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阳晖  刘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57-659
[目的]探索一条经济、简单易行的乳清浓缩蛋白提取工艺。[方法]以乳清废液为原料,分别采用醇沉法、碱沉法、醇+碱沉法提取其中的乳清浓缩蛋白,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影响醇沉法提取乳清蛋白产量的因素依次为:沉淀时间〉乙醇浓度〉沉淀温度,最佳醇提条件为:乙醇浓度100%,沉淀温度50℃,沉淀时间1.5 h;影响碱沉法提取乳清蛋白产量的因素依次为:沉淀时间〉pH值〉沉淀温度,最佳碱提条件为:pH值10,沉淀温度30℃,沉淀时间1.5 h;影响醇+碱沉法提取乳清蛋白产量的因素依次为:沉淀时间〉沉淀温度〉pH值〉乙醇浓度,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0%,沉淀时间2.0 h,pH值7,沉淀温度20℃。[结论]醇+碱沉法提取乳清浓缩蛋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乳清浓缩蛋白为基质、黄原胶作为增稠剂、甘油作为增塑剂制备可食用膜,包裹在新鲜草莓表面,以期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同时,探讨了乳清浓缩蛋白浓度、黄原胶添加量和膜液pH值对蛋白膜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优化制备可食用膜的原料配比和工艺参数,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乳清浓缩蛋白12%、黄原胶添加量0.3%、pH=7。此时,可食用膜具有膜厚度低、透湿系数低及溶解率适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浓缩乳清蛋白为原料,选择胃蛋白酶,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安排多因素多水平,寻求酶解乳清蛋白的最佳优化条件,利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具有拟合度较高的回归方程.确定胃蛋白酶酶解乳清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0.5 ℃、pH 2.5、酶和底物比1/25、底物浓度5.25%、酶解时间187 min,水解度16.98%.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乳清浓缩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运用超声波辅助水浴湿热法制备麦芽糊精糖基化乳清浓缩蛋白,以褐变程度、中间产物生成量、反应后pH、铁离子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力为测试指标,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优化改性工艺。结果显示,在乳清浓缩蛋白浓度为30 mg·mL-1,乳清浓缩蛋白:麦芽糊精质量比为1:5 mg·mg-1,初始pH 11,水浴时间为7 h,水浴温度为100 ℃,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温度为60 ℃,超声次数为2次时最佳,测得终产物褐变0.603,中间产物0.497,反应后pH 6.51,铁离子还原力1.196,DPPH自由基清除率60.07%。乳清浓缩蛋白经麦芽糊精糖基化修饰后与未修饰的蛋白相比铁离子还原力增大2.45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大4.33倍。通过糖基化反应使麦芽糊精对乳清浓缩蛋白进行改性,改善了乳清浓缩蛋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银杏内生细菌JX-3生长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银杏内生细菌JX-3的生长速度,缩短培养时间,试验选取培养温度、pH、接种量和培养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来确定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再由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3个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获得更优化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优化试验得出菌株JX-3生长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5℃,pH值7.0,最佳接种量12%,培养时间4 h;正交试验得出的JX-3最佳生长条件为:时间5 h,pH值7.0,接种量8%。  相似文献   

6.
乳清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 ,在发酵过程中 ,乳糖 %、酸度与发酵时间呈线性关系 ,pH值与酸度之间也呈线性关系。加入 10 %豆乳的牛乳制得的乳清获得比纯乳清较大的缓冲性 ,使调整乳清发酵过程有了依据。乳清经发酵后 ,风味大有改善 ,可作为多种产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在食品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蛋白质的脱酰胺基作用,可以促进植物蛋白的溶解、乳化和起泡等。对产吲哚金黄杆菌产生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的代谢曲线和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氨浓度和pH值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升高,发酵12 h酶活最高,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5.2时酶活最高;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乳糖和蔗糖为最适碳源,大豆蛋白胨和多聚蛋白胨为最适氮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胨、乳糖和Tween 80最适浓度分别为1.2%、0.7%和0.15%,培养基优化后酶活最高为0.661 U/mL。  相似文献   

8.
吴文锦  杜金平  熊光权  李新  丁安子  孙静  乔宇  廖李  汪兰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931-4935,4940
试验以鸭蛋壳为原料,在真空环境中采用直接中和法制备乳酸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固液比、反应温度和时间3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乳酸钙产率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及岭嵴分析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蛋壳粉粒度100目,蛋壳过料量30%,固液比1∶11,反应温度44℃,反应时间2.3 h,在此条件下乳酸钙产率达到最高,为75.56%,与预测值73.773 4%接近,乳酸钙结晶在浓缩体积在60%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穿心莲内酯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低火功率的微波,微波时间4 min,在60℃水浴锅中保温浸提20 min后加入活性炭脱色,pH值为2.此提取条件具有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北方寒冷地区紫花苜蓿鲜草为原料,用碱化加热法提取叶蛋白.研究絮凝温度、提取液pH值、絮凝时间3因素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碱热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pH值10、絮凝时间12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粗蛋白提取率为49.52%.本研究对紫花苜蓿副产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提高苜蓿潜在的营养价值和经济附加值.  相似文献   

11.
再制干酪是以几种不同成熟度的天然干酪作为原料,粉碎混合后添加乳化盐及其它含乳或者不含乳的辅料,经加热熔融并持续搅拌而制得的一种质地均匀的产品。生产再制干酪的第一步是配方参数的设计,即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与添加物使产品的各项指标能符合预期。为了能够生产出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再制干酪,科学调控包括pH值、钙含量、完整酪蛋白含量、乳糖含量和乳清蛋白含量等指标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指标对再制干酪品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用乳糖作为诱导剂诱导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基因重组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工程化生产的可能性。[方法]对影响重组表达产物的乳糖诱导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时间及诱导温度等进行比较,并以IPTG诱导作为对照,确定最佳的乳糖诱导条件。[结果]对于重组目的蛋白,乳糖可以起到很好的诱导效果,诱导产物的表达量与IPTG诱导产物相当。其最佳表达条件为:在A600为0.8~1.0时,加入乳糖至终浓度为0.5 g/L,在35℃下诱导6 h。[结论]乳糖可诱导FGF21基因表达,并取得良好效果,为工程化生产提供了试验数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岳圆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55-158
[目的]研究梅鹿辄葡萄酒发酵前冷浸渍时间对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梅鹿辄为试验材料,在低温8~9℃下,冷浸渍时间设定3个水平(4、6、8 d),发酵浸渍结束后分析理化指标、香气成分、感官质量。[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冷浸渍时间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梅鹿辄葡萄酒酚类物质和色素物质的浸提含量。发酵浸渍结束后各处理p H、总酸、酒精度、总花色苷含量无明显差异,冷浸渍6 d后总酚含量不再明显增加。通过对梅鹿辄葡萄酒香气分析可得醇类物质和酯类物质随着冷浸渍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冷浸渍6 d酒中含量最高;有机酸类化合物的含量随浸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结论]结合品评结果得出,冷浸渍6 d的梅鹿辄葡萄酒酒体结构感强、饱满度及复杂度较好,且有陈酿熟化的潜力。冷浸渍6 d为加工梅鹿辄葡萄酒最适宜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蔡荣荣  姜东青  贾姗姗  袁珂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307-12308,12346
[目的]优化桑葚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浙江省内栽培种植的大十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提取桑葚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并以10个不同品种的桑葚为研究对象,对桑葚果汁和果渣中总花青素类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影响花青素提取的主要因素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浸泡次数>提取液pH>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液pH 4、料液比1∶1 g/ml、浸泡3次.大十品种的果汁和果渣干粉得率和总花青素含量都是供试的10个品种中最高的,值得推广种植.[结论]研究可为桑葚花青素的进一步加工及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桑葚果渣的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枝条菌种关键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的杏鲍菇枝条菌种制作工艺,以枝条含水量、pH值和满袋天数为指标,对其关键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袋式杏鲍菇菌种制作过程中枝条最适浸泡时间为20 h,添加生石灰最适质量浓度为3.0 g/L,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木屑40%、棉籽壳40%、麸皮18%、碳酸氢钙1%、生石灰1%。  相似文献   

16.
 废弃茶叶等非活性生物质脱除废水中铬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采用室内吸附实验方法,考察了振荡时间、铬离子初始浓度、加入茶渣量、pH及茶叶粒径等对废水铬吸附率的影响,得出废弃茶叶渣对Cr6+最佳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 当废水的pH为7、振荡时间为1h时,茶叶渣对浓度为30mg/L和50mg/L的Cr6+溶液的吸附最佳。且废水的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最大,振荡时间次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三聚磷酸钠对鳕鱼片持水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三聚磷酸钠的溶液浓度、浸泡时间、溶液温度、溶液与鱼片的比例对冷冻鳕鱼片持水性的影响。[结果]4个影响因素对水产品的不同性质的影响效力:对水分含量的影响B>D>C>A;对增重率的影响B>D>A>C;对滴水量的影响A>D>B>C;对煮水量的影响B>D>A>C(A三聚磷酸钠浓度、B浸泡时间、C溶液温度、D溶液∶鱼片比例)。经三聚磷酸钠溶液处理过的鱼片持水性受各因素的交互影响,其中浸泡时间对水分含量、增重率和煮水量的影响最大,溶液浓度对滴水量的影响最大。[结论]采用三聚磷酸钠浓度2.5%,浸泡时间8 min,溶液温度10℃,溶液∶鱼片比例1.0∶0.5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水分含量、增重率、滴水量和煮水量。  相似文献   

18.
旨在确定EMS诱变山药零余子的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以‘晋山药1号’的零余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EMS溶液和浸泡时间对零余子进行诱变处理,对处理后的零余子出苗率、成苗率、变异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EMS溶液浓度小于0.5%,山药零余子的浸泡时间小于18 h,出苗率、成苗率、变异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趋势不变;浸泡时间大于18 h而小于36 h时,出苗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而变异率的趋势不变。EMS溶液浓度大于0.5%小于0.9%,且浸泡时间小于24 h,出苗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变异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趋势上升。EMS溶液浓度等于0.9%,浸泡时间等于24 h,出苗率约为50%。EMS溶液浓度大于0.9%,浸泡时间大于30 h,变异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综上,EMS诱变山药零余子的最佳处理浓度为0.9%、浸泡时间24~30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