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柑橘日灼病,又称日烧病、日焦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全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受害柑橘果实俗称日灼果、日烧果),危害轻的限于果皮,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危害重的导致落果或引起果实腐烂、伤及汁胞,影响果实产量与内在品质。笔者根据长期观察与生产实践,对柑橘日灼病的发生特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柑橘生产,近十多年来发展迅速,栽培面积、产量均居全世界第一。2016年全国柑橘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255.67万公顷、3616.80万吨,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生产中大量使用了化学肥料。然而化学肥料施用对土壤、环境和果实品质均有负面影响,中央要求农业生产中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从柑橘果树生长结果的环境和优质丰产出发,特此推介柑橘果树配合使用生物有机肥。生物有  相似文献   

3.
根据贵州北盘江河谷柑橘产业发展的需要,对“默科特”杂交柑橘的栽培适应性、成熟期、果实品质、抗逆性进行了鉴定,研究了果实成熟后留树延期采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北盘江河谷海拔400~600m地区,“默科特”果实2月初成熟,平均单果重142.67 g,3年生和4年生平均株产量分别为11.16 kg和20.32 kg;果实的含糖量高,可溶性固形物与总酸的比值大,品质优良,丰产,抗逆性强.“默科特”在北盘江河谷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适宜采收期在2月初至2月上旬,延期采收会降低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柑橘大实蝇隶属于双翅目、芒角亚目、实蝇科、果实蝇属、大实蝇亚属,是为害柑橘、柚类的重要检疫害虫,也是国际检疫性害虫之一。使用诱剂来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不仅可以保障果实的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果实的产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对诱剂监测柑橘大实蝇成虫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正>秋季正是柑橘秋梢生长,果实膨大和果实转色的时期,红蜘蛛的大发生会直接影响到作为柑橘翌年结果母枝的秋梢生长和果实发育,造成树势衰退和果实品质的下降,严重时常会出现落叶落果,影响产量和卖相。为此,记者近  相似文献   

6.
柑橘果实套袋虽然没有苹果、桃、梨、葡萄等果实套袋普遍(这与果树种类、品种有关,也与套袋后的效果和管理措施有一定关系),但偶有内质增酸降糖的报道,从总的情况看,果实套袋有利于改善柑橘果实外观、提高品质、生产精品果、增加收益。以下从品种选择、园地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柑橘完熟栽培,是围绕果实品质最佳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达到最佳状态后进行分期、分批采收,从而提高优质果率、增加收益的一种新型栽培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柑橘栽培者需要在考虑提高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果品质量。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柑橘完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我国柑橘栽培面积达242.22万公顷、产量3320.90万吨,平均亩产量914.02千克,与全球1000千克以上的平均亩产量还有差距,与美国2000千克以上的亩产量差距更大。要想提高柑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就要改变以往柑橘园管理粗放的做法,采取精准栽培技术。柑橘精准栽培技术,即根据柑橘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精细、准确栽培管理的技术,主要包括"品种、生态、肥料、水分、果实和植保"6个方面,以下具体进行介绍。1.选择优良品种我国可供种植的柑橘种类和品种  相似文献   

9.
孙海燕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6):265-268
为了研究新型防霉剂富马酸二甲酯(DMF)对采后汉中柑橘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确定DMF在柑橘防腐保鲜方面的效果。笔者分析测定了DMF处理后在常温贮藏的柑橘果实的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DMF处理的柑橘果实在贮藏156天内呼吸强度、失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溶性总糖含量和Vc含量均大于对照组。表明DMF处理在柑橘保鲜方面有效,可延缓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和Vc的下降,有效抑制柑橘呼吸强度的上升,提高柑橘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0.
沈兆敏  谭岗 《科学种养》2011,(12):22-22
近年来,我国柑橘年产量不断增加,加上种植的柑橘85%左右是年内11月、12月成熟的中熟品种,加剧了柑橘的滞销跌价,导致果农增产不增收,种植效益下降。为了提高生产效益,不少果农采取延后采收或进行完熟栽培,延后采收是指果实成熟时继续挂树,延后采收时间,一般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完熟栽培则是围绕果实品质最佳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达到最佳状态后分期、分批采收。以下就柑橘完熟栽培技术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栽培措施对面包小麦产量及烘烤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通过肥水及化控试验对优质面包小麦的产量和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肥水措施对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影响, 具体表现为在相同施氮量和相同浇水的条件下, 施氮时期后移和重施拔节肥使产量明显增加,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面包体积有所增加, 面团稳定时间有所延长. 随浇水次数增加产量有所提高, 而籽粒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12.
<正>椪柑(又叫芦柑)是我国种植的重要宽皮柑橘品种群,曾被誉为"东亚橘中之王"。但因受栽培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不少产区果实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逐年减弱。现介绍福建永春与台湾合作开展的山地成年桠柑园高品质栽培技术,可供其他桠柑产区乃至柑橘产区借鉴。1.改造树冠郁闭果园山地椪柑园的种植密度较大,一般每亩栽60~70株,有的甚至更密。目前不少果园树冠郁闭,耕作不便,农药、肥料和人工投入费用增加,但产量尤其是品质难以提高。对此类果园进行疏伐,可以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方便操作,对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柑橘采后贮藏过程中存在营养物质易流失、果实易腐烂、易受病原菌侵染等问题,从而导致极大的采后损失。温度是影响柑橘采后贮藏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合适的温度处理不仅能够使果实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营养价值和风味品质,还能给予果实良好的外观颜色,提高果实的抗病能力。综述了不同温度处理方式对柑橘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和抗病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柑橘采后绿色贮藏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段志坤 《科学种养》2012,(10):31-32
进入21世纪以来,柚树在湖南省隆回县发展较快,全县栽培面积已达100公顷。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管理粗放,使得次要害虫柑橘卷叶蛾对果实的为害逐年加重,隆回县桃洪镇、山界回族乡等地果园的柚果受害率达10%~30%,对果实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笔者根据多年观察和生产实践,对柑橘卷叶蛾的发生特点与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果农朋友提供科学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西‘沃柑’果实品质等级气候适宜性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编制广西‘沃柑’果实品质等级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为优化柑橘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3S”技术和柑橘果实品质形成关键期气候要素适宜度指标,评估广西优质‘沃柑’果实品质等级气候要素适宜度。结果表明:广西‘沃柑’花蕾至盛花期、生理落果期气候适宜度地域差异不明显,大部地区为最优或优质等级;果实膨大期至成熟采收期的气候要素适宜度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果实着色期、成熟期的气候适宜度等级呈现随纬度增加而递减趋势,这与冬季气温随纬度递减而无法满足‘沃柑’果实着色、成熟所需热量条件相一致。广西特优‘沃柑’果实品质等级种植最适宜气候区主要分布在北回线临近及右江河谷、桂西南等地。  相似文献   

16.
冯清 《科学种养》2012,(4):29-30
柑橘溃疡病是柑橘的危险性病害之一,是一种影响全球柑橘产业发展的重大顽固病害。柑橘感染溃疡病后,在叶、枝、果上形成火山口状的病斑,后期落叶、落果,严重影响着柑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提高。由于该病传染性很强,一旦暴发,将会给发病区带来极大的损失。为了寻求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最佳药剂,搞清30%氢氧化铜悬浮剂的最佳使用浓度,特设置本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7.
正一、柑橘类提质关键技术1.选择坡地种植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曾提出"柑橘上山,不与粮棉争地",当时在柑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考虑粮食、棉花优先,柑橘不与之争地而上山。如今柑橘供过于求,关键是提高果实的品质,其实柑橘上山在坡地种植比在平地(水田)品质更好。山坡地种植柑橘果实品质好,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山坡地土层一般较平地(水田)疏、浅;另一方面是坡地光照好,且昼夜温差大,通风好,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溃疡病是柑橘种植上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也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由于放松了检疫,致使该病随着苗木、接穗、种子、鲜果调运而传播扩大。目前我国以广东、福建、台湾、广西、四川等省区的柑橘受害最重,湖南和其他柑橘产区也都有不同程度受害。该病常引起柑橘落叶、枯枝、落果,导致树势减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影响着果实的商品价值。笔者根据多年观察与生产实践,将该病的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控技术进行总结,目的是引起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一、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19.
连续3年开展不同施肥水平对柠檬幼树养分含量及果实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筛选出柠檬幼树适宜的经济施肥量。每株每月分别施用柠檬幼树专用肥0(CK)、10、20、40、80、160 g,测定各处理叶片、果实、果皮、果肉的矿质养分含量,每年统计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探讨施肥量对矿质养分吸收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叶片和果实N、Mg、Zn、Mn、Cu、Fe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P、K含量先降低后增加,Ca、Mg、Fe含量则呈相反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不同施肥处理3年总产量表现为40 g>20 g>10 g>80 g>0 g>160 g;肥料用量为40 g时的产量和品质最佳,其产量是对照的9.62倍,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分别增加26.97%、7.37%、38.21%、21.57%、39.38%。综合考虑植株的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情况,推荐柠檬幼树生长中每株每月施用柠檬专用肥40 g。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柑橘在上海地区种植的适应性以及其在植物园体系中的角色。在辰山植物园进行‘满头红’‘、宫川’‘、美国糖橘’‘、马家柚’和‘金桔’5个柑橘品种的引种实验,并对其生长势、耐热性、耐寒性和果实品质等进行观测。通过观察这些柑橘品种的物候期、果实品质、生长速度以及其对极端气候(例如高温和低温)的耐受性,对这些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全面评估。研究发现,这些柑橘品种在上海地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实验的5种柑橘均在10月上旬开始成熟,具有丰富的果实颜色和风味。在果实大小方面,‘金桔’的平均单果重量最轻(12 g),‘马家柚’的重量最大(850 g)。所有品种的植株生长迅速且健壮,表现出良好的耐水性和耐热性,同时也具有足够的耐寒性。柑橘资源在辰山植物园中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增强生物多样性、开展科普采摘活动、提升园艺景观以及进行果树和花卉相关科学研究。实验结果可为柑橘资源在上海地区的引种、种植提供实践依据,并为植物园系统利用柑橘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