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辽宁省发生穿山龙锈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又名穿龙薯蓣、穿地龙等, 为薯蓣科, 薯蓣属缠绕藤本药用植物, 主产于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1].其根茎入药, 具有舒筋活血, 消食利水, 祛风止痛功效.有效成份皂素是止痛药、避孕药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我国穿山龙主要源于野生, 由于国内外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迅猛发展, 穿山龙需求量迅速增长, 近年来辽宁东部山区为了发挥野生资源优势, 开始大面积人工栽培穿山龙.在人工栽培条件下, 穿山龙锈病发生危害严重.   相似文献   

2.
薯蓣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龙 《植物医生》2005,18(4):20-21
薯蓣为薯蓣科多年生药用植物,学名盾叶薯蓣,是生产甾体激素药和灭螺生物药的理想原料。薯蓣以块茎入药,富含薯蓣皂素、薯蓣素等珍贵物质成份。被医药界誉为“药用黄金”的皂素,就是从薯蓣中提取的。块根药用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利胆退黄、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血瘀经闭、胸腹肿块、腹痛、跌打损伤等症。其地下根状茎内含皂素,是加工和合成近200种药物的重要原料,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药、健身美容专用药等。尤其是近年研究表明,薯蓣的提取物还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3.
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又名薯蓣,别名怀山药、白山药、淮山药,是药食兼用的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以块根供食药用。黑龙江山药主要分布于牡丹江、鸡西、佳木斯等东部和东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了穿山龙黑斑病的田间发生流行规律,并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3个穿山龙种植区均有黑斑病发生,病害的始发期为6月,盛发期为7月中、下旬,8月田间病情有所停滞,9月病情持续加重。田间病情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病斑直径和数量变化与田间病情动态基本一致。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穿山龙黑斑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6%。  相似文献   

5.
<正>山药(Dioscorea oppositifolia),又名薯蓣、山薯、大薯,属薯蓣科 (Dioscoreaceae) 薯蓣属(Dioscorea) 藤本植物,其块茎富含蛋白质、淀粉、多糖、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可作为药用或食用材料。大多数山药块茎为一年生,部分山药的块茎逐年增大并木质化形成地下茎。贵州安顺山药种植已有300年的历史,已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随着安顺山药种植规模的扩大,长期留种出现病毒累积、品种退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盾叶薯蓣主要病害的识别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廷利  万群 《植物医生》2007,20(4):26-27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别名黄姜,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所含薯蓣皂甙元(简称皂素)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蛋白同化激素  相似文献   

7.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Wright)又称黄姜,为一种多年生藤本药用植物.其富含薯蓣皂素、黄姜素等珍贵物质成分,是生产甾体激素药和灭螺生物药的理想原料,被医药界誉为"药用黄金"的皂素,就是从盾叶薯蓣中提取的.近年研究表明,盾叶薯蓣的提取物还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浴法,对离体咖啡短体线虫、薯蓣块根内咖啡短体线虫以及薯蓣块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47、50、52、55 ℃处理条件下,杀死100%离体咖啡短体线虫的处理时间分别为6、2.5、1.5、1.5 min,而杀死100%薯蓣块根内线虫的处理时间分别为19、15、11、10 min;同时在上述温度下,分别处理35、30、25 min和25 min对薯蓣发芽没有影响。在同一温度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线虫的死亡率增加;而在不同温度处理中,随着温度升高,杀死线虫的时间逐渐缩短。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建议生产上防治薯蓣种薯内咖啡短体线虫的处理方法以52~55 ℃处理15~2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传统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山西省窖藏马铃薯和薯蓣块茎中的短体线虫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从马铃薯块茎中分离出的短体线虫形态学特征与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scribneri一致,其SSU序列与P. scribneri美国群体相似性达99.8%。从薯蓣块茎中分离出的短体线虫形态学特征与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ae一致,其ITS序列与P. coffeae浙江群体相似性达98.8%。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首次在我国马铃薯块茎中发现,咖啡短体线虫首次在山西省薯蓣块茎中发现。  相似文献   

10.
薯蓣病害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薯蓣又称黄姜,一般种植的是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是我国独有的药物资源,是提取研制甾体激素等多种药物的来源.薯蓣是世界上仅次于抗生素的第2类药物,在医学界享有"药物黄金"的美誉.目前,国际、国内对黄姜需求日益扩大,国际上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国内也供不应求.原我国黄姜来源主要靠挖野生种,使我国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因此,人为大面积栽培为当务之急.在重庆的永川、城口等地区有成片种植.  相似文献   

11.
近年在黑龙江省保护地番茄上发现一种番茄植株黄萎病害,从其病茎上分离得到10个菌株。将其接种番茄幼苗,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并从接种病株上重新分离到该菌。经鉴定,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llium dahliae Kleb)。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生长最低温度为5℃,最适范围20-25℃,以22.5℃生长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5-30℃,最适温度为25℃。病菌菌丝在pH4-8都能生长,以pH 5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2.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除草剂已经大面积应用了半个多世纪,它在杂草防治及作物增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对作物的药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和出现药害后作物的症状,并介绍了发生药害后的救治方法以及预防药害产生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于广西百色市老山林场调查了相思木蠹蛾对西南桦的为害情况,并进行了不同高度虫孔数组内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整枝方式虫孔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种群密度估计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有虫孔株率70%,虫孔密度2.79个/株;以2m为区间段,无虫孔的占74.8%,有1个以上虫孔的占25.2%;相思拟木蠹蛾对树干高度有选择性,树干4~6m间虫孔数最多;幼虫侵入期人工修枝会加重相思拟木蠹蛾为害;以无虫株率估计相思拟木蠹蛾种群密度的模型为^x=1.420 8(-lnP0)1.476 8。相思拟木蠹蛾为害对西南桦木材品质有较大影响,应加强监测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FAO的CROPWAT模型在非充分灌溉中的适用性和精确性,将民勤棉花和春小麦非充分灌溉的试验方案及当地气象资料输入模型,分析CROPWAT模型在模拟作物蒸发蒸腾量和非充分灌溉对产量影响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棉花各生育期日平均蒸发蒸腾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表现出相同的分布规律,但模拟值整体高于实测值0.15~1 mm;模拟非充分灌溉对棉花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时,模拟值和实测值显示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棉花和春小麦的RMSE、EF、CRM分别为20.62%和10.35%、0.98和0.856、-0.00051和-0.0155,说明CROPWAT模型总体模拟效果较好,但模型的执行值较实测值偏高。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在非充分灌溉的研究中有着较好的适用性,但为了使模拟结果更准确,使用前需根据当地实测资料对Kc、Ky等参数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水资源的坝上植被生态恢复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是植被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农牧交错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根本。本文根据坝上各县水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水资源在坝上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光温资源的耦合程度;探讨了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对植被生长与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坝上应以自然恢复为主,林草植被恢复建设则应以地带性植被分布规律为依据,以水定草、定林,实现土壤水分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高效氟吡甲禾灵微乳剂防除野燕麦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剂型的高效氟吡甲禾灵防除青海春油菜田野燕麦效果基本一致。10.8%高效氟吡甲禾灵ME375ml/hm^2,在油菜2~4叶期,野燕麦2叶1心~4叶期兑水300kg/hm^2作茎叶喷雾,防除野燕麦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基于EDEM的小区育种小麦脱粒装置作业参数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小区育种小麦脱粒装置最佳脱输性能参数,减少籽粒在装置内的滞留,提高育种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在不考虑脱粒破碎的情况下,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对脱粒装置内小麦籽粒和短茎秆混合物料的运动过程进行模拟,为优化脱粒装置工作参数,进一步降低籽粒在脱粒装置内的残留率,分析研究了脱粒物料中单个抛出籽粒、抛出茎秆及滞留籽粒的速度、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脱粒装置内的物料流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当滚筒转速为1 600 r·min~(-1),喂入量为0.3 kg·s~(-1),脱粒间隙为8 mm,装置内籽粒残留率最小,并按照该最优组合作业参数对脱粒装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试验和室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利用EDEM对脱粒装置的工作参数进行优化是可行的,为脱粒装置的研究和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韭菜上田间应用的动态残留和最终残留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韭菜上的半衰期为1.89d,用量500mL/667m2处理3次,最后一次施药后7d,韭菜中未检出农药(残留量低于0.1ug/kg)。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进生物分类检索方法,建立了基于数据库的图示多元检索表。该检索表由含有多个"分类单元-特征部位-特征"记录的数据库表构成,并配备分类特征鉴别图。检索时根据表中所列特征部位,参照特征的文字描述和图示,输入标本多个对应部位的特征,一次查询可获得检索结果。检索所用的SQL语句中,使用union all语句组合多个select查询语句,进行多个分类特征的并行检索。通过建立异翅长蠹属(鞘翅目长蠹科)分种多元检索表进行测试,检索效果良好。多元检索方法解决了传统的二叉检索遇到缺失特征而无法进行后续检索的问题。基于数据库的图示多元检索表直观易用,非常适合口岸检疫鉴定。  相似文献   

20.
铜制剂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因长期施用波尔多液致使铜在果园土壤中的残留积累状况及其对果 园作物生长的影响。对几种新的铜制剂农药在果树和蔬菜上的残留进行了试验,并对其在今 后使用中铜在土壤中的积累规律及允许安全使用年限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