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播娘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4℃低温暗处理24 h的播娘蒿愈伤组织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来源材料,采用B5、Km8p、MS 3种培养基进行液体浅层静置培养原生质体,获得了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建立了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结果表明,低温暗处理利于获得高产率高质量的原生质体;5%纤维素酶 0.5%离析酶 5 mmol/L MES酶解16 h,是最佳的酶解处理;B5培养基取得了较好的原生质体培养效果;MS 6-BA 2.0 mg/L NAA 0.2 mg/L AgNO31.7 mg/L为最佳分化培养基;MS IBA 0.5 mg/L NAA 0.5 mg/L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桑树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爱玉  王勇 《蚕业科学》1995,21(3):154-157
以桑籽经无菌继代培养的无性繁殖系叶片为材料,酶解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在K8p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黑暗、静止、浅层培养,第4天细胞开始分裂,10天以后形成细胞团;转移到弱光下培养,每隔10天添加K8p新鲜低渗培养液,经5-6周培养后形成大小不一的细胞团和小愈伤组织,转到含6-BA、NAA的MSB固体培养基上增殖培养,选取其中结构紧密、呈米黄色的愈伤组织在附加6-BA和NAA的MSB培养基上进行器管分化;在1/2MS附加IBA的培养基上进行根的诱导,获得桑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由和田苜蓿和单选苜蓿叶肉分离原生质体,采用改良的K8P和MS培养基进行液体浅层培养。原生质体经一次分裂,二次分裂和多次分裂,形成小细胞团,并很快长成小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分化培养基上增殖并分化,产生小植株,经MS无激素培养基生根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4.
以草地早熟禾品种——新格莱德成熟种子为供试材料,在含3.0mg/L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mg/L6-苄氨基嘌呤(6-BA)的MB5培养基中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并从生长了7~9个月的胚性愈伤组织中分离出原生质体,将该原生质体置于KM8P培养基(含3.0mg/L2,4-D、0.5mg/L6-BA、100mg/L水解酪蛋白、100mg/L水解乳蛋白、1%蔗糖、0.4mol/L甘露醇)中进行了液体浅层培养。结果表明,新格莱德原生质体在上述KM8P培养基中培养3d后出现第1次细胞分裂,2~3周后形成小细胞团,此时添加低渗培养液2~3次,小细胞团持续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当愈伤组织块长至3~5mm时,转入固体培养基MS+3.0mg/L2,4-D+0.5mg/L6-BA和MS+0.5mg/L萘乙酸(NAA)+5.0mg/L6-BA上进行培养,使其细胞增殖和分化,且逐步形成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5.
草地早熟禾午夜Ⅱ号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品种-午夜Ⅱ号进行了原生质体培养及其植株再生的研究。以午夜Ⅱ号成熟种子诱导的松软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酶解法分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持续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出再生绿苗和白化苗。研究了不同酶液组成和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继代培养8-10 d的胚性愈伤组织在1.0%纤维素酶+1.0%离析酶+0.5%果胶酶+0.3%崩溃酶条件下,酶解14-16 h可得到产量和活力较高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以2.0×105-5.0×105个/mL的植板密度,采用液体浅层法在附加1.0 mg/L 2,4-D、0.3 mg/L 6-BA、100 mg/L水解酪蛋白、100 mg/L水解乳蛋白、1.0%蔗糖、0.4 mol/L甘露醇的KM8P培养基中培养,可形成较小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增殖在分化培养基上(MS+0.5mg/LNAA+2.0 mg/L 6-BA)可诱导芽、根的形成,再生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6.
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游离与培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王娟  李玉珠  师尚礼 《草地学报》2010,18(2):258-262
对阿尔冈金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Algonguin)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建立其细胞融合原生质体杂交体系。以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间、酶液组合、酶解时间及酶液渗透压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并探讨了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在KM8P培养基上的分裂情况。结果表明:继代12d的愈伤组织游离性最好,最佳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1%半纤维素酶、最佳酶解时间为12h、最佳酶液渗透压为0.55mol/L;最适宜培养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培养基为KM8P+2.0mg/L2,4-D+1.0mg/LNAA。  相似文献   

7.
霸王的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建立了霸王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试验体系。以子叶切块诱导的松软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酶法分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持续分裂形成了愈伤组织,并分化出再生苗。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和培养密度对原生质体分裂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以2×105个/mL的植板密度,采用液体浅层法培养在附加1.0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0.2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2 mg/L激动素(KT)、500 mg/L水解酪蛋白(CH)、2%蔗糖和0.5 mol/L甘露醇的DPD培养基中,可获得最佳效果,其细胞分裂频率达28.4%左右。转移到附加1.0 mg/L 6-BA、0.5 mg/L萘乙酸(NAA)的MS分化培养基上,获得大量的再生苗。  相似文献   

8.
以多枝赖草种子为材料,在MS 3mg/L 2,4-D 0.5mg/L激动素 3%蔗糖 0.5%琼脂培养基上暗培养,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多次继代培养后仍可保持分化潜力。在1/2MS 0.5mg/L 6-BA 0.5mg/L IBA 3%蔗糖 0.5%琼脂培养基上光照培养后分化出丛生状绿芽,并大量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
供您参考     
治幼畜泻痢 取纯品大蒜素,用生理盐水稀释成 5%,行后海穴注射, 15~ 25kg仔猪穴注射 5~ 10ml;1~ 2月龄犊牛后海穴注射 10~ 20ml。顽固性泻痢也可配合内服药物作辅助疗法。 治家畜破伤风 大蒜液 (大蒜捣烂,用 1%氯化钠液或冷开水浸泡, 4层纱布过滤,配成 5%~ 20%溶液 )分点深部肌注,每天 2次,连用 7~ 10天。马骡第 1次可用 100~ 200ml,以后用 100ml以上;猪羊第 1次用 30~ 50ml,以后可渐减至 20~ 30ml。也可根据情况配合其它药物治疗。 治禽畜气胀 治雏鸡嗉囊气胀:龙虎仁丹 1~ 2粒,黄豆至蚕豆大的大蒜 1块共填服,…  相似文献   

10.
重要豆科牧草花药及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红豆草、苜蓿、百脉根和鹰嘴紫云英的花药、茎尖和茎段进行试管培养,诱导花药愈伤组织培养基以B_5、N_6、MS分别附加2、4—D_(0.05-2)、KT_(0.5-3)、6—BA_(0.5-1.5),LH300,蔗糖3%、琼脂0.6—0.7%,配成12种培养基。红豆草、苜蓿、百脉根和紫云英的诱导出愈率分别为8.94%,10.88%,23.25%和8.07%。其中红豆草和苜蓿以B_5最好,百脉根和紫云英较适宜N_6。用-2—3℃低温处理,24—30小时红豆草可提高出愈率4.48倍。分化培养基以N_6和B_5附加2.4-D_(0.05-0.5),KT_(1-3)、IAA_(0.5)、NAA_(0.5-2)、蔗糖3%、琼脂0.5%配3种培养基。以N_6和B_5附加2.4—D_(0.05)、KT_3、NAA_2为最好。还可以一次培养成苗。其次是以N_6和B_5附加IAA_(0.5)。pH值为5.8—6,并对形成愈伤组织及其分化过程、培养方法、条件和影响因素及快速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为豆科牧草育种新技术的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多年生黑麦草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张万军  王涛 《草地学报》2003,11(3):219-222
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为外植体的植株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改良的MS培养基(MSM),以MS无机盐+9.9mg/L维生素B1+9.5mg/L维生素B6+4.5mg/L尼克酸+1mg/LCH+30g/L蔗糖+琼脂8g/L为基本成分,附加5mg/L2,4-D和0.05mg/LKT时,适合种子的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基附加2mg/L2,4-D和0.1mg/LKT;分化培养基附加1mg/L2,4-D和1mg/LKT;生根培养基为无激素的MS培养基。完成植株再生约需12周,愈伤组织分化率为70%。  相似文献   

12.
黑麦冬牧70幼穗和未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黑麦冬牧70幼穗切段和未成熟胚接种在附加不同激素浓度的改良MS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能多次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后者在分化培养基上再生植株.2,4-D和6-BA浓度明显影响愈伤组织质量和诱导率,幼嫩幼穗和较小的未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幼穗切段在改良MS 1.0 mg/L 2,4-D 200 mg/L谷氨酰胺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质量较好;未成熟胚在改良MS 2.0 mg/L 2,4-D 0.1 mg/L 6-BA 200 mg/L谷氨酰胺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质量最好.继代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转移到附加200 mg/L谷氨酰胺、1.0 mg/L 2,4-D和0.1 mg/L TDZ的培养基上可分化出大量小芽.该体系可用于黑麦冬牧70遗传转化和细胞工程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13.
紫花苜蓿离体培养植株再生及其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对苜蓿(品种农宝)的下胚轴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了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子叶和下胚轴切段在附加0.2~1.0 mg/L IAA和2.0 mg/L 6-BA或2.0 mg/L KT的MS培养基上培养,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子叶所诱导的愈伤组织不具有分化能力。下胚轴切段培养5~7 d即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分化出绿色芽点,在原培养基上进而可分化出大量的丛生芽。在含0.2 mg/L IAA和2.0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其分化率最高可达到42.6%。这些芽在含0.2 mg/L IAA和0.5 mg/L KT的MS培养基上长成2 cm左右的幼苗时,将其切下转至1/2 MS0培养基上,培养10 d即可诱导生根,得到再生植株。随机选取实生苗和下胚轴愈伤组织再生苗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的50个随机引物中有5个扩增出差异性条带,甚至再生植株之间也有1条引物扩增的条带有差异,这说明经组织培养所得到的再生植株与实生苗相比,在DNA水平上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异,并且这种变异也存在于再生植株之间。  相似文献   

14.
Establishing regeneration systems of Gannong No.4 alfalfa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实现对甘农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Gannong No.4的遗传改良,研究拟建立一个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遗传性稳定、培养周期短和再生率高的转基因受体系统,为其遗传改良奠定基础。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不同浓度的2,4 D与6 BA的诱导培养基上,以甘农4号紫花苜蓿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6.85%~99.56%,其中MS+2 mg/L 2,4 D+1 mg/L 6 BA诱导率最高;浅黄色至淡绿色的愈伤组织在MS+0.5 mg/L KT+0.1 mg/L NAA培养基上的分化最好且植株颜色嫩绿。丛生芽在1/2MS+0.5 mg/L NAA的生根培养基上可再生成完整的苜蓿植株。  相似文献   

15.
羊草幼穗离体培养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离体培养方法首次获得羊草体细胞再生植株。其方法要点是:取羊草幼穗为外植体,经0.1%HgCl2溶液表面消毒后,接种到含2mg/L2,4-D的MS培养基上,置于恒温25℃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在加有1mg/L2,4-DMS培养基上继代2次后,转移到含1.0mg/LKT和0.5mg/LNAA的MS培养基上分化培养得到再生芽。在无激素的基本培养基上获得了生根的试管苗,试管苗移栽到温室后生长正常。研究结果还表明,尽管从羊草叶片、幼穗和成熟胚在同样培养条件下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只有幼穗愈伤组织能够继续分化出再生植株。羊草试管苗的分化因基因型和外源激素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6.
沙打旺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光  刘静玲  冯江 《草地学报》1996,4(2):148-154
本文对沙打旺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进行初步研究,建立了叶片外植体细胞无性系,并获得再生植株。试验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2,4-D、NAA、IAA、BA、KT和ZT。单独附加2,4-D时,85%的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2,4-D与ZT或BA配合使用时,形成愈伤组织的百分率虽降低,但这种愈伤组织可继代培养和诱导分化成苗。在MS培养基上附加BA和NAA时,则获得再生苗。BA、NAA和2,4-D对沙打旺叶片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有调节作用。此外,还探讨了蔗糖和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中华结缕草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进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中华结缕草成熟胚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6~7 mg/L 2,4-D和0.05 mg/L 6-BA的出愈能力很强,但初生愈伤组织呈无定型棉絮状,不能再生成株。采用不同的糖类和固化剂以及一定比例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方法,对初生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诱导出致密颗粒状的、具有高度再生能力的胚性愈伤组织,此类胚性愈伤组织在最佳分化培养基MS 1.0mg/L NAA 1.0 mg/L KT 3.00 mg/L 6-BA上有较高再生频率,生根培养基采用1/2 MS。  相似文献   

18.
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象草幼穗为外植体材料、改良的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对不同发育时期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最适长度为2~5 cm;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4.0 mg/L 2,4-D 0.05 mg/L KT和4.0 mg/L 2,4-D 0.10 mg/L KT时,颗粒状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79.0%和72.6%;转入添加3.0 mg/L 2,4-D 0.2 mg/L 6-BA的继代培养基,分别有40.9%和74.0%的愈伤组织保持颗粒状结构;在添加2.0 mg/L CPPU 0.01 mg/L NAA和0.50 mg/L KT 0.5 mg/L IAA的分化培养基上,经过继代培养后的颗粒状愈伤组织的成苗率分别为36.4%和38.5%,总成苗率达50.2%和43.9%.3片叶大小的幼苗转入附加NAA 0.50 mg/L的1/2 MS壮根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在继代培养过程中逐代选择外表呈白色、干燥、紧密、颗粒状的愈伤组织,是提高其植株再生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芳  王玉祥  陈爱萍  张博 《草地学报》2012,20(4):741-746
以新疆野生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为材料,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途径获得再生植株;从种子硬实、外植体、激素(2,4-D和KT)、培养基方面探讨野生黄花苜蓿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低温处理与浓硫酸浸种结合是破除黄花苜蓿硬实的较优方法,发芽率达90%;下胚轴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MS培养基比改良的SH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更有效,MS诱导培养基为MS+2,4-D 0.5 mg·L-1+KT 0.8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7 g·L-1,出愈率达到80%;浅绿色和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在MS+2,4-D 0.2 mg·L-1+KT 0.4 mg·L-1+CH 1 g·L-1+蔗糖20 g·L-1+琼脂粉7 g·L-1的培养基上分化较好,分化率为30%。研究结果将为黄花苜蓿生物技术育种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