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是规模化猪场疫病监测的一项重要常规工作,是制定猪场疫病防控方案的重要手段。本试验为查明某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疫苗的免疫现状,采集了仔猪血清132份,采用ELISA方法对其免疫抗体进行检测和评价。实验结果说明:该场圆环病毒病疫苗的保护率只能达到15周左右,育肥后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福州、南平、宁德三市的部分规模化猪场进行现场走访、问卷调查、采集病料并做病原学检测;对规模化猪场疫病分布状态,疫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猪群疫病进行病原流行病学调查比较。结果显示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感染具有普遍性,各地无明显差异。母猪的繁殖障碍覆盖了所有的种猪场,后备母猪不发情率约为10.2%,母猪产死胎、木乃伊、弱仔全年平均为25%左右。猪瘟仍然是引起生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危害养猪业的头号杀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2015年5月25日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区关于在养羊专业户羊群中检出10份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样品的报告,经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疾病诊断中心复检,这10份样品亦为布鲁氏菌病阳性。为掌握疫病的发生原因、调查疫病可能来源和追踪疫病去向,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某区相关人员组成工作组,赶赴该养羊专业户养殖现场,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实地查看、样品采集和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开展了紧急调查。调查发现,本次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的原因为养羊专业户私自使用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由此,建议收缴存留的羊布鲁氏菌病疫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私自滥用疫苗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加强政策宣贯,及时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培训,杜绝再次出现私自滥用疫苗行为。  相似文献   

4.
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弓形虫病和猪布鲁氏菌病是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种猪场主要的垂直传播性疫病。不仅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系统疫病,还会引起猪只免疫抑制从而加重其他疫病的继发感染,干扰疫苗免疫效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这些疫病可通过种猪垂直传播至下一代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本文通过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组合方剂试验,可预防母猪垂直传播性疫病的发生,减少母猪死亡数和流产数。  相似文献   

5.
对黔江区的部分规模化猪场进行现场走访、问卷调查、采集病料并做病原学检测;对规模化猪场病疫分布状态,疫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猪群疫病进行病原流行病学调查比较。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Ⅱ型病、猪伪狂犬病病,猪传染性胸膜炎、猪细小病毒病感染具有普遍性。猪的繁殖障碍覆盖了所有猪场,后备母猪不发情的约占25%左右,母猪产后不发情、流产、产死胎、木乃伊、弱子约占母猪群的20%左右。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引起猪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危害养猪业的首要敌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6个猪场8种疫病血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疫病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为了了解对甘肃省规模化养猪场危害严重的主要猪疫病的流行病学动态抗体免疫水平,疫苗免疫状态、疫病控制效果等,笔者于2006年3月~4月随机抽检分布于全省的6个集约化养猪场的233份猪血清进行猪瘟(HC)、传染性胸膜肺炎APP)、萎缩性鼻炎(AR)、细小病毒(PPV)、伪狂犬(PR)、乙型脑炎(JB)、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PCV-2)8种疫病的血清学检测,为下一步各大中型猪场猪群疫病的防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血清采集本次抽检甘肃省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共采集猪血清233头份,采用前腔静脉…  相似文献   

7.
畜禽场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畜禽养殖的规模化,人们的防疫意识逐渐增强,防重于治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痛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这也是当前我国时几种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的主要原因.但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免疫过的疫病在畜禽生产中时有发生,即所谓的免疫失败.主要对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畜禽场正确免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取国内外4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圆环病毒病疫苗,考察4种圆环病毒病疫苗对后备母猪的免疫差异,结果表明,圆环病毒病疫苗免疫效果与其抗原含量和佐剂类型直接相关,部分国产圆环病毒病疫苗具有同类进口疫苗相似的免疫效果,完全可以替代进口疫苗。对圆环病毒病疫苗的选用要充分考虑生产阶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杨莉  齐向涛  许追  许丹丹  欧都  齐亚银 《养猪》2014,(3):116-118
试验以石河子地区7个规模化猪场为研究对象,收集不同类别猪血液样本共1208份,应用猪圆环病毒2型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石河子市规模化猪场的PCV2感染状况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经过对石河子地区4个未免疫PCV2疫苗规模化猪场的681份血清调查,结果该4个规模化猪场PCV2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9.93%(340/681);经过对石河子地区3个免疫PCV2疫苗的规模化猪场的527份血清调查,结果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2.03%(485/527)。发现PCV2目前在石河子地区规模化猪场中感染较严重,所以对该地区未免疫PCV2的规模化猪场建议净化后进行该疫苗免疫,建议免疫方案为:1)种公猪、种母猪每年免疫3~4次,1头份/头;2)仔猪14~20日龄免疫1次,间隔3周加强免疫1次,0.5头份/头。3个免疫PCV2疫苗的猪场目前免疫抗体水平比较理想,基本可以有效预防该病。  相似文献   

10.
猪流行性腹泻近年来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为了查明不同免疫程序对防控本病的效果,对山西各地市10个规模化种猪场母猪疫苗免疫情况、免疫程序及防控效果等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未免疫疫苗的猪群乳猪死亡率为61.70%,而母猪产前40 d和20 d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活苗,肌肉注射胃流二联灭活苗的猪群乳猪死亡率为10.26%;母猪产前40 d和20 d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活苗,3日龄乳猪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活苗的猪群乳猪死亡率为9.63%;应用PCR检测病原,PEDV、TGEV的阳性率分别为64.1%和2.56%;ELISA检测母猪乳汁中IgA抗体,阳性率为95%;检测母猪、乳猪、断奶仔猪血样中IgA抗体,阳性率为30%。通过本次调研与检测,筛选出两种较好的免疫程序,为猪场防控该类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共收集临床疑似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病病料65份,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动物回归试验、免疫攻毒试验、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旨在研究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情况及病毒遗传变异状况。结果显示:仅有10份为MDPV感染,占比为15.2%;其余均为其他病原或两种病原混合感染。MDPV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主要以冬春季节多发(占80%)。从分离的10株MDPV来看,分离株均能致死番鸭胚,番鸭感染MDPV分离株后发病率为80%~100%,死亡率为40%~60%,与1985年分离的MDPV-P株特性相似。1日龄番鸭免疫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后,7日龄进行分离株的攻毒,未见发病和死亡现象。基因进化树显示10株分离株与MDPV-P株属于同一分支。基于2018年流行的MDPV毒株与1985年MDPV-P株致病性、抗原性和基因序列特性相似,无明显变化,可使用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进行免疫可有效防控该病。  相似文献   

12.
无抗养殖是未来全球化健康养殖的发展趋势,也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饲用益生芽孢杆菌是一类重要的"减抗"、"替抗"微生态制剂,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饲用益生芽孢杆菌应用分类、功能机制、菌株安全标准、畜禽无抗养殖生产效果和前沿展望方面作以综述,为饲用益生芽孢杆菌的无抗养殖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初步了解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控方法,2012—2018年,在福州、莆田、漳州和三明4个主要番鸭饲养区18个固定养殖场,收集435例临床病例样品,进行番鸭细小病毒病(番鸭三周病和番鸭小鹅瘟)病原检测,分析病原感染状况。结果显示:2012—2018年,在435例临床病例中,检出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阳性病例155例,阳性检出率为35.6%(155/435),其中番鸭三周病阳性病例102例,番鸭小鹅瘟阳性病例125例,两种病混合感染病例72例。2012—2014年,番鸭三周病病原检出率约为40.0%,2015年降至27.4%,2016—2018年降至5.0%以下,病原检出率大幅下降(P<0.01);2012—2018年番鸭小鹅瘟病原检出率在23.4%~34.9%之间,检出率下降不明显(P>0.05)。分析认为,2014年番鸭三周病商品疫苗的推广应用大大降低了三周病的临床发病率,使该病已非导致番鸭临床发病的主要因素;而对于番鸭小鹅瘟,因缺乏针对性的有效疫苗,防控效果不明显。因此,该地应继续加强番鸭三周病活疫苗的免疫,最终净化该病;而对于番鸭小鹅瘟,需做好综合防控,可免疫鹅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控制临床发病,减少疫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用PCR方法快速检测福建各地区临床发生羊口疮症状病羊病毒。结果表明,该病在福建省发病率为10%~20%之间,死亡率小于10%;PCR检测结果显示病羊样品可扩增出507bp的特异性片段,健康羊只样品则无条带,首次利用PCR方法确定羊口疮病毒在福建省的存在,从而证明了羊口疮在福建省山羊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猪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IHA方法对我省6个地区猪场520份血清进行了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我省猪场不同程度的感染了弓形虫病,平均感染率为28%,感染率由20.0%~39.6%不等,这表明许多规模猪场虽未发生典型的弓形虫病临床症状,但该病对福建省猪群感染已达到一定程度,应该引起养猪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利用PRRSVSD53株的超离病毒作为免疫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并进行细胞融合。采用PRRSVSD53株和真核表达的PRRSV各结构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到一株稳定分泌抗SD53株GP4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LM26)。抗体亚类鉴定其为IgG2a,轻链为κ链。原核表达一系列截短的GP4蛋白鉴定LM26的抗原表位结果显示,LM26识别的抗原表位序列为57VVLQDI^62,此抗原表位在美洲型PRRSV中相对保守。病毒中和试验结果显示,MAb LM26仅针对PRRSV SD53株具有中和活性,中和效价最高为1∶50,对其它美洲株PRRSV均不具有中和活性。该MAb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PRRSVGP4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是一种近年新发现的南美白对虾疫病,其病原为一种特异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本试验根据文献建立的PCR方法,对福建省9家规模化南美白对虾养殖场进行了AHPND检测,分析不同样本处理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90份样本的27份中分离鉴定出81株VP,表明该地养殖场幼虾具有较高的VP感染风险;经PCR检测,在23份样本中,检出阳性菌株72株,其中16份样本的所有受检VP均为特异性菌株,6份样本的部分受检VP为特异性菌株,1份样本的所有受检VP均非特异性菌株,表明患病幼虾存在不同基因型VP同时感染情况;以肝胰腺DNA进行PCR检测,在90份样本中检出8份阳性,而以肝胰腺增菌液进行PCR检测,在90份样本中检出25份阳性,表明直接以肝胰腺DNA进行PCR检测的灵敏性较低。本研究为AHPND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漳浦县某海水养鱼场饲养的10万尾鲈鱼苗(Lateolabrax japonicus)发生以自转、狂游、侧游等运动失调及大批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病死鱼眼睛发亮、微肿,部分鱼体表有新鲜的破溃伤口,死亡率高达65%。寄生虫、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应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检测引物,采用RT-PCR检测方法扩增出神经坏死病毒特异性的421 bp基因片段,依此诊断为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e necrosis,VNN)。采取及时捞取病死鱼,去除网箱沉渣粪便,中草药吊袋消毒,减食和氯苯尼考、黄芪多糖、益生菌拌料等防治措施,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福建省热区的气候条件,通过产期调节实施时间概算和低温对果实影响的分析,总结了福建省热区莲雾适宜的成熟期为6月下旬至11月下旬,产期调节的实施时间为5月下旬之前;提出了福建省莲雾产期调节的关键技术环节,为福建省莲雾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DK分离株的致病性和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测定了该分离株的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对SFP雏鸡的致病力以及扩增病毒的VP2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结果显示,DK分离株对鸡胚的ELD50为104.5/0.2mL,以2×10^3ELD50剂量感染SFP雏鸡出现典型IBD的临床症状、剖检和组织学病变;实验鸡发病率为100%,致死率为44.4%;DK株VP2基因序列与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3.1%~97.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6%~97.5%,其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均与Cu-1wt参考株(经典株)同源性最高;DK株VP2氨基酸序列的七肽区SASWSGS及249Q、253Q、279D、284A、290M、313V、330S氨基酸位点均与强毒株的氨基酸位点一致;但其222P、256V、299N3个氨基酸不符合IBDV超强毒株的特征;而其第222、249位氨基酸为P和Q,与抗原变异株(vIBDV)的T和K也不相同。结果表明:IBDVDK株为中等偏强毒力病毒。本研究为IBD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