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在引起布病的所有布鲁氏菌中,对人和家畜威胁最大的是羊种布鲁氏菌.近年来我国针对布病防控颁布了《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等相关文件,但布病尤其是羊布病的发生率仍然处于上升趋势.论文主要介绍国内常用的羊布病的防控方法和策略,并结合国外成...  相似文献   

2.
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羊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以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羊布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归纳,同时提出了坚持自繁自养、加强疫苗免疫预防,定期开展布病全群检测等措施,从而有效防控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Genus Bru-cella)细菌所引起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大多数动物或人感染布病后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流产和不育,很难通过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4.
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牛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病以母牛流产、不育和公牛睾丸炎为主要特征,给养牛业健康发展和人类安全生产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笔者多年来长期从事兽医临床工作,在牛布病的诊断与防治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作以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是有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简称海南州)历史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生早、流行重,给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几十年来,海南州积极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布病防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本文分析了当前布病的综合防控情况,并对进一步做好布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病。特征是生殖器官、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睾丸炎。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叫马耳他热,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引起人的波状热和慢性感染,引起怀孕母畜流产、死胎,公畜发生睾丸炎等,给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因此,为有效防控布鲁氏菌病,该文从布鲁氏菌的发病机理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控措施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师自1955~1988年,通过对布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布病阳性率控制到羊0.86%、牛0.78%(1988年动物疫病普查结果).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人与病畜或其污染物直接接触而引起发病.牲畜感染布病可导致不孕、不育和流产、死胎等,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引起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觉.否则,就像血吸虫病、sars、禽流感一样,困扰着人类、动物和自然界.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简称布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广西主要在猪发生布病[1],人也有被感染的报道.20多年来经过采取以监测、淘汰病畜、免疫和人工授精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治,广西人、畜间布病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延安市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及防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许多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主要临床特征为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早产、不孕不育、胎衣不下等繁殖障碍,发热及关节发炎。布病分布广、传播快、危害大,可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是世界上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人畜布病疫情明显回升,局部地区甚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简称布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睾丸炎、肝脾肿大、易复发、易变为慢性,亦称波浪热或波状热。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流行,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以及家畜、人类的健康安全。我国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其中以羊型布鲁氏杆菌对人体的传播性最强,致病率最高,危害最严重。文章简述羊布病的临床表现、感染过程、诊断方法及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可以引起母牛流产,公牛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本文综述了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布鲁氏菌病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病,简称"布病"。易感动物种类很多,其中羊、牛、猪最为易感。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的防制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Brucella)引起的以家畜为传染源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凡是有家畜的地方几乎都有布鲁氏菌病存在。布病对人、畜都有很大的损害,人患布病后,久治不愈可使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畜患布病后会严重影响人类对动物蛋白、奶、肉以及皮毛的需求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原体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进入机体。人感染布病主要是与职业、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由于布鲁氏菌感染一周后可出现特异性血清抗体,因此,国内外均用血清学试验检测该病。方法主要有虎红平板凝集、试管凝集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该病对人、动物危害极大,其特点是临床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强制报告的疫病,我国将该病规定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