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提高番茄耐盐性的适宜施用浓度。【方法】 选用番茄品种中蔬4号。采用营养液栽培法。NaCl(100 mmol/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面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GSNO(0、0.1、0.2、0.3、0.4、0.5、0.6 mmol/L)。测定分析不同浓度外源GSNO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根系活力、叶绿素及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和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 (1)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对电解质渗透率无显著影响;(2)外源施用0.1~0.3 mmol/L GSNO可通过不同程度地提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和膜完整性的破坏程度而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提高盐适应性,而实验施用的高浓度(0.5~0.6 mmol/L)GSNO的施用虽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已造成伤害,但尚未达到抑制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作用。【结论】 NaCl胁迫显著影响了番茄幼苗的正常生长,外源施加适宜浓度的GSNO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影响。以0.1 mmol/L GSNO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普通番茄品种为材料,分别研究了0 mmol/L、50 mmol/L、100 mmol/L、150 mmol/L、200 mmol/L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中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幼苗中的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番茄幼苗中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逐渐上升,而叶绿素含量先稍微上升后下降。这些生理生化指标对盐胁迫响应灵敏。  相似文献   

3.
加工番茄幼苗品种间的耐盐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常栽的6个加工番茄品种幼苗作为试材,分别在NaCl浓度为0,100,150,200,250,300 mmol/L胁迫下测定其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综合评价6个加工番茄品种的抗盐性.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加,各加工番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低盐浓度(100,150 mmol/L)和短期盐胁迫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200 mmol/L NaCl胁迫下,各生理指标变化明显,NaCl浓度≥250 mmol/L时植物出现死亡,初步推断加工番茄的耐盐阈值在200 mmol/L左右.6个加工番茄品种抗盐性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农家小番茄、红果3号、精选87-5、天红666、红宝石3号、新引98-1.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梭梭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浓度为0,50,100,200,350,500 mmol/L的 NaCl和 Na2 SO4两种单盐溶液对梭梭幼苗进行处理,取样周期为10 d,取样3次,测定梭梭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研究盐胁迫对梭梭幼苗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盐胁迫下,梭梭幼苗同化枝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增幅较小,说明梭梭幼苗可溶性糖的积累对盐分的响应并不敏感.两种盐胁迫下梭梭幼苗同化枝中淀粉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淀粉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 <0.05),说明梭梭幼苗接收到盐胁迫信号后通过降解淀粉生成可溶性糖来减轻盐伤害.两种盐胁迫下梭梭幼苗同化枝中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相似,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说明盐胁迫下梭梭幼苗体内可溶性蛋白转变成氨基酸(包括脯氨酸),以此来降低渗透势维持平衡.350 mmol/L和500 mmol/L NaCl处理下梭梭幼苗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增加(P <0.01),以此来降低其渗透势,减小盐害程度.两种盐胁迫下,梭梭幼苗同化枝中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 Na2 SO4处理相比,NaCl处理下梭梭幼苗中脯氨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外源GSNO(NO供体)对番茄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中蔬4号番茄为材料,通过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分别喷施0.1 mmol/L GSNO(NO供体)(NG处理)、0.05 mmol/L cPTIO(NO清除剂)(NP处理)、0.1 mmol/L GSNO+0.05 mmol/L cPTIO (NGP处理),研究外源GSNO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其盐适应性的调控作用。【结果】NaCl胁迫下施用GSNO的番茄幼苗生长情况明显好转,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提高,Rubisco初始活性和总活性提高,卡尔文循环相关酶Rubisco活化酶(RCA)、磷酸甘油酸激酶(PGK)、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的活性提高。【结论】外源GSNO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不良和光合作用降低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NaCl胁迫对马铃薯组培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研究马铃薯耐盐品种提供理论和基础数据,以克新4号、克新13号、克新18号和克新25号4个马铃薯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继代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 mmol/L、50 mmol/L、100 mmol/L、150mmol/L和200mmol/L 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研究NaCl胁迫下马铃薯组培苗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马铃薯组培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呈减低趋势。在不同NaCl浓度下,马铃薯组培苗脯氨酸含量表现为克新18号克新13号克新4号克新25号;3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克新18号克新13号克新25号,而克新4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盐浓度下变化幅度最大。NaCl盐胁迫浓度在0~50mmol/L下,马铃薯组培苗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克新4号克新25号克新18号克新13号,在50~150mmol/L下,表现为克新25号克新4号克新13号克新18号,在150~200mmol/L下,表现为克新25号克新4号克新18号克新13号。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盐胁迫对3个不同黄瓜品种的幼苗生长、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品种中,津优1号的耐盐性强于新津春、蔬春;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下,3个黄瓜品种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且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黄瓜幼苗受到的抑制增强,100 mmol/L为黄瓜幼苗盐胁迫的临界浓度。为了提高对逆境的适应性,黄瓜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晋杂12号高粱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100 mmol/L NaCl为胁迫条件,用浓度为0、0.01、0.05、0.10、0.25、0.50 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高粱幼苗,研究外源NO对NaCl胁迫下高粱幼苗生理响应的调节。结果表明,100 mmol/L NaCl盐胁迫显著抑制了高粱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促进了幼苗硝态氮及脯氨酸的积累,增加了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施加外源NO可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高粱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硝态氮的分解,并能缓解叶片中MDA含量的升高。因此,外源NO可缓解NaCl盐胁迫的危害,对高粱幼苗具有保护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其中以0.10 mmol/L SNP处理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马东方  朱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18-16520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短期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生理伤害与盐导致的渗透胁迫的关系.[方法]以华农5号玉米为模式植物,设置5个盐浓度梯度(50、100、150、200、300 mmol/L),以0 mmol/L浓度处理作为对照,处理24h之后开始测量各项生理指标,连续测量5d.[结果]在低浓度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当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玉米幼苗出现严重的水分亏缺.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幼苗水分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叶绿素含量在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出现明显下降.光系统Ⅱ的明显变化则出现在300 mmol/L盐处理组.[结论]低盐胁迫对玉米水分吸收的影响不大.玉米幼苗对盐的耐受浓度在150mmol/L左右,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幼苗开始出现明显的胁迫特征,各种水分生理指标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光系统Ⅱ耐盐能力较强,对盐的耐受浓度高达200 mmol/L,在盐浓度达到300 mmol/L时才出现明显伤害.  相似文献   

10.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脯氨酸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甜瓜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及活性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0.1~0.4 mmol/L脯氨酸能显著缓解NaCl胁迫对甜瓜幼苗的伤害,与不添加脯氨酸的NaCl胁迫处理相比,可提高幼苗的鲜重和干重,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其中以0.20 mmol/L脯氨酸处理效果最好;脯氨酸浓度在0.80~3.20 mmol/L时加重了盐胁迫对甜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薯的耐盐机理。[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100 mmol/LNaCl处理耐盐性不同的2个甘薯品种徐25-2(耐盐品种)和胜利百号(盐敏感品种),培养20 d后以火焰光度计测定根、茎、叶中的Na+含量、Na+/K+比值,并测不同品种的根、茎、叶的干重、鲜重。[结果]盐胁迫下,2个甘薯品种的生长均受抑制,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变少、根系稀少、根叶干物质减少,但是徐25-2幼苗受抑制程度较轻;此外,2个甘薯品种不同器官(根、茎、叶)的Na+含量及Na+/K+比值都增加,耐盐性强的徐25-2的Na+含量在根、茎和叶片中较低,而耐盐性较弱的胜利百号幼苗茎、叶Na+含量较高,但徐25-2的变化幅度均小于胜利百号。[结论]盐胁迫下叶片较低的Na+含量和Na+/K+比值是甘薯品种耐盐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基质培,研究了不同盐浓度下,硒对生菜不同生育期植株生物量、根冠比和茎粗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用盐处理显著降低生菜植株生物量、根冠比、茎粗。不同盐浓度下加硒,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盐对生菜的胁迫作用,表现为生菜植株生物量和茎粗的增加。生菜生长的前期和中期,低盐、高盐胁迫下加硒处理均增加了植株的根冠比,后期高盐浓度下加硒处理,除了1.5mg/kg硒处理比高盐对照下根冠比增加外,其它加硒处理使根冠比降低。  相似文献   

13.
菊芋耐盐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菊芋为优良耐盐能源植物,但其耐盐程度一直未有定论.为准确探讨菊芋的耐盐性,测定了不同盐胁迫下(电导率(ECe)为0、10、20、30、40、50、60dS/m)菊芋的生长、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ECe=0~30 dS/m时,菊芋能够正常发芽、生长;但在ECe≥40 dS/m时菊芋不能正常存活;随着NaCl处理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不同渗透势的NaCl、CaCl2、KCl、Na2SO4溶液对巴西盾柱木(Peltophorum dubium)幼苗进行胁迫处理,研究盐胁迫对其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渗透势的增加,对根和茎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子叶的干物质量在多数情况下是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的长度和干物质量与总长度和总干物质量的比例一般与胁迫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有利于其根系深入到盐胁迫程度较低的土壤深层。根的生物量和长度与非盐逆境相比,其值较低,说明其对盐逆境的生态适应能力较弱;CaCl2对巴西盾柱木幼苗生长胁迫程度最高,其次是Na2SO4和NaCl,KCl胁迫,对幼苗影响较小。巴西盾柱木的自然生长环境Ca2 含量较高,可能是巴西盾柱木不适应盐逆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了外部形态和基本特性相似、而耐盐性有显著差异的3组共6个水稻基因型苗期对NaCl胁迫的不同反应,以盐害程度评级,相对生物量和鲜/干值等作为生长指标进行比较,证实耐盐基因型的耐盐程度显著地高于其对应的盐敏感基因型。析了水稻植株的Na~+、Cl~-含量,发现在NaCl胁迫下,耐盐基因型地上部的Na~+、Cl~-含量分别显著地低于其对应的盐敏感基因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了稻株地上部的Na~+、Cl~-含量分别与上述三项生长指标高度相关,表明植株地上部Na~+、Cl~-含量可以作为水稻苗期耐盐性的一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耐盐丰产小麦品种德抗961的耐盐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山农215953(SN215953)为对照,室内200 mmol/L 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从幼苗生长和光合机构两个方面研究了德抗961的耐盐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德抗961(DK961)地上部生物量(鲜重、干重)、相对含水量均高于SN215953,而其株高显著大于SN215953,这有助于对细胞内的盐分进行稀释,即“稀盐”性,保护细胞质不受离子毒害。同时,德抗961叶片的希尔反应活力和Ca2+-ATPase活性受抑制的程度较小,光合能力相对较高。分析认为,以上两个方面可能是德抗961抗盐性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野大麦耐盐适应性反应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野大麦的耐盐适应性反应机制。【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和X-ray微区分析等方法分析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 (Trin.) Link]在NaCl胁迫下幼苗生长、K+和Na+吸收、运输、分配及外排等生理响应。【结果】在NaCl≤350 mmol•L-1时,茎叶和根系的干重变化不明显,盐浓度的增加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小于茎叶,根Na+含量增加的幅度小于茎叶、茎叶和根中K+含量均下降,但茎叶可维持较高的K+含量;野大麦具有较强的K+-Na+吸收选择性;低盐胁迫时Na+主要贮存于液泡和细胞间质;高盐胁迫时主要通过外排Na+来维持体内离子平衡。【结论】野大麦在NaCl≤350mmol•L-1时生长正常,其耐盐性与根拒绝吸收Na+及茎叶维持高K+含量有关,Na+区域化与外排可能是野大麦主要的耐盐适应性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不同糜子品种芽期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糜子品种芽期耐盐性,筛选出耐盐性强的材料,为糜子耐盐品种选育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6个糜子品种MZ-5、MZ-11、MZ-14、MZ-28、MZ-29、MZ-30为研究对象,通过180 mmol/L Na 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比较糜子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在盐胁迫下6个参试品种的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均低于对照,而发芽率均高于对照。与MZ-28、MZ-29、MZ-30相比,盐胁迫下MZ-5、MZ-11、MZ-14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和根鲜重均较高。[结论]综合分析认为,品种MZ-5、MZ-11、MZ-14耐盐性较强,而MZ-28、MZ-29、MZ-30耐盐性较弱。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外源硅对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硅突变体水稻和野生型水稻营养元素吸收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mmol/L、50mmol/L、100mmol/L、150mmol/L的NaCl浓度处理下,随NaCl浓度的提高,2种水稻的茎叶与根系生物量降低。相同盐浓度处理下,与不加硅相比,外源硅提高了2种水稻茎叶和根系的生物量;在0mmol/L、50mmol/L、100mmol/L、150mmol/L的NaCl浓度处理下,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12种水稻茎叶与根系中K、Fe、Mg、Mn、Zn、Ca、P含量降低,而Na浓度升高;相同浓度盐胁迫条件下,与不加硅相比,加入外源硅可以提高水稻茎叶与根系中K、Fe、Mg、Mn、Zn、Ca、P的含量,降低Na的含量;比较外源硅对2种水稻在相同盐浓度胁迫下的缓解效应,对野生型水稻的缓解效应显著大于硅突变体水稻。  相似文献   

20.
盐逆境是重要的非生物逆境之一,严重限制了作物生产的发展,研究盐分对玉米幼苗生长、产量组分的效应有助于改进滩涂玉米生产措施以及加深对玉米耐盐机制的理解。选用耐盐性较强的玉米杂交种‘苏玉10 号’和‘苏玉30’,利用盐池设施测试不同盐分逆境下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表现。随着盐分的增加,籽粒产量呈线性下降,在1.5 g/kg 的盐分逆境下‘苏玉10 号’和‘苏玉30’的籽粒产量为非逆境的54.2%和64.3%;在减产的因素中,穗粒数比百粒重对盐分逆境更为敏感。拔节期生物量(鲜、干重)与籽粒产量均表现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对鲜重、相对干重、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籽粒产量等耐盐性指标中,以相对籽粒产量表征耐盐性较好,不同盐逆境间差异均达达显著水平。在1.5 g/kg 土壤盐分下,玉米产量仅为非逆境的60%左右,应加强耐盐玉米尤其是增强苗期耐盐性的品种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