对于现代蛋鸡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舍内空气质量、光照、生物安全3个方面总结和归纳全环控蛋鸡舍舍内环境的控制方案,以期为蛋鸡生产者和蛋鸡场规划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 1舍内环境控制 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喂、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  相似文献   

8.
传统养鸡模式耗时耗力,层叠式笼养凭借其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蛋鸡生产中,随之而来的环境控制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事实上,鸡群的健康状态及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与舍内环境因子息息相关,需要加大对环境的调控力度。本文围绕鸡舍内光照、温度、通风及有害气体等环境因子,综述四层层叠式笼养鸡舍的环境控制要点,为实际生产中鸡舍环境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有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等。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鸡效益,使蛋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1舍内环境控制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  相似文献   

10.
正1成年鸡的饲养方式成年鸡的饲养方式,按照鸡群平时在鸡舍内所处的情况,可分为平面散养和笼养两种。若根据鸡舍的建筑结构和特点,则可分为密闭式鸡舍和开放式鸡舍两个类型。密闭式鸡舍的墙壁无窗,室内装有完善的照明、通风等设备,鸡群全部时间在舍内生活,其光照、通风及保暖等环境条件,全部依靠饲养人员对机电设备的操控来调节,以适应鸡群的生理需要。这种密闭式鸡舍饲养方式,受季节性气温、光照等自然因  相似文献   

11.
正蛋鸡大规模网上全自动平养技术已广泛应用欧美国家。该技术要求鸡舍选址离主干道和居民生活区及其他畜禽养殖区域1 km以上。单栋饲养规模在5~10万只。鸡舍采用全封闭负压通风全自动环境控制系统,通过对舍内温度、湿度的自动实时监测,在低温时通过自动调节加温系统进行升温,高温时通过自动调节湿帘、风机等工作状态实现降温。自动控制系统可自动控制鸡舍内通风和光照。网板的高度以便于鸡粪的传输  相似文献   

12.
随着集约化家禽饲养企业的出现,家禽的饲养规模越来越大,对家禽饲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鸡舍环境,可以有效提高鸡群的成活率,提高鸡的体重,提高采食量,降低料肉比,减少疾病的发生.而鸡舍内的有害气体是常见的影响因素之一,通风则是鸡舍环境控制非常关键的环节.尤其是在春秋季节,鸡舍保温和通风之间的有效转换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肉鸡体格大,偏肥,汗腺不发达,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8-24℃,对热应激耐受力差,当夏季温度过高时,喘息急促,死亡率增高,对鸡场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损失,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缓解热应激的措施。1改善环境,降低鸡舍内的温度(1)鸡舍建在地势高燥、便于通风的地方,当夏季炎热到来时,应启动大功率的排风换气扇进行通风换气或把通风窗全部打开,以加强舍内通风,加大舍内外气流交换的速度,促进鸡舍内的温度下降。(2)在鸡舍屋檐边缘安置雨打,鸡舍四周栽上小树,可起到遮阳,加强鸡舍内外通风,可间接降低鸡舍内的温度。  相似文献   

14.
鸡舍内的灰尘会直接影响鸡群健康,引起灰尘性结膜炎,损害呼吸道内表面,增加疾病的易感性。文章阐述了控制鸡舍灰尘应加大通风量、增加鸡舍的相对湿度,从源头控制,如垫料使用、舍内卫生及加强消毒等,对家禽生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喂、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通风 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鸡舍的底部设置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夏季全部开放,冬季可关闭中部大窗,仅留地窗和房顶的排气圆筒。也可在中部设排…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对蛋鸡舍内空气环境的影响,试验选择2栋相同类型的蛋鸡舍,分别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方式,测定鸡舍内空气环境指标。结果表明:自然通风鸡舍内的风速显著低于机械通风的鸡舍(P0.05),CO2浓度显著高于机械通风的鸡舍(P0.05);自然通风鸡舍内的温度、相对湿度、NH3浓度高于机械通风鸡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自然通风鸡舍各指标每天的变化幅度均大于机械通风鸡舍,自然通风鸡舍内空气环境不稳定。说明机械通风能够较好地改善空气环境,自然通风鸡舍在外界风速较低时有必要开启风机实行机械通风。  相似文献   

17.
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必须搞好环境控制,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等。通风不论鸡舍大小,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在鸡舍的底部应设置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夏季全部开放,冬…  相似文献   

18.
今天,美国越来越多的家禽被关进机械通风的密闭鸡舍进行饲养。这种饲养方式的应用,给生产管理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课题。一般说来,这些大鸡舍的通风系统小鸡舍通风系统的大型翻版。这样一来,以前鸡舍环境一些微不足道的变化现在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较大的鸡群需要的舍内通风量也较大,这意味着墙壁上安装较多的风扇。由于鸡舍变  相似文献   

19.
冬季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养鸡户为了使鸡舍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尤其育雏期间),将门窗密闭,通风不良,再加鸡舍设计不合理,高密度饲养,换气条件较差,使鸡舍内空气污浊、缺氧、内环境恶劣,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使其发育受阻,抗病力下降,甚至死亡,经济效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鸡舍内  相似文献   

20.
半开放式蛋鸡舍具有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差,寒冷季节舍内换气困难,不能有效实施机械通风等缺陷,针对这类鸡舍的设计缺陷,本文中对鸡舍外围护结构、通风换气系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鸡舍的保温隔热性能和不同季节鸡舍的通风换气,对改善蛋鸡饲养环境,提高蛋鸡生产性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