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自然森林经营是提高我国森林质量的可行途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尽管我国森林资源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存在着森林质量较低、人工林树种单一等问题。由于继续增加森林面积的潜力有限,我国发展森林资源的重点应该从面积的增加转移到质量的提高上来。起源于德国的近自然林业理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用它来指导我国的森林经营实践,可以兼顾森林三大效益,平衡林业利益分配,有利于提高森林整体质量。应该调整和改进我国现有的森林经营模式,对天然林实施择伐经营和结构调控,对人工林进行近自然化改造,从而不断提高森林质量,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事业成效显著,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但我国仍然是一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发展状况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FAO于2006年2月发布的《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从森林分布、面积、质量、权属、特征、功能和灾害等方面,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全面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森林资源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从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增强森林灾害防控能力和强化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等五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林业发达国家森林资源发展历程给予我国的启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对我国森林资源质量进行基本评价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得出导致我国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主要是现行的培育技术;二是外部因素,主要是现行的森林资源管理技术。据此,提出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对策:一是采取合理的措施,科学组织森林分类经营和森林培育;二是合理经营和保护现有次生林资源;三是明晰森林资源产权,同时建立森林经理体系,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四是建立与现有经营体制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综合评价体系;五是坚持政府扶持,同时转换机制,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森林资源的最新情况通报全国之后,全国人民忧喜交加。喜的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有所回升,忧的是森林质量仍在下降。为了尽快扭转我国森林资源危机的严重局面,笔者对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6.
影响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及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资源多功能的充分发挥, 不仅依赖于森林资源数量, 更取决于森林资源质量。然而我国在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却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 同时,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林地资源扩张潜力有限。文中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技术水平、森林经营指导思想与政策、林业投入等社会经济因素对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的影响, 以期为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事业成效显著,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但我国仍然是一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我国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是解决我国林木资源供给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的决定性因素, 而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的关键。文中对我国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 概述了已有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不足, 并展望了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变化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森林资源质量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分析第1次清查以来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就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现状进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从全国宏观层面和关键指标看,森林资源质量基本呈下降趋势,与林业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这既反映我国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的现状,也表明森林生产力还有较大的提高潜力,以及通过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解决木材供求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力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对重庆森林资源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以森林经营为基础、林相改造为重点,从森林经营技术对策和森林经营管理对策两方面提出重庆森林质量精准对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对策的提出,对于促进重庆市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为我国南方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1.
森林认证助推世界私有林及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世界上绝大部分森林是私有林, 而随着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速。森林认证对促进世界私有林和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和可持续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分析世界私有林和我国非公有制林业认证发展现状、模式和作用的基础上, 对如何推动我国非公有制林业认证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中在讨论我国国有林场存在体制机制、森林经营方案、采伐限额和监督检查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从森林认证现状与特点出发,分析将森林认证引入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职责与关系,提出基于森林认证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将森林划分为五大林种,"薪炭林"是其中之一。分析"薪炭林"的概念及其与其它林种关系,结合林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笔者认为,"薪炭林"作为一个林种划分并不妥当,且"薪炭林"作为一个林种在森林区划、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四大林种即可涵盖如今森林经营的各种模式,传统划分的"薪炭林",应该隶属于用材林,或是用材林中的一个亚林种。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林区森林生态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黑龙江省的森林生态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现状的评价为黑龙江省今后的森林生态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代林学、森林与林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林学、森林与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化 .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 ,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 ,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 ,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 .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从认识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 .由于人们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变化 ,使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 ,转变为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 ,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波  王刚 《林业科技情报》2009,41(3):20-21,23
文章从林地利用面积和林木蓄积两方面对黑龙江省黑金河林场2007年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1998年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该林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林改后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特点和湖南省林改基本现状,分析了林改前后森林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新形势下,提出了包括提高编案质量,强调公众参与;明确编案单元,重视方案的可操作性;加强科学引导,放活经营权;落实采伐限额,完善林木采伐制度等科学编制和执行森林经营方案的几点建议,以期落实林权改革政策,巩固林权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8.
论森林工程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从森林工程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关系入手,分析了森工作业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保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生态森林工程”概念、模式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森林认证对林业政策与管理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认证作为一种市场激励手段和"软政策"工具,林业政策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硬政策"工具,这两方面在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加强林业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目前,森林认证已发展成为加强林业政策管理的一种新工具,包括促进各方对林业问题和林业政策的讨论、推动国家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改进公有林的管理、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加强有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国际政策协商等。文章分析了森林认证与林业法规政策的关系,并对森林认证在推动包括我国在内的林业政策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韩微 《森林工程》2005,21(6):7-8
从森林旅游与森林生态旅游的区分入手,指出了森林生态旅游与森林旅游的本质区别,在分析森林旅游不可持续的基础上,强调了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构建可持续森林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