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研究筛选出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最佳方法,首先通过液相色谱检测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y=2.9×105x-1.8×106,R2=0.9999),然后通过对5种不同提取剂(甲醇、乙醇、乙腈、苯酮、二氯甲烷)的提取样品后液相色谱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其中较好的提取试剂-二氯甲烷,并且其最佳浓度为55%(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的检出浓度为931.4μg/m L)。研究建立了一种氯虫苯甲酰胺最佳液相色谱方法(在常规的液相色谱条件下,以55%的二氯甲烷提取),为氯虫苯甲酰胺后续的残留以及消解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为筛选出对稻田养鱼安全、能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农药,验证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0.3%苦参碱水剂、30%茶皂素水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广西三江县植保植检站于2018年6月开展了这4种药剂防治第三代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以为指导农户科学用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第三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孵化盛期,喷施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a、100亿孢子/mL  相似文献   

3.
为了监测水稻中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的残留量,本文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的QuECh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UPLC-MS/MS)同时测定糙米、稻壳、秸秆中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振荡提取,PSA或C18净化,UPLC-MS/MS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最佳提取溶剂为50%乙腈水,提取方式为振荡提取,选择C18作为糙米提取液的净化剂,PSA作为稻壳和秸秆提取溶剂的净化剂。氯虫苯甲酰胺在0.1~100 μg/L、噻虫胺胺在0.1~5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两种农药在糙米、稻壳和秸秆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3.2%~105.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2%~10.1%;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在糙米中定量限为0.005 mg/kg,在稻壳和秸秆中均为0.025 mg/kg。该方法前处理过程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同时检测糙米、稻壳、秸秆中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4.
<正>为探索河南省信阳市茶园灰茶尺蠖对不同药剂的抗药性,信阳农林学院研究人员以灰茶尺蠖为研究对象,选择10种药剂进行室内药剂筛选,进而将筛选出的药剂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0%辛硫磷乳油、240g/L虫螨腈悬浮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g/L溴氰菊酯乳油、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灰茶尺蠖的防效较高,均在90%以上,筛选出来进行毒力测定;灰茶尺蠖对室内筛选出5种药剂的抗药性大小为30%唑虫酰胺悬浮剂(2.8129)  相似文献   

5.
<正>为明确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的最适用药剂量和最佳防治龄期,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等单位研究人员联合开展了直升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美国白蛾2~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在120mL/hm~2和150mL/hm~2用药剂量下,美国白蛾2龄幼虫虫口减退率施药后2天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正>氯虫·噻虫嗪,商品名为度锐TM,主要剂型:30%悬浮剂,主要成分:10%氯虫苯甲酰胺+20%噻虫嗪。为先正达公司开发的由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混配的高效低毒杀虫剂,是一种新的广谱内吸性土壤杀虫剂。在苗床或苗盘上喷淋处理,主要防治蔬菜上的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冻精处理方法以及添加精子活力激活剂并孵育不同时间获能对体外受精及受精卵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体外受精前的牛冷冻精液分别采用直接离心法、上游法和Percoll法3种方法处理,并对处理后的精液分别用含2.5mM或5.0mM咖啡因的获能液(BO液+10μg/ml肝素钠)在培养箱内预先孵育10min或30min进行获能,不同处理的精子经体外受精后。【结果】结果表明:(1)3种冻精处理方法(直接离心洗涤法、上游法、Percoll法)对精子处理获能,IVF后受精卵的卵裂率(依次为51.58%、52.83%、53.20%)均无显著差异(P>0.05);桑椹胚、囊胚发育率Percoll法处理组(16.66%、10.18%)与上游法处理组(17.85%、16.07%)以及Percoll法处理组与直接离心洗涤法组(8.77%、7.01%)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结果还表现出上游法处理组比Percoll处理组的桑囊胚率有所提高,且上游法处理组与洗涤法处理组在桑、囊率上出现了显著差异(P<0.05)。(2)获能液中添加咖啡因组比非添加组(对照组)卵裂率和桑囊胚率有所增加,其中添加5.0mM咖啡因组精子孵育30min的获能效果最佳,卵裂率、桑囊率达到68.59%、28.50%。【结论】以上结果表明上游法处理牛冷冻精液稍优,更有利于以后的受精卵发育;添加咖啡因能提高精子活力,且高浓度的咖啡因维持精子高活力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青岛科技大学农用化学品研究所成功研制15%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油悬浮剂。研究人员采用湿法研磨工艺,通过对分散介质、乳化剂、增稠剂等的筛选,确定了15%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油悬浮剂的优化配方。经低温(0±2)℃、热贮(54±2)℃稳定性等测定,各项指标均符合油悬浮剂的标准。截至2013年10月31日,国内企业中只有江门市大光明农化新会有限公司和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2家企业分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对草地贪夜蛾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虫剂,以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实验材料,在2020年和2021年开展了6种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制剂用量225 mL/hm2、8%甲氨基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制剂用量450 g/hm2、9%甲氨基阿维菌素·茚虫威悬浮剂制剂用量450 g/hm2处理对草地贪夜蛾药后1天的防效为69.52%~81.01%;药后3天的防效达到最高,为90.22%~96.05%,明显优于其他3种药剂。14%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悬浮剂制剂用量450 mL/hm2、6%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制剂用量750 mL/hm2处理药后7天防效达到最高,为85.23%~92.74%,明显优于其他药剂。以上5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防效优于常规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在玉米上进行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0.
<正>江西省农业科研人员近期研究了不同药剂混配组合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他们首先选用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甲维盐4种化学药剂的单剂及其混配组合,在室内对二化螟进行了毒力测定,筛选出最佳混配比例(有效成分):毒死蜱与甲维盐(1∶1)、毒死蜱与氯虫苯甲酰胺(10∶1)、阿维菌素与氯虫  相似文献   

11.
探索红酵母所产虾青素的分离与纯化工艺,为其特性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首先采用经萃取、浓缩后的虾青素粗提液,通过NaOH-乙醇溶液进行皂化,再经过聚酰胺柱层析纯化虾青素,最后用TLC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和HPLC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检测其纯化结果。结果表明:虾青素最适皂化条件为将样品置于20 g/L的NaOH-乙醇皂化液中,15℃,皂化10 min,再以聚酰胺为固定相,依次按正己烷、正己烷:二氯甲烷=4:1、正己烷:二氯甲烷=2:1、二氯甲烷为流动相对虾青素样品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游离虾青素馏分置于35℃,0.08 MPa真空条件下浓缩,检测其纯度为92.9%。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容舒口服液单味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建立成品口服液HPLC检测方法。方法 对不同产地的口服液原药材酸枣仁、当归、五味子和玫瑰进行HPLC指纹图谱评价。建立以槲皮素和山奈素为指标的容舒口服液的HPLC检测方法,色谱条件:Welch Ultimate XB-C18 (4.6×250 mm, 5 μm);甲醇:0.4%磷酸溶液(40:60),360nm; 1mL.min-1; 40℃;10 μL。结果 不同产地的主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峰形区分度较高,共有峰相似度高于98.2%,可以显著区别不同产地药材的含量差异。成品HPLC检测方法建立成功,检测指标槲皮素(5.79-38.6 μg.mL-1,r=0.9999)和山奈素(3.68-24.55 μg.mL-1,r=0.9999)在规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9%和99.86%,RSD值分别为1.96%(n=6)和1.39%(n=6);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法和HPLC法控制容舒口服液的质量,结果准确,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对市场上出售的鲜水果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建立了同时测定鲜水果中4种防腐保鲜剂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乙萘酚和联苯醚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乙醚提取后,活性炭柱净化。C18反相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磷酸调节pH≈3),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08 nm。结果表明:各防腐保鲜剂的回收率在85.4%~104.7%,相对标准偏差为1.10%~4.75%。该方法简便、快捷,且重复性好,可满足鲜水果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乙萘酚和联苯醚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在同一液相色谱条件下啶氧菌酯悬浮剂及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通用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溶解,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体积比80:20),流速1.0 mL/min,进样量5 μL,使用Symmetry-C18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波长220 nm下对试样中的啶氧菌酯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外标法定量。此外,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了峰纯度检验及不同实验室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在100.1~1000.8 mg/L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3;悬浮剂及水分散粒剂的添加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100.64%、99.7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1.31%、0.69%;不同实验室不同仪器之间的重复性标准偏差悬浮剂及水分散粒剂分别为0.8052%、0.6003%,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RSDR)分别为0.8560%、1.5625%。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及峰纯度结果均符合农药产品分析方法的要求,适用于啶氧菌酯悬浮剂及水分散粒剂中啶氧菌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以茶叶加工工艺制作的金银花叶片绿茶,测定在制茶工艺过程中,不同烘干温度对制作金银花叶绿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实验建立了总黄酮和绿原酸的标准曲线,测得50、80、110、140℃温度下金银花叶绿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39%、0.33%、0.30%、0.19%,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44%、1.42%、1.27%、1.2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和99.6%。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样品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在80℃条件下烘干,烘干时间短,样品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高。该方法可有效测定不同烘干温度金银花叶绿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不同烘干温度金银花叶绿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差异较大,80℃为最佳的烘干温度。  相似文献   

16.
梁引库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269-272
为研究水提醇沉工艺中不同提取条件对黄精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优化黄精多糖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工艺参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多糖含量。研究表明:温度对提取工艺有极显著影响,提取时间提取工艺有显著影响,提取次数和物料比对提取率影响不大。说明黄精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料比1:1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提取1次黄精多糖的得率可达3.2248%。  相似文献   

17.
柚皮柠檬苦素的提取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究柚皮中柠檬苦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杀虫活性,采用正交试验对柚皮中柠檬苦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得到的柠檬苦素对夹竹桃蚜虫、吹绵蚧和菜蝽喷雾进行杀虫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二氯甲烷和丙酮水浴提取法从10 g柚皮中提取到的柠檬苦素分别是0.9700、1.5860、1.6000 g;二氯甲烷水浴提取法对柚皮中的柠檬苦素提取率为6.08%。10 mg/mL的柠檬苦素能将供试害虫全部杀死,0.625 mg/mL的柠檬苦素依然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回流法提取柚子皮中的柠檬苦素时,最佳提取工艺是: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液料比为1:12,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温度50℃;得到的柠檬苦素对3种供试害虫有较强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米糠为原料,利用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3种非蛋白酶分步提取米糠蛋白,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淀粉酶最佳提取条件为:淀粉酶添加量为20U/g,液固比8∶1,温度62℃,pH值6.2,提取时间2.5h,在此条件下,米糠蛋白质的提取率为56.16%。在利用淀粉酶水解米糠中的淀粉后,添加纤维素酶和植酸酶进一步水解米糠中的纤维素和植酸,以提高米糠蛋白的提取率,其中纤维素酶和植酸酶添加量分别为300,50U/g,在温度55℃,pH值为5.5下继续提取时间为2.5h。经3种非蛋白酶分步提取后,米糠蛋白的提取率达77.41%,蛋白的纯度达68.83%。  相似文献   

19.
胡井荣 《粮食储藏》2012,41(4):34-38
建立了QuEchERS-HPLC联用法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方法。改进了QuEchERS前处理方法,提高回收率及结果准确性,然后运用HPLC进行分析检测,根据有机磷农药的差异,得出其最小检出限在0.02μg/kg~55.75μg/kg之间,定量限0.1μg/kg~189.23μg/kg,18种有机磷农药要在定量限浓度和四倍定量限浓度2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均在70%~120%范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20%,试验表明本方法适用于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