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桐梓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市场经济格局的变化 ,人们对保健食品的要求不断提高 ,魔芋在桐梓县的栽培面积已不断扩大。但是 ,发展魔芋生产 ,首先要抓好病害防治 ,现将桐梓县魔芋栽培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作如下简述 :1 发病症状1.1 软腐病 魔芋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球茎。苗期发病后 ,叶柄、种芋发生腐烂 ,叶片展开后染病 ,叶脉、叶柄出现水渍状条斑 ,有汁液流出使叶柄腐烂 ;球茎染病 ,全株或半株发黄、叶片萎蔫 ,球茎逐点蓝灰色或灰褐色粘液状腐烂 ,并发出恶臭味 ,植株基部染病 ,呈软腐倒伏干枯。1.2 白绢…  相似文献   

2.
刘生红 《植物医生》1999,12(3):13-13
番茄叶霉病属真菌性病害,目前已在我县蔬菜区普遍发生,并呈蔓延之势,该病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保护地番茄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发病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叶片病斑多在叶背面,近圆形,或不定形,病叶背面布满霉斑,还...  相似文献   

3.
大蒜白腐病是大蒜毁灭性病害,在我国四川省内江市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为害.于2009-2010年对该病的为害损失、发病规律、越冬菌量、传播途径、病情发生发展过程和影响田间发病因素的温度、湿度、轮作、蒜种来源、栽培方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丝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2001年全县栽培面积超过620hm2。丝瓜栽培面积扩大后,丝瓜病毒病也随之加重,特别是2001年春季病毒病流行为害之重是历年来罕见的,造成严重减产和经济损失。为了控制丝瓜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笔者对该病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和控制技术进行了调查和分析。1症状、病原和传播途径丝瓜病毒病在上部幼嫩叶片染病时,嫩叶呈浅绿色与深绿色相间的小环斑,叶片皱缩;在下部老叶染病时呈黄色环斑或黄绿相间花叶,叶脉皱缩,致使叶片歪扭和畸形。发病严重的叶片变硬,发脆,叶缘缺刻加深,…  相似文献   

5.
为害作物 :除西葫芦外 ,还为害南瓜、笋瓜、甜瓜、西瓜、冬瓜等瓜类蔬菜。为害症状 :植株上部叶片沿叶脉失绿 ,并出现黄绿斑点 ,渐渐全株黄化 ,叶片皱缩向下卷曲 ,节间短 ,植株矮化。枯死株后期花冠扭曲畸形 ,大部不能结瓜或瓜小而畸形。或苗期 4~ 5片叶时开始发病 ,新叶表现明脉 ,有褪色斑点 ,继而花叶 ,有深绿色疱斑 ,重病株顶叶畸形鸡爪状 ,病株矮化 ,不结瓜或瓜表面有环状斑或绿色斑驳 ,皱缩、畸形。分类属性 :黄瓜花叶病毒 ( CMV)、甜瓜花叶病毒 ( MMV)、西瓜花叶病毒 ( WMV)等多种病毒分布区域 :全国发病特点 :高温干旱有利于有…  相似文献   

6.
正豇豆轮纹病又称灰斑病、棒孢叶斑病,是豇豆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该病在豇豆上的为害呈上升态势,多在开花结荚后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和豆荚,影响豇豆产量。1发病症状1.1叶片症状初期出现红褐色小斑点,微突起,扩大后,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4~8 mm,红褐色,边缘明显,斑面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病部中心轮纹颜色稍深,病部组织不产生黑色小粒点。后期病斑连片,叶片发黄枯死。叶脉发病,呈褐色坏死斑。天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随着保护地甜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特别是连续种植瓜类作物的温室 ,甜瓜的病害日趋严重 ,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软腐病、蔓枯病和病毒病。1 症状识别1 .1 霜霉病 甜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苗期染病 ,子叶上产生水渍状小斑点 ,后扩展成浅褐色病斑 ,湿度大时 ,叶背面长出灰紫色霉层。成株染病 ,叶面上产生浅黄色病斑 ,沿叶脉扩展呈多角形 ,湿度大时 ,病斑呈水浸状 ,并迅速扩大或合成大斑块 ,致叶片上卷或干枯 ,有时下部叶片全部干枯。1 .2 疫病 甜瓜疫病又称“死秧”,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叶、茎和果实均可被害。叶…  相似文献   

8.
陈凤英 《江西植保》2000,23(4):123-123,102
辣椒疫病是我省的重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为害,近三年来连续在全省暴发,局部地区成灾,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重,相当于1989~1992年。对全省的辣椒生产构成了最大的威胁,产量损失极大。为了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与蔓延。现将开展调查与研究结果小结如下:1、栽培制度和复种指数对发病的影响:在70年代以前我省种植辣椒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每年只种一茬,很少有疫病发生;自80年代以后大力推广了较抗(耐)病的甜椒型杂交品种;及地膜覆盖、大(中)棚、高山反季节蔬菜、温室育苗等项栽培技术,提高了辣椒的复种指数1~2次。为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冬植豆科蔬菜白粉病及其防治黄绍岗(广西植保总站)白粉病是豆科蔬菜中流行最快、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的病害。以兰豆、豌豆、蚕豆受害最重。夏秋栽培的豇豆、扁豆、菜豆亦受为害。(封三图⑥)1症状识别白粉病初期主要是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茎杆也受害。初病时,少...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是我国主要梨产区之一,近年发展尤为迅速,总株数近4000万株,年产量32万余吨。近几年,梨黑星病发生十分普遍,为害相当严重。防治该病已成为梨树生产上的一项重要工作。1 症状梨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及果实,其症状特点是在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叶片受害多先发生于叶背面,在叶脉上形成长条形黑色霉斑。在叶表面的叶脉间产生近圆形褪绿斑,不久病斑上长出初为绿褐色后变黑色的霉状  相似文献   

11.
月季黑斑病在中国很多地方均有发生。该病为害月季,使叶片枯黄、早落,引起月季当年第二次发叶,削弱植株的生长势,降低了切花产量。防治此病已成为月季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1症状月季黑斑病主要侵害月季叶片,也侵害叶柄、叶脉、嫩梢等部位。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直径为2~12mm,黑紫色,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其上散布许多黑色小点。有的品种病斑组织变黄,病斑之间相互连接,使叶片变黄、脱落。2病原该病病原是放线孢属的蔷薇放线孢菌犤Actinon…  相似文献   

12.
李树红点病在永泰县李树上主要为害叶片、果实,造成树势衰弱,果实品质下降,是中高山地区李树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之一。在防治上应以健生栽培为主,冬季修剪清园,在李树开花末期及叶芽萌发期,适时喷药保护,可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13.
2002年6月,湖北省长阳县火烧坪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大面积萝卜田突发黑斑病。病情发展迅速,为害损失严重。6月份发生面积达1万亩以上。其中毁茬超过80亩,产量损失达50%以上的面积约2000亩,损失20%~50%的约3000亩。8~9月该病又流行,发病面积成倍增加。春、夏两季发病面积4万亩以上,萝卜产量损失超过3万t,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针对蔬菜生产中出现的这一新问题,笔者请有关专家进行了病原鉴定,并对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观察。1症状初步观察该病发生在萝卜叶片上。病斑初起于叶片背面,为水渍状绿色斑块,一般不突破叶脉表现为角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醴陵市甜瓜生产发展迅速,春播面积达280 hm2以上,秋播面积扩大到130 hm2.甜瓜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甜瓜蔓枯病发生为害加重,防治不力时常导致失收.2006年全市甜瓜因蔓枯病为害失收面积超过16hm2,2007年达到了24 hm2.近年来笔者通过田间调查和观察分析,对该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四川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是严重为害玉米生产的叶斑病害,近年来在四川省玉米生产中的为害日益加重.为有效防治该病,笔者就该病的发生原因、影响发病的条件,以及四川省主要发生区域、为害情况及防治方法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小麦梭条花叶病1991年在天长市零星发生,以后为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本市春季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高达60%,少数达毁耕程度。为探明该病害在本市的发生为害情况,我们对该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流行因素作了进一步探讨。1症状观察外部症状:感病小麦在三至五叶期后,从新生心叶上出现褪绿条纹,继而发展成为与叶脉平行的条斑,或呈梭条状,梭条斑中心可引起坏死,叶片逐步黄化以至枯死。少数品种心叶严重褪绿时细弱扭曲,有时亦出现葱管状症状。病株根系发育差,新根少,褐色根多。拔节后…  相似文献   

17.
甜瓜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园艺作物,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棚室进行甜瓜反季节延后栽培是高寒地区发展优质果蔬、提高棚室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黑龙江省大棚甜瓜发展迅速.在农村种植结构中已形成与市场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棚室甜瓜反季节延后栽培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2011年在大棚甜瓜反季节延后生产中,因白粉病、蔓枯病、疫病的大面积发生,导致甜瓜生产损失严重。因此,有效预防病虫为害是发展高寒地区甜瓜反季节延后栽培、提高棚室生产效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花生网斑病 (Phoma arachidicola Marasas)又称褐纹病、云纹斑病。常与叶斑病混合发生,可造成早期花生叶片脱落,严重影响花生产量。花生网斑病过去在滑县发生很轻,2000年突然严重发生。据观察,该病为害花生,发病初期在基部叶片上发生,逐步向上部叶片发展。在叶正面产生边缘呈网纹状、不规则形褐色病斑,不透过叶背,以后由侵染点沿叶脉向外扩展,呈星芒状扩展至整个叶面。县植保站定点调查花生地块, 8月中、下旬病株率40%, 8月底病株率达100%,全县发生面积达1.9万 hm2以上。   分析该病流行原因,与作物茬口、高温、高湿、多…  相似文献   

19.
绿菜花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 ,其特有的风味、营养、色形深受人们的青睐。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黑腐病发生普遍 ,为害严重 ,成为绿菜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1 症状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发病 ,子叶呈水浸状 ,后迅速枯死或蔓延到真叶。成株期发病 ,主要为害叶片 ,先从叶缘处发病 ,形成向内扩展的“V”字形枯斑。病斑可沿叶脉向下扩展 ,形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黄褐色 ,边缘淡黄色。发病严重时 ,叶缘多处受侵可引起全叶枯死。根部受害 ,维管束变黑 ,内部干腐 ,以至全株萎蔫死亡。2 发病规律黑腐病是由黄单孢杆菌属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 ,…  相似文献   

20.
菊花霜霉病是20世纪80年代,在皖南山区贡菊花上新发现的1种病害。该病具有发生面积大、发病快,为害严重的特点。每年春、秋两季发生严重。春季发病在雨水多的条件下,幼苗枯死,造成大面积缺苗;秋季现蕾前发病,叶片、花蕾、嫩茎可因病枯死,对产量影响较大。1症状病菌为害菊花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