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和氮肥用量配施对黄瓜产量、经济效益及黄瓜营养品质、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和氮肥能够提高黄瓜产量,经济效益和投资收益率均较高的是M2N3、M3N1、M3N2。黄瓜果实硝态氮含量随施氮肥量增加显著提高,高量施用氮肥(N3)将降低黄瓜Vc、还原糖含量,氮肥与有机肥配合能够降低黄瓜硝态氮含量,促进黄瓜Vc、还原糖的合成。有机肥的M2(45t/hm2)、M3(90t/hm2)水平与氮肥的N1(450kg/hm2)、N2(750kg/hm2)水平组合为较好处理,综合黄瓜品质、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最优的处理组合应是中有机肥用量90t/hm2与低氮肥用量450kg/hm2水平左右。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求设施栽培条件下追肥水平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2年在‘巨玫瑰’葡萄果实膨大期开展不同追肥量的施肥试验,对果实品质指标、肥料吸收指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过300 kg/hm2的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的平均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等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量对叶柄的氮、磷、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且施肥后虽然能比对照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但施肥量超过300 kg/hm2后,增加施肥量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设施栽培条件下‘巨玫瑰’葡萄的适宜施肥水平应为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夏黑’葡萄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年生避雨栽培的‘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和浓度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促进葡萄果实的膨大,而CPPU和TDZ对果实单粒重和纵横径的增大效果明显好于GA3。此外,使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降低。相较于GA3,CPPU和TDZ处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更大。综合来看,‘夏黑’葡萄比较适宜在生产上采取2次GA3处理模式,建议在盛花末期施用25 mg/L GA3,10天后施用50 mg/L GA3进行蘸穗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最优的菜籽饼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比例,改善烟叶品质,通过设置不同处理,研究有机无机肥不同比例配施对烤烟品种‘云烟97’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曲靖沾益烟区,施用纯氮量为90 kg/hm2,腐熟菜籽饼有机肥等量替代20%纯氮,施用量360kg/hm2,烤烟专用基肥399kg/hm2 对植烟土壤有改良作用,能促进烤烟品种‘云烟97’的正常生长,显著降低烤烟主要土传病害的发病率(P<0.05),并能使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协调,协调性较对照平均提高14.4%,抽吸品质平均提升5.90%,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8.39%、13.17%、4.41%和6.93%,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探讨化肥减施和配施有机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柠檬产量和品质,为云南柠檬园土壤环境改良和柠檬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依据。以‘云柠1号’柠檬为试材,利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个不同施肥处理,即100%化肥(常规施肥)、70%化肥+有机肥15 kg/株、50%化肥+有机肥15 kg/株及不施化肥处理+有机肥15 kg/株。分别测定不同施肥处理的柠檬树体生长参数、花枝成花数、果实品质、产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70%化肥+有机肥15 kg/株处理下柠檬的生长参数、果实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差异,该处理显著加快了柠檬树体的生长,获得了更高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与常规施肥相比,植株株高增高6.37%,嫁接口上、下5 cm处直径分别增粗13.05%、9.61%;单果重和产量分别增加15.19%、28.60%;果实出汁率、Vc含量和总糖含量分别增加6.68%、27.85%、6.20%,综合考虑产量、果实品质等因素,70%化肥+有机肥15 kg/株处理对柠檬增产、提质、增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开花前一周分别留花穗穗尖的3 cm、4 cm、5 cm、7 cm,疏除花穗其余部分,并以不整穗作为对照。盛花期时统一采用50 mg/L GA3处理花穗,盛花期后15天再分3组用50 mg/L GA3、50 mg/L GA3 + 2.5 mg/L CPPU、50 mg/L GA3 + 5 mg/L CPPU处理花穗,研究‘夏黑’葡萄花穗的不同整穗长度对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 cm、4 cm、5 cm这3种整穗长度均能显著增大果实纵径、横径,提高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并能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在‘夏黑’葡萄生产上配合花穗整穗技术使用生长调节剂进行果实膨大处理时,宜采用3 cm的整穗长度,盛花期施用50 mg/L GA3,盛花期后15天施用50 mg/L GA3 + 2.5 mg/L CPPU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3a生‘香悦’,‘夏黑’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单氰胺涂芽、刻芽及涂芽+刻芽进行促萌处理。研究显示,不同的促萌处理可使中熟‘香悦’葡萄冬芽萌发时间提前5~14 d,果实成熟时间提前11~23 d;可使早熟‘夏黑’葡萄冬芽萌发时间提前14~24 d,果实成熟时间提前9~22 d。不同处理间比较发现,涂芽+刻芽的处理对‘香悦’葡萄促萌效果最佳,涂芽次之,刻芽最差,其中2.5%单氰胺涂芽+刻芽效果最好,冬芽萌发时间提前提前对照14 d,果实成熟时间提前23 d;涂芽处理对‘夏黑’葡萄促萌效果最优,涂芽+刻芽次之,刻芽最差;3.0%单氰胺直接涂芽效果最佳,使果实提早22~23 d成熟。各促萌处理对果实的品质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大蒜丰产优级生态有机肥用量问题,以‘豫蒜5号’大蒜、“金满意”有机肥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的方法对‘豫蒜5号’大蒜施用“金满意”有机肥的效果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大蒜施用“金满意”有机肥不同用量对蒜头、蒜薹产量的影响显著。单施有机肥的处理蒜头、蒜薹产量明显较低,比单施化肥处理蒜头产量低40.1%,蒜薹产量低37.78%;所有施有机肥加等量化肥的处理都比单施等量化肥的处理蒜头、蒜薹产量高,蒜头增产幅度2.4%~10.1%,蒜薹增产幅度3.19%~9.85%;大蒜施用“金满意”有机肥不同施肥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突出。大蒜施用“金满意”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影响明显,所有施用有机肥的处理蒜头、蒜苔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都比单施化肥的处理高,蒜头提高幅度在1.94%~7.38%,蒜薹提高幅度3.43%~12.72%。大蒜施用“金满意”有机肥对植株生物经济性状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随施用量增加,增加蒜头直径和蒜头重量;不施有机肥处理都降低植株高度,黄叶片数增多,绿叶数减少;施用“金满意”有机肥与施猪粪相比较,对大蒜叶片总数影响不大,但施用“金满意”有机肥对大蒜头、蒜薹产量影响极显著。综合试验结果,在底施化肥N225+ P2O5225+ K2O 225基础上,以施用“金满意”有机肥6000 kg/hm2处理收益最高,是比较理想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有机肥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探讨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云烟8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有机氮用量相同(占总氮量的20%)的条件下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1)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上等烟叶比例,提高烤烟‘云烟85’的产量和产值(除土杂肥),烟叶产量提高了49.7~219 kg/hm2,产值提高了890.2~3081.1元/hm2。(2)配施有机肥能使其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提高烤烟‘云烟85’的品质。(3)在5种供试的有机肥中,以油枯和秸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空心菜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无公害栽培技术中不同施肥量对空心菜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在实验条件下,施用中量有机肥(15000kg/hm2)对空心菜的长势,前期生长、及产量增产作用最大,增长最显著。而过量施用有机肥(22500kg/hm2)、施用有机肥低(7500kg/hm2)增产作用不明显。从一个生长期来看,不同施肥量引起硝态氮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性,从整个生长周期来看,硝态氮在植株中的含量呈一个由少到多,之后又变少的过程,但都低于国家标准(小于等于3000mg/kg,GB/T5009.33-1996)。在此次试验施肥量范围内Vc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燕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林纳’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肥处理,对其进行不同时间处理的干旱胁迫。结果表明,干旱初期,施化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施有机肥的土壤含水量,但在干旱胁迫后期表现为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施化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说明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下,茎重和根重总体呈现出施有机肥处理大于施化肥处理,除W4处理,其他处理施有机肥的根茎比大于施化肥的根茎比。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根系性状和叶性状也表现出不同差异。施有机肥可以促进根系的分蘖,以及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有效增加生物量。综合分析发现,6000 kg/hm 2的生物有机肥施肥量对燕麦干旱具有最显著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肥料配比对‘秦烟96’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豫西烟区‘秦烟96’的最佳施肥量,采用3因素(N、P、K)、4水平(不施、少施、正常、多施)试验设计,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于团棵期、成熟期测定不同肥料配比下,烟草氮磷钾的含量以及养分吸收的效率。结果表明:在团棵期,随着施氮量增加,烟叶养分含量增加;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烟叶氮含量降低,磷含量变化不显著,钾含量先升后降。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45、30、90 kg/hm2时,烟叶氮磷钾含量都较高。在成熟期,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90、60、90 kg/hm2时,烟叶N含量为2.57%,与对照相比增加了25.6%;当氮、磷、钾用量分别为45、90、90 kg/hm2时,烟叶P含量达1.30%,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2.1%;当氮、磷、钾用量分别为45、60、90 kg/hm2时,烟叶K含量达0.99%,与对照相比增加了52.3%。氮、磷、钾用量分别为45、60、90 kg/hm2时,烟草对氮素是利用效率最高,为47.4 kg/kg,与CK相比增加了6.76%。在本研究条件下,‘秦烟96’的适宜氮、磷、钾施用量为45、60、90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农辉多功能有机肥的施用效应及其对生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 4 种多功能有机肥用量处理,分别为 0kg/hm2、1800kg/hm2、3600kg/hm2 和 5400kg/hm2,以郑单 958 为材料,研究不同多功能施肥量施用对张掖市制种玉米生产过程中植株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随施肥量增加而成正比,不同生育期有机肥施用,植株株高、茎粗、干物质累积量均有效提高;多功能有机肥施用有利于制种玉米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光合效率提高,3600~5400kg/hm2 施用量增产效果较好。综合考虑施肥成本和经济产量,建议在本区施用农辉多功能有机肥的最佳施肥量为 3600kg/hm2。  相似文献   

14.
施用钾肥对冬小麦 ‘邯 6172’ 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冀南地区冬小麦合理使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地主推品种‘邯6172’为试验材料设置了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钾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增产幅度为3.93%~9.82%,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最佳施肥量为75~112.5 kg/hm2.从产量及经济效益综合分析,认为以施钾量为75 kg/hm2效果最好,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可增产8.83%,每公斤K2O增产7.49 kg,增收838.47元/hm2.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燕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林纳’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肥处理,对其进行不同时间处理的干旱胁迫。结果表明,干旱初期,施化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施有机肥的土壤含水量,但在干旱胁迫后期表现为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施化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说明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下,茎重和根重总体呈现出施有机肥处理大于施化肥处理,除W4处理,其他处理施有机肥的根茎比大于施化肥的根茎比。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根系性状和叶性状也表现出不同差异。施有机肥可以促进根系的分蘖,以及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有效增加生物量。综合分析发现,6000 kg/hm2的生物有机肥施肥量对燕麦干旱具有最显著的响应。  相似文献   

16.
竹炭与有机肥配施对葡萄根区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竹炭与有机肥配施对葡萄地土壤养分及其酶活性的影响,对土壤改良提供思路。以‘夏黑’葡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不同梯度竹炭和有机肥配施,对‘夏黑’葡萄园土壤性质和酶活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表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高于底层(20~40 cm)土壤。与单施有机肥相比,竹炭与低量有机肥配施提高了表层土壤总磷和速效磷含量;竹炭与中量有机肥配施提高了表层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和速效磷含量;竹炭与高量有机肥配施提高了表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竹炭与低、中量有机肥配施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了土壤蔗糖酶活性;竹炭与高量有机肥配施抑制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对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系统聚类分析划分为5个类群,分别是B0M类;B3L、B3M和B6M类;B6L类;B0H和B6H类;B0L和B3H类。总体看来,短期内6%竹炭与中量有机肥配施对土壤肥力提升效果最佳,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但其长期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转色期摘叶对‘贵人香’和‘蛇龙珠’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提高2个品种果实品质的适宜摘叶时期。通过对不同时期‘贵人香’(I)和‘蛇龙珠’(C)酿酒葡萄进行摘叶处理,以未摘叶为对照,测定2种葡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单宁和总酚含量等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葡萄转色中期(8月17日)和完全转色后期(9月7日)2个时期进行摘叶处理,均提高了‘贵人香’和‘蛇龙珠’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糖/酸,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在2个时期,‘贵人香’和‘蛇龙珠’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分别高13.07%、22.03%、6.40%、43.38%。在完全转色后期,‘蛇龙珠’处理组的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最显著,比对照低48.94%。‘蛇龙珠’处理组的总酚含量在2个时期均为最高(3.05、3.02 mg/g)。根据综合评价可知,在葡萄不同转色时期,摘叶对于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提高由快到慢为C-9.7>I-9.7>I-8.17>C-8.17>I-CK>C-CK。在葡萄完全转色后期,摘叶处理对于‘蛇龙珠’和‘贵人香’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探讨叶面喷施硒肥对‘阳光玫瑰’葡萄叶片、枝条、果实中的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富硒‘阳光玫瑰’葡萄提供理论依据。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选用氨基酸富硒肥为硒源,设置0、10、20、30、40、50 mg/L等6个硒质量浓度水平,于果实膨大期即落花后15 d喷施叶片,15 d后再喷施1次。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叶片、枝条、果实中的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提高而递增。叶面施硒可显著提高‘阳光玫瑰’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为50 mg/L>40 mg/L>30 mg/L>20 mg/L>10 mg/L>0 mg/L。综合分析认为,避雨栽培富硒‘阳光玫瑰’葡萄时,于果实膨大期,在叶面喷施2次50 mg/L的氨基酸富硒肥‘,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含硒量及果实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9.
‘夏黑’葡萄果实膨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黑’是南方无核葡萄避雨栽培的主栽品种,由于其三倍体核不育性,生产上常需膨大处理。为探寻一种省力又有效的膨大处理方案,研究比较了1次膨大与2次膨大处理的方案,探讨不同处理时期、试剂配比和浓度对葡萄果实膨大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夏黑’2次膨大处理在盛花期用浓度为30 mg/L的GA3溶液浸果,15天后使用GA320 mg/L+CPPU 3.5 mg/L进行第2次膨大处理,果实穗重达400 g,粒重6.33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4%。1次处理在盛花后3天左右,使用GA350 mg/L+CPPU2.5 mg/L对果实进行1次浸果处理,穗重400 g,粒重5.56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转色期摘叶对‘贵人香’和‘蛇龙珠’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提高2个品种果实品质的适宜摘叶时期。通过对不同时期‘贵人香’(I)和‘蛇龙珠’(C)酿酒葡萄进行摘叶处理,以未摘叶为对照,测定2种葡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单宁和总酚含量等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葡萄转色中期(8月17日)和完全转色后期(9月7日)2个时期进行摘叶处理,均提高了‘贵人香’和‘蛇龙珠’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糖/酸,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在2个时期,‘贵人香’和‘蛇龙珠’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分别高13.07%、22.03%、6.40%、43.38%。在完全转色后期,‘蛇龙珠’处理组的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最显著,比对照低48.94%‘。蛇龙珠’处理组的总酚含量在2个时期均为最高(3.05、3.02 mg/g)。根据综合评价可知,在葡萄不同转色时期,摘叶对于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提高由快到慢为C-9.7I-9.7I-8.17C-8.17I-CKC-CK。在葡萄完全转色后期,摘叶处理对于‘蛇龙珠’和‘贵人香’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