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达州市发展再生稻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品种选择、留桩高度、肥料运筹、水分管理、化学调控等对再生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结合达州市再生稻种植区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为达州市发展再生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广东再生稻的发展概况,从品种筛选、种植模式、生长发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广东人工收割再生稻和机收再生稻的研究进展,并对广东机收再生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机收再生稻的生产建议,旨在促进广东机收再生稻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再生稻根系的组成与作用,再生稻根系机能与腋芽再生力、再生稻根系特性与稻谷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施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艺措施对再生稻根系的调控等。同时对再生稻根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再生稻源库特性的影响因素,再生稻和头季稻源库的差别,以及不同再生稻源库的差别和再生稻源库的生理特点等方面对近年来再生稻源库特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再生稻生产的历史和头季机收再生稻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的历程,从机收再生稻品种筛选,栽培技术创新与生产利用模式创新,配套农机装备的引进研发与机艺融合,技术示范推广,对再生稻认识提高以及再生稻面积、单产和米质的突破等方面综述了湖南机收再生稻技术创新与生产推广及机械化应用所取得的成效,从政策上、生产上、科研上分析了当前再生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湖南省永州地区温、光、水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水稻种植区推广再生稻模式,可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种粮效益。介绍了永州再生稻产业发展现状和再生稻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成效,分析了再生稻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对进一步发展再生稻高效生产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再生稻的发展优势及常德市再生稻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再生稻的发展思路与对策,以期为常德市的再生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再生稻边行效应进行了观察、调查,分析了头季稻成熟后期受光态势的差异对再生稻有效穗数的影响。通过试验,提出了采取加大行距、宽窄行栽培的技术措施,能增加再生稻有效穗,增加再生稻产量。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再生稻生产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调查安徽省再生稻生产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安徽省再生稻生产应用现状,分析了再生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优势,提出了发展再生稻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再生稻是一种资源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种植模式,对于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和保障国家口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机收再生稻模式在我国南方稻区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hm2,周年产量可达到15 t/hm2。但是再生稻头季机收环节造成的再生季产量和加工品质下降,限制了机收再生稻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此,本文重点介绍了机收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并总结了机收再生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机收再生稻产能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再生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研究的进展,包括再生稻生育特性,生理生态及栽培技术,讨论了再生稻进一步高产还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年两品种(组合)抛秧与常规手插的对比研究,阐述了抛秧再生稻的产量形成特点与成穗规律,得出抛秧再生稻能获得比手插再生稻相当或更高产量的结论.并对抛秧再生稻的高产机理及配套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腋芽萌发能力对再生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能够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一种两收,能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再生季有效穗数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重要因子,而有效穗数取决于再生芽萌发能力。提高再生稻腋芽萌发能力对提高再生季水稻产量有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再生稻发展现状,综述了腋芽萌发能力和其影响因素以及提高腋芽能力的技术措施等,并提出了未来加强再生稻腋芽萌发的研究重点,以期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杂交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水稻》2019,(1):44-46
介绍了重庆地区强再生力杂交水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高产示范效果,总结提出了强再生力品种选用、早播机插、水肥耦合、严防病虫、适时机收等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技术,建议在全国水稻生产轻简化、机械化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协作攻关,提高机收效率和再生稻单产水平,进一步促进本技术及4LZ-0.3A小型收割机在西南再生稻区的推广应用,以稳定和恢复再生稻的蓄留面积,发挥中稻—再生稻模式增产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油菜—再生稻三熟制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油菜—再生稻栽培模式的示范结果来探讨在温光资源种三季不足、种两季有余的地区种植油菜—再生稻三熟制栽培模式,分析了油菜—再生稻的栽培技术。为油菜—再生稻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再生稻受稻瘿蚊危害轻的现象的研究,明确了在稻瘿蚊重发区双季稻改再生稻可以有效地控制稻瘿蚊成灾;再生稻避蚊减害的原因是因为再生芽易受害期短和可能与再生稻的株型结构特点有关;不同播期的再生稻避蚊减害效果不一样。3月20日前播种的避蚊减害效果好;及时烤田是再生稻避蚊减害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7.
种植再生稻是闽北山区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充分利用山区光照、气候条件,推广种植再生稻有利于增产增收,节本增效。文章根据资料和实践介绍了再生稻病虫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9个杂交水稻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头季稻有效穗组合间差异不显著外,其它经济性状包括头季稻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再生稻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组合间差异显著;头季稻产量、再生稻产量组合间差异显著;头季稻产量与头季稻结实率、千粒重呈正相关,再生稻产量与再生稻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呈正相关;再生稻千粒重与头季稻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再生稻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分别与头季稻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安乡县再生稻产业的生产现状,总结分析了现阶段安乡县再生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意见,以期为安乡县再生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寻求一条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黄寅虎 《作物研究》1992,6(1):45-45,4
1901年,益阳地区中稻蓄留再生稻面积2.1万亩,头季平均亩产538.9kg,再生稻平均亩产159.9kg,两季合计亩产698.8kg。千山红农场连片种植582.5万亩,头季平均亩产550.6kg,再生稻平均亩产187.3kg,两季合计亩产737.9kg。其中该场一分场七队农户秦再奇种植2.0亩汕优63蓄留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510.0kg,再生稻平均亩产305.0kg,创益阳地区再生稻单产最高纪录。展示了益阳地区再生稻生产有着很大潜力,同时也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产栽培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