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5个柳树无性系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种柳树无性系幼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盐胁迫处理,测定茎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16个与耐盐性有关的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对柳树苗期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以及耐盐性鉴定指标筛选。结果表明,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值,5个柳树无性系的耐盐性大小依次为盐柳1号>渤海柳3号>高抗金丝柳>渤海柳2号>渤海柳1号。5种柳树无性系耐盐性预测最优回归方程为Y=0.444+0.004X7+0.002X11-0.003X13,筛选出对柳树耐盐性有显著影响的3个指标,分别为过氧化物酶活性、蒸腾速率、丙二醛含量,这3个指标与柳树耐盐性评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30份耐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在苗期对其进行盐胁迫处理(NaCl浓度分别为0,0.3%,0.5%),同时,测定了耐盐相关指标,并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等方法,对水稻耐盐性进行了筛选及评价。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水稻品种的地上部鲜质量(FW)、地上部干质量(DW)、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率(WUE)、叶绿素含量(TC)等与生长相关的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与生理代谢相关的指标都升高。在0.5%NaCl溶液处理下,除Pro含量外,其他指标的耐盐系数的变异系数都大于0.3%盐浓度处理下的变异系数,显示0.5%NaCl处理能更好地展示不同品种(系)之间的耐盐性差异。对0.5%NaCl处理下的各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各指标间有显著性相关的耐盐指标及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D值,显示耐盐性较强的5个品系为14-57,14-6,14-36,W01和14-58-2;耐盐性较弱的5个品系是16-8,50188-2,16-9,15-18-2和14-58-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利用这3个指标对各水稻品种(系)的耐盐性的估计精度均可达到90%以上。同时发现,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率(WUE)、地上部鲜质量(FW)等是评价水稻耐盐性的最重要的3个指标,根据综合评价结果,使用系统聚类可把30份供试水稻品种(系)分成3类,分别为耐盐型、中间型和盐敏感型。  相似文献   

3.
优选22个具有较强抗逆性或高生物量的灌木柳无性系,采用水培试验和田间栽培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保存率、株高、地径和生物量等生长性状,并比较了其中表现较好的6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和2个较耐盐无性系的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表明,2345、1053和52—2等灌木柳无性系耐盐性较强、产量较高。在低于3 g·L~(-1) NaCl处理下,2345无性系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很小;对在江苏沿海滩涂具有较大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新近杂交培育的6个灌木柳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0 ~ 3 g·L-1范围内不同质量浓度氯化钠胁迫对灌木柳无性系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氯化钠胁迫(1 ~ 2 g·L-1)对根长、根生物量无显著影响,高质量浓度氯化钠胁迫(3 g·L-1)使根长、根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在氯化钠胁迫处理下,苗高、茎叶生物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低于对照,并随着氯化钠质量浓度提高下降幅度加大(P<0.05)。供试灌木柳无性系中,JW2345和JW2372无性系生长和光合作用受氯化钠胁迫影响最小,耐盐性相对较强;JW1065和JW2334无性系受氯化钠胁迫影响最大,耐盐性相对较弱。图4表3参19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苗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不同类型的21个水稻品种,采用人工低温胁迫和自然低温胁迫的方法,测定了叶龄、苗高、叶面积等8项与耐冷性相关的形态指标;选取了5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7项与耐冷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相关性显著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苗期叶龄和叶片丙二醛含量与水稻耐冷性有显著关系,可作为水稻苗期的耐冷性鉴定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进行了预测,结果与他们的存活率表现基本一致,表明用这两个指标在苗期对水稻耐冷性进行鉴定是可行的,用该方法对水稻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菜用大豆耐盐品种的筛选及其耐盐生理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苗期,以NaCl致死浓度为评价指标,从15个菜用大豆栽培品种中筛选出2个耐盐品种(绿领特早、天峰);2个盐敏感品种(理想高产95-1、绿领3号);其余为中等耐盐品种.并进一步鉴定了其中耐盐级别不同的3个品种绿领特早、台湾75、理想高产95-1苗期和结荚期的耐盐性,分析了其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特性.结果显示:绿领特早在苗期和结荚期均比台湾75、理想高产95-1耐盐性较强,而台湾75的耐盐性又强于理想高产95-1;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与其耐盐性强弱有关,耐盐性强的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在胁迫前期显著升高,且能长时间保持较高活性,MDA含量除胁迫15 d时显著升高外,其余时期均与对照(仅施营养液,无NaCl)无显著差异,而台湾75和理想高产95-1的抗氧化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MDA含量除个别时期未受影响外,其余时期均显著升高.表明以NaCl致死浓度为评价指标筛选出的耐盐级别不同的3个菜用大豆品种在苗期和结荚期的耐盐性是一致的,NaCl胁迫下叶片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与品种耐盐特性有关,耐盐品种由于其保护酶活性受到显著诱导而使MD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获得的6份大麦突变体及其野生型亲本'花30'为供试材料,采用营养液盐胁迫水培方法,测定了苗期的形态指标(株高、分蘖数、干重)和不同部位(根、茎叶)钠/钾离子的含量,并对其耐盐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下6份大麦突变体及其亲本苗期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株高、分蘖数和干重等形态指标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不同突变体间以及突变体与亲本间在多个测定指标上存在差异,形态指标耐盐性综合评定3份突变体(A7-6、A7-12和A7-20)耐盐性优于亲本'花30',地上部K~+/Na~+含量比例表明2个材料(A7-6和A7-20)耐盐性优于亲本'花30',综合比较认为1份突变体(A7-20)苗期耐盐性优于亲本'花30'。  相似文献   

8.
大豆发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的隶属函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盐渍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开展大豆品种耐盐性评价在提高大豆产量、扩大其种植面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测定Na Cl处理下大豆萌发率、芽长、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并完成供试15个黄淮海大豆品种(系)的耐盐性评价,鉴定出阜107-3、徐豆10、齐黄34、山宁17、临豆10、齐黄35、菏豆21、嘉豆43共8个耐盐性较强的大豆品种(系),同时初步研究了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的综合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山西省不同小麦品种的耐盐性以及筛选适用于山西盐碱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本研究以40个山西省各麦区主推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分别在芽期和苗期对其进行盐胁迫(1.2%NaCl)处理,分析盐胁迫对小麦芽期和苗期各形态指标的影响,并利用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对供试材料的耐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芽期根鲜重和苗期根数以外,小麦...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下白蜡无性系苗期的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9个白蜡无性系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探究白蜡无性系的耐盐能力,选育优良耐盐林木品种,利用生物措施提高土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白蜡无性系扦插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对9个无性系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0、2、4、6、8 g/L)的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盐胁迫下,各无性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并且随着NaCl质量浓度增大,无性系的生长指标(苗高增量、地径增量、生物量累积)都呈现下降的趋势,无性系YL的下降幅度最为平缓;9个无性系中的叶绿素含量也随着盐质量浓度升高而下降,YL与其他无性系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盐胁迫导致无性系体内细胞膜透性与MDA含量增大,但在同一盐质量浓度时,无性系YL与Y3低于其他无性系;当盐胁迫逐步增大时,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因无性系品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趋势,其中在YL、L5、QB、L2、Y3无性系中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在其余4种无性系中呈现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盐质量浓度为6 g/L的处理中;SOD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无性系YL酶活性最高,与其他无性系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本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9个白蜡无性系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耐盐能力大小依次为YL、Y3、L5、QB、JJ、JN11、HX、L2、J10,试验结果为白蜡耐盐无性系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1.
白杨派无性系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及筛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10个白杨派无性系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对比各无性系的盆栽苗在不同质量分数(0、0.1%、0.3%、0.5%和0.7%)NaCl单盐胁迫条件下生长和生理代谢等参数的变化,对白杨派无性系进行了耐盐性能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高盐胁迫明显抑制了10个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的增长率(P < 0.05),无性系0057表现出较强的速生性和高存活率;低盐胁迫对无性系生长和细胞膜系统的影响不明显,但能诱导细胞内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上升;随着土壤盐浓度的增加以及盐处理时间的延长,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无性系的SOD与POD、可溶性蛋白之间的耐盐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OD与MDA之间的耐盐系数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无性系可以通过积累大量可溶性蛋白,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MDA的积累,提高自身耐盐能力。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10个无性系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初步认为无性系0057、422和XJY具有显著耐盐性和速生性, 可作为盐碱地造林或抗逆育种的重要试验材料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棉花苗期耐盐形态指标,为棉花耐盐鉴定、耐盐资源筛选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份不同的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利用盐池盐碱原土鉴定法,探讨了棉花苗期出苗率、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和叶绿素5个形态指标相对值的变化情况,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相对出苗率、相对株高和相对叶片数3个耐盐鉴定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10份棉花材料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耐盐性强弱顺序为:枝棉3号09-7豫棉21号邯棉802冀668滨棉5号辽棉15号运93抗354新研96-48鲁棉6号,与以盐害指数为指标评价的结果一致,所筛选的3个形态指标可用于棉花苗期耐盐鉴定。[结论]相对出苗率、相对株高和相对叶片数3个形态指标可以准确反映棉花苗期耐盐能力的强弱。但是如果要全面系统地评价棉花耐盐性,最好还是用盐害指数、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通过10个甘蔗无性系的盆栽处理,分析了O.700%和0.513%土壤Na~+含量对9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0.700%土壤Na~+含量对甘蔗各性状的影响明显,尤其对株高、单茎重、蔗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最大,可将这4个性状作为筛选抗盐品种的指标,根据这4个性状在盐分胁迫下的表现,将10个甘蔗无性系划分为5种抗感类型,福引83-13、福农83-0706属高抗盐类型,桂糖11号为抗盐类型,可推荐到福建沿海围垦滩涂地裁培。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二倍体马铃薯叶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经12次轮回选择适应长日照的二倍体马铃薯富利亚(Solanum phureja,PHU)与窄刀薯(S.stenotomum,STN)杂种(PHU-STN)耐盐无性系BD54-8和盐敏感无性系BD57-3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受盐胁迫后叶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差异。BD54-8和BD57-3的试管苗培养在含有NaCl浓度为0、30mmol·L-1的MS培养基,采用H-765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拍照。结果表明,BD54-8和BD57-3在未经盐胁迫时,细胞膜、叶绿体及线粒体均保持完整,超微结构没有差异。耐盐无性系BD54-8经盐胁迫后,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仍清晰可见,超微结构没有明显变化;盐敏感无性系BD57-3经盐胁迫后,细胞膜受到严重破坏,叶绿体外形受损,内部出现空泡化现象,线粒体外膜模糊、嵴减少。由此可知,耐盐无性系BD54-8比盐敏感无性系BD57-3受到的破坏轻,细胞膜、叶绿体及线粒体可作为二倍体马铃薯耐盐性鉴定的细胞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花生品种耐盐性差异和筛选培育耐盐性品种,发展盐碱地花生生产,设置0%和0.3%(W/W)盐胁迫浓度处理,采用盆栽试验,对近年来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30个花生品种的出苗率、出苗速率、第一对侧枝长、植株高度和干质量等指标调查研究,通过聚类和主成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30个花生品种其耐盐性划分为5种类型,即:高度耐盐型、耐盐型、中间型、盐敏感型和高度盐敏感型;通过逐步回归建立花生品种耐盐性预测方程,F=2.694RPH+1.34RPW+2.539REV-3.353(R2=0.958);确立了相对株高、相对植株干质量和相对出苗速率,可作为花生品种耐盐性鉴选的主要指标,其中相对株高对品种耐盐性的直接影响较大。花生品种粒型大小与其耐盐性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14。花生品种耐盐性与其粒型大小呈极显著相关,可将品种相对株高、相对植株干质量和相对出苗速率等作为其耐盐性鉴选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利用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海洋红酵母耐盐cDNA文库,一共挑出270个克隆子,选取了25个克隆进行测序,经过Blast分析,初步认为有一个克隆是与耐盐相关的基因,2个属于未知基因,其余为核RNA。  相似文献   

17.
对杨树无性系N L-80105, N L-80106, N L-80117和湿地松组织培养愈伤组织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2.0 mg kg-1和KT 0.5 mg kg-1,诱导这些树种愈伤组织效果好;在含氯化钠的培养基上,杨树不同器官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和耐盐程度有差异,外植体茎、叶比根强;杨树继代愈伤组织的耐盐能力显著高于湿地松,这与植株水平的耐盐性相一致,表明用愈伤组织鉴别这些植物耐盐性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