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湖北省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基础培训项目的效果,借鉴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V)基础培训效果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意见和建议等,从满意度和知识掌握度两个方面,对湖北省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基础培训项目进行培训效果评估;采用Excel和SPSSAU(Version 23.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满意度评估方面,学员对培训班的综合满意度(95.15%)较高;知识掌握度评估方面,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综合知识掌握度从培训前的38.00%提高到了培训后的58.36%,17项内容均有显著提高(P值<0.01)。结果表明,湖北省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基础培训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V)效果,进一步完善培训框架,推进项目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参照TEPHINET培训项目质量评估方法和Krikpatrick四层次培训评估模型,建立指标体系,对执委会、导师、学员单位领导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开展描述统计分析和匹配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两年期核心培训班项...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评价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项目的培训效果,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借鉴全球流行病学培训与公共卫生干预网络培训项目质量评估方法和柯氏四级培训效果评估理论,从管理层、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5个层级创新性构建了CFETPV项目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并形成包含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3个)和三级指标(75个)的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各层级相互关联,采用不同的评估主体、评估方法、评估时机和评估指标。该模型的构建对深入了解培训成效、改善培训质量,提升我国兽医流行病学队伍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0—2018年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V)2年期核心培训已举办4期,培养了来自28个省区的流行病学技术骨干81名,创新性建设了以基础培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区域流行病学培训、大学师资培训、国内导师培训为有益补充的“1+5”培训模式。本文阐述了CFETPV项目的培养模式来源、组织管理及项目的发展探索,分析了其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培训模式推广等方面的积极成果。项目基本实现了培养一批高级兽医流行病学人才,打造一支现场流行病学工作队伍的基本目标,但仍需要在建立长期运行机制、本土化案例开发、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期进一步推进项目的本土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2013年3月,第二期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V 2nd Cohort)正式启动。本期培训项目共分五个模块,包括兽医现场流行病学高级培训、核心课程教学、现场实践、学术研讨和总结评价等。项目聘请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兽医学院、欧盟等国际知名流行病学专家为授课导师,国内从事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专家为国内导师。培训采取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小组练习和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动物检疫》2014,(7):51-51
中国兽药信息网7月1日—4日,农业部兽医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跨境动物疫病应急中心中国办公室(FAO ECTAD China)在青海西宁联合举办了西部地区兽医流行病学培训班。近年来,为提升我国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能力,农业部与FAO联合开展了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实现了逐步打造兽医流行病学技术平台,全面培养我国兽医流行病学骨干人才队伍,进一步健全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机制的工作目标,为推进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举办西部地区兽医流行病学培训班,是对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的重要补充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2013年3月,农业部兽医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欧盟驻华使团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兽医流行病学高级培训班,对各省(区、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进行系统的兽医流行病学知识培训,强化兽医部门科技能力建设,为《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兽医     
《动物保健》2014,(7):4-4
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举办兽医流行病学培训班 7月1~4日,农业部兽医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跨境动物疫病应急中心中国办公室(FAOECTADChina)在青海西宁联合举办西部地区兽医流行病学培训班。近年来,为提升我国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能力,农业部与FAO联合开展了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西部计划"高校英语教师海外培训——阿伯丁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学员培训前的需求和专业发展期待入手,对学员所在院校对培训的要求进行评估,然后对培训后的实效做出总结,并尝试性地探讨学员对课程设置的评价。为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和如何提高培训实效提出可借鉴的思路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饲料广角》2012,(12):8-8
6月7-8日,农业部兽医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朝鲜和蒙古代表处(FAO驻华代表处)在北京联合举办第二期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V)研讨会,总结第一期培训经验,研究加强中国兽医流行病学能力建设有关问题。农业部兽医局副局长李长友和FAO驻华代表处代表PercyMisika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非封锁区的证明是《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中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材料,是官方兽医依法实施动物产品补检的前提条件,也是完善动物检疫监管秩序的重要载体。现阶段,我国动物防疫法律规范中,对动物产品来自非封锁区的证明文件的格式尚无明确规定,执法人员对该证明的规范格式、必备内容以及合法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困惑。本文分析了实务中对动物产品来自非封锁区的证明出具中存在的主体不合法、名称不统一、内容不详实等现象,结合动物疫病防控与执法实践需求,建议明确证明的出具主体,规范证明的必备内容,统一证明的标准格式,以期为完善证明的出具和规范动物产品的补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鸡群中I群禽腺病毒(FAd V-I)的流行现状,从山东、黑龙江、吉林等地部分大规模养鸡场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PCR鉴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从76份病料中分离到10株FAd V-I,分离率为13%;10株FAd V-I中,1株为血清4型,6株为血清8b型,1株为血清9型,2株为血清11型。结果表明,山东、黑龙江、吉林等地均存在一定的FAd V-I流行,主要流行血清型已由4型转变为8b型,因此需要评估当前的4型灭活苗能否有效防控这些地区的FAd V-I流行。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分子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分别从山东、辽宁、吉林、陕西4个地区表现肝炎症状的病鸡中,采集肝脏和脾脏样品,利用RT-PCR方法,检测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并对aHEV-ORF2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利用MegAlign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4个鸡场的病鸡样品均为aHEV阳性,aHEV-ORF2基因序列间同源性为84.5%~94.5%,与已报道的4种基因型同源性均小于84.0%,其中与基因1型的澳大利亚株和韩国株同源性为81.6%~82.8%,与基因2型的美国原型株和美国无毒株同源性为80.9%~82.8%,与基因3型的欧洲株和中国株同源性为80.8%~82.5%,与基因4型的匈牙利株和中国台湾株同源性为81.4%~82.6%。ORF2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4株aHEV均属于戊型肝炎B种,形成独立的基因分支,但不属于已报道的4个基因型,而在一个新型独立分支上,表明国内存在一种新基因型的aHEV流行。本研究为我国aHEV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塞尼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是最近新出现的可引起猪水泡样病变的单股小RNA病毒。为了解SVA的流行状况,采集对2016—2018年从我国辽宁等省份猪群的164份病料和2018年从我国福建等7省份35个屠宰场的458份组织混合样品和95份血清样品,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进行SVA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2016年的48份样品中,从3个省份检测出7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4.6%。2017年的32份病料中,从5个省份检测出7份阳性样品,占比为21.9%;2018年的84份病料中,从3个省份检测出19份阳性样品,占比为22.6%。屠宰场组织样品中,从6个省份检出55份SVA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2.0%;血清样品中,从1个省份检出7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7.4%。结果表明,我国猪群SVA感染年份至少可追溯到2016年;SVA在我国流行面相对较广,且猪群中存在隐性带毒,因此须重视猪群的SVA监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和进出口贸易,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本文概述了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从细菌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综述了布鲁氏菌病最新检测技术,从疫苗研发及药物治疗方面研究了布鲁氏菌病防治进展,从而提出了积极探索准确快速的检测技术,加快新型疫苗制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监测是证明无疫状态的关键因素,是无疫区建设管理和评估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本文论述了无疫区监测的重要性,列举了国际国内无疫区监测要求实例,探讨了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思考,从而提出了在制定监测方案时明确监测目标、确定监测方式的建议,以期为无疫区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7.
OIE参考实验室是特定动物疫病监测和控制的权威机构,旨在向OIE成员国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和专家建议。本文对OIE参考实验室的最新管理规定,涉及实验室设立原则、申请程序指南规则、实验室除名程序及条件、实验室网络化等方面的最新要求进行了研究解读,分析了实验室管理的补充规定和变化背景,为推动我国完善OIE参考实验室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序列差异越来越大。为更准确地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对GenBank中发表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序列以及本实验室保存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同时设计1对引物和1条探针,建立了H5亚型禽流感病毒实时RT-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反应体系和反应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本实验室分离测序确定的30份H5亚型禽流感病毒RNA为模板,将该方法与两种商品化H5亚型禽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发现该方法与两种商品化试剂盒的检出率分别为100%、98%、98%。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可以检测出0.1 fg的RNA模板,灵敏度比两种商品化试剂盒均提高了10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中药防治猪病毒性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病毒性疫病一直是猪疫病防控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总结了中药防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流行性腹泻、猪流感和猪伪狂犬病6种猪常见病毒病的作用效果、临床运用及机制研究,认为中药在杀灭病毒、阻断病毒增殖、抑制病毒复制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有良好效果。因此,加强对中药保健品、免疫增强剂以及新型抗病毒中兽药的研发对防治猪病毒性疫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8年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南部地区发病散养鸡中检测到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这是美国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新城疫病毒强毒株感染的报道。该病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截至2019年5月24日,美国农业部已在加利福尼亚州、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共确诊新城疫疫情425起,其中加利福尼亚州423起,犹他州、亚利桑那州各1起。病原学分析显示,此次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属于基因Vb亚型。初步遗传分析表明,本次疫情暴发为单点传入并造成二次扩散,但病毒暴发的起源仍未确定。病例对照研究表明,禽群数量大小、观赏鸟、禽群中公鸡高占比、与野鸟接触等是病毒感染的风险因素。美国政府已采取包括限制移动易感动物、扑杀暴露动物、提升饲养场生物安全水平、避免家禽与野禽接触以及家禽与其他传染源接触、加强监测筛查和流行病学跟踪支持等等一系列举措来控制新城疫疫情的传播。但该病毒仍具有持续性威胁,或有进一步传播的可能,对于该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工作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