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多产茯苓,少用段木,我们近年进行了利用松木屑栽培茯苓的试验,每100斤干松木屑可产鲜苓40-60斤。现把试验方法介绍于下: 一、母种母种从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用马铃薯培养基扩大一次。二、原种制备于松屑100斤,麸皮35斤,糖1.2斤,石膏1.2斤,把松木屑与麸皮、石膏混和拌匀,把糖溶于水中,然后与木屑混合料拌湿至手握料有水滴现为准。装瓶灭菌,接种后于27-30℃温度下培养。制栽培种材料及方法同原种。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1985和1986年探索陈棉籽壳生料制平菇栽培种,并进行了小面积栽培试验,均获成功。在此基础上,于1987年用1000公斤生料菌种进行扩大栽培试验,也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简报如下:(一)制种方法:选用无霉变的陈棉籽壳,曝晒3天后加1%石灰、0.2%多菌灵拌匀,再称取0.5%糖、0.3%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少许溶于水拌入料中,含水量约65%。用纸盒作培养容器(规格50×66×33厘米),先在箱里衬一张薄膜,采用层播法(料三层种三层),播种量为10%(百公斤料用40瓶原种)播后稍压实,料厚10厘米,箱框上覆薄膜,置室内25~27℃下发菌,约培养10天菌丝满料即可分装塑料袋或罐头瓶,再培养5天菌丝全部长白即可出售。  相似文献   

3.
在常规制作香菇木屑栽培种时,常常碰到接入木屑原种后发菌慢,菌种期长,瓶的上下菌龄不一。为此,我们改木屑料为木条,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制备:将木棒锯成10厘米长,再劈成约0.5厘米见方的小木条,用1%的糖水浸一夜,捞起后拌少量米糠或麸皮即可装瓶。装瓶时松紧要适宜,一般750克菌种瓶装150~200根。装瓶后再覆一薄层常  相似文献   

4.
木条菌种比木屑菌种有以下优点: 一、缩短发菌时间,菌令上下一致木条菌种空隙多,通气性好,菌丝吃料快,生长旺盛;母种接种到木条原种上,20天菌丝就渗透木条而长满全瓶,比木屑培养基培菌时间缩短4天左右。用木条原种接入栽培种上,培菌时间更可缩短:750毫升玻璃瓶只要15天就可长满全瓶,比木屑栽培种缩短15天;塑料袋20天就发满全袋,时间可缩短25天以上。木条菌种长12厘米,接入培养料中间,发菌时上下左右一起长,菌丝纵横延伸。因此发菌时可大大缩短。二、菌种利用率高,杂菌污染少木条菌种作原种,一根木条接种一袋,没有接多接少和浪费现象。接种到培养基后,由于吃  相似文献   

5.
袋栽香菇接种后,一般都要在穴口上贴胶布,不但增加接种时的工作量,而且胶布经蒸汽灭菌后容易脱胶或老化,杂菌即趁虚而入,从而降低了成品率。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取用香菇木屑菌种直接封实穴口法,几经小试取得了成功,并于87年秋在我县5个香菇袋栽生产点推广应用,共接种53600多个菌筒,成品率平均达80%以上,最高的达93.1%。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首先要制一根长15厘米、直径2厘米的锥形木棒。将经灭菌的料袋连同木棒一起放入接种箱(室)内进行消毒。接种时木棒和料袋的接种部位均要用75%酒精棉球揩擦消毒,再用木棒的尖端打一个深2厘米的穴,然而接入香菇木屑菌种揿严,并与菌种料袋表面相平。由于菌种与栽培料紧密结合,再加上不贴胶布透气性好,所以菌丝定植快,抵抗杂菌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地栽培猴头主要以木屑、玉米芯粉、麦麸为原料,用瓶和袋栽,经高压灭菌后栽培。我用酒糟栽培猴头获得成功,方法如下: 用刚出锅的酒糟趁热装入塑料袋(瓶)内,等到袋内冷到20-25度时,在无菌籍里接种。菌种用野生猴头分离的菌种,编号为863。接上菌以后在自然温度下培养30-45天长满瓶袋,菌丝比木屑、玉米芯、麦麸培养基长得壮。菌丝长满瓶袋后用小刀在袋上划四个三角口(边长1厘米),再把菌袋放到5-7%石灰水里浸泡一下,以刺激较快地分化出子实体,同时也起到对菌袋表层的消毒作用。子实体大的能长半斤以上,小的二两(鲜),能收两茬。  相似文献   

7.
我区近年来,探索出一种新的封口及制作工艺,已大面积推广,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制作菌袋1.1 采用颗粒木屑 普通锯末不仅通气性差,而且长成的菌种易收缩老化,适用期短。改用袋料香菇专用的颗粒木屑不仅通气性好,发菌快,而且菌丝特别粗壮,浓白。颗粒木屑兼有枝条菌种类似的特性,接种中菌丝断裂损伤小,萌发快,成活率高。颗粒木屑块内菌丝生长较慢,发满后木屑颗粒内一部分菌丝仍在“吃料”,菌种不易收缩老化,使用期长。1.2 降低培养基舍水量 常规菌种料水比为1∶1.2,含水量偏高,通气性差,基内菌丝纤弱,不宜…  相似文献   

8.
1.原料的选择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质的玉米芯,将其两端各剪去少许(因两端杂菌寄生较多),然后用一直径为1.0—1.5厘米的铁棍在玉米芯尾部打孔,其深度为1.5寸左右。2.原料的配制用每150斤水加磷肥2斤。尿素0.5斤、多菌灵1—2斤,蔗糖1—1.5斤,混合搅均,将玉米芯放入浸泡24小时捞出淋干。3.接种首先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消毒菇架、接种瓶等按种工具。选用菌丝洁白、粗壮、紧密、不倒伏的优良菌种。接种时应把菌种放在孔深的2/3处(即为1寸左右),在孔的外面,塞上消过毒的棉籽皮,然后用医用胶布封口。接过种的玉米蕊分层排好,注意打孔部位的前后交叉,菇房及出菇管理按常规。  相似文献   

9.
历来,香菇段木接种至菌丝成活期间,要把段木堆集起来,上下铺一层树叶和稿秆等,再覆盖茭白叶、草席、薄膜等,以保温保湿,提高菌丝的成活率。但这些覆盖物,容易引起葡萄状球菌等杂菌,香菇成活率不高。鉴于这种发菌法有缺点,作者土谷英夫进行了研究。用空隙率80~95%的泡沫塑料布或合成纤维加工的通气塑料布浸湿后,覆盖在接种的段木  相似文献   

10.
木屑栽培香菇是近年来国内广泛采用的方法,目前原种和栽培种多为固体菌种,用玻璃瓶生产,材料耗费大,周期长,菌龄不一致。为此,我们在上海师院生物系杨庆尧副教授的指导下,于1984年春,进行了香菇液体菌种大面积栽培试验,以期克服以上缺点。材料与方法 (一)生产配方 (以100斤干料计算)青杠木屑72斤,甘蔗渣8斤;麸皮19斤,石膏粉1斤,水80斤(在灭菌前加完)。以一吨干原料和一吨液体菌种拌种。 (二)菌株用上海师院-825,属中高温型,菌丝生长温度为24℃-26℃,出菇温度10-28℃,适温12-23℃。 (三)拌种芳法 1.培养料需经商压灭菌(1.5kg/cm~2)2小时或常压8小时,灭  相似文献   

11.
一、菌种的制作:选取直径为一厘米左右的芒秆,去掉叶和叶鞘,趁温时用剪刀或铡刀制成一端斜面、一端平整的钉料,长2~3厘米之间,晒干备用。制种时将钉浸于清水中6小时左右,捞出沥干,按82%芒秆钉、13%的木屑,3%麸皮,2%石膏粉,加适量水拌匀,然后按常规装瓶、灭菌和接种。装瓶时,应注意在培养基料面上多加一层木屑、麸应、石膏粉的培养料,以利接种后菌丝的定植。接种  相似文献   

12.
日本北海道林产试验场,在木屑培养料中添加一些捣碎的胡萝卜,然后接种蜜环菌,能提早萌发定植,而又不受杂菌污染。 蜜环菌既是树上的病害菌,又是一种可吃的食用菌。不过在栽培接种时,往往容易出现菌种块萌发定植迟,在菌种块萌发前容易受霉菌污染。 培养料接种蜜环菌后,其根状菌丝束向四周延伸,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通过胡萝卜与乙醇两种物质为诱导进行对比试验。先将胡萝卜捣碎,置于高压灭菌锅里杀菌,再添加在木屑料中,铺床再接种蜜环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凤尾菇栽培中,为了使凤尾菇菌丝尽快占领料面,以抑制杂菌污染,一般采取在培养料中间撒一层菌种,并在整个料面上还覆盖一层菌种。这样,每平方米栽培面积需用750克瓶装的草粉或锯末栽培种5瓶以上,菌种费用约占成本的60%。为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菇农最关心的问题。我省遵义地区和昆明等地的科研和生产单位,根据凤尾菇菌丝的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特性,采用了栽培种扩大培养后再用于生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松木屑质密、营养丰富,但其含有的烯萜类物质对黑木耳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平时用于黑木耳栽培中所用的木屑,大都从林业加工厂中收集,因此含有一些松木屑也是正常的.有些栽培者把接种后菌丝不长的原因归罪于其木屑中含有的松木屑.为此,我们做了用松木屑为辅助添加料栽培黑木耳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实验用稻草作培养料,采用塑料盆栽。试验处理:①培养料1.5斤,菌种0.3斤。第一层料0.4斤,菌种0.07斤;第二层料0.6斤,菌种0.13斤;第三层料0.5斤,菌种0.1斤。②培养料同处理①,菌种是:一层0.07斤,二层0.1斤,三层0.13斤:③培养料1.8斤,菌种0.6斤。第一层料0.6斤,菌种0.1斤;第二层料0.6斤,菌种0.2斤;第三层料0.6斤,菌种0.3斤。④培养料和菌种数量均与处理③相同,但层次不同,第一层菌种0.15斤,第二层0.25斤,第三层0.20斤。  相似文献   

16.
1菌种搅拌由于银耳菌种瓶内银耳菌丝多在菌瓶上部,香灰菌丝多在菌瓶下部,而底部还有部分未长到菌的培养料,所以银耳菌种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拌种。混合均匀的菌种可提高菌袋出耳率,使出耳快。未混合均匀的菌种可能导致接入料袋内的种块没有菌丝(培养料),或只有一种菌丝,或两种菌丝的量不均衡。若接入的菌种块没有菌丝,则菌袋  相似文献   

17.
很多菇农,袋栽平菇料的含水量难以控制,常常水分偏多.接种后袋内出现明显积水,菌种萌发慢,甚至不萌发,若不及时处理,菌丝难以生长,料会腐烂.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先将地面扫净,再在地面上撒一层1~2cm厚的生石灰粉,然后把有积水的菌袋口呈自然状态.将开口端向下与地面呈70°斜立于石灰粉上,沥去过多的水分,若见石灰湿透呈块状或状,要及时加一层石灰粉,或移动菌袋位置,直到料中含水量适宜,菌丝生长良好时,再扎好袋口,常规发菌.此法处理积水菌袋,一方面石灰具有吸湿杀菌作用,取少出现因料过湿而发生污染;另一方面袋口打开增加了通气性.只要处理及时,不会延长发菌期.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木屑栽培香菇发展很快,经济价值也高。我们开始试验木屑栽培香菇时,用的是野生菌北江种,每平方尺只产3、4两鲜菇。74年后采用7402菌种,并改进了管理措施,产量逐渐提高,每平方尺平均产3斤左右,高产菌块达4斤以上。 (一)菌龄长短与出菇的快慢香菇的生长发育分二个阶段:在营养阶段,菌丝在培养基内生长,分解和积累养料,为转  相似文献   

19.
木屑生料盆栽平菇,具有节能、省工、便于管理等优点,适于小规模生产,即利用花盆栽培。笔者曾多次采用木屑生料盆栽平菇,转化率均在100%以上。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一)木屑处理与配料 木屑除去粗、长木块及其它杂质,以免影响拌料均匀度,然后晒干贮藏防霉烂。木屑颗粒小于5mm以下为宜,大粗不易吸水软化。将木屑用水(料水比1:5.5)浸泡36小时左右(木屑细,水温高时间则短,否则较长),为促软化和灭菌,可在水中加1.5%的生石灰,用试纸测pH8~9,滤去多余水分,加入1%磷酸铵,0.5%尿素,0.15%磷酸镁,0.2%磷酸二氢钾,6%玉米面,2%石膏,0.1%多菌灵,拌匀后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 (二)装盆播种 需用漏水透气的盆(或30×20×20cm的木条箱),将料拌匀后分层铺在盆内,一层料一层种(点播或撒播),共3~4层,最上一层播种后压实盖上经消毒的纸板,用薄膜密封。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缩短栽培周期,节省灭菌费用,我们于1987~1989年,试验用半生料栽培香菇,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简报如下:(一)供试材料菌株为香菇856,引自福建古田。培养料配方为木屑68%、谷壳10%、食糖1%、米糠19.6%、石膏1%、多菌灵0.4%,pH7.5~8。其它材料有塑料薄膜、压块木框、塑料袋、高锰酸钾等消毒药品和工具。(二)试验方法所谓半生料栽培,就是指用种量大于料干重的15%的生料栽培方法。我们在栽培时用种量控制在20~35%。培养料拌匀后,先把经消毒的塑料薄膜铺在地上,再将木框(31×24×6cm)置薄膜上。撒一层香菇栽培种于框内,四角多放些菌种,然后铺3cm 厚培养料,再撒一层菌种,如此反复,直至木框装满压实后,最后用菌种封面,压平脱框后用薄膜覆盖保温保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