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成功运营孵化场取决于是否拥有健康的种鸡、干净的孵化场、清晰科学的生产流程等,孵化场的卫生条件差可能会导致种蛋的孵化率和出壳雏鸡的质量下降,也会影响家禽生产链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本文阐述了如何防止病原体侵入孵化场、如何避免发生交叉污染或病原体在场内的流行,以及如何抑制微生物污染在孵化场内进一步恶化,为确保出壳雏鸡获得最佳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尽管雏鸡出壳时的品质很好,但如操作和运送不当,该批鸡的育成、生长发育及以后的生产成绩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许多孵化场为了尽快地把雏鸡送到育雏场,往往对雏鸡的操作时间加以限制,甚至影响到工作效果,最常见的错误是马立克氏病疫苗的接种质量不保证,针头污染,性别鉴别错误等等。为了保证雏鸡的质量,应对雏鸡的操作给予高度的重视。 其实,只要雏鸡不脱水,在孵化场的雏鸡室内多逗留一些时间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在育雏场的卫生状况欠佳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为现代孵化场的雏鸡室一般都非常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室温在20℃,湿度为60%左右,这是雏鸡出壳后接受一连串严重应激的情况下,尽快恢复的最理想安静而舒适的场  相似文献   

3.
在商业性孵化场,雏鸡出壳后需要在孵化器中停留24~48h,大多数雏鸡在出壳后仍需呆在孵化器内,以待所有雏鸡全部孵出后方可离开孵化箱。一旦离开孵化器后,新出壳的雏鸡在到达肉鸡养殖场前必须经历孵化场的多项处理,随后才能进行运输。这意味着,在实际的生产规程下,雏鸡的断水、断食时间可长达72h。另外,孵化期的出壳时间和出壳的跨度会使雏鸡的断食时间出现较大的差异。有关出壳后雏鸡断食的文献资料清楚地表明,延迟开食会对雏鸡的生产性能,如生长、免疫系统的激活、消化酶的分泌和器官发育等带来有害影响.改善管理措施,如缩短孵化期或通过特定的管理措施提前开食,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消除由延迟开食所引起的负面影响的解决办法。开发出能够更好地满足刚出壳雏鸡营养需要的开食料或能够将出壳与首次采食之间在营养供应上连接起来的卵内饲喂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另一种供抉择的办法?然而,有关卵内饲喂或早期饲喂的重要性仍待考察,或卵内饲喂或早期饲喂本身是否能产生所报道的优点。本综述旨在讨论早期饲喂的研究现状,以进一步推动此类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4月中旬,陕西省关中某孵化场刚出壳的肉杂雏鸡发生了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及鉴定,诊断为由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而引起的雏鸡坏疽性皮炎。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4月中旬,陕西省关中某孵化场(主要孵化肉杂鸡)出现死胚率增高、健雏率下降,20%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几十年里,商用孵化场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孵化率的最大化.然而,1日龄雏鸡的质量对家禽生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得和保持出壳雏鸡的质量,出壳后的环境条件与出壳前的环境条件同样重要.从出壳直到抵达养鸡场,雏鸡不能采食和饮水,这一阶段可能长达72h.之所有有这么长的时间,其理由是雏鸡出壳时间的差异、出壳期、加上雏鸡处理、暂存和运输到养鸡场所需的时间.众所周知,禁料和禁水对雏鸡质量是有害的.产生这一影响的一个原因是在无饮水供应时雏鸡会在此阶段出现脱水.失水过多引起的脱水可以通过测量体重损失来确定,它可提高雏鸡的死亡率,或对随后的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种蛋(胚胎)和雏鸡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孵化场管理,具体要求:孵化期间蛋表温度达到37.8~38.3℃;适宜的水平衡,在18 d时失水率达到10.5%~12.5%;拣雏时雏蛋比达到67%~68%,鸡出壳的时间紧凑,拣鸡前30 h1%的鸡出壳,拣雏时间正确,蛋壳上胎粪很少、羽毛还没开始生长;1~15 d要翻蛋,角度在38~45°之间;雏鸡适宜的肛门温度39.4~40.5℃。但在孵化场实际的日常管理中,经常会出现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在规模化蛋鸡孵化场,种蛋孵化一般需要经历种蛋挑选、消毒、孵化、出雏、挑选、鉴别、注射、数鸡装盒、发鸡等流程,然后使用运雏车将雏鸡运送至客户。雏鸡出壳完毕后,从出雏器中拽出装有出壳雏鸡的出雏筛,推至出鸡场地,进行挑选、鉴别、注射、数鸡装盒等操作,统称为雏鸡处理。在雏鸡处理环节,使用最多的设备即雏鸡输送带,保证雏鸡处理工作成流水线作业,有序进行。雏鸡输送带由前至后分别为挑选段、鉴别段、  相似文献   

8.
<正> 金塔县中东乡谢家墩村出现了一种专门从事雏鸡培育的养鸡专业户,在培育留足自己所养的雏鸡外,从孵化点上购买刚出壳的雏鸡培育35—42天,使其渡过保温育雏期后,再出售给一般农户饲养。目前,专业育雏户已在该村及其毗邻乡村发展到14户,1988年、1989年两年累计育雏6万多只。专业育雏作为连接孵化,养鸡的纽带,有力地促进了养鸡生产内部的分工分业,为解决全区普遍存在的孵化场(点)孵出的小鸡没地方育,一出壳就卖给农户难养活问题,为提高养鸡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的思路,显示了良好的广阔前景。其优点是: 一、有利于孵化户 大多数孵化场(点)都缺乏育雏场所,经常由于出壳小鸡不能及时出售而丧失孵化良机,甚至造成严重积压死亡和经济损失。专业育  相似文献   

9.
雏鸡的质量和管理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育雏的质量,并直接影响肉鸡养殖的成功率。一 雏鸡的挑选 雏鸡在孵化场孵出蛋壳,并从出雏器转移出来后,就已经经历了相当多的操作,如挑拣分级,对出壳后的雏鸡进行个体选择,选留健雏,剔除弱雏和病雏,公母鉴别,有的甚至已经做过免疫接种,如对出壳后的雏鸡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0.
正初饮(开水):出壳12~24小时,最长不超过36小时,入舍2小时内。开食:出壳后25~36小时,入舍6~12小时内,提倡及早开食促进发育。原理与方法:最早的雏鸡不到20日龄就已出壳,要在出雏器里等1天多才开始装运,到养殖场户常常已经出壳了12小时甚至更长。雏鸡出壳后,每小时平均失水0.1克,所以需及时饮水。传统的开食习惯,即从孵化场转入饲养场后才开始喂饲,一般都在24~48小时以后。实验数据显示,及早开食刺激雏鸡食  相似文献   

11.
<正> 雏鸡的出壳速度,是指雏鸡从啄壳到完全出壳所需要的时问。雏鸡的出壳时间,是指雏鸡出壳时的胚胎日龄。过去人们认为,雏鸡的出壳速度、出壳时间只受种蛋的来源,品质及孵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次观察却表明,雏鸡的出壳速度与性别有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12.
购买鸡雏首先应注意的是,出售鸡雏孵化场的种鸡品种是否纯正,雏鸡必须是来源可靠、品种纯正的多元杂交鸡,或者是来自专门化品系父母代的商品雏,切不可购买商品鸡的后代;种鸡是否经过鸡白痢病的检疫,并淘汰阳性种鸡,因为只有健康母鸡所产的蛋孵出的雏,才不会生白痢病。 雏鸡是21天准时出壳的为好,一般来说,从第1只雏出壳后,8个小时以内出壳的雏,均为健康雏;8小时以后出壳的,不如前批雏的身体健康;最后出的雏,群众称为“扫滩雏”,多是先天营养不良,成活率较低; 有的是人工剥壳后才出来的雏,放保温箱中抚育,虽有少数可以成活,但其体质特别衰…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本地区出壳雏鸡雌雄鉴别准确率普遍较低,速度较慢,伤残死亡率较高,从而直接影响了孵化场和养鸡户的经济利益,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雌雄鉴别人员没有全面而牢固地掌握其操作技术要领。如果正确掌握出壳雏鸡肛门雌雄鉴别技术要领,准确率可以提高到98%以上,速度可达每小时1200只,伤残死亡率降到0.5%以下,明显地提高孵化场的经济效益。 一、正确的翻肛手法 雌雄鉴别的关键首先在于掌握正确的翻肛手法。既要迅速地翻开肛门,又要使位置正确。(一)正确的翻肛手法 1.抓雏、握雏:常用的方法有夹握法和团握法两种。 2.…  相似文献   

14.
雏鸡注射疫苗引起绿脓杆菌病蔺祥清李存(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57150)某种鸡孵化场1994年由于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引起绿脓杆菌感染,使出壳雏鸡20%~30%的死亡率,用户和鸡场损失严重。该场孵房卫生尚可,种蛋受精率95%,出雏率92%,弱雏不多。...  相似文献   

15.
<正>1育雏期的选择1.1出壳时间雏鸡出壳有早有晚,一般以21天出壳的雏鸡较好,这样的雏鸡体质强壮。晚出壳的雏鸡体质较弱,卵黄吸收不好,肚大,毛焦,脐带愈合不好。尤其是最后出壳的鸡只更是先天营养不良,疾病多,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16.
孵化是成功进行家禽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种蛋的孵化率,而且可以减少孵化对出壳雏鸡随后生产性能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要实现上述目标孵化场可以利用的一些新技术:如数据处理以及整合出雏和育雏功能的专用设备等。  相似文献   

17.
江兵  鲁宜安  林蔚 《水禽世界》2009,(10):19-20
目前规模化孵化场每天向全国各地输送成千上万的雏鸡,每个孵化场都希望在运输途中达到雏鸡零死亡的目标.雏鸡零死亡可以最大程度让养殖客户认可公司雏鸡产品的质量,减少运输过程中意外死亡对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因早期雏鸡到场死亡偏高客户投诉率.雏鸡从孵化场运输到客户养殖场内,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控制好雏鸡的选择、雏鸡的运输、雏鸡到场的安置三大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前肉鸡饲养前期的肌胃溃疡问题对肉鸡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查清病因,对孵化场18~22日龄鸡胚和雏鸡进行了剖检及分析,具体情况如下。1剖检变化1.118日龄和19日龄鸡胚肌胃角质膜正常。1.220日龄末出壳鸡胚肌胃角质膜正常,但出壳的雏鸡剖检10只有9只肌胃有溃疡,但角质膜变黄、皱襞增厚比较轻微。1.31日龄雏(21日龄胚)剖三批各10只都有肌胃溃疡,肌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人员发现,卵内饲喂(in ovo feeding)新生雏鸡早期营养会影响雏鸡的出壳重和生产性能。 Christensen和Bieller(1982)推测商用火鸡孵化场遭遇的一些胚胎死亡和孵化率低下问题是由甲状腺功能减退造成的。Christensen(1985)随后证明了向入孵25d的火鸡鸡胚注射甲状腺类激素使孵化率提高了3%~9%。  相似文献   

20.
雏鸡的出壳速度,即雏鸡啄破蛋壳开始至完全破壳出雏所需的时间。过去认为,雏鸡出壳的速度,只受种蛋品质、孵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次观察初步证明:雏鸡的出壳速度,与雏鸡的性别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公雏的出壳速度快,母雏的出壳速度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