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对广州市增城石滩镇绿地进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绿地的组成、分布和空间结构,对镇区绿地的功能、布局、植被组成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规划石滩镇绿地生态系统为"一江、两环、双轴、七园"的环网式结构。以公园、水源保护绿带、滨江特色景观、道路防护绿带、风景区、农田防护林网为建设主体,构建开放型的生态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宁波市自然概况、城市森林现状及其城市特色,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结合"核、环、轴、楔、园、链"结构模式,提出了宁波市城市森林系统结构;建议加强城市绿心和生态保护带建设,改善城区森林绿地质量,提供城市生态资源氧库,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演绎城市文脉,引导城市环境与郊区自然环境共生与交融,建设具有山水特色的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谷型城市资源特色的分析,梳理河谷型城市的典型特征和城市建设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打造河谷型宜居城市的4大发展战略,并以伊宁市为例探讨建设河谷型宜居城市的首要方向和重要措施,以实证的方式分析说明打造河谷型宜居城市的必要性和重要的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分析了武汉城区古树资源的特征,并从区分不同树种的使用目标、发挥生态功能、本地树种开发、园林群落多样性以及特色园林景观构建等5个方面阐述了古树资源对市区树种规划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瘦西湖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西湖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是城市森林生态体系研究与示范扬州试验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历史遗存植物造景、坚持乡土树种地被植物应用、加强生物多样性原则、开发水生湿地植被景观、推进生物防治管理等,阐明了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就自然植被资源保护、湿地植物景观以及生态绿地模式建没等设想,对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具有生态性、生产性、观赏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形式。文章通过对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的内涵和其中自然山水特色资源的研究,分析了苏州胥王山农业生态旅游区中的自然山水特色资源在其标识设计中的体现,并探讨了自然山水特色资源的利用对风景区标志设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河北省城镇特色景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河北省城镇建设特色景观的优势和劣势,指出其存在整体性差、规划水平低、缺乏保护和管理不足等问题,探讨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构建地方人文景观体系、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等进行新型城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资源保护与科学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资源状况,提出从保护入手,通过规划先行、加强宣传、封育结合、减少采伐、强化消防、防控病虫等举措夯实公园基础;以发展的眼光,采取科技支撑、建立基地、挖掘资源、山水一体等手段建设森林公园。总结出树立生态系统保护理念、统筹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推进公园文化建设与崇尚生态文明的森林公园保护与科学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9.
农田林网与园林景观,不能搞得像城市那样精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乡村田园生态系统,要把握农村讲实效、耐粗放的特点。本文采用实际调查的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并按林业标准技术规程,把相关元素汇制在地形图上。规划重点凸显文化之乡特色,实现自然生态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自然、人类及生物所造的生态系统的可能性和限度为基础谋求最佳土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健康理念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生态系统健康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发展过程、概念、指标、评价方法,旨在对城市生态系统实施可持续性管理和合理利用,为生态社会、经济的整合与协调及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徐琤  邬嘉颖 《中国城市林业》2013,11(3):19-21,24
城市绿地建设在确保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应该凸现一定的文化内涵。文中以无锡为例,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城市绿地"文化建绿"的原则,并对在建设规划层面的主要途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创森理念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未来城市发展需求,提出城市森林是继承与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城市绿化的高级阶段的思想;预测未来城市形态,提出以生态绿化空间为主体的未来城市空间"网状结构"以及从绿肺扩展为绿脉的观念和构建生态绿地网络的技术;从城市现阶段发展启动出发,根据实践案例,提出城市"生态-文化区"(ECD)概念以及点、带结合的ECD网络空间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对唐山市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唐山地貌特征、资源分布现状及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了"两核、一带、二区、七极、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同时,根据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从"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文化"3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4.
浐灞河流及河滨自然空间是西安市城市的天然绿色屏障,流域内分布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河流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文章在分析基底现状的基础上,对浐灞流域的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规划,力求为西安市的森林城市建设注入生态文化内涵,使河流资源成为市民的生活娱乐新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湿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生态恢复及绿化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湿地生态建设应加入生态廊道建设理念并注重生态修复和近自然的管理模式,根据湿地不同的立地条件推荐了可使用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6.
面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考虑对自然进行生态补偿性设计,建筑的屋顶花园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具有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净化城市空气等多个方面生态功能,作者论述了屋顶花园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并对我国屋顶花园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娜  郑志林  刘畅  高强洧 《绿色科技》2022,(2):164-166,170
城市高度建成区是我国城市不断扩张的结果,具有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等特点;但城市绿地空间不断缩小、生态功能持续退化、热岛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也日趋严重,制约着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渝中区为例,在深剖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渝中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应从加强区内自然山水重要生态资源保护修复、多渠道拓展绿...  相似文献   

18.
应用RS、GIS技术,对张家港市建成区绿地景观的结构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指数的分析,并获得了绿地景观格局的现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张家港市建成区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其绿地格局能较好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满足游憩需求,并有较大的改善余地。  相似文献   

19.
临安市森林城市建设实践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系统理论及临安市山地森林资源状况,结合城市现代发展战略,提出了临安市"建设山水绿色名城,构筑吴越生态家园"的理念,明确了建设森林城市的规划目标与规划布局,创建具有吴越文化特色、生物种类多样、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城市,从而有效地改善本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佳佳  吴何珍  董泓 《绿色科技》2022,(2):114-115,118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关键.以安庆市为例,探究了安庆市大气污染的现状,讨论了污染的特点及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健全完善的环保立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城市绿色交通、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防治对策,为防治大气污染、提高城市大气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