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0年开始,我市各地精养鱼池相继暴发白鲫出血病,同池混养的其它鲫鱼种群、团头鲂、花白鲢等鱼类也易感染。该病来势凶、传染快、危害重、给养鱼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此,笔者经过两年的实践,筛选出下列四种治疗白鲫出血病的方法,以供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法,对野生银鲫背部肌肉脂类脂肪酸的组成和人工养殖银鲫、白鲫相比较。野生银鲫和人工养殖银鲫、白鲫背部肌肉脂类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基本相同,野生银鲫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24.55~27.30%,人工养殖银鲫为23.35~23.97%,白鲫为23.73%;—烯酸的含量野生银鲫比人工养殖银鲫、白鲫低,野生银鲫—烯酸的含量为23.97~29.53%,人工养殖银鲫为41.81~42.52%,白鲫为46.53%;多烯酸的含量野生银鲫比人工养殖银鲫、白鲫高,野生银鲫多烯酸的含量为41.53~46.77%,人工养殖银鲫为28.91~32.58%,白鲫为27.46%;其中ω_3族脂肪酸的含量野生银鲫亦比人工养殖银鲫、白鲫高,野生银鲫ω_3族脂肪酸的含量为25.74~27.99%,人工养殖银鲫为11.86~12.99%,白鲫为6.43%,而且ω_3/ω_6族脂肪酸的比率,野生银鲫也同样大于人工养殖银鲫、白鲫;野生银鲫ω_2/ω_6族脂肪酸的比率为1.37~1.74.人工养殖银鲫为0.60~0.87,白鲫为0.31.  相似文献   

3.
一、暴发性出血病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鱼龄范围最广、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1991年在我国主要养殖区开始流行,危害的鱼种类有异育银鲫、白鲫、鲫、团头鲂、鲢、鳙、黄鳝、加州鲈、草鱼等多种淡水鱼类。在水温9~36℃均有流行,水温持续在28℃以上及高温季节高发。发病严重的鱼场发病率高达100%,重病鱼池死亡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鲫属(Carassius)隶属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我国有两个种和一个亚种,普通鲫鱼(C.auratus),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黑鲫(C.caraussius),仅分布在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银鲫(C.auratusgibelio)亚种,分布于黑龙江流域犤1犦。鲫鱼在我国各地分布很广且有许多变异的地方品种如湖南的红鲫、江西的彭泽鲫、云南的高背鲫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鱼类科学工作者又引种驯化,选育和改良了一些经济性状好的品种如白鲫、湘鲫、湘云鲫、异育银鲫等,这使我国鲫鱼品种资源尤为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遗传学家Botstein等发现了第一个DNA分…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地区相继暴发白鲫出血病,该病来势凶猛,传染性极强,6—9月广泛流行。此病先从白鲫发起,两、三天后大量死亡,死亡率达70~80%。现已证明该病由细菌引起。今年江都县昭关林场周国余家一面积为11亩混养白鲫的池塘,6月下旬开始发现白鲫、鳊鱼、花白鲢  相似文献   

6.
进入5月份,各种鱼病就开始大量发生,特别是近年来,白鲫、白鲢“出血病”发病范围之大,数量之多是多年来未见过的。鱼类得病,除鱼体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外,水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随着养鱼业的发展,精饲  相似文献   

7.
我市一承包户一口8.7亩的高产池塘,放养密度大,今年5月18日发现塘内白鲫、花白鲢、鳊鱼等患出血病而大量死亡。同月23日又一承包户的20.5亩精  相似文献   

8.
1979年,我们选择了东北银鲫(♀)和日本白鲫(♂)进行杂交(定种为中、日杂交鲫),将杂交鲫夏花与日本白鲫和本地鲫的夏花以同等数量分别饲养在鱼种塘内,进行对比试验,经150天的饲养,杂交鲫比日本白鲫、本地鲫均有增重,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9.
读者信箱     
編辑同志: 去年,江浙沪精养內塘淡水鱼的发病率比往年大为提高,沪郊某些县已达60%以上。鱼病,使沪郊50多万公斤的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二三百万元;鱼病,使浙江湖州部分养殖场的白鲫等品种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0.
卞伟 《内陆水产》1989,(1):19-20
白鲫(Carassus Cariei Tets)是1976年从国外引进的鲫鱼新品种。经试养,它具有比本地鲫生长快、体型大、起水率高、并以吃浮游植物为主等优点。近年来通过较大面积的池塘养殖与移植到湖泊、水库大水体中试养,效果较好,因此,这些年白鲫苗种需求量很大。为了解决白鲫在自然繁殖条件下,产卵不集中、持续时间长与受精率、孵化率低,形成不了大批量鱼苗生产的问题,为此,1987年我们从白鲫亲鱼培育、药物催产、孵化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1.
白鲫原产日本,原名源五郎鲫或大阪鲫,一九七六年引进我国养殖。白鲫以生长快、肉质好、易捕捞、病害较少,兼有鲢、鳙、鲫的食性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引起重视,并列为我国淡水养殖重点推广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朱瑞云  张庆 《齐鲁渔业》2003,20(9):14-14
成武县于2000年开始进行彭泽鲫等名优新品种鲫套养的尝试。去年又开展了主养鲫的高产试验,主养鲫成鱼300亩,鱼种培育50亩。年底抽查验收,亩净产鲫最高达800公斤,亩效益达3500元,套养鲫5000亩,亩增产鲫50~100公斤,亩效益380元以上。现将名优鲫养殖的几个关键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鲫鱼是深受人们欢迎的淡水食用鱼,在我国淡水鱼类的养殖中占有一定地位。但一般常见的鲫鱼,体型较小,生长缓慢,栖息于水体底层,捕捞率低,因此在养殖生产中只作为搭养对象。这里介绍一个鲫鱼的优良品种——白鲫。白鲫是鲫鱼的一个地方种群,原产于日本琵琶湖,称原五郎鲫,由日本渔民引进日本大版府河内郡池扩驯养,经多年选育成纯系品种而得名河内鲫。国内引进后,根据它的型态特征、食性和习性,定名为“白鲫”。  相似文献   

14.
洞庭青鲫等5个鲫品系线粒体ATPase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CR扩增、克隆、测序等技术对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 var.Dongtingking)、彭泽鲫(C.auratus var.Pengze)、普通鲫(C.auratus)、红鲫(C.auratus var.red)、日本白鲫(C.auratus cuvieri)等5个鲫品系线粒体DNA ATP...  相似文献   

15.
高邮杂交鲫(本地鲫♀×白鲫♂)是本地鲫与白鲫杂交而成。具有食性广、生长快和品质好等优点。专家鉴定会定名为高邮杂交鲫。其制种技术如下: (1)亲本来源母本本地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L)从高邮湖天然水域捕获的鲫鱼中(高邮湖未投放过其它鲫鱼品种)选择,以体型好、个体大、无病无伤、体质健壮为  相似文献   

16.
鱼类暴发性流行病(即白鲫出血病)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广泛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危害白鲫、异育银鲫、鲫鱼、团头鲂、鲢、鲮鱼等多种鱼类。据上海水产大学孙其烷等(1991)报导,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病原菌在上海市郊是苏伯利气单胞菌及嗜水气单胞菌,在江苏省吴县是嗜水气单胞菌。该病原菌在4~4℃及DH 5.5~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的主要方式是以鲢鳙鱼为主体鱼,搭配少量青、草、鳃、鲫、鳊。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鲢鳙鱼不受消费者欢迎,市场竞争锩力减弱。因此,近年来不少地方如浙江、江苏、上海、湖北等地提出了以白鲫为主体鱼的新混养体系。这种养殖方法是:放养当年白鲫夏花每亩2000—3000尾,或一龄白鲫鱼种800—1000尾,再混养一部分底层鱼如革、鲤、鳊、青鱼等,后期适当搭  相似文献   

18.
三倍体湘云鲫性腺指数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刘少军 《水产学报》2002,26(2):111-114
对三倍体湘云鲫和作为对照的二倍体日本白鲫的性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三倍体湘云鲫的卵巢指数、精巢指数、脂肪型“性体”指数都分别低于日本白鲫的卵巢指数、精巢指数及两者的平均值,日本白鲫的卵巢指数是湘云鲫卵巢指数的2.85倍,日本白鲫的精巢指数是湘云鲫精巢指数的1.94倍,日本白鲫卵巢和精巢的平均指数是湘云鲫脂肪型“性体”指数的5.60倍,具脂肪型“性体”的湘云鲫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雌性湘云鲫,最后是雄性湘云鲫,根据性体指数对照,说明三倍体湘云鲫的性腺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脂肪型“性体”中生殖细胞的发育完全被抑制;卵巢发育的抑制程度大于精巢,其主要抑制效应表现在具有卵黄的卵母细胞的大幅度减少,无论从生殖角度还是生长角度来考虑,具有脂肪型“性体”的湘云鲫是最理想的不育三倍体鱼。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养殖鱼类出现“暴发性出血病”,使广大养殖户大伤脑筋,尤其是对白鲫出血病更是“谈虎色变”。对此,我们经过多次药物试用比较,认为复方新诺明(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片)对该病有很好的疗效。我们先后对周围地区的七口以白鲫为主的池塘进行用药,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用药方法如下: 对发病初期的白鲫,采用以药饵投喂为主的方法。每千克精饲料加入4片复方新诺明(每片含量0.1克)。方法是:先把药物溶于适量水中,然后加入精饲料,浸泡30分钟后投喂(浸泡时间不宜过长),连续投喂3天,鱼即可停止死亡。  相似文献   

20.
湘云鲫是湖南师范大学和湘阴东湖渔场合作,由白鲫作母本,由四倍体鲫鲤做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由于该鱼具有生长快,肉质鲜嫩,抗病力强,成活率高,性状稳定,易于驯食等特点,它受到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并被各地视为名特养殖品种。2008年6月18日-2009年3月30日,作者在长沙市雨花区同升水库渔场,开展了池塘养殖湘云鲫种的高产高效试验。本文就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