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苎麻古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苎(即苧,下同)麻纤维和它的混纺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苎麻加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极快,原麻成交价一再上浮,每亩苎麻收入可达四百元左右,而且可以就地深度加工,发展苎麻系列产品,做到原料靠自给,利益不外溢,是当前调整农村产品结构中引人注目的拳头产品之一,汇成了一股“苎麻热”的浪潮。为了增进人们对苎麻的了解,在目前“苎麻热”的浪潮中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生。采辑有关资料,回顾发展苎麻的实践,以瞻今后。作《苎麻古今》以飨读者。并欢迎给予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2.
入冬以后,苎麻生长已经停止,但地下部麻蔸的发根、孕芽等生理活动仍在进行。因此,冬季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满足麻蔸对水、肥、气、热的要求,促使麻蔸孕育多而粗壮的幼芽,加强培育,抓好以下“三要”,是夺取来年苎麻丰收的重要环节。   要深中耕。麻农说得好:“要想麻丰收,冬挖麻地粪壅蔸。”苎麻年收三季,是多年生宿根作物,不能每年普遍翻耕土壤,以免造成土壤板结,通气不良,保水保肥力降低,杂草滋生,影响麻蔸生长发育。因此,深中耕可以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肥料分解,消灭杂…  相似文献   

3.
湖南是我国主要产麻省份之一,常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单产全国最高,但纤维品质较低,原麻加工质量较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工业对苎麻纤维品质也提出新的要求,纤维品质好的苎麻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优惠,而纤维品质低劣的原麻及其制品则相形见绌。目前,国际“苎麻热”正波及我国江  相似文献   

4.
苎麻优质高产施肥方案及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10年来肥料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苎麻主产区重要土壤类型的3个施肥方案,并采用苎麻新品种“湘苎三号”进行多点试验,探讨其营养特性及土壤肥力变化,从而筛选出苎麻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最优施肥方案,为苎麻的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苎麻系丘陵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悠久的种植历史。近年来,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苎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其快速繁殖技术是生产上一大难题。苎麻的有性繁殖是一项较复杂且细致的工作,麻株变异的可能性较大;而无性繁殖简单易行,遗传性状不易改变,麻株生长快,成园迅速。为加快南京丘陵地区苎麻新品种推广步伐,我们选用苎麻新品种“湘苎三号”进行了快速扦插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苎麻系丘陵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科植历史。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苎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其快速繁殖技术是生产上一大难题。苎麻的有性繁殖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细致的工作,麻株变异的可能性较大,而无性繁殖简单易行,遗传性状不易改变,麻株生长快,成园迅速。为加快南京丘陵地区苎麻新品种推广步伐,我们选用苎麻新品种“湘苎三号”进行了快速扦插技术研究,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3,(2):56-56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完成的“苎麻副产物饲料化与食用菌基质化高效利用技术”项目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将苎麻的资源利用率从20%增加到80%以上,实现了苎麻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提高了青贮和颗粒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苎麻青贮饲料可替代30%的精饲料。该成果创新性强,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分宜县双林镇是国家农业部授予的“中国夏布之乡”。十多年来,苎麻夏布为分宜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苎麻夏布产业如何迎接挑战,已成为分宜县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宜苎麻夏布产业具有传统农产品价格低廉、市场前景广阔等诸多优势,然而,其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苎麻单产水平偏低,总产量比较少。目前分宜县的苎麻种植面积为3万亩,总产量约2500吨,这一产量,不能满足本县夏布加工所需苎麻量。另外,分宜县苎麻单产量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全国7个生产…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玉米——苎麻套栽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是达州市最具特色的经济作物,居我市八大特色农业产业之首。2007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苎麻价格悄然下降,严重影响我市苎麻产业的发展。为稳定我市苎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产业化办公室制定了淘汰老龄、劣质麻园,更新品种,发展优质苎麻的思路。但新栽麻园产值低,麻农不愿种植。在这一背景下,达州市农科所碰用景新成果,将多项技术集成,组装睃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即马铃薯、玉米、苎麻套作种植模式,2008年在达县碑高乡实施了“干亩芒麻高产高效技术示范”项目,取得了锟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工艺设计不能满足苎麻化学脱胶废水处理的要求,本文对苎麻脱胶废水处理工程进行了改造,采用了“生化-物化”组合工艺,该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运行稳定、易于管理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农村发展论丛》2001,(3):15-15
走进南港,感受最深的就是苎麻。通过几年的努力,南港人已把苎麻这根“小草”变成了全镇经济的支柱。2000年,南港镇苎麻面积达1.01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51.3%;原麻产值1444.3万元,占全镇种植业产值53.4%,占全镇农业总产值37.8%;加工产值达1850万元,占镇工业总产值45.3%;来自苎麻的税收达76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26.5%;农民来自苎麻的人均纯收入达1612元,占农民年人平纯收入61.5%。  相似文献   

12.
走进南港,感受最深的就是苎麻。通过几年的努力,南港人已把苎麻这根“小草”变成了全镇经济的支柱。 2000年,南港镇苎麻面积达 1.01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 51.3%;原麻产值 1444.3万元,占全镇种植业产值 53.4%,占全镇农业总产值 37.8%;加工产值达 1850万元,占镇工业总产值 45.3%;来自苎麻的税收达 76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 26.5%;农民来自苎麻的人均纯收入达 1612元,占农民年人平纯收入 61.5%。 苎麻,何以成为上高县南港镇的一大主导产业 ?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南港人真正做到了把正确的思路坚持付诸于实践之中,并持之以恒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麻类生产和消费大国,盛产苎麻、亚麻、红麻、黄麻等,其中素有“中国草”之称的苎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在我国,苎麻、亚麻是仅次于棉花的重要精纺类天然纤维作物。然而从整个麻检领域来看,麻纺原料的检测手段落后,麻检专用仪器设备尚属空白,麻类纤维的测定大都停留在手工状态。不利于优质育种和优质麻类产品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4.
“川饲苎1号”是从“大竹线麻×广西黑皮蔸”杂交后代中选择出的苎麻饲料新品种,该品种长势特别旺盛,发蔸及再生能力强.前期生长快.叶片多,年生物产量高,多点试验中平均生物鲜产比苎麻川苎6号增产30.58%,比苏丹草增产44.54%,比青贮玉米农大108增产高83.44%。营养品质高。叶片粗蛋白含量为23.8%,粗脂肪24g/kg,粗纤维素含量13.7%,粗灰分15.O%,钙3.69%,VB218.3mg/kg,氨基酸总量17.82%。因此,”川饲苎1号”是高产优质饲料用苎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苎麻是一种耐旱性较强多年生草本纤维植物 ,也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药用植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苎麻制品供不应求。苎麻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及钙质 ,是家畜、家禽和鱼类最好的饲料 ,其根、叶可以入药 ,根可以用于提炼制作止血、抗菌、安胎等药品 ,苎麻骨、壳、叶还可生产食用菌等。苎麻纤维是种特殊的衣着原料 ,以衣着“不沾身”和“不烧身”的特点别具一格。除衣着、蚊帐外 ,苎麻纤维在国防、消防安全器材上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原料。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 ,纺织、服装行业的迅速发展 ,苎麻纺织需求量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6.
苎麻扦插育苗能显著增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宜县是“中国夏布之乡”,苎麻夏布业是全县支柱产业,生产、加工、销售人员达10万多人。为提高农民种苎麻的经济效益,我县于2004年组织有关人员到湖南省沅江市取经学习,得知大面积推广苎麻嫩梢扦插繁殖技术,是该市苎麻高产的主要因素。当年5月,我县即从沅江市引人部分苎麻扦插苗移栽,并与当年播种育苗移栽的苎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苎麻扦插育苗比播种苗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17.
王均 《当代农村》2004,(6):18-19
聚宝乡位于涪陵西南边远高寒山区,距涪陵城66公里,属重庆市级贫困乡。近年来,聚宝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四大主导产业”,立足乡情,以打造苎麻特色乡为目标,狠抓以苎麻为主的种植业结构调整。通过近四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两个第一、一个较好”:即在地麻面积达4700亩,农民人均种麻面积达0.58亩,位居全区第一;麻机推广数量突破500台,位居全区第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人工接种、病圃诱发及大田调查的方法 ,鉴定了苎麻新品种“赣苎 3号”的抗病性。结果表明 :“赣苎 3号”高抗花叶病、根腐线虫病和疫霉病 ,中抗炭疽病。讨论了苎麻品种对几种不同病害的抗性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9.
《农村百事通》2007,(3):6-8
有人感叹:市场犹如大海.到处布满暗礁.稍不留神就可能遍体鳞伤。此话不无道理。请看下面一组数据:2002年.红豆杉价格大涨.每株红豆杉苗木价格高达0.7—0.8元。有些农户见此情毋.甚至来不度思考就不惜购买近乎“天价”的种子.大量繁殖红立杉苗木。就在这种冲动尚未清醒的时候.马上就尝到了盲目发展的苦果.第二年.红豆杉苗木市场价格大跌.每株0.1-0.2元的价格还卖不出去.充满发财希望的宝贝瞬间变成了柴禾.许多农户不仅没有致富,反倒债台高筑.真是欲哭无泪呀!无独有偶。2002年.玉竹(也称尾参)价格虚高到每公斤2.6—3.0元.于是当年秋季许多农户以每公斤5元左右的高价购买玉竹种茎,不料2004年价格猛降.本已到收获季节的玉竹只得推迟到2005年采挖,可2005年的价格却“涛声依旧”.最后,卖玉竹的收入还不够种子的成本开支,种植户多数亏了本。还有“天麻热”、“辣椒热”、“苎麻热”……让人眼花缭乱,好像每一阵“熟”的背后都暗藏着诱人的陷阱,许多人也因此惠上了“热”的恐惧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在苎麻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利用,原生质体融合与体细胞杂交以及植物基因工程几方面探讨生物技术在苎麻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为探索苎麻育种新途径,育种效果,更好地实现苎麻“三高一低”育种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