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现状,在对门头沟区雨洪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该区雨洪利用的主要方式和建设情况,总结了存在问题和建设经验。为提高雨洪利用效率,建议进行科学规划、实施统一管理、健全法律规范、强化后期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加大监测力度。雨洪利用工程必将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大中城市被内涝灾害困扰,海绵城市建设势在必行。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理念与水土保持雨洪利用的理念相似,雨洪利用措施既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又可以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以房山区阜盛东街新建道路为例,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水土保持的要求,探讨了雨洪利用措施设计,并对其效益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后期城市道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水资源特点,以最基本的地形单元——塬面和沟道为基础,提出了塬面雨洪资源村社高效管理集中收集利用技术模式、"高效净化型庭院经济式"管理利用技术模式、生态水箱式道路雨洪资源蓄集利用系统技术模式、道路雨洪高效收集生态灌溉技术模式,以及沟道雨洪资源单坝利用技术模式、多坝利用技术模式和坝库联蓄高效利用技术模式。通过对各技术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可使雨洪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40%、蓄水效率提高40%、保土效率提高34%、水资源保障程度提高26%,这些水资源用于灌溉可使粮食产量增加20%、产值增加20%。这些技术模式的应用为区域提供了安全、经济的水资源,保障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区域雨洪资源高效管理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暴雨洪水的现状,提出雨洪资源化的研究课题。限定了雨洪资源化利用的概念,并从我国雨洪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城市、平原及山区的雨洪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表明,我国雨洪资源化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面临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雨洪管理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的城市雨洪水文模拟实践在两个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普遍采用在理论方面存有缺陷的上行法;其次,没有考虑流量衰减作用的影响。鉴于此,介绍在国际上更为先进的下行模拟方法,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对其应用方法进行阐述,从而启发相关工作者高效制定城市雨洪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市房山区某房地产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变更内容及设计标准,结合北京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特点,探讨了设计变更阶段项目水土保持设计重点——雨洪利用控制措施技术设计,阐述其雨洪利用措施效果。建议类似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变更时应注重结合建设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雨洪利用措施设计,因地制宜地选择措施,以保证措施的顺利实施,达到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庆阳市是黄土高原地区董志塬上的一座新兴城市,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市规模扩大,地面硬化面积增加,为控制城市水土流失而兴建雨洪径流集蓄利用工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庆阳市在雨洪径流集蓄利用方面的实践进行分析可知,庆阳市的五湖工程,尤其是已建成的天湖工程在变雨洪危害为雨洪资源,促进旱塬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根据来源及主要外部特征对哈同高速沿线筑路废弃地进行了类型划分,同时测定、分析了其理化性质,并对各地类基质综合肥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哈同高速筑路废弃地可分为7个类型:砂石料场、岩石边坡、风化石边坡、流沙边坡、采石场废弃地、取土废弃山地及土质边坡。其中砂石料场、岩石边坡、风化石边坡、采石场废弃地基质为紧沙土、多砾,水分状况很差;流沙边坡、取土废弃山地、土质边坡为壤土类、少砾,水分状况较好。除土质边坡外,各地类有机质含量、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很缺乏或严重缺乏,而速效钾大多含量丰富;各地类肥力高低为土质边坡>流沙边坡>取土废弃山地>风化石边坡>砂石料场>岩石边坡>采石场废弃地;有机质、全氮含量、自然含水率是影响各地类肥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针对雨洪利用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多,但针对雨洪利用措施效益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生态效益,因其公益性特征,很难定量评价,因此提出一系列可被量化的评价指标是很有必要的。选取硬化地面透水率、绿地下凹率、径流系数、径流量和内涝5个评价指标,采用John Hudson相互作用关系矩阵法,评价了各个指标对雨洪利用措施生态效益的影响程度,可为今后生产建设项目中雨洪利用措施的选择提供可量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干旱缺水问题,北京各山区县从1997年至2003年实施了水利富民工程,包括“五小”水利、井站塘坝截流、雨洪利用、田间节水配套、灌区节水改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络化和人畜饮水改造等8项子工程。通过6年的实施,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城市化进程也在日益加快。但是,城市中有诸多建筑物取代了原先森林草地,使自然环境面貌发生改变,对自然环境生态功能也构成较大影响,致使城市中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涌现了出来。主要分析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和雨洪控制利用关系,阐述国外对于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经验,希望可以给国家在设计城市风景园林过程中控制利用新型雨洪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生态水箱式道路雨洪资源蓄集利用系统技术进行研究,为实现道路雨水收集再利用、有效提高收集雨水水质,也为绿化植物的生长提供优良的水源目标。[方法]生态水箱式道路雨洪资源蓄集利用系统采用聚丙烯(PP)塑料雨水收集模块充分储存水源,为后续系统的"自由呼吸"提供基础。PP雨水收集模块的孔隙率为90%~95%,并采取双层土工布和防水膜的分层布设进行防渗,种植土和绿化植物设施采用30cm的种植土厚度,保证了雨水资源的集蓄和供给的动态平衡。[结果]生态水箱系统具有水资源集蓄、供给动态平衡调整功能和截污功能,可高效集蓄路面优质雨水和有效控制雨水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结论]该系统为雨水的高效再利用提供了条件和新方法,为区域雨洪资源高效管理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西藏地区泥石流野外调查中发现,泥石流形成区下限下延至流域中游、流通区沟道形态复杂、沟道交汇等现象明显。因此,基于全流域特征参数的雨洪法计算难以得到准确的泥石流设计参数。针对此类泥石流沟道,采用了子流域叠加雨洪法计算的方法。以西藏山南地区某泥石流沟为例,针对支沟面积>25%的沟道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利用三角形概化泥石流流量过程线,计算了交汇后主沟泥石流的洪峰流量。比较了全流域雨洪法和划分子流域雨洪法的计算结果,认为子流域法能更准确地反映支沟泥石流在整个流域内的影响和作用,可为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带来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问题有其特殊性,预防、保护、治理等措施与传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也有很大不同。应控制地面硬化,推行生态透水铺装,保持城市降水资源;布设雨水集蓄、入渗设施,补充城市地下水;保护和重建城市水系及雨洪系统,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下凹式绿地,兼顾生态功能与滞洪功能,滞缓雨洪;施工场地落实最严格的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扬尘和泥浆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另外,应借鉴、参考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先进的城市水土保持理念与方法,以及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平凉中心城区地形地貌特点和雨洪资源条件,在指出城区生态湿地建设存在汇流蓄储设施少、雨洪资源重"排"轻"蓄"、生态湿地缺乏全面规划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南部山区径流截蓄与城区雨洪资源化集蓄利用结合起来,建设泾河滩地型、流域层级接续式、城区多点式生态湿地,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湿地建设空间,构筑城市生态屏障,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建设占地面积较大,其上盖具较大的物业开发价值。结合北京市相关轨道车辆基地综合利用开发项目,从项目规划、雨洪排除与利用、屋顶花园设计、透水铺装等角度,探讨了低影响开发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等海绵城市理念在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中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城市雨洪资源的分布特征,选取主要城市兰州、定西、平凉、庆阳和天水为研究区,研究了各主要城市降水量特征变化规律,并对各主要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兰州、定西、平凉、庆阳和天水雨洪资源的平均理论潜力分别为5.71×107,8.61×106,2.38×107,7.62×106和3.21×107m3,平均可实现潜力分别为2.91×107,4.65×106,1.43×107,4.87×106和1.95×107m3。计算结果说明,甘肃黄土高原区各主要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潜力相对较大,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并且可为黄土高原区城市雨洪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黄土高原地区山坡地雨洪径流优化集存技术-池窖联蓄系统基本涵义,研究背景,设计思路,系统组成,功能特点及设计要点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初步试验证明,本系统具有充分拦蓄,有效分离,分区贮存雨洪径流和泥沙的显著优点,是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水资源效率,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建议在同类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加强开发建设项目雨洪集蓄利用设施建设,有效利用天然降水,缓解区域性洪水,是目前全球气候环境恶化、水资源日益紧缺背景下保护水资源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对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国内外雨洪集蓄利用概况和北京市开发建设项目雨洪集蓄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适宜北京市开发建设项目的雨洪集蓄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20.
宁夏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夏自1998年开始正式实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效地防治了人为水土流失,改变了区内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同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水土流失防治经验。主要管理经验有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优化主体工程设计、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单位的作用等,成功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主要有雨水利用、砂石压盖、节水灌溉、园林式绿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