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水培试验技术,研究不同钾水平(K2O浓度0、1、10、50、250 mg/L)对巴西橡胶树RRIM600种子实生幼苗各器官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钾胁迫显著降低了巴西橡胶树幼苗叶部和茎部皮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对根部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不大;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极低钾(0、1 mg/L)下显著提高,而在低钾(10、50 mg/L)下则显著降低,茎部皮的可溶性糖含量在0 mg/L低钾处理下显著提高,而在50 mg/L低钾处理下显著降低,同时0mg/L低钾处理显著降低了根中可溶性糖含量,而其余各低钾处理对茎部皮和根部的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不同肥料施用对大蒜生长、品质和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土壤培养条件下,研究过量施用氮肥以及氮肥与菜籽饼肥配合施用对大蒜苗期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化学氮肥过量施用,大蒜苗期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株高、叶长、叶宽和产量均显著降低,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先升高,后又降低,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在较高施氮水平下,施用菜籽饼肥或饼肥与化肥配施可避免单一施用化肥对大蒜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株高、叶长、叶宽和产量均明显增加,叶片叶绿素、游离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也有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施用饼肥的大蒜叶片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仍较高,保证了大蒜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砂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锌处理(0、0.05mg/L、0.1mg/L、0.2mg/L、0.4mg/L)对菠菜叶绿素含量及维生素C、可溶性糖、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浓度在0~0.2mg/L范围内,随着锌浓度增大,菠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降低;锌浓度在0.2~0.4m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降低;锌浓度在0.2mg/L时,有利于菠菜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光照度与钾营养浓度互作对水培白菜植株生长与品质的影响,以白菜品种苏州青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法,设置3个不同光照度[100、150、200μmol/(m2·s)]及4个不同钾营养浓度(1、2、3、4 mmol/L)的互作处理,测定双因素互作对白菜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硝酸盐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度和钾浓度的增加,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盐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维生素C含量不断增大。当光照度为150μmol/(m2·s)和钾营养浓度为3 mmol/L时,植株生长与品质指标表现最好。本研究可为叶菜工厂化水培生产中光照和营养液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腐殖酸肥料对菠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投入等养分量的条件下,自制腐殖酸肥料能显著降低菠菜体内硝酸盐含量,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同时,还显著改善菠菜的营养品质,提高菠菜体内VC及可溶性糖的含量。相对于施纯氮肥料,自制腐殖酸缓释肥在三种不同施肥量处理下,VC含量分别提高5.5%、33.1%和19.4%。  相似文献   

6.
采前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菠菜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日本春秋大叶菠菜为材料,研究了采前ALA处理对菠菜品质以及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A处理可以显著地提高菠菜的干重比、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也有一定的提高。贮藏期间,ALA处理延缓了叶绿素、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降解。同时,ALA处理与对照相比推迟了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降低了其高峰峰值;对后期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有一定延缓作用,对失水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0(CK)、24、48、96、192 mg·L-1Mg2+对‘黑美人’西瓜生育期叶片C、N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Mg2+影响西瓜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且随着浓度的提高,西瓜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48 mg·L-1Mg2+处理下各指标达到同期的最大值。该处理下西瓜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为:伸蔓期盛花期膨瓜期,表明西瓜生长的适合Mg2+浓度为48mg·L-1。膨瓜期是西瓜缺Mg的敏感期,该期适当增施Mg肥可以减轻缺Mg对西瓜叶片C、N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菠菜产量和品质,研究了不同覆膜处理对菠菜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覆黑白膜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菠菜的产量、商品率、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对照相比,该处理使菠菜产量提高了20.80%,商品率提高了18.83百分点、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7.85%和16.67%,降低菠菜硝酸盐的含量,但增加粗纤维含量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对硝酸盐诱导较敏感的不结球白菜品种苏州青为材料,采用无土栽培法,研究营养液中不同浓度硝态氮(0、4、8、12、16、20 mmol·L-1)对植株产量、主要营养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为不结球白菜生产及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地上部产量随NO3--N的增加而增加,但是20 mmol·L-1时植株的生长量反而有所下降;可溶性糖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变化趋势相同,除0 mmol·L-1处理外,二者与供氮水平呈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6 mmol·L-1处理中达到最大,20 mmol·L-1处理中略有下降.处理后不同器官的硝酸盐浓度也有所不同,叶柄中的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叶片和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叶片中最高,且与硝酸盐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综合各项测定指标,硝态氮浓度为12 mmol·L-1时,不结球白菜产量高,硝酸盐含量低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也都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培方式,以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为硒源,研究不同硒源对小白菜品质、产量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施用浓度和硒源。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各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小白菜叶片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和粗纤维含量,DL-硒代蛋氨酸各处理还可提高小白菜叶片维生素C含量。施入外源硒后,小白菜植株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上升而增加。硝酸盐与可溶性糖、硝酸盐与可溶性蛋白、粗纤维与维生素C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下小白菜品质综合排名依次为 T2>T1>S2>T3>S1>S3>CK>T4>S4。T2处理小白菜的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82百分点和107.14%,硝酸盐含量降低了51.21%,地上部硒含量为0.843 mg·kg-1。综合分析,以亚硒酸钠为硒源,施用Se浓度为0.5 mg·L-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活力素对菠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条件下,喷施活力素对菠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菠菜产量,并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硝酸盐含量。在单施氮肥条件下,喷施活力素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喷施活力素也明显提高了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改善了菠菜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氯化胆碱(CC)溶液浸种后,研究CC对菠菜种子萌发及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测定了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蛋白质、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结果]CC溶液浸种后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发芽指数,提高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未经CC处理的。[结论]各浓度的CC溶液浸种以25 mg/L浸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铵硝比对菠菜有机酸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对于菠菜有机酸和淀粉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栽培菠菜的方法,营养液中的氮素形态设置硝态氮和铵态氮以一定比例(100﹕0、75﹕25、50﹕50、25﹕75 和 0﹕100)配合。【结果】随着铵硝比的下降,(1)菠菜茎叶丙酮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和苹果酸等6种有机酸含量以及淀粉含量都呈上升趋势;同时,有机酸含量与营养液中初始硝态氮浓度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2)菠菜根系丙酮酸、柠檬酸、琥珀酸和苹果酸含量以及淀粉含量也呈上升趋势,但延胡索酸含量的变化不明显;(3)除了柠檬酸外,菠菜根系其它5种有机酸含量与其茎叶中相应有机酸含量的比值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全硝营养条件下,根系中只有琥珀酸和延胡索酸的含量低于其在茎叶中的含量;而在全铵营养时,菠菜根系中上述5种有机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茎叶中的相应有机酸的含量。因此,与根系相比,菠菜茎叶中5种有机酸含量随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增加而增加的幅度更明显。而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菠菜根系柠檬酸含量与其茎叶柠檬酸含量的比值逐渐升高,则说明根系柠檬酸含量增加的幅度要大于茎叶柠檬酸含量;(4)菠菜的茎叶和根系中的淀粉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与营养液中硝态氮浓度之间均呈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菠菜茎叶和根系有机酸代谢均表现为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氧水培对蕹菜生理特征的影响及蕹菜对低氧的耐受性特征。[方法]采用浮床在低氧富营养化水面种植蕹菜,与土培的蕹菜进行比较,研究了成熟期蕹菜叶片中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了蕹菜对低氧的耐受性特征及种植密度对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低氧富营养水体中,蕹菜叶片的总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土培处理,而脯氨酸含量高于土培处理,说明蕹菜对低氧富营养水体有较好的耐受性;种植密度越高,蕹菜的叶绿素含量越低,种植密度对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高密度种植可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论]每2 m2的浮床种植66株蕹菜最佳,为蕹菜浮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质栽培对蕹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泰国柳叶蕹菜"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基质栽培处理,比较研究不同基质栽培对成熟期蕹菜可溶性糖、硝酸盐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其它处理蕹菜的品质相对较好,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相对较高,而硝态氮含量相对较低,菜土添加一定比例食用菌渣或发酵稻草均可显著提高其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硝态氮含量;本研究设置条件下,菜土添加食用菌渣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是添加不同比例发酵稻草均可显著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不同栽培基质对蕹菜叶片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蔬菜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红梅  曾燕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36-2337,2339
在北方连作蔬菜地休闲时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作物菠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收获后,土壤中NO3-N残留量明显降低,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和菠菜产量也随之降低.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剖面0~120 cm)由1 772 kg/hm2降低到653 kg/hm2,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2%,但同时菠菜产量也降低了81%.在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中填闲作物的种植对整个土壤剖面中NO3-N残留量影响较小,但对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及产量影响较为明显,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由217 kg/hm2降低到124 kg/hm2,2个处理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28%和23%,同时菠菜产量分别降低了84%和88%.从降低蔬菜地NO3-N淋失风险的角度分析,目前农民习惯采用的传统施氮处理的土壤可以利用种植填闲作物的方式降低土壤NO3-N淋失风险,但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硝酸盐含量不超标的前提下使菠菜高产的供氮水平及有机无机肥料配比。[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菠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菠菜产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达到一定水平后继续追加氮素反而造成菠菜减产;与单施有机肥或单施尿素相比,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以获得更高的菠菜产量。菠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单施有机肥产生硝酸盐最少,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次之,单施尿素产生硝酸盐最多。[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硝酸盐含量2个因素,纯氮施入量300 kg/hm2,75%的N由有机肥提供、25%的N由尿素化肥提供为最佳氮素水平和配施组合。  相似文献   

18.
硝酸钾处理对欧李枝条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欧李栽培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在一年生欧李自然休眠解除以后,取粗细一致的基生枝,洗净后去掉稍端和基部,用0.10%、0.50%、1.00%2、.00%4种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在25℃条件下水培欧李枝条,以清水为对照。分别于培养的第0、51、01、5、20天调查萌芽情况,同时测枝条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硝酸钾溶液处理能促进枝条萌芽,提高萌芽率,其中0.10%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效果最好;用硝酸钾溶液处理可使欧李枝条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中0.10%硝酸钾溶液处理使枝条中可溶性蛋白最多。[结论]0.10%硝酸钾溶液处理的欧李枝条长势最好,在枝条萌芽前用0.10%~0.50%的硝酸钾溶液喷施或浇灌能促进其萌芽和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氧水培对蕹菜生理特征的影响及蕹菜对低氧耐受性特征。[方法]采用浮床在低氧富营养化水面种植蕹菜,与土培的蕹菜进行比较,研究了成熟期蕹菜叶片中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变化,探讨了蕹菜对低氧的耐受性特征及种植密度对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低氧富营养水体中,蕹菜叶片的总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土培处理的,而脯氨酸含量高于土培处理,这说明蕹菜对低氧的富营养水体环境有较好的耐受性;种植密度越高,蕹菜的叶绿素含量越低,种植密度对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高密度种植可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结论]每2m2的浮床种植66株蕹菜最佳,为蕹菜浮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浅水土表覆盖秸秆对土壤盐渍化的缓解效果和对蕹菜生长的影响,在大棚内利用硝态氮含量均在1 200 mg·kg-1以上的重度盐渍化土壤采用塑料栽培箱浅水种植蕹菜,以不覆盖秸秆作对照,设置覆盖切段5 cm的水稻秸秆150 g(7 500 kg·hm-2,R1505)、切段40 cm的小麦秸秆150 g(7 500 kg·hm-2,W15040)、小麦整株秸秆150 g(7 500 kg·hm-2,W150)和切段10 cm小麦秸秆300 g(15 000 kg·hm-2,W30010)共5种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硝态氮、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蕹菜的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覆盖秸秆处理土壤的硝态氮含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降幅均在50%以上。除W30010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外,其余覆盖秸秆处理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均降低,但降幅小于对照。除W15040处理外,其余处理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均增加。覆盖秸秆处理的蕹菜总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R1505处理的增产效果最显著。综上所述,浅水土表覆盖秸秆消耗了土壤中富余的硝酸盐,缓解了土壤盐渍化,同时为土壤提供了有机碳,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使蕹菜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