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水质恶化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水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要随时观察水质的变化,及时调控水质,以保证养殖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周惠明 《水产养殖》2005,26(1):45-45
根据青虾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周期内的环境条件的变化,要使青虾达到稳产高产,关键在于抓好养殖管理中的四个“调控”。  相似文献   

3.
《科学养鱼》2015,(1):47
<正>近日,为着力提升青虾养殖科技管理水平、创新青虾养殖模式、带动农渔民实现收入倍增,安徽省芜湖县水产站借助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组织该县30余名青虾养殖大户先后深入江苏省溧阳社渚镇青虾养殖基地、浙江省湖州市特色水产养殖基地考察学习交流。在江苏省溧阳市考察期间,组织该县青虾养殖大户观摩了溧阳市社渚镇虾塘水草种植、微孔管道增氧及微生态制剂应用等水质调控技术,并与溧阳  相似文献   

4.
加强虾池水质管理 ,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夺取池塘青虾养殖高产的重要措施。具体应掌握以下四个环节。1按照青虾生长发育对水质的要求管好水质青虾为甲壳类水生动物 ,要求虾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 ,pH为 7~ 8,透明度在 40cm左右 ,池底的淤泥 1 0cm左右 ,有机质含量较少 ,水质清新活爽。在养殖过程中 ,我们可参照上述因子 ,通过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调控 ,使虾池水质主要因子都保持在青虾生长最适宜的状态 ,以促进青虾生长。2按照水质主要因子的变化规律管好虾池水质溶氧既是养殖水质的一个重要因子 ,又是青虾生存的首要条件。水中溶氧的…  相似文献   

5.
三种不同养殖品种池塘水质变化特征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养殖泥鳅、翘嘴红鲌和青虾池塘的水质变化特点,并用VIKOR算法比较了三种养殖品种的池塘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三种养殖品种池塘的水质变化特点基本相同,但是三种池塘中,青虾养殖池塘水质最优,泥鳅池塘次之,翘嘴红鲌池塘最差。  相似文献   

6.
利用先进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与设施进行的全封闭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具有节水、节地、节能、环保等优点。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调控。以下就陆基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对虾养殖的水质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连民 《河北渔业》2007,(9):31-31,45
池塘水质的调控和管理是对虾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虾养殖的成败.目前,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水质污染日趋严重,造成病害频发,因此,加强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科学养鱼》2006,(12):84-84
影响水产养殖效果的几大要素依次是:水质、饲料、疾病、应激。一、水质俗话说:“养鱼先养水”。要想取得水产养殖成功,最关键的是将水质调控做到位。而水质调控的关键是:溶解氧、水温、氨氮、亚硝酸氨、有机物等。1.水的肥度:水的肥度是水产养殖最关键的因素。水的肥度主要是指  相似文献   

9.
池塘养殖生态系水质调控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国内外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水质调控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和一些具体实例。指出对封闭养殖模式的水质调控技术和盐碱地养鱼池塘的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是我国现代水质调控技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池塘虾蟹高产高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单一养殖青虾,不但造成池塘利用率下降,而且还存在其他一些不利因素。据本地区青虾养殖实践,池塘单养青虾的主要缺点有:一是池塘单养青虾以种植苦草为主,净化水质的能力较弱,在青虾高产养殖模式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青虾生长最旺盛的高温季节,池塘的日投饵量常很大,因此进入养殖水体中有机污染较严重,易产生大量的蓝藻,死亡的蓝藻会分解产生有毒的蓝藻素,轻则影响青虾体质而使青虾滋生疾病,重则造成青虾中毒死亡;大量的蓝藻还会阻碍阳光透入水中而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而造成水草死亡,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池塘健康养殖中水质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勇 《内陆水产》2002,27(6):15-16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原产于西太平洋沿岸,是北美和中南美洲重要的养殖对虾之一,它具有生长快,对饲料蛋白需求量低,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易于进行集约化养殖以及抗病力强等优点。1988首次引进我国后,近2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养殖面积和产量都不断递增。但病害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危害日益严重,追其根源,主要是由于水质恶化引起。因此,水质的调控与管理已成为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否成功与高产以及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谈谈南美白对虾池塘健康养殖中水质调控的主要措施。1生物调控生…  相似文献   

12.
青虾养殖在我市虽历史悠久,但仍习惯于传统的囤养、套养和放养抱卵虾育苗,进行一年一季养殖成虾的模式,产量低,商品虾规格小,影响鱼池的经济效益。根据这几年的养殖试验,总结出青虾池塘两茬高产养殖新方法。 一、环境建设新方法 1、虾池建设:青虾养殖池应选择在水质清澈、排灌方便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蔡雪峰 《科学养鱼》2005,(12):82-83
水质好坏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因此,养殖过程中最重要,同样也是最困难的工作就是保持一个对养殖品种来说最佳的水质。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应该知道水质中可能对鱼、虾造成影响的因素,只有了解这些因素,才能够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去调控水质,才能逐步将调控水质的水平提高。影响水质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  相似文献   

14.
正青虾主养是以青虾为主的养殖模式,主要放养青虾,可搭养少量鲢鳙鱼等调控水质。长江流域青虾主养模式通常一年养殖两季,即春季主养和秋季主养。春季主养是指1月上旬至3月上旬放苗养殖,至6月底捕捞结束的整个过程;秋季主养是指6月底至8月上旬放苗养殖,至年底或次年春节成品虾捕捞上市结束的整个过程。青虾新品种主养过程中,种源、水草、水质、饲料和捕捞是影响商品虾产量和规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温室养殖甲鱼,气温和水温较高,养殖水体偏小,长时间的集约化养殖,会导致水质条件下降,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治理水质恶化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频繁大量地换水,这种做法既影响甲鱼正常生长,使甲鱼产生应激反应,又浪费人力财力。如何针对温室甲鱼养殖的环境特点,实行人为干预和调控,保持良好的水质状态,  相似文献   

16.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可见水质和底质的调控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水质和底质的调控也恰恰是养殖户最头疼的问题,他们想通过各种手段和使用各种水质调节剂来达到一个满意的养殖水环境,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在广东,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往往是一年养两季,因此,年初放苗前的清塘以及肥水等各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今年养殖的成功与否。特别是晒塘和清塘,它们是水质和底质调控的基础,我们应当正确、合理的进行。本文欲从养殖的初期阶段来探讨水质和底质管理的细节,以达到一个较好的养殖水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推广青虾养殖中采取了苗种选优、大规格放养、合理种草、优质饵料投喂、使用增氧机增氧、生物制剂及底改养护水草与水质等多项关键技术,改变原来池塘养殖青虾低水平、随便养的习惯意识,近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走进苏南水乡水产业界,青虾的池塘养殖往往是渔农们的"副业"。他们将青虾与河蟹搭配着放养,在消耗大量河蟹剩余饵料及次生下脚料的过程中,青虾迅速生长,既不占时,又不占池;既节省成本,又改善水质;还直接地肥了青虾,长了河蟹,增加养殖收入,降低投资风险,一举数得。应用河蟹池里套养青虾的生产技术,已经成为苏南渔农一年养殖生产中最为舒心的生财之道了。江苏溧阳市埭头镇邹家村农民高雪才就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9.
一、改进水质调控 青虾不耐缺氧,其耗氧率与窒息点均高于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如“四大家鱼“的窒息点为0.6-0.3mg/L,而成体雌是的窒息点为1.12mg/L,故鱼池中缺氧时,青虾总是比鱼先浮头和先死亡。而青虾的幼体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饵,浮游生物则要通过施肥进行培养,养虾池施肥又增加了耗氧因子,这与青虾的生长需要高溶氧有矛盾。因此,调控水质是青虾养殖成败与产量高低的关键,养虾水质必须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其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初春3月,江苏南北不同区域的虾蟹养殖户开始忙碌起来。“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藻”。初春养殖水体生态的构建非常重要,藻相的培育尤为关键,其关系到水体中的溶氧、营养、pH及生态平衡等多方面因素。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近年来在江苏不同养殖区域的水质调控实战显示,养殖前期的水质调控主要集中在藻相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