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资丘木瓜药材为试材,将采收后的资丘木瓜果实进行晒制干燥,封装贮藏在阴凉干燥处,研究了不同贮藏时间对资丘木瓜含水量、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资丘木瓜药材中含水量从9.10%上升到14.60%,贮藏期在18个月内,资丘木瓜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以及二者之和基本保持稳定,而18个月后含量开始下降,并且低于药典中的含量。该试验研究资丘木瓜商品药材0~30个月贮藏期的含水量、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发现较长贮藏期引起药材质量下降,以期为资丘木瓜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皱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属蔷薇科木瓜属植物,原产于我国西南,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已形成了资丘木瓜、宣木瓜、川木瓜3个主产区,其中资丘木瓜基地规模最大。(1)历史资丘木瓜主要产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邻近的五峰、巴东、秭归、鹤峰等县也有零星分布,栽培面积6 000 hm~2。有关资丘木瓜的最早记载见于1720年土家族地方志《卯峒司志》,把它列为果部,至今有300年记录;清末民初的《增订伪药  相似文献   

3.
‘资丘木瓜’落果分为生理落果和外源性侵染落果两种,生理落果由营养不足引起,外源性侵染落果由病、虫、鸟等为害引起。针对‘资丘木瓜’的落果原因,分别提出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覃江文 《落叶果树》2002,34(2):34-35
皱皮木瓜可干制成药材,名为资丘木瓜。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栽培面积333.3hm^2,药材产量不足300t。采取修剪更新,疏花,施肥,扩花保叶等管理措施,全镇木瓜产量达到了460t。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曹州木瓜轮纹病、炭疽病、桃蛀螟、桃小食心虫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方法,为曹州木瓜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木瓜是南海区居民喜食的蔬菜品种,也是我区的主要栽培蔬菜,种植面积约5千亩。近年来部分地区木瓜病毒病发生加重,已成为木瓜的最主要病害,对木瓜生产影响极大。为了控制木瓜病毒病蔓延趋势,筛选防治木瓜病毒病的理想药剂,2005年我们引进了2%菌克毒克水剂,进行了防治木瓜病毒病试验,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菌克毒克水剂(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有  相似文献   

7.
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为蔷薇科木瓜属,国内主要产地为陕西、山东、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省区。白河木瓜是白河县的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木瓜是白河县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在当地种植历史悠久,产出的木瓜营养丰富,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同时,还具有美容保健的功效。木瓜生产中,为害其生长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锈病、轮纹病、炭疽病、叶斑病、干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木瓜螟、红蜘蛛、刺蛾、梨木虱、食心虫等,防治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确保木瓜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是确保林业生产效益的前提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木瓜为蔷薇科木瓜属植物。根据多年栽培木瓜的经验,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中国木瓜分为4种5种类,即皱皮木瓜种、光皮木瓜种、毛叶木瓜种和榅桲木瓜种,皱皮木瓜种类,光皮木瓜种类,毛叶木瓜种类,榅桲木瓜种类和观花木瓜种类。介绍了木瓜多年来新育成的优良品系及收集选育的优良品种资源,为木瓜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
段霞 《落叶果树》2007,39(1):27-29
2002~2005年,调查了河南省桐柏山区木瓜病虫害情况.结果表明,危害木瓜的病、虫有16种,其中害虫12种,病害4种.危害较重的有梨小食心虫,严重年份蛀果率达30%.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及木瓜小叶病严重发生时可造成整株死亡.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木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文化底蕴,《诗经·国风·卫风》就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之句,可见早在春秋时期木瓜就被作为礼品送人了。木瓜为蔷薇科木瓜属植物,除木瓜外,该属常见的种类还有皱皮木瓜、毛叶木瓜、日本木瓜、华丽木瓜等,并有大量的园艺杂交品种。需要指出的是,木瓜属植物很多种类都有“海棠”的异名或别名,甚至有些文献称之为“贴梗海棠属”或“木瓜海棠属”,因此这类植物又称“木瓜属海棠”。木瓜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别名海棠、木瓜海棠、木李、榠楂,日本称“花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10米,树皮成片状脱落。叶片椭圆卵形或椭圆长圆形,边缘有刺芒状尖锐锯齿。  相似文献   

11.
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白河县的木瓜种植迅速发展,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木瓜地。然而,面对漫山遍野的木瓜,却受到了市场的冷落,从而严重阻碍了全县木瓜产业发展的步伐。白河木瓜产业发展路在何方?文章文从田间管理、产品开发、集约经营程度等当面出发,就木瓜滞销和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木瓜产业发展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木瓜属植物光皮木瓜、皱皮木瓜、毛叶木瓜、西藏木瓜和日本木瓜等5个种的植物学特征、主要产地分布和品种、营养成分及其主要药理效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伏牛山区林农大面积栽培木瓜,市场销售看好。但是由于在栽培区对发生的病虫害滥用化学药剂,造成病虫抗药,不但影响木瓜的无公害生产,而且还造成木瓜丰产不丰收。如何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剂是产区政府和广大种植户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14.
我国栽培的木瓜优良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瓜属蔷薇科木瓜属植物,在中国生长栽培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我国木瓜属植物有5个种,2个变种,如毛叶木瓜、邹皮木瓜、光皮木瓜、西藏木瓜、日本木瓜等。木瓜既有医药价值、食用营养价值,又有观赏价值。近年来,山东科研等单位,选育了一些优良大果木瓜新品种,其中一部分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现将其主要良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光皮木瓜属蔷薇科木瓜属光皮木瓜种,为落叶乔木。曹州光皮木瓜盛产于菏泽,是山东光皮木瓜的主要分布品种,占总量的七成以上[1]。曹州木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黄酮、酚类和抗氧化物质,极具开发价值,除可加工生产食品、饮料、药品外,还能用于生产保健品、化妆品、色素、木瓜蛋白等200多个产品[2]。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做大做强木瓜产业,对于菏泽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菏泽木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菏泽木瓜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我国野生资源木瓜为原料研制糖水木瓜罐头、木瓜酱的加工工艺,主要操作技术参数及其制品营养保健价值,本研究将为木瓜药用转为食用,加工成天然保健食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几种观赏木瓜的观赏特性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观赏木瓜简析 我国是木瓜属(Chaenomeles Lindl)植物的起源分布中心,木瓜属目前有5个种,分别为光皮木瓜(C.sinen-s妇,又名冥楂、土木瓜)、皱皮木瓜(C.speciosa,又名贴梗海棠、贴梗木瓜、铁角梨、香木瓜)、毛叶木瓜(Ccathay-ensis,又名木瓜海棠、木桃)、西藏木瓜(C.tibetica)、日本木瓜(C.japonica,又名倭海棠,日本海棠、圆子)。其中贴梗海棠(链皮木瓜)、木瓜海棠(毛叶木瓜)以其“花色优美,绚丽多姿”的特性与苹果属(Malus Mill)的西府海棠、垂丝海棠共同被誉为“海棠四品”,极具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木瓜属品种资源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木瓜属(Chaenomeles)品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用41个形态学性状对29个栽培品种和2个野生种进行了数量分类学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木瓜属品种资源可按品种的来源划分为毛叶木瓜种系(Ⅰ)、西藏木瓜(Ⅱ)、皱皮木瓜种系(Ⅲ)和日本木瓜种系(Ⅳ)4个表征群。日本木瓜种系较为独立,与毛叶木瓜种系的亲缘关系最远;西藏木瓜与毛叶木瓜的亲缘关系密切;皱皮木瓜种系位于日本木瓜种系和毛叶木瓜种系之间,与CsuperbaCvilmoriniana聚在一起。主成分分析表明,41个性状综合为6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2.396%。综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应用,作者认为木瓜属栽培品种的分类体系首先应以种系(品种来源)为第一级标准,花的大小可作为品种分类的二级标准,花色作第三级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9.
我国蔷薇科木瓜属种质资源类型较多,而且不同的类型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不能盲目种植,否则,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沂州木瓜研究所从1965年至今一直从事木瓜栽培和育种工作,并对全国各地木瓜生态特征、开花结果习性进行了调查。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果树分类学》等有关文献,将我国木瓜资源清晰的分为4个种、5个种类,便于选择栽培植利用。  相似文献   

20.
兑宝峰 《花卉》2020,(17):41-44
贴梗海棠、木瓜海棠、日本海棠及华丽木瓜是几种相似度颇高的植物,均为蔷薇科木瓜属落叶植物,不少人将其弄混,认为是贴梗海棠的不同品种,其实他们是不同的物种,每种下面还有着不同的品种。都具有树姿优美,花色娇艳,果实芳香浓郁的特点,是花、果、姿俱佳的盆景植物。贴梗海棠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中文正名皱皮木瓜,别名铁脚海棠、贴梗木瓜、木瓜海棠、木瓜、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