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农业由于充分发挥了多种生物种群的作用,实行了多级利用的良性循环,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新能源开发。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农垦局承担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经过3 a的运行,制定了《辽宁省农垦局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制度》,建立了项目管理组织和项目管理制度,完善了省级监管平台,规范了追溯系统,产品实现了可追溯,培育了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自1999年以来,滨州市已全面普及抗虫棉.抗虫棉的推广应用,克服了棉区广大棉农的"恐虫"心理,有效降低了棉铃虫的为害,降低了植棉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棉花产量,增加了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4.
实地氮肥管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观察了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与农民习惯施肥法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在水稻产量持平或略有提高的情况下明显降低了施氮量。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降低了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提高了稻米的透明度,改善了外观品质;实地氮肥管理还明显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胶稠度,降低了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此外,实地氮肥管理明显提高了米粉的最高黏度、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改善了稻米的食味品质。农户示范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对实地氮肥管理改善稻米品质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朱自清这样描写春天:"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风拂面,我们抬头可见春天的痕迹,莺鸣、新芽还有绿茶。  相似文献   

6.
明代是内地与西藏交通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明政府加大了对西南地区茶道的政策扶持,使明代汉藏间茶马贸易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明代通过对川藏茶路的开发,有利于藏汉民族间的融合;促进了汉藏两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川藏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加速了茶文化的传播,又促成了少数民族贵茶习俗的形成;保证了茶马贸易的顺利进行,实现了"以茶驭番"的羁縻政策,从而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包建丰  刘林敏 《茶叶》2015,41(1):41-44
本文简要论述了松阳茶产业的现状,着重探讨了松阳茶业发展的道路,其主要经验是宣传启动了松阳茶业,科技振兴了松阳茶业,市场造就了松阳茶业,政府扶持了松阳茶业;展望未来,茶文化将引领松阳茶业,深度开发将提升松阳茶业。松阳茶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致富了松阳百姓。  相似文献   

8.
优质棉的定义及其评价方法解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回顾了优质棉概念提出的背景,介绍了优质棉定义产生的过程,解释了优质棉品质指标的依据,分析了优质棉的检验规则,并对优质棉标准的适应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范春明 《福建茶叶》2023,(9):193-195
现如今,社会经济及文化水平实现了整体提升,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更是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茶文化在近年来逐步成为了闲暇之际的重要活动元素,各种茶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既有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亦有效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当前,茶文化与舞蹈艺术已实现了初步融合,使得茶文化活动上升至了新的层次,给予了人们更好的精神享受。对此,本文将围绕舞蹈艺术与传统茶艺的融合展开研究,并分别对两者的内涵及其融合的概况、价值作用、融合途径等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着丰富的智慧结晶,在众多的优秀文化中,茶文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自古以来,对于中国人来说,茶以及茶文化都是我们的骄傲,茶叶以及茶文化虽然都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但是在发展中它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世界文明,给世界文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基础上还产生了一批又一批反映茶文化的历史纪录片,随着传媒的发展,传媒的视角也逐渐的伸向了我国的悠久、丰富、灿烂的茶文化,不断涌现出具有浓郁特色的茶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优秀纪录片,丰富了我国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促进了我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使茶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传播途径以及传播方式更加的多元化,传承了茶文化,使茶文化走出了地方、走向了中国、走向了全世界,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使世界享受了茶文化、了解了茶文化。  相似文献   

11.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利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1996年抗农达转基因大豆正式上市以来,有关转基因大豆问题就展开了争论.13年的实践表明,抗农达大豆得到了迅速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大豆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了积极作用.减少了除草剂使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加速了免耕技术的推广,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抗农达大豆也有负而影响,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产量可能降低,出现了13种抗农达杂草.已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开发出了新一代转基因产品,这项技术正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宽窄行栽培模式改善了田间小气候,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效果。根据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研发的2ZG—8型自走式高速水稻插秧机,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在改善了田间小气候的同时,又合理地增加了种植密度,不仅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米的品质也明显提高,使高效的农艺技术通过机械物化为实际生产力,开启了水稻栽培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四个时期阐述了建国40年来我国甜菜科研工作进展状况,介绍了取得的主要成就;①明确了甜菜自然栽培区和集中产区;②搜集整理了甜菜品种资源,选育出若干新品种;③建立了三级良种繁育制度,实现了良种化;④总结丰产经验,推广了先进栽培技术;⑤摸清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流行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③开展了基础理论及生物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4.
英国茶文化     
本文介绍了英国的茶文化体系,包括英国的茶生活、茶品种、茶品牌、茶用具和茶礼仪。英国人塑造了独具特色的英国红茶文化,密切了社会交往,繁荣了文学艺术,培养了学术自由,开创了优雅自在茶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1958年,在全民整风胜利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勁,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綫以后,有力地推动了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全国各地的棉农和棉花科学工作者,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鼓起了冲天干勁,大胆地进行了植棉技术革新,因而使1958年棉花空前丰收,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由于貫徹了党中央所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兴修水利,加深耕层、增施肥料、推行密植、徹底治虫、防病及加强棉田管理等技术,都曾創造了新的经驗,取得了新的成就,丰富了植棉科学技术,特别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稻套麦是阜宁县三麦播种的主要方式,而耕翻麦面积大大减少,这种耕作制度的实施不失为农业生产的重大技术变革,不仅节约了耕作开支,缩短了农忙时间,而且提高了耕作效率,解放了大批劳动力。然而,这种耕作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因为农田免耕保护了某些病菌和害虫  相似文献   

17.
胡苏姝 《福建茶叶》2016,(7):313-314
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漫长的发展史,中国茶文学同样有着悠久的演进史,所以可以把中国茶文学当作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面镜子,茶文学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和黯淡。中国茶文学从《诗经》开始,正式进入了文学视野。两晋出现了《茶赋》,"茶"成为了文化象征。唐朝,茶文学在体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实现了大繁荣。宋朝的茶文学在体裁上有了开拓,出现了茶词,成为中国古代茶文学的巅峰。到了元明清,由于政治制度和时代潮流的影响,中国茶文学走向了衰亡。但中国茶文学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习性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我国茶叶生产,以绿茶为最早。远在一千年以前的唐代,我国已采用蒸青方法加工绿茶。唐代绿茶制法,主要为蒸青团茶;到了宋代,进而改为蒸青散茶;到了明代,又进一步发明了炒青制法,利用干热来发挥茶叶的香味,从此绿茶品质有了更大的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绿茶制法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炒制技术,由手工方式,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产量有了增加,品质有了提高,历史上名贵绿茶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还创造了不少优质名茶。  相似文献   

19.
曾文伟 《作物研究》2013,(5):474-475
介绍了隆回县羊古坳乡富硒稻米开发的实践与成效。“乡香湘”米的开发,创建了富硒优质稻米品牌,形成了富硒优质稻产业,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了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谌志远 《福建茶叶》2016,(10):216-217
中国茶文化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经历了五千年的洗礼,展现了深厚的内涵和审美特质。具有典型民族风格的中国的茶文化,它不仅体现了传统文人对文化的追求,还体现了文人的自身修养。本文探讨了中国茶文化形成的过程,重点研究古代茶文化传播模式,分析了茶产品的文化传播模式,这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翻译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