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外剥离表土种植利用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表土剥离利用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保护优质土壤资源的重要途径。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非常重视表土剥离工作,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与表土剥离有关的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等。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和总结归纳了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表土剥离的基本情况、组织管理模式和利用模式,并阐述了这些国家表土剥离的特征。归纳起来,这些国家采取的表土剥离组织管理模式包括政府主导型模式、联合互动型模式和规划主导型模式;表土剥离利用模式包括原地利用和异地利用二种模式。这些国家表土剥离的特征主要有:一是目标综合化。各国开展表土剥离的目的从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逐步延伸到保护耕地资源和改善环境;二是主体多元化。除政府外,第三部门、企业、个人积极参与表土剥离;三是资金明确化。保证金制度、复垦基金制度、政府拨款、社会捐款等保证了表土剥离的资金来源;四是技术规范化。许多国家制定了详细的程序、可采用的技术方法、验收标准等;五是实施法治化。各国的表土剥离工作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六是空间分异化。主要表现为表土剥离空间尺度差异和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该文归纳了中国表土剥离的模式,剖析了当前面临的难题,提出了发达国家表土剥离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层薄,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肥力高、富含腐殖质的表土非常珍贵。表土剥离对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质量意义重大,在现行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要求表土有多少、剥多少。总结了贵州喀斯特山区一般性表土剥离与防护经验、临时占压且受扰动浅的表土防护措施、露天开采项目表土剥离特点、高海拔山区表土剥离特点等。  相似文献   

3.
关于表土剥离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介绍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科学进行表土剥离、利用的意义和表土剥离量、剥离区域及存放位置等问题的基础上,归纳了表土具有的原地或异地景观绿化、土地复垦、土壤改良和造地等用途,提出了表土剥离总量计算、表土剥离区域选择、表土利用的分配及表土的存放原则,并建议由政府部门引导建立表土流转公司,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解决表土的保护、存放、调配和利用问题,以便最大程度地保护表土资源,使表土的综合利用效力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相似文献   

4.
也谈生产建设项目区的表土剥离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方案编制人员对表土剥离存在概念不清、随意剥离等问题,从表土剥离的法律依据、表土的概念与厚度、适宜剥离的地类、特点,表土剥离的必要性和剥离时应遵循的原则,剥离后的堆放与利用方向等方面对生产建设项目区的表土剥离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强化业内对表土剥离及利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表土是珍贵的资源,表土剥离是有效保护表土资源和促进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目前表土剥离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农田,而山区有关研究和工作开展得较少,更缺乏有关技术和标准。延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将在延庆松山小海陀区域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市政配套工程。为落实绿色办奥理念,建设单位在延庆赛区开展了表土剥离与利用工作。表土剥离与利用是赛区生态保护、近自然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的关键。介绍了表土剥离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赛区表土剥离范围和厚度、存放及防护、表土利用原则等,为山区表土剥离利用进行生态修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6.
表土是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基础性资源,在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因表土剥离区域、剥离量、存放地点等问题的存在,造成了表土资源的浪费。本文提出了制定表土剥离技术规范、明确技术标准、成立表土流转公司、建立区域表土信息管理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产建设项目表土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土富含有机质、土壤酶和微生物等物质,具有较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来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地表,导致大量表土被占压和流失,威胁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等法律、规范对生产建设项目表土保护与利用做了明确规定,生产建设活动应尽量减少地表扰动,对无法避免扰动的地区应进行表土剥离;但是,目前生产建设项目表土保护与利用存在建设单位保护意识不强、法律不健全、技术不完善等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确立有效的表土剥离补偿机制,将表土剥离作为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查要点,同时加强表土剥离工艺等技术的研究。通过综述国内外现有的表土保护和利用成熟经验及科学方法,旨在为以后生产建设项目减少扰动、合理利用表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土壤通报》2015,(5):1034-1039
研究黑土区农村居民点整治过程中剥离新村建设占用耕地表土用于旧村址复垦的效益,以探讨表土剥离再利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通过对吉林市大荒地村的实地调研和对其表土剥离实施成本的综合分析,表明:耕地表土土壤结构好,有机质和肥力水平高,剥离其用于旧村址复垦,可以迅速熟化新增耕地,保证新增耕地的质量;但是表土剥离与旧村址覆土过程中双向剥土、运土、覆土费用非常高。研究认为:农村居民点整治过程中剥离新村建设占用耕地表土用于旧村址复垦,既要考虑技术可行性,又要考虑经济可行性,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9.
采煤塌陷地复垦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采煤塌陷区适农土地表土剥离复垦和混推复垦对复垦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复垦前比较,两种方式复垦后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均有所下降;与混推复垦比较,剥离复垦后表土养分含量稍高,但其养分含量变异也较大.由于复垦过程中机械压实作用,复垦后土壤容重和硬度增大、孔隙度减小,剥离复垦后0~20 cm耕层土壤容重、土壤硬度明显低于混推复垦,前者的土壤孔隙度明显高于后者(p<0.05).混推复垦土壤剖面毛管持水量高于剥离复垦.  相似文献   

10.
以端氏至长子煤层天然气管道输送工程为例,结合管线途经的地形地貌、施工特点与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从管线安全运行和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出发,研究布局了针对性的表土剥离、截排水工程、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及临时防护等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灌区工程为例,探讨水库灌区工程表土资源保护和弃渣场防护措施布设,以期为同类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提供借鉴。通过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勘测,结果显示:(1)按照地形地貌、工程布置、水土流失特点等,将耿马灌区工程区分为枢纽工程区与渠系工程区2个水土流失防治一级区、12个二级区和8个三级区;(2)项目区表土分布厚度为9~35 cm,表土剥离面积为374.57 hm2,表土剥离总量为93.50万m3,其中渠系及渠系建筑物区表土剥离量最高,鱼类增殖站区表土剥离量最低;(3)针对表土堆放区的临时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临时拦挡、临时遮盖、临时排水、临时绿化等;(4)根据项目区降雨量较大且集中、需考虑地震作用工况等情况,提出了修建混凝土排洪沟、浆砌石排水沟、盲沟、钢筋石笼挡墙、浆砌石框格护坡和撒播草种、林草结合恢复植被等弃渣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水土保持专业对表土保护问题愈发重视。在《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 575—2012)补充技术要点(试行)的通知》(水总环〔2019〕635号)文中,新增了表土保护与利用设计的章节,对水土保持专业提出了保护表土的要求。不过,现行规范中仍然存在有待商榷的问题:一是如何界定表土的可剥离性;二是如何分析表土的供求关系;三是如何确定实际的表土剥离量;四是对是否存在改良土壤的必要性没有任何考虑,也没有设置相关的判断标准。根据工程设计经验,基于灰箱模型,就上述问题做出详细的说明,并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利用不同配比露天煤矿剥离物制备的表土替代材料物理性质特征,为露天矿表土替代材料研发及剥离物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蒙东地区某露天煤矿矿山剥离物为研究对象,使用环刀法、激光粒度仪及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表土替代材料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粒径、比表面积及其组成,运用灰色关联及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物理性质间...  相似文献   

14.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中土地复垦工程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同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方案在设计上存在的重复和矛盾,建议对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土地复垦工程进行界定,并提出了工程界定的3个原则,即:生产性原则、永久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根据这3个原则,对生产建设项目中常见的水土保持工程进行了界定,得出表土剥离、临时用地在终止使用后的土地整治和植被建设工程属于土地复垦工程。建议在编制和评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方案时各方应加强沟通和联系,避免出现矛盾和重复,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不同重构土壤材料对草木樨生物量影响的差异,探寻最适宜草木樨生长的重构土壤材料配比。以内蒙古胜利矿区的表土、煤矸石、粉煤灰及岩土剥离物为原料,在温室大棚内按照不同的配比进行分层和混合盆栽试验,并采用方差分析法对盆栽试验中的草木樨地上生物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材料间不同的组合、不同的比例都会对草木樨生物量造成影响,且差异显著;表土、煤矸石及岩土剥离物以3∶3∶4的比例混合时,草木樨生物量较纯表土盆栽生物量提高近30%;煤矸石含量控制在20%~30%、粉煤灰含量控制在10%以下时,重构土壤条件对草木樨生物量促进作用明显。研究表明,煤矸石、岩土剥离物、粉煤灰等可作为表土替代材料,表土替代材料的不同配比会对草木樨生物量产生不同的影响,且当表土∶煤矸石∶岩土剥离物=3∶3∶4时,重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在长江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目前依旧缺少针对表土资源保护的系统化的参考体系。在总结长江流域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流域的土壤类型及其剖面层次特点,阐述了表土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及基本流程,归纳出针对长江流域的表土剥离、防护及利用措施的适用范围、原则、工艺及重要参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黑土农田极端侵蚀对土壤质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黑土层厚度为30cm、过渡层(母质层)厚度为40,70cm下的坡耕地上,采用人为剥离0,30,70cm土层以及沉积30,70cm土层,建立田间模拟试验小区,研究了黑土坡耕地极端侵蚀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籽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侵蚀处理相比,表土剥离30,70cm、沉积30,70cm处理均导致耕层(0—20cm)土壤容重、质量含水量和储水量显著增加,土壤孔隙度、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及养分含量均显著降低;表土剥离30,70cm处理下玉米产量分别减产42.1%和52.6%;沉积30cm处理下玉米产量与无侵蚀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沉积70cm处理下显著减产12.4%。极端侵蚀无论是表土剥离还是沉积均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致使全坡面耕层土壤供肥保肥能力降低,最终造成玉米减产。  相似文献   

18.
为防治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对土地的损毁,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特定的生产建设项目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及土地复垦方案,并作为项目审批立项和开工建设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同一生产建设项目的这两个方案分别由水利和国土部门管理,加之编制人员大多缺少对这两个方案的共性问题进行协调,结果导致对涉及如表土剥离及保护、弃渣场复垦等问题的设计存在差异,造成重复设计和投资,浪费人力物力。为此,针对同一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方案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一是开展土地复垦工程界定,二是做好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方案的衔接,三是在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方案中互相设立专章。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坡地裸露心土层产流产沙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人工降雨探索表土剥离后喀斯特坡地侵蚀产沙特征及机制,为该地区开展地下水土流失研究及指导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试验采用钢槽装填土石模拟喀斯特地区表土剥离后坡地的"二元结构",通过人工模拟降雨揭示了雨强(30、50、80mm h~(-1))、坡度(10°、15°、20°、25°)和地下孔(裂)隙度(1%、2%、3%、4%、5%)对坡地土壤侵蚀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各因子对剥离表土后的坡地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土剥离后地下漏失的隐蔽性增强,小雨强的坡地土壤侵蚀容易被忽视,30、50 mm h~(-1)雨强条件下,仅当坡地坡度≥15°时地表出现径流,坡地侵蚀产沙以地下流失为主,地下产流量、产沙量随雨强先增大后减小。(2)喀斯特地区坡地土壤侵蚀治理不应只重视地表水土流失,更应关注垂直方向上的土壤侵蚀——地下漏失,低坡度(坡度≤15°)条件下,地表近乎无产流产沙,坡地侵蚀产沙集中在地下孔(裂)隙,而坡度为20°、25°的坡地,其地下产沙比重仍分别高达0.85~0.97、0.59~0.84。剥离表土后的坡地水土保持应从地表、地下两个方向进行,避免由地下漏失引起的岩溶塌陷。增大地下孔(裂)隙度能显著提高地下产流量和产流系数,并促进地下孔裂隙产沙量和产沙比重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上海嘉定区表土磁性强度的空间分异及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上海嘉定区,按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的均匀性,采集31个表土(0~5 cm)样品,分析表土磁化率(χlf)和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Mn)含量。结果表明:表土χlf普遍增强,且空间分异很大,变幅在35.1×10-8~1 676.9×10-8m3kg-1,平均值为177.9×10-8m3kg-1。表土磁化率随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呈现出显著差异,总体看:工业土壤>马路绿地>农耕土壤>林地土壤。表土磁性的增强与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有密切联系:表土χlf与Zn、Cr、Cd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土χlf与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嘉定表土磁性特征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磁学方法可作为监测和评估上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