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不同无花果品种耐盐性与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不同无花果的耐盐特性,为后续的耐盐品种选育研究奠定基础,以‘布兰瑞克’无花果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不同程度盐胁迫对植株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影响。结果表明,0.2%盐胁迫下各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0.4%盐胁迫中后期开始有一定影响,而0.6%盐胁迫初期时相关指标便有极显著差异,表明该盐环境为植株能够承受的极限。在此基础上,以宿迁地区引种的‘布兰瑞克’、‘波姬红’、‘绿抗1号’、‘金傲芬’及‘美利亚’5个无花果品种扦插苗为试材,分析0.6%盐胁迫下植株生理变化,研究不同品种的耐盐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无花果盐胁迫表现差异性较大,黄肉品种‘金傲芬’耐盐特性优于‘美利亚’;红肉品种‘布兰瑞克’耐盐性强于‘波姬红’,‘绿抗1号’高于‘布兰瑞克’;红肉品种耐盐性整体上强于黄肉品种。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及其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阐明盐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性状表现和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能强弱,同时为改良盐碱化土壤提供更加耐盐碱的植物品种,提高盐碱化土地资源利用率,本试验以5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处理(0、0.4%、0.8%、1.2%),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苗高、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均有较大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苗长和根长明显缩短,而且,高质量浓度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苜蓿品种在不同盐浓度间的差异显著;品种间各指标的表现不尽相同,发芽势与发芽率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苗高和幼根长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单项指标耐盐系数和品种综合耐盐指数来看,5个苜蓿品种的耐盐性能强弱顺序为‘Magnum salt’>‘中苜1号’>‘维多利亚’>‘巨人201T’>‘皇冠’。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合盐碱地种植的马铃薯耐盐品种(系),本试验以来自不同地区的6 个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在植物组织培养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NaCl模拟盐胁迫环境,通过比较盐胁迫对植株外观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对耐盐品(系)进行初步鉴定与筛选。结果表明:‘东农09-33069’在成活率、生根率、生根数、根长、叶片数、株高、茎粗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上均表现优于其他5个参试品种(系),且其他5个品种(系)均在部分指标上表现出对盐胁迫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在6 个参试品种(系)中‘东农09-33069’的盐胁迫耐受性强、稳定性高,可初步鉴定为耐盐品种(系)。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晓春  高婷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2):135-141
为研究盐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浓度的NaCl盐浓度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萌发期的室内发芽鉴定,通过对不同盐浓度下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及根、茎、苗高等数据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盐胁迫下(0.2%,0.4%,0.6%),多数品种(13个品种)都能保持较高的发芽能力(89%以上);而当盐浓度达到0.8%时,各品种发芽能力有了较大差别。同时,开始出现畸形苗,是开展苜蓿萌发期耐盐(NaCl)鉴定时最适的起点浓度。耐盐能力越强的品种,畸形苗出现的比例越少。随着盐浓度的增大,毒害作用越大,很多已萌发植株的根失活,而苗越长的植株虽然根已失活,但个别苗会从根茎处发出新根,增加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耐盐较强的品种有:‘岩石’、‘中苜1号’、‘陇东’、‘中苜3号’、‘DS310FY’。本试验的开展,为紫花苜蓿耐盐碱品种快速筛选及盐碱地区紫花苜蓿引种和培育较耐盐的紫花苜蓿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因型花生抗旱耐盐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2020,(8)
旱盐交叉加剧了盐胁迫对花生的危害,评价鉴选抗旱耐盐品种对于盐碱地花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3%盐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对30个花生品种的出苗率、植株形态和生物量等指标进行抗旱耐盐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发芽率和生物量可作为抗旱耐盐评价的首选指标,分枝数、第一侧枝长可作为辅助指标。旱盐胁迫下,30个品种可分成高度抗旱耐盐型、抗旱耐盐型、旱盐敏感型和高度旱盐敏感型。其中高度抗旱耐盐型5个,占供试品种的16.67%;抗旱耐盐型13个,占供试品种的43.33%;旱盐敏感型为9个,占供试品种的30%;高度旱盐敏感型3个,占供试品种的10%。本试验为花生抗旱耐盐机理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了不同类型材料。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不同耐盐类型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盐胁迫对不同耐盐类型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青麦6号’、‘济麦22’为材料,以普通土壤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梯度NaCl胁迫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耐盐类型小麦品种对盐胁迫的响应不同,‘济麦22’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幅度大,而‘青麦6号’的这五项指标下降较为缓慢,胞间CO2浓度升高幅度与‘济麦22’相比也较低;与对照比较,盐胁迫下2个品种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减少,且降幅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加大,但‘青麦6号’产量相对‘济麦22’下降幅度较小。盐胁迫仍能保持较高的光合特性的‘青麦6号’,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是具有较高的公顷穗数。本研究为小麦在不同盐渍程度的盐碱地上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盐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两个小白菜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旨在探明小白菜耐盐的光合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两品种小白菜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以及RUBPCase均逐渐降低,气孔限制值逐渐增大。低浓度(0.5%)盐胁迫对两品种小白菜光合参数均无显著影响,1.0%NaCl胁迫下,盐敏感品种‘改良605’Pn、Ci和AMC均受到极显著抑制(p0.01),1.5%NaCl胁迫下,耐盐品种‘四倍体矮脚黄’Pn均受到极显著抑制(p0.01),AMC受到显著抑制(p0.05),Ls显著提高(p0.05)。可见,Ls和AMC均为高浓度盐胁迫抑制小白菜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另外,叶绿素合成的抑制以及荧光参数和光系统活性的抑制等也是盐胁迫引起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1.8×10~4kg/hm~2超级稻攻关品种‘超优千号’及亲本(‘广湘24S’,‘R900’)为供试材料,在萌发期共设置0、0.2%、0.4%、0.8%、1.0%和1.2%这6个不同盐浓度处理,对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等性状指标进行观测;在幼苗期,分别设置0、0.4%、0.8%和1.0%这4个不同盐浓度处理,对幼苗的根长、苗高、鲜重、地上/地下部分K~+/Na~+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除0.2%盐浓度条件促进‘超优千号’的发芽外,其余情况下随盐浓度升高3个品种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品种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有所不同;(2)不同盐浓度胁迫对3个品种的胚芽和胚根生长均有抑制作用(0.2%盐浓度,‘超优千号’胚芽除外);(3)利用隶属函数分析萌发期各性状指标,发现萌发期耐盐性由强到弱为‘超优千号’、‘R900’、‘广湘24S’;(4)盐胁迫对3个品种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对根的生长影响更加明显,其中‘超优千号’幼苗的各项指标平均减少程度最小;(5)盐胁迫下幼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Na~+含量都有显著增加,K~+/Na~+比都随盐浓度的增加而依此降低,但不同品种间的变化有差异。本研究分析探讨了盐胁迫对杂交稻及亲本品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方平  姚启伦  陈发波 《种子》2012,31(1):5-8
以10个来自三峡库区的玉米地方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实验和设置低氮胁迫处理,研究低氮胁迫下玉米地方品种的苗期植株形态和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低氮胁迫对玉米地方品种幼苗植株形态和生理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不同玉米地方品种的耐低氮特性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地方品种的同一植株性状和同一地方品种的不同植株性状的耐低氮胁迫指数存在差异.侧根数、叶面积、根体积和植株干重可作为玉米地方品种耐低氮种质筛选的形态指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可作为耐低氮种质筛选的生理指标.此外,三峡库区玉米地方品种中有较丰富的耐低氮种质可供玉米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耐盐性较高的甜菜品种,营养液培养33份甜菜幼苗,并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比较这些材料处理组与对照组幼苗的根长、株高等指标,对甜菜种质资源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盐胁迫对甜菜幼苗根的影响最大,对SPAD值影响最小,对株高、植株鲜重和地上部鲜重3个指标影响一般。(2)最终将33个供试材料分为3类:第1类为耐盐材料,包括‘54338’、‘FLORES’、‘44581’等19个材料;第2类为敏盐材料,包括‘52212-1’、‘2928’、‘54303’等6个材料;第3类为耐盐性一般的材料,包括‘44176’、‘28010’、‘KUHN1387’等8个材料。研究结果可为甜菜的耐盐处理研究和耐盐育种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不同棉花品种在苗期的耐盐性。试验以6个不同熟性棉花品种为试材,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0.3% NaCl胁迫处理24、48、72 h对棉花幼苗根系膜脂过氧化、质膜完整性、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处理24 h对棉花幼苗根系细胞膜完整性及活性氧的积累几乎没有显著影响,而处理48~72 h后活性氧积累显著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强,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丙二醛的累积及膜相对透性增加进一步被希夫试剂染色和伊文斯蓝染色所证明。通过对6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0.3% NaCl胁迫处理72 h后,不同品种棉花幼苗根系耐盐性由高到低依次为:‘N181’>‘N52’>‘N177’>‘K-1’>‘N203’>‘中50’。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刺槐幼苗光合作用以及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探索刺槐耐盐胁迫的生理机制和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别,为干旱盐碱地区生态树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采用盆栽实验,以“豫引1号”和“3-I”两个刺槐品种的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0nmol/L,200nmol/L,400nmol/L三个浓度梯度的NaCl胁迫处理,利用dualPAM-100叶绿素荧光仪研究NaCl胁迫对刺槐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同时通过显微电镜观察研究NaCl胁迫对刺槐幼苗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受到不同浓度NaCl胁迫后,“豫引1号”和“3-I”的差异十分显著,两个品种的Fm值和叶片解剖结构在不同浓度胁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3-I”受NaCl胁迫影响较大,受害较重,而“豫引1号”具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在400nmol/L NaCl胁迫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摘要:本试验比较了两个网纹甜瓜(‘春丽’和‘阿鲁斯春’)幼苗在不同浓度NaCl(0、50、100、150和200 mmol?L-1)胁迫下幼苗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浓度NaCl(50 mmol/ L)处理后,两个甜瓜幼苗的生长量、Fv/Fm、ETR、ФPSⅡ和qP值与对照比有所上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这些指标开始下降。相同浓度的NaCl处理对‘春丽’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影响小于‘阿鲁斯春’。在0-200mmol?L-1NaCl胁迫下‘春丽’Pc平均值比“阿鲁斯春”高,Hd所占比例低于‘阿鲁斯春’,两个品种Ex平均值比较接近,这些数值的变化与甜瓜品种的耐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得到参试品种果肉脆度的遗传传递力指数和估算组合传递力及狭义遗传力,用‘瑰宝’作测试品种,计算每个参试品种的遗传传递力指数,用亲子回归系数估算法,计算不同组合脆肉性状的组合传递力和狭义遗传力。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瑰宝’作父本时,3个品种的脆肉性状遗传传递力指数为‘秋红’最大,‘奥山红宝石’次之,‘玫瑰香’最小;‘瑰宝’作母本时,其后代果肉脆度与父本关系较大,7个品种的脆肉性状遗传传递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秋红’、‘皇家秋天’、‘粉红太妃’、‘粉红葡萄’、‘无核白鸡心’、‘达米娜’、‘玫瑰香’;通过不同杂交组合的组合传递力比较发现,软肉品种和特脆品种杂交>脆肉品种和较脆品种杂交>较脆品种和软肉品种杂交,亲子回归系数估算,葡萄脆肉质地的狭义遗传力h2=0.9816,说明脆肉性状遗传能力较强。葡萄品种脆肉性状的遗传力和杂交组合传递力的估算对葡萄育种选择选配亲本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小麦品种芽期耐盐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在芽期的耐盐性,本研究以6 种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NaCl (盐浓度分别为0%(CK)、1%、1.5%、2.0%)胁迫处理后,分别测定并分析小麦芽期的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试验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小麦的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都随之降低。其中,在高盐(1.5% NaCl)处理下,‘宁春4 号’、‘Drasdal’在芽期比较敏感,‘红芒麦’、‘毛火麦’在芽期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宁春27号’、‘山融3号’表现出比较强的耐盐性。因此,在高盐胁迫下‘宁春27号’、‘山融3号’芽期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下小麦品种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不同品种在不同盐浓度下的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盐胁迫下小麦的耐盐性、筛选耐盐品种,选用本地区生产上常用的1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0 mmol/L NaCl和150 mmol/L NaCl处理小麦,测定小麦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盐溶液的胁迫下,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及脯氨酸含量对NaCl胁迫的反应不同‘沧麦6005秃’、‘6005诱-1’、‘沧麦6005诱-2’、‘沧麦6005诱-3’四个品系的耐盐性较好,‘沧麦6005秃’、 ‘沧麦6005诱-1’耐盐性最好。可见盐处理后小麦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其抗盐性密切相关,这将为研究小麦盐渍逆境下的小麦育种及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谷子杂交种和常规品种进行耐盐性筛选与研究,选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27个常用谷子品种进行了芽期耐盐性筛选试验,对筛选出的芽期耐盐性品种进行了苗期耐盐性鉴定试验,对部分品种进行了盐胁迫条件下出苗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谷子品种芽期在0 mmol L-1和150 mmol L-1盐胁迫下,相差很小,在200 mmol L-1盐胁迫下,差距明显。在200 mmol L-1NaCI溶液的环境下,张杂谷3号达到3级耐盐标准、张杂谷DH3达到5级耐盐标准。不同谷子品种在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提高,出苗率逐渐下降;随着盐浓度的提高,谷苗生长高度逐渐下降。个别不耐盐的谷子父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杂交种,耐盐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经结果分析,土壤盐度大于千分之三,不适宜谷子的正常生长,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的轻度盐碱地,是将来选育耐盐谷子品种的重点利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比不同品种水稻发芽阶段的耐盐性,筛选出耐盐性更强的品种,以0、0.3%、0.5%NaCl处理水稻种子,分析不同程度盐胁迫下9个水稻品种生长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水稻发芽阶段,0.3%和0.5%NaCl处理下显著抑制其出芽和生长,其中‘9311’水稻品种变化最小。与无盐处理相比,仅在0.5%NaCl处理下的芽长和根长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11.9%和11.5%。盐分胁迫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抑制程度高低顺序为‘G1’>‘银香38’>‘津原U99’>‘软香粳’>‘金稻919’>‘津原77’>‘津原E28’>‘天隆粳2号’>‘9311’。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水稻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在9个水稻品种中‘9311’的耐盐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