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猪消化道传染病,严重影响养猪生产,只有对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才能提供对该病诊治的有效措施。1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剧烈腹泻、呕吐、迅速脱水等症状,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病毒猪只,其传播途径非常广泛,主要是通过粪便、分泌物、呕吐物、呼出气体等排出病毒,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相互感染。  相似文献   

2.
1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吃入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染,也  相似文献   

3.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以猪的消化道感染、腹泻、呕吐、严重脱水为特征。常发生于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季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及脱水等症状,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病原、症状及防治等方面对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养殖者对该病的科学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为二类传染病,临床主要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首先对四川省通江县生猪养殖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概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然后阐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理变化、常用诊断方法,最后从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角度阐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常用治疗方法,同时提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措施,为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7.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猪消化道传染病。本文通过自己的接诊病例,经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的措施,在诊断与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方面具有操作简单、治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1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吃入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消化道传染病.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可传染,特别是对仔猪的危害比较大.  相似文献   

12.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猪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一、病原学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13.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猪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一、病原学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14.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5.
1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吃人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16.
孙兵 《中国猪业》2011,6(7):29-3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该病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新生仔猪死亡率高,特别是10日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该病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和发育,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肠炎是猪的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轮状病毒(PRV)等病原可通过带毒母猪胎盘和乳汁传播给仔猪,也可通过仔猪间的直接接触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仔猪黄痢、白痢和水肿病。在临床诊  相似文献   

19.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此病仅发生于猪,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冬、春季节常发,其临诊特征为猪呕吐与严重水样腹泻。2月龄以内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年龄较大的猪可于1星期内恢复。病猪或恢复后的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猪只的粪便、呕吐物、鼻分泌物以及呼出的气体等均能排出病毒,污染周围环境,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给健康猪,引起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一、引起生猪呕吐的传染性疾病(一)蓝耳病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主要症状表现为群发,往往一圈、一栋传播迅速;突然减食,体温在39.5℃~40.5℃、精神沉郁、打堆、嗜睡、部分猪呕吐,有的出现后躯麻痹;临死前角弓反张、四肢划动呈游泳状。(二)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育肥猪或成年猪症状较轻,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