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抗倒黍稷种质资源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存在较大差异,鉴定筛选出同时具有高抗倒、丰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的黍稷种质是满足黍稷生产需求的有效途径。在前期对山西省1 192份黍稷种质资源进行抗倒性鉴定并筛选出71份高抗倒种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结果显示,共筛选出6份高抗倒、丰产性最好、适应性广的种质材料和8份高抗倒、丰产性良好、适应性广的种质材料。这些种质可以在山西省及周边省(区)的黍稷生产中进行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新疆干旱少雨、地表蒸发量大、大气干旱等自然条件,对西北干旱区包括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七省区的199份黍稷农家种种质资源材料进行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探讨黍稷种质资源生育期对抗旱鉴定的影响.[方法]以株高、茎粗、穗长、叶长、叶宽、草重、穗重、穗粒重等性状为考察指标,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及逐级分类法综合评价供试材料的抗旱性.[结果]一定的旱胁迫会推迟黍稷种质资源的生育进程,延长生育期.是否按生育期类型划分对抗旱鉴定结果有直接影响.对完成抽穗、结实并成熟的173份种质资源按早熟、中熟、晚熟进行分类后,鉴定为一级抗旱24份(其中早熟型4份,中熟型15份,晚熟型5份),二级33份、三级80份、四级26份、五级20份,鉴定结果呈正态分布,符合抗旱性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结论]对于生育期相差较大的黍稷种质资源而言,需要按种质资源生育期划分类型后再进行抗旱性鉴定.  相似文献   

3.
黍稷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纶  王星玉  温琪汾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3):227-232,240
黍稷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工作,为了使繁殖更新技术更加规范化,从黍稷种质资源多样性组成、不同类型黍稷种质资源的繁殖特性、黍稷的繁殖生物学基础及其繁殖特性、黍稷繁种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工作程序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黍稷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技术的规范化操作,为今后黍稷种质资源的繁殖更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黍稷种质资源的粒色是黍稷的主要农艺性状。粒色分类表明,黄粒种质比例最高,白粒种质次之。特性鉴定表明,白粒种质的优势最大,黄粒种质次之,说明白粒种质进化程度最高;但黄粒种质适应性和生育期又比白粒种质优势大,以至造成在分类中黄粒种质比例大于白粒种质的结果。红粒、褐粒、复色粒和灰粒种质也各自有自身的特色,在黍稷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21,(1):76-81
为了摸清黍稷种质资源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试验以山西省1 192份黍稷种质资源为材料,对3个不同生态区不同生育期经济系数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深入研究和利用黍稷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是随着不同生态区不同生育期类别而变化。在3个生态区中,晋北生态区种质的经济系数以生育期90 d以下的最高,为0.42;晋中生态区的种质以90 d以下和101~110 d的最高,均为0.36;晋南生态区的种质以90 d以下的最高,为0.37。3个生态区中不同生育期类别的种质,平均值以90 d以下的最高,为0.38;101~110 d的次之,为0.36;91~100 d的最低,为0.34;生育期经济系数平均值为0.36,变化幅度为0.33~0.42,这也是黍稷作物的经济系数和变化幅度。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与不同生态区的无霜期、年平均气温、≥0℃积温和年降雨量关系密切,除此之外,与人为的栽培管理条件也有关。在稀植和氮肥过量的情况下,生育期短的种质经济系数降低;在密植水肥差的情况下,生育期长的种质经济系数升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黍稷核心种质的构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构建黍稷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方法】以中国黍稷种质资源数据库中记录的8 016份黍稷资源为材料,按地理来源划分成23个组。各组内在11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比例法取样,并依各组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进行适当调整,构建黍稷核心种质。通过对核心种质各性状特征值、符合率、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检验来检测核心种质。【结果】780份资源组成的初选核心种质占原始材料的9.73%。对构建的核心种质多项参数进行了评价。【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核心种质是有效的,初选种质较好地代表了供试种质。  相似文献   

7.
利用SSR标记分析黍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揭示不同来源黍稷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群体结构差异,为黍稷起源进化研究奠定基础。采用80对黍稷特异性SSR标记对56份黍稷材料进行PCR扩增,通过进行遗传参数、聚类、主成分、遗传结构等分析,评估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以探讨遗传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黍稷资源的多样性指数(0.846 7±0.152 8)和多态性信息含量(0.445 8)均高于印度资源(0.838 0±0.143 5,0.394 8),遗传多样性更丰富;根据UPGMA聚类,将56份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类群Ⅰ有21份,主要包括印度黍稷,其他类群主要为中国黍稷;利用Structure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56份材料被划分为3个群组,其中,类群ⅰ和类群ⅱ主要包括印度黍稷,类群ⅲ主要包括中国黍稷;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6份黍稷材料共划分为5个类群,这5个类群划分界限清楚,种群结构明显,不同的黍稷有严格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国黍稷种质资源入国家种质库贮存的情况,阐述了黍稷繁种入库的程序、做法、关键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黍稷抗旱种质筛选及抗旱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反复干旱的方法,对山西有代表性的500份黍稷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旱性鉴定评价,筛选出9份1级高度抗旱的种质。对1级高度抗旱的种质又进行了田间抗旱生理指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的测定和实验室离体叶片含水量的测定,进一步验证了反复干旱法对大批量黍稷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评价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也揭示了黍稷种质的抗旱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沈农265、辽粳263、辽盐16和屉优418为试材,研究不同穗粒型水稻品种结实性的差异及其与着粒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直立密穗型与弯曲散穗型品种间结实性等穗部性状差异明显.一般散穗型品种结实性好于密穗型品种.着粒密度与实粒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实粒率的高与低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着粒密度的大小.一次枝梗结实率在两种穗型间差异不大,主要是密穗型品种二次枝梗结实率尤其是中下部二次枝梗结实率明显高于散穗型品种.因此,提高密穗型品种中下部二次枝梗结实率是提高其结实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协同选择环境细菌抗生素抗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的长期滥用,引起环境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加速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环境中的传播扩散。在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中,细菌不仅具备重金属抗性,并且具备多种抗生素抗性,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水平也随之升高。在介绍重金属与抗生素抗性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环境细菌的抗生素抗性、重金属抗性及其相关抗性机制,并着重论述重金属和抗生素协同选择环境细菌耐药性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2.
范洪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54-5055,5145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e L)因其营养价值高被广泛栽培,然而在我国种植以培肥地力兼顾饲草生产为目的,主要种植在没有灌溉条件的瘠薄地、盐碱地上.因此,培育出抗逆性强的紫花苜蓿品种,对于发展我国畜牧产业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就紫花苜蓿抗逆性评价方面进行综述,主要就紫花苜蓿的抗旱性、抗寒性、抗盐碱性、耐热性的评价方法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的重点展开讨论,为今后紫花苜蓿的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诱导抗病性以其作用效果明显,具有广谱性以及对环境安全的优点已成为植物病害防治的新手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诱导抗性的诱导因子和诱导机理,并分析了诱导抗性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4.
植物抗病性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植物抗病性是当前植物病理学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也是植物 -病原物互作及植物免疫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与鉴定促进了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的研究。本文就近几年来对植物抗病性的鉴定方法、植物结构抗性、生理生化抗性及分子抗性三种水平的抗病机制与抗病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花生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花生抗病性分子标记、抗病性遗传规律、抗病机理、抗病种质发掘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经过超临界CO2流体携带戊唑醇防腐剂处理后的杉木、马尾松、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的防腐性及戊唑醇防腐剂的抗流失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杉木、马尾松、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经戊唑醇处理后,防腐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在绵腐卧孔菌或彩绒革盖菌的腐蚀下,杉木、马尾松的质量损失率降到10%以下;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的质量损失率降到5%以下;戊唑醇防腐剂的抗流失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山桃抗盐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山桃抗盐碱性,以一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0.4% NaCl溶液、pH 9.5 KOH溶液灌根处理的方法评价其抗性.结果表明:盐溶液处理30 d后,实生苗存在极强、强、中等3种抗性类型,分别占群体总数的95.0%,4.0%,1.0%,群体抗性分离显著;碱溶液处理16d后,实生苗仅存在极强、极弱2种抗性类型,各占群体总数的99.0%、1.0%,群体抗性分离明显.山桃为极强抗盐碱型树种,其群体中绝大部分植株抗盐性和抗碱性极强,是优异的抗盐碱型桃树种质资源树种.  相似文献   

18.
19.
钼(Mo)作为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植物对钼的吸收转运主要受到钼酸盐转运蛋白基因MOT1和MOT2调控,钼进入植物体内以含钼酶形式参与植物生长代谢,其中对植物抗逆性方面的调控主要表现为:钼通过含钼酶硝酸还原酶、醛氧化酶、黄嘌呤脱氢酶影响植物体内的光合碳氮代谢、激素合成和活性氧代谢进而调控植物抗寒性;钼通过硝酸还原酶和醛氧化酶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调控根系发育、养分水分利用及抗旱基因表达,进一步影响脂质合成与代谢调控植物抗旱性;最新研究还发现钼在植物适应盐胁迫、缓解重金属胁迫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通过钼营养调控提升植物的抗逆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野生稻为水稻的野生近缘种,由于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未受到人为选择,其中蕴含着大量栽培稻已丢失的优异基因,是重要的基因宝库.长期以来,各国科学家不断努力挖掘野生稻的优异种质,探索其优异性状的内在遗传规律,用于水稻育种改良.从野生稻优异基因挖掘和利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回顾了近几年野生稻的不育性、抗病虫性以及抗逆性等优异性状的研究进展,并对现存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