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谈红一  潘寿文 《警犬》2013,(4):29-30
后备种犬的训练是鉴定种犬种质的一个重要方法,警用种犬的种质性能是代表个体种用品质最具本质意义的指标,是个体鉴定的重要内容。警用种质性能的高低,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有比较客观的评定。  相似文献   

2.
感觉统合训练是根据犬早期的主要感觉行为发育特征,对犬的嗅觉、听觉、视觉、触觉、运动感觉、前庭感觉等感觉机能进行科学的调教训练,以培养犬良好的警用性能,适用于犬早期警用性能的开发培养。为了更为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根据犬的感觉行为发育特征及生物反馈原理研制了犬感觉统合训练仪。训练仪综合了感觉发育特征和生物反馈的特点,在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既能促进犬的全方位感觉机能发育,又能提升犬的胆量和体能,还可以解决大量存栏犬运动不足的难题。根据犬感觉机能特征,分别研制了外部感觉统合训练仪和内部感觉统合训练仪。本文介绍了该套训练仪的设计原理、硬件组成、使用及实际应用,它的研制和应用为促进幼犬感觉机能发育,提高幼犬警用品质提供了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封面说明     
正本期的杂志封面是来自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的罗威纳犬。罗威纳犬原产于德国,是工作犬类别中重要的犬种之一。其天生的警卫才能和行为特点,特别适合于反恐防暴和治安巡逻防控,也是重点区域警卫安保和家庭护卫的优秀犬种。在我国,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是警方进行罗威纳犬培育训练和研究推广的主要专业单位,推动了罗威纳犬在我国的发展应用,较好地发挥了罗威纳犬的警用性能,使之成为了警犬的七个主要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德国牧羊犬、昆明犬和马里努阿犬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警用犬种。本文以德国牧羊犬、昆明犬和马里努阿犬3个品种的幼犬为主要测试对象,测定3个品种幼犬的警用行为表现,以期为受训犬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所采用的"幼犬警用行为指标及评分表",是由10余名工作犬技术教学训练教师,根据受训犬受训内容制订的。  相似文献   

5.
贵州下司犬是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适应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及生活生产需要的中型犬,具有悟性好、晓通人性、忠实听话、奔跑速度快、耐力好、暴发力强等特点,是较好的猎犬、守护犬和观赏犬,具有训练为警犬、军犬的良好潜质.为了开发贵州下司犬的警用性能,解决我省警用犬种少、国外引进犬种适应性差等难题,贵州省公安厅警犬基地经过3年的贵州下司犬警用性能开发试验,以期通过加强贵州下司犬的饲养管理,提高其警用性能达到警用犬的标准.分类号:S82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474(2013)05-0012-02  相似文献   

6.
受训犬是指6月至2周岁的警用品种犬。受训犬的选择是进行警犬训练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调查不同专业方向对受训犬警用素质的要求,确定仔犬警用行为性状识别开发的研究指标。通过分析研究,加强对仔犬警用素质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受训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养犬》2010,(1)
<正>胃扩张是犬的内科疾病之一。它是由于胃内液体、食物或气体聚积,使胃发生过度扩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大中型品种的成犬多发,间或也发生于体型较小品种的犬。胃扩张对警犬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警用种犬和警用工作犬的致病方面。种犬是为了繁育目的而饲养的犬。警用种犬是我国警用犬的主要来源,是繁育优良受训犬的基础,警用种犬的健康问题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杜伯文犬于1876年首次在德国培育成功,因其胆大、聪颖、灵活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的工作犬品种之一,被广泛运用于公安、检疫、搜救等领域,我国于近年来从国外引入该品种进行繁育及训练使用。为了探索该品种幼犬的培育方法,进一步提高其警用素质,我们对南方某警犬基地该品种幼犬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并总结了一些该品种幼犬警用性能的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养犬》2015,(1)
<正>犬的警用性能顾名思义是指可用于警(军)方的犬所必须具备的优势和特性。它是评定犬质量的重要标准。一头具有良好警用性能的犬,应是兴奋活泼、胆大、嗅觉灵敏、体能好、警觉性高、驰骋攀越能力强(史宾格犬、拉布拉多犬等小型犬除外)、衔取欲高、作业兴奋持久、服从性好。警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犬的繁育质量、训练成效和使用效率。良好的警用性能,正是警(军)犬有别于其它犬的重要标志。那么,在具体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犬人工授精技术的全面展开,为警犬的繁育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为进一步掌握人工授精繁育后代警用特性,课题组开展了人工授精犬与自然交配犬后代的警用性能测试。拟通过对幼犬警用性能几个指标的测试分析,从训练使用的角度研究人工授精犬与自然交配犬后代在警用性能上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犬人工授精技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