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掌握羊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后的效果,掌握密云区羊布鲁氏菌病的整体动态和风险程度,从而为羊布鲁氏菌病强制免疫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达到密云区不发生羊布鲁氏菌病疫情、逐步退出免疫的目的,本研究对北京市密云区羊采用口服S2活疫苗后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在免疫后21~35d时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峰,与绵羊相比,山羊的抗体阳性率偏高;试管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对研究中大量准确详实的实验数据分析,以期为掌握机体产生抗体的时间和规律、制定出适时科学的免疫程序达到尽快控制和净化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羊布鲁氏菌病是对养羊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常见疾病,羊感染该病不仅可造成大批怀孕母羊流产与不育,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对人类造成感染,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加强对羊布鲁氏菌病疫情的有效处置,减少因患该病带来的损失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阻断和控制布鲁氏菌病,福建省某区对感染布鲁氏菌病羊场进行现场勘查及羊群血清样品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以感染羊场所在村为中心,在全区开展了羊群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监测工作,制定了严格的疫情处置方案,分析了疫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宁化县羊群感染羊口疮病毒的情况,该研究采用PCR方法对随机采自宁化县6个乡镇各1个羊场(户)的样品进行检测,根据羊口疮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诊断是否患羊口疮病,对确诊患病的羊只及时治疗。结果 6个被检羊场中4个为阳性场,场阳性率为66.67%;不同羊场羊口疮病毒阳性感染率高低不一,高的达22.92%;随机所采的373份样品中,平均阳性感染率为8.04%;在6个被检羊场中,种羊、羔羊和育肥羊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5%、 12.23%和3.2%,可见羔羊为该病毒主要感染群体。以上结果表明,宁化县羊群中羊口疮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羊口疮病防控决策的制定还需科学依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后引起羊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羊感染后可以导致母羊流产、早产、发生死胎等情况,公羊引起睾丸发炎。本病还能感染人,是目前世界上发生的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其发生会给养殖业造成严重后果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人类健康。本文针对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控进行简要概述,旨在通过本文分析可以为养殖场防控此病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陕西富县羊养殖情况、布鲁氏菌病防治现状做了详细介绍,通过基线调查方式对各乡镇羊只的养殖状况做了全方位的了解,确保掌握疫情动态。基线调查结果显示,富县畜间布鲁氏菌病感染以羊只为主,全县阳性检测率在可控范围内,并下步对检测率较高的乡镇做重点监测。对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了防控建议,以期能为基层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羊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并为羊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A、B山羊场采集新鲜粪便,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镜检法进行山羊粪便寄生虫虫卵的检查和鉴定,并通过虫卵计数测定感染强度.[结果]A羊场检测到球虫、线虫、绦虫,B场检测到球虫、线虫、绦虫和吸虫,其中B羊场的感染强度要大于A羊场.[结论]2个羊场都感染了寄生虫,其中B场需要进行全群投药.  相似文献   

8.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患畜的生殖系统。羊感染后,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母羊发生流产并逐渐增多,个别有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1病原介绍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分为7个种20多个生物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感染。其中,引起羊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是马耳他布鲁氏菌(绵羊,山羊)、绵羊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属是一组微小球杆状细菌,大小为0.5~0.7μm×0.6~  相似文献   

9.
针对兵团六师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羊感染布病疫情上升较快,有扩大趋势。六师按照国家和兵团要求,为摸清辖区内羊布病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和扑灭布病疫情提供基础数据,对部分团场的羊群进行布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总体平均个体布病感染率2.4%,最高单位可达9.7%,群体感染率平均值11.8%,最高单位可达50%。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密云县2006年主要猪病血清学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密云县辖区内主要猪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对密云地区的5个规模猪场和6个小型养殖(户)开展了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圆环病毒病、猪瘟和布鲁氏菌病4种主要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测及猪瘟免疫抗体效价的检测,共检测血清119份,检测结果,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圆环病毒和猪瘟的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4%、52.9%和0.8%,布鲁氏菌病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60~90日龄的猪瘟免疫抗体检测阳性率仅为24.2%。这表明,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圆环病毒和猪瘟3种疫病的存在和传播,直接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而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低,对猪群不能达到有效保护。因此,一定要搞好综合防疫防治工作。这次调查工作的开展,为北京市密云地区的猪病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羊布鲁氏菌病主要是指布氏菌属的细菌侵犯肌体之后,继而引发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该病症属于人畜共患病,会造成牛、羊的生产性能下降,会影响畜产品的卫生质量安全,进而阻碍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围绕麒麟区越州镇辖区内薛旗村委会羊布鲁氏菌病的症状进行分析,并就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1羊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概述1.1病原特征布鲁氏菌病主要以下几种:流产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  相似文献   

12.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病对家畜和人的健康危害较大。布鲁氏菌病可感染羊、牛等多种动物。随着我国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羊饲养量逐年上升。但由于养殖户缺乏疫病检疫知识,造成疫病检疫滞后,导致布鲁氏菌病四处传播。一旦感染该病,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流产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广大养殖人员需增强对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措施的了解,不断提高防疫力度,降低羊布鲁氏菌病对我国养殖业造成的危害。本文归纳总结了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州高海拔山区羊的主要疫病流行情况,为其防控提供参考,从贵州西部滇黔边界4个羊场(海拔分别为1 320 m、1 410 m、1 495 m和1 602m)采集281份血样,采用相应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对口蹄疫、羊痘、布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和蓝舌病等主要疫病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牛/羊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ELISA抗体、牛/羊O型口蹄疫病毒ELISA抗体均为阴性,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免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9%;山羊痘免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3.13%;布氏杆菌病疑似阳性率为4.63%;小反刍兽疫疑似阳性率为3.2%;绵羊肺炎支原体阴性,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阳性率为20.28%;蓝舌病阳性率为62.28%.所检羊场的口蹄疫达到免疫效果,山羊痘免疫未达免疫保护力,存在布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和蓝舌病等发生风险,急需进行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贵州高海拔山区羊的主要疫病流行情况,为其防控提供参考,从贵州西部滇黔边界4个羊场(海拔分别为1 320m、1 410m、1 495m和1 602m)采集281份血样,采用相应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对口蹄疫、羊痘、布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和蓝舌病等主要疫病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牛/羊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ELISA抗体、牛/羊O型口蹄疫病毒ELISA抗体均为阴性,亚洲I型口蹄疫病毒免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9%;山羊痘免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3.13%;布氏杆菌病疑似阳性率为4.63%;小反刍兽疫疑似阳性率为3.2%;绵羊肺炎支原体阴性,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阳性率为20.28%;蓝舌病阳性率为62.28%。所检羊场的口蹄疫达到免疫效果,山羊痘免疫未达免疫保护力,存在布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和蓝舌病等发生风险,急需进行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贵州黔西南州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2016~2019年上半年间黔西南州8个县份480个场次57090份未免疫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16年阳性率最高为2.62%.且从2016年开始呈下降趋势,2019年上半年阳性率最低为0.39%.发现在种羊场及市场个体阳性率比较高,其中本地山羊的布病阳性率最低,波尔山羊的阳性率最高.本文对黔西南州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梳理羊布鲁氏菌病上升和下降的原因,以期了解黔西南州羊布病流行现状和特点,评估布病流行风险,为布病的全面净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了解兰州市羊布病的现状及发生情况,探寻布病病因及存在的风险因子,分析羊布病流行规律,预测布病流行趋势,评估控制措施效果,增强对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2012年6~11月,对兰州市辖区内9个县区82个乡镇(街道)存栏的75万余只羊以行政村为采血单元,按存栏数的1%采集7886份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各乡镇羊布鲁氏菌病常规信息、养羊生产和加工流通信息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2016~2018年海北州地区羊布鲁氏杆菌流行与分布情况,本试验2016~2018年采集海北州地区规模化羊场、散养场血液样本共计1824份,采用布鲁氏杆菌标准抗原及ELISA试剂盒对采集的海北州地区规模化羊场、散养场血液样本进行布鲁氏杆菌病监测与分析,确定其布鲁氏杆菌流行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研究基础。监测结果显示, 2016年海北州地区规模化羊场检测出78个阳性,占检测样品的13.9%; 2017年海北州地区规模化羊场检测出91个阳性。占检测样品的14.9%; 2018年海北州地区规模化羊场检测出103个阳性样品,占检测样品的15.7%,呈现逐年上升。该地区规模化羊场、散养场布鲁氏杆菌感染严重,正在流行与扩散应引起重视该病的防控与净化。  相似文献   

18.
羊地方流行性流产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妊娠后期的流产、死产或产下无生命力的羔羊.我国也有许多省市报道该病的发生,为了摸清北京市羊衣原体病现状,笔者从对本市延庆、大兴等6个区县部分羊场的血清(3398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抗体检测.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吴桂宝 《乡村科技》2023,(10):95-97
羊布鲁氏菌病是羊养殖过程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可人畜共患,严重威胁羊群和人体健康,因此做好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和防治十分重要。简要分析羊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探讨其病理诊断和实验室检测诊断等诊断方法,并提出科学饲喂、净化环境、加强检疫、接种疫苗、科学防治等防治措施,以期为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与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山羊对牛、羊、猪三种类型的布鲁氏菌均有易感染。病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经过消化道,其次是经皮肤和粘膜感染。本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致使母山羊发生流产和乳腺炎,公山羊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平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