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带有遗传标记的小白菜新品系——黄苗寒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9年春,从大量的“寒青”新品系群体中发现了黄苗植株,经2代自交和选择,育自了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带有遗传标记的“黄苗寒青”小白菜新品系。通过在小白菜和十字花科其它作物的优势育种中应用黄苗遗传标记,可以在苗期准确地鉴定杂交种纯度和剔除伪杂种株。  相似文献   

2.
黄苗寒青小白菜新品系及其在优势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苗寒青小白菜新品系及其在优势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许一鸣,金永庆,沈晓昆(江苏省镇江市蔬菜研究所212017)(镇江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黄苗寒青小白菜[B.compestrisL.ssp.chinensis(L.)Malsino.var.communis...  相似文献   

3.
小白菜不育系应用防虫网熊蜂制种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采用熊蜂在镇江市蔬菜研究所防虫网内进行小白菜雄性不育系制种。结果表明,利用熊蜂授粉能显著提高制种产量,熊蜂授粉种子产量较本地蜜蜂授粉种子产量提高146.7%,较人工辅助授粉种子产量提高15.9%;熊蜂制种较人工辅助授粉种子纯度提高3.5%;利用熊蜂在防虫网内进行小白菜不育系制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小白菜为材料,研究灌水量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每2 d浇1次水,每次40 ml灌水量最适合小白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小白菜是温州市夏秋淡季蔬菜的主要品种。这时正值高温高湿季节,菜地杂草生长快,密度高,对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影响颇大。近年来,由于使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单一除草剂,而阔叶杂草及碎米莎草却迅速上升。1989—1990年,我们在温州市郊菜区对小白菜地除草剂使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材料方法 杂草调查 在菜地杂草普查的基础上,对夏秋季小白菜地的杂草进行重点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前种植的小白菜为芸薹属白菜亚种(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一般叶片为绿色,不同
的品种绿色的深浅有差别。1998 年笔者在与国外合
作生产小白菜种子时,在田间的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
特殊的紫色变异株,于是自交留种,编号B- 1。1999
年种植后分离多种类型,色泽有深紫色、紫红色、绿色
等多种颜色;株型有油菜型、小白菜型、芥菜型等多种
类型。从中选出5 株紫色且株型好的小白菜型单株
(B- 1- 1 至B- 1- 5),继续自交。同时用奥古拉型
(Ogura CMS)小白菜不育系作母本,进行雄性不育系
的转育(A×B- 1- 1 至A×B- 1- 5)。2000 年播种5 个
株系,在紫色比例高的株系中继续选择紫色单株自交
(B- 1- 3),并继续进行雄性不育系的转育[(A×
B- 1- 3)×B- 1- 3- 9]。通过连续4 代自交筛选和回交
转育,于2003 年成功选育出不育率100 %、不育度
100 %、蜜腺正常的紫色小白菜雄性不育系,即A 系;
紫色小白菜株系B- 1- 3- 9,即B 系。2004 年进行试验
性种子生产,2005 以后在国内外进行试种示范,2009
年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有关专家鉴定,并登
记注册,定名为好地紫罗兰(Pak Choy,Horti- Violet)。  相似文献   

7.
以“速达996”小白菜品种为试材,采用营养液膜栽培方式在蔬菜栽培机上栽培小白菜,以亚硫酸氢钠和海藻酸为变量设计了4个叶面肥配方,以清水为对照,对小白菜进行叶面喷施试验,测定了小白菜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指标,研究了叶面喷施亚硫酸氢钠和海藻酸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小白菜的提质增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叶面肥均能显著促进小白菜株高的生长,含有NaHSO3的叶面肥可以显著增加小白菜的叶片数和叶面积,促进小白菜叶绿素的合成,小白菜增产23.67%,提高了小白菜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海藻酸对NaHSO3增加小白菜叶面积、促进叶绿素合成、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效果具有拮抗作用。综上,NaHSO3和海藻酸均能有效促进小白菜的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而NaHSO3和海藻酸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不宜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耐热小白菜一代杂种———热抗青袁希汉苏小俊庄勇(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南京210014)‘热抗青’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近几年配制的耐热小白菜一代杂种。该一代杂种和‘热抗白’的育种方法已于1995年申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127...  相似文献   

9.
以速生小白菜品种"快菜30"为试材,对小白菜的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单株地上部干鲜重、单株地下部干鲜重等指标进行观测,并对结果进行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小白菜的生长发育与定植时间之间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表示,并且达到了显著水平。各个指标生长都呈现单S曲线,各个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是其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小白菜播种后10d、20d喷施河南广农农药厂生产的5%胺鲜酯AS,可促进小白菜生长,增加单株重量,提高产量,且对小白菜生长安全。建议在小白菜1叶1心期~5叶期连喷2次,以2000倍液为宜,小白菜667m2产量比清水对照可增产8.65%。  相似文献   

11.
胶白 6号是由胶州市胶白蔬菜育种中心用自交不亲和系 90 2 12和自交不亲和系 91 10 8育成的一代杂交种。母本是从日本夏阳 30 3杂交种中选育出的优良单株 ,经过 4a(年 ) 7代的单株分离选育出叠抱、深绿、植株矮小、生长势强、特早熟〔4 0d(天 )〕的自交不亲和系 90 2 12 ,据 1992年测定 ,其系内异交亲和指数大棚内为 0 ,露地的为 0 .19。父本 91 10 8是 1991年从大连 6 0天中选出无毛、抗病性强的优良单株 ,通过 4a(年 ) 5代的选育 ,育出具有生长势强、叶色绿、生长速度快、花期晚、不易抽薹的自交不亲和系。其系内异交亲和指数大棚内…  相似文献   

12.
新四季的亲本分别来源于日本和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由两个早熟、耐热的自交不亲和系021和035杂交而成,属中桩类型,叶黄绿色、阔椭圆形,叶面光滑无毛,叶柄宽、乳白色;生长势强,整齐度高,耐热,早熟,抗病毒病,耐霜霉病,特别适合夏季作小白菜生产,播种后25~40d(天)均可采收;播后30d(天)采收,667m2产量2100kg,播后55d(天)采收,667m2产量35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以胡葱为供体,以莴苣、小白菜、萝卜和黄瓜为受体,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试验,对 胡葱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胡葱浸提液对莴苣和萝卜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对小白菜和黄瓜种子萌发影响不大;对莴苣、小白菜、萝卜和黄瓜幼苗生长整体上来说具有一定的促进 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早熟八号白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全新育成的大、小白菜兼用品种,比早熟五号抗病性强、结球性好、产量高、品质优。作小白菜栽培,叶片无毛,株型美观,口感品质好,适应性广,抗性强,生长迅速,一般播种后20多天就可以采收上市,4~10月可连续多茬播种,条件适合可周年生产。作大白菜栽培,生育期55~60天。适合全国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早熟八号白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全新育成的大、小白菜兼用品种,比早熟五号抗病性强、结球性好、产量高、品质优。作小白菜栽培,叶片无毛,株型美观,口感品质好,适应性广,抗性强,生长迅速,一般播种后20多天即可采收上市,4~10月可连续多茬播种,条件适合可周年生产。作大白菜栽培,生育期55~60天。适合全国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沼液肥在核桃乌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我们以化肥、人粪尿和清水作对照开展了沼液肥对小白菜生长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核桃乌小白菜生长期间追施沼液肥,小白菜生长势强,植株健壮,抗病性增强,产量高于化肥和人粪尿处理,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17.
5%除虫菊素防治菜青虫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永丰县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甘蓝、小白菜等叶菜蔬菜栽植面积较大,在其生长过程中易遭受菜青虫等虫害为害,影响产量和品质。生产上常采用敌杀死、甲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但长期使用这些药剂易产生抗药性和杀伤大量天敌。为探索新的防治药剂,2005年我县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小白菜是南京市民夏秋季节最喜爱的蔬菜品种之一,但其生长周期短,虫害防治难度大,农药残留污染严重,直接影响了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品质、产量和效益。本试验主要研究用不同目数杀虫型防虫网覆盖小白菜,对小白菜生长的小气候环境、防虫效果及对小白菜产量、效益的影响,为我市小白菜防虫网覆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四倍体大头矮小白菜,系从扬州优良地方品种扬州大头矮小白菜优系用秋水仙素诱变,经4年选育而成的四倍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允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作者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白菜生长后期施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可有效提高其株高和单株重,较清水处理(ck)增产4 473 kg/hm2,增幅9.36%;虽然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成本较高,但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处理的小白菜仍较清水处理(ck)增收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