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20、25和30℃三个恒温与78%恒湿条件下,于室内比较了20代、80代的人工转染含沃尔巴克氏体的孤雌产雌品系和未感染的两性生殖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的卵寄生数、羽化数、羽化率、成虫寿命、单雌产卵量,并对松毛虫赤眼蜂体内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进行分子检测,以研究两个不同世代的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体内共生菌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在20℃时,20代的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的羽化率低于两性品系松毛虫赤眼蜂;80代的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的羽化数和成虫寿命低于两性品系松毛虫赤眼蜂;在25℃时,80代的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的羽化率低于两性品系松毛虫赤眼蜂;其余温度条件下羽化数、羽化率、成虫寿命和单雌产卵量均无显著差异。在20和25℃时,两个不同世代的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羽化数、羽化率等指标均高于30℃时的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但3个温度条件下各生物学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CR分子检测显示20代和80代的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经室内数代繁殖生殖方式稳定。  相似文献   

2.
于不同温度与不同相对湿度组合条件下,比较了两性生殖品系及人工转染含沃尔巴克氏体的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的羽化率、寿命、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以及高温和滞育贮藏对其生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与RH45%、78%、92%,以及25℃与RH45%、92%的组合下两性生殖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的羽化率高于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在20℃与RH45%及30℃与RH92%的组合下两性生殖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的寿命高于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其余温湿度组合下羽化率、寿命和繁殖力二者均无显著差异.高温和滞育贮藏均会使已获及沃尔巴克氏体的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在第二代中出现少量雄性个体,但继续培养仍会恢复为完全孤雌产雌生殖.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高温条件对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Westwood)成虫寿命以及行为的影响,以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2龄末至3龄初幼虫为寄主,在补充非寄主食物20%葡萄糖溶液的情况下,观察了芙新姬小蜂雌成虫在26、30℃和35℃3个温度下的寿命及对美洲斑潜蝇的取食致死数、叮蛰致死数、寄生致死数和总致死数。结果显示:与26℃相比,高温条件(30℃和35℃)下,单头雌虫的日均取食致死数、日均叮蛰致死数、日均寄生致死数、日均总致死数均显著升高,并在35℃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6、12.2、5.5头和27.3头。芙新姬小蜂雌成虫的寿命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缩短,26℃下的寿命(21.4 d)约为30℃下寿命(11.4 d)的1.9倍和35℃下寿命(9.6 d)的2.2倍。3个温度下雌成虫一生的取食致死数、叮蛰致死数、寄生致死数、总致死数均无显著差异,总寄主致死数均达230头以上。表明35℃高温对芙新姬小蜂控制美洲斑潜蝇的总潜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温度、遗传背景和雌蜂日龄对孤雌产雌松毛虫赤眼蜂生殖表型和Wolbachia滴度的影响,在22℃和29℃下处理两种遗传背景(彰武、西丰)的孤雌生殖松毛虫赤眼蜂,逐日统计子代蜂生殖表型指标(雄性比,间体率)、适合度指标(日产卵量,羽化率)和Wolbachia滴度。结果发现,29℃下子代蜂雄性比和间体率显著高于22℃处理的子代蜂,但29℃下雌蜂体内Wolbachia滴度和日产卵量均显著低于22℃处理的雌蜂。彰武种群雄性比显著高于西丰种群,但其日产卵量显著低于西丰种群。随母代蜂日龄增加,子代蜂雄性比和间体率均上升,但日产卵量和羽化率均下降。结果表明温度、遗传背景和日龄均影响孤雌产雌松毛虫赤眼蜂生殖表型。研究结果将为改善孤雌产雌赤眼蜂规模化繁育和田间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柞蚕卵繁育的松毛虫赤眼蜂已被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为改善雌蜂对害虫的嗜好性,本研究以亚洲玉米螟卵、幼虫和雌蛾腹部提取液及正己烷对照溶液,在孤雌产雌品系和两性品系子代蜂幼期及羽化前期施加气味刺激,调查子代雌蜂对玉米螟卵的选择偏好.结果发现,对照组孤雌产雌品系雌蜂对玉米螟卵选择率显著高于两性品系;经提取液驯化的两性品系雌...  相似文献   

6.
芙新姬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恒温条件下,以菜豆饲养的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幼虫为寄主,对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 (Westwood)]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9、22、25、28、31℃恒温条件下,芙新姬小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依据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出卵、幼虫、蛹和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07、13.84、14.67、14.26℃,有效积温分别为33.01、45.17、79.00、154.19℃,并建立了各发育历期的预测式.  相似文献   

7.
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 et Wang是控制稻飞虱种群暴发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之一,高温是制约其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为了解35℃高温驯化获得的稻虱缨小蜂耐热品系(NR品系)的生防潜力,对不同温度下该品系的发育历期、有效积温、寄主卵选择、产卵量以及极端高温胁迫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与未经高温驯化的稻虱缨小蜂品系(HZ品系)相比,20℃时,NR品系雄蜂的发育速率显著高于HZ品系,这一差异主要表现在卵-幼虫中期和蛹期的发育时间明显缩短。NR品系在高温下能维持正常的产卵能力,35℃下NR品系产卵量仍能达到18.80粒/雌。NR品系有更强的耐极端温度的能力,50℃下NR品系雄蜂的热击倒时间为15.19 min,比HZ品系雄蜂长3.03 min。补充不同营养对NR品系的产卵量存在影响,35℃条件下补充10%蔗糖既能延长其寿命,也能提高产卵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驯化得到的稻虱缨小蜂品系在35℃高温环境中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寄生能力,具备适应稻田夏季高温环境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不同品系丽蚜小蜂发育、存活和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比较了两个品系 (分别来自北京和美国 )丽蚜小蜂在不同温度下寄生番茄烟粉虱的发育历期 ,取食不同食物的寿命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 ,在 1 8~ 3 3℃ ,丽蚜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两品系在 1 8℃下发育历期最长 ,美国品系为 3 4.7d ,北京品系为 3 6.1d ;在 3 3℃下发育历期最短 ,分别为 7.8和 8.4d ;且在 1 8和 2 3℃下 ,美国品系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北京品系。与饥饿处理相比 ,喂食 1 0 %蜜水和 /或 3~ 4龄粉虱若虫 ,可延长成虫寿命 ;且不同温度条件下成虫寿命差异显著 ,两品系均表现出 1 8℃下寿命最长 ,3 3℃时寿命最短。丽蚜小蜂由产卵至成虫羽化、成虫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美国品系分别为 1 3 .1、1 2 .3、1 2 .8℃和 1 77.2 3、1 79 1 1、3 53 .53日度 ;北京品系分别为 1 3 .2、1 1 .4、1 2 .4℃和 1 88.2 5、1 68.58、3 58.2 8日度。  相似文献   

9.
变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变温条件下不同平均温度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寄生率、羽化率、雌性百分率、发育历期、每寄主育出蜂数和r_m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均温度30℃下该蜂已不能完成世代,在平均温度18~28℃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该蜂的寄生,但平均温度28℃时的羽化率最低。温度对每寄主育出蜂数和雌蜂百分率影响不显著。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18℃下发育历期最长,28℃下发育历期最短,分别为37.5天和18.3天;世代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53℃和350.33日度。用r_m值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在18~28℃温度范围内随着平均温度的升高r_m值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温度、光周期对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发育与繁殖的影响,在不同温度、光周期条件下观察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发育历期、出蜂数、雌蜂寿命以及寄生率。结果表明:温度和光周期显著影响日本食蚧蚜小蜂种群增长。在18~30℃之间,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发育历期及雌蜂寿命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8℃时发育历期与雌蜂寿命最长,分别为60.9 d和29.9 d,30℃时发育历期最短,为21.3 d,33℃时雌蜂寿命最短,为8.3 d;18~24℃之间,寄生率及出蜂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4℃时最高,分别为77.1%和38.7头;24~30℃之间,随温度升高日本食蚜小蜂的寄生率及出蜂数呈下降趋势。在光周期L 8 h∶D 16 h~L 16 h∶D 8 h范围内,当光周期为L 12 h∶D 12 h时,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发育历期最短,为22.1 d,出蜂数最高,为39.0头;当光周期为L 14 h∶D 10 h时,雌蜂寿命最长,为22.6 d,寄生率最高,为71.1%。表明温度24~27℃、光周期L 12 h∶D 12 h为日本食蚧蚜小蜂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和光周期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斜面低温保藏法、胶塞封口保藏法和石蜡油保藏法在180 d里保藏50种野生大型真菌和16种栽培食用菌的效果进行评价,期间每隔45 d对菌丝活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胶塞封口保藏法对大部分保藏菌株的保藏效果都比较好,只有脐顶小皮伞保藏效果比较差。斜面低温保藏法比较适合短期1~2个月保藏菌株。石蜡油保藏法对菌丝活力有较大影响,但适合长时间保藏菌株。  相似文献   

12.
入侵安徽省草地贪夜蛾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5月1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春玉米,首次证实草地贪夜蛾入侵安徽。本研究采集安徽省7市13县(区)草地贪夜蛾样本共167份,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以及位于Z染色体上的磷酸甘油醛异构酶基因(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两个分子标记对样品的群体遗传特征进行分析。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草地贪夜蛾样本中86.23%是水稻型,13.77%是玉米型,而且安徽地区样品COⅠ序列特征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种群高度一致。针对水稻型和玉米型的Tpi基因序列10个差异单倍型位点进行分析,发现安徽草地贪夜蛾样品Tpi基因的第3和4位差异单倍型位点有3种不同类型。其中118个样本为玉米型(AT),20个样本为水稻型(GA),29个样本为杂合型(AT/GA),但根据差异单倍型位点的数量判断,所有样品仍属于玉米型。草地贪夜蛾在原产地的多种寄主,如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在安徽省均有种植,该虫对安徽省粮食生产构成巨大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来,在北美、西欧、南美、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大面积商业化应用Bt玉米防治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Hübner)等鳞翅目害虫的实践证明,其不可避免地胁迫靶标害虫产生遗传分化,出现新的抗性种群。研究精准有效的抗性检测方法,将为抗性监测和抗性治理策略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获得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转录组数据,应用MISA (MicroSAtellite)软件搜索SSR位点,从61 622条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序列中获得了3 467个SSR位点。通过设计、筛选,共获得3 316对特异性引物,从中挑选了15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有51对扩增出目的条带,对亚洲玉米螟敏感种群(ACB-BtS)及5个Bt毒素抗性种群(ACB-AbR、ACB-AcR、ACB-AhR、ACB-FR、ACB-IeR)进行多态性检测,最终得到20条高多态性引物。利用这20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到12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6.3个。不同Bt抗性种群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种群间的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195 9,即说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为19.6%。根据遗传距离建立了UPGMA系统发育树,显示6个种群的相似度,即ACB-AbR与ACB-AcR相似度高。种群变异相似度规律与已报道的亚洲玉米螟对各Bt毒素的交互抗性规律相一致。本研究发现的SSR位点可作为亚洲玉米螟不同Bt毒素抗性种群的分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是世界粮农组织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2019年1月被发现入侵我国,并迅速在我国扩散蔓延,在我国玉米种植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 OⅠ)和位于Z染色体上的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基因的分子标记对采集于福建地区的84份草地贪夜蛾进行群体遗传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基于C OⅠ仅在南平邵武和南平建阳两个地区鉴定到3份玉米型,其他81份均为水稻型;基于Tpi基因的检测结果,84份样品在174和175碱基处存在"AT""GA"或"AT/GA"3种不同类型,但均为玉米型。福建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玉米终年都有种植,草地贪夜蛾可在该省越冬,本研究基于C OⅠ和Tpi两个基因片段的分子标记进行草地贪夜蛾两种亚型的分子鉴定,为热带与南亚热带地区草地贪夜蛾的迁入迁出虫源监测预警提供了依据,为该入侵害虫遗传溯源积累了前期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土壤微生物对涕灭威的降解能力,用富集培养法分离驯化土壤中涕灭威的优势降解菌,初步筛选出了对涕灭威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菌株TB26和100-8。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菌株TB26初步鉴定为克雷伯杆菌属(Klebsiella sp.),菌株100-8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TB26和100-8生长的最适碳源分别为麦芽糖、D-果糖,最适氮源分别为蛋白胨、脲。基础无机盐培养基和缺氮培养基对两种菌的生长情况及降解率的影响不同,外加氮源能够提高100-8的降解率,而缺氮培养基中TB26的降解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混合抗性品系(R)和敏感品系(S)捕食功能的差异,在RH(75±5)%、光周期16L:8D条件下,设置16、20、24、28和32 ℃5个温度梯度,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对两个品系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效能。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对两个品系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16~28 ℃范围内,对二者的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最大日捕食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处理时间则缩短。28 ℃时对雌成螨、若螨和卵捕食量最高,R品系为7.5700头、14.4928头和16.0256粒,S品系为7.9114头、18.3150头和20.1207粒;处理时间最短,R品系为0.1321、0.0690和0.0624 d,S品系为0.1264、0.0546和0.0497 d,温度达到32 ℃时,捕食量下降。在同一温度下,对S品系的捕食能力显著大于R品系(P<0.05)。说明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混合抗性品系有一定的拒食作用,这与二斑叶螨R品系在长期药剂选择压力下体壁硬化有关。因此,田间防治二斑叶螨时要交替轮换使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实现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协调的同时,避免或延缓其产生抗药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二斑叶螨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从黄粉虫死亡幼虫体中分离到一株苏云金杆菌Tm13-14菌株。经鉴定为BtH_1血清型,晶体型为含有thu(H_1)、K-1(H_3ab)和tol(H_9)晶体抗原的复合型。该菌制剂的毒力测定表明,对鳞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的某些昆虫具有毒性。  相似文献   

18.
丽蚜小蜂两个品系对烟粉虱若虫的寄生适宜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丽蚜小蜂两个品系(分别来自英国和美国)对烟粉虱各龄若虫的寄生适宜性。结果表明,两品系都能寄生烟粉虱的各龄若虫,且在3龄若虫上的寄生率最高,英国品系为55.3%,美国品系为57.6%;1龄若虫上的寄生率最低,分别为41.2%和43.8%;寄生1龄若虫时小蜂羽化率最低,分别为79.5%和83.6%;寄生3龄若虫时羽化率最高,分别为91.3%和92.8%,品系间羽化率无差异。两品系寄生1龄粉虱时发育历期最长,分别为24.0d和23.4d;英国品系寄生3、4龄若虫时发育历期最短(18.9、19.3d),而美国品系寄生4龄若虫时历期最短(15.8d),两品系寄生4龄粉虱时发育历期差异明显。由4龄若虫寄生蛹羽化出的小蜂寿命最长,分别为4.8d和4.9d;从1龄若虫寄生蛹羽化出的小蜂寿命最短,均为2.5d。  相似文献   

19.
Mechanical inoculation tests and ELISA with sap from garlic plants used for sanitation by meristem-tip culture revealed four viruses, viz. garlic common latent virus (GCLV) (carlavirus), the garlic strains of leek yellow stripe virus (LYSV-G), onion yellow dwarf virus (OYDV-G) (aphid-borne potyviruses), and onion mite-borne latent virus (OMbLV-G) (taxonomically unassigned virus). The same tests performed on explants grownin vitro showed elimination efficiencies of 100% for LYSV-G, 92% for OYDV-G, 62% for GCLV, and less then 54% for OMbLV-G.Meristem tips excised from garlic cloves and bulbils, 0.15–1.0 mm in size, were tested for regeneration and efficiency of virus elimination after transfer to Murashige and Skoog medium. Successful regeneration into plantlets was obtained with 71% of the meristems from cloves and 72% of those from bulbils, but virus elimination was easiest from cloves: 38% of all explants from cloves and 25% of those from bulbils were virus-free. The efficiency of elimina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weight of the cloves, irrespective of the virus. Small tip size seemed to favour virus elimination, but sizes smaller than 0.4 mm led to increasing failure of regeneration.Micropropagation was most successful when cytokinins were omitted from the medium and the garlic shoot was split. Multiplication factors of 3–6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20.
稻飞虱田间种群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东省稻田发生的稻飞虱主要种群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种群的变化与水稻品种布局的改变关系密切。70年代主要种植感褐飞虱的常规稻,稻田以褐飞虱为主要种群,80年代大面积推广种植感白背飞虱的杂交稻,稻田以白背飞虱为主要种群,90年代优质稻种植发展迅速,区域性品种布局发生了变化,以种植优质稻、常规稻为主的地区稻田以褐飞虱为主,以种植杂交稻为主的地区,稻田以白背飞虱为主,三个品系均种植一定面积的地区,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交替出现为害,互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