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霜霉病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在不同年份、不同管理水平及不同品种上发病轻重不同,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杆,其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危害重,一般减产20%-30%,重者3-5天即可全部毁掉。笔者经过多年的蹲点试验和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有效方法,既简单明了,又经济有效,菜农很容易接受,十分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保护地黄瓜上发生比较普遍,据调查:重病棚病叶率可达70%,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易与黄瓜霜霉病相混淆,常因误用防治霜霉病的农药,而不能收到防效,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3.
黄瓜霜霉病抗性与叶片中生理生化物质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利用4个不同霜霉病抗性的黄瓜自交系,研究了苗期接种条件下黄瓜霜霉病抗性与几个生理生化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侵染前,黄瓜健康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与自交系对霜霉病的抗性成正相关;接种后,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与自交系对霜霉病的抗性成正相关。以上指标可以作为黄瓜霜霉病苗期接种抗性鉴定的参考指标。而健康黄瓜叶片中的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霜霉病抗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在陕西省各地均有发生,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严重的流行性病害,特别是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受害较重。黄瓜霜霉病是一种靠气流传播、再次侵染频繁、流行性很强的病害。而靶斑病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危害损失较重。一、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1、发病原因1、不同部位叶片抗病性不同黄瓜叶片生理年龄与霜霉病的发生关系很大。在成株期,不同部位叶片抗病性差异较大,一般植株顶端嫩叶不发病,距地面较近的老叶发病很轻,以植株中间的叶片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保护地黄瓜病害主要以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黑星病、黄瓜枯萎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灰霉病为主,兼有冷害沤根发生。其中黑星病、灰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新发生的重要病害,细菌性角斑病在早期发生且比较普遍。枯萎病在连作的棚、室内发病较重,霜霉病是生产后期危害较重病害。  相似文献   

6.
烯酰吗啉·代森锰锌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最主要的病害,特别在广东省早造蔬菜生产中,霜霉病严重为害黄瓜.霜霉病不仅发生的面积大,常年发生面积可达20多万公顷次,而且发生程度严重,对黄瓜的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由于代森锰锌用于防治霜霉病的时间较长,2003年在东莞市开展酰吗啉·代森锰锌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过代森锰锌,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温室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发病性广、侵染频繁、流行速度快的黄瓜病害,一旦发生损失严重,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应采取培育壮苗、选用抗病品种、改善栽培管理、高温闷棚、药剂防治等措施使病害降低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探讨二氧化氯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以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和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温室大棚内,开展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3个浓度的二氧化氯处理组对黄瓜霜霉病均有防治效果,二氧化氯1000倍液处理组(1125g/hm2)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分别为8.05和75.25%,防治效果良好;各二氧化氯处理组的黄瓜叶片有药害斑点,后期能够恢复,各处理组黄瓜植株长势无明显差异;各二氧化氯处理组黄瓜结瓜数、产量均与清水处理组差异显著。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国内外29份典型黄瓜材料为试材,研究了黄瓜品种(系)对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黄瓜品种(系)对霜霉病、白粉病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黄瓜苗期和成株期对霜霉病抗性不同品种具有各自的特征,苗期和成株期霜霉病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黄瓜苗期和成株期白粉病病情指数也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根据鉴定结果,选出兼高抗霜霉病、白粉病的K1、K3、K4、K8和高抗白粉病的K9、K11。  相似文献   

10.
浅谈保护地黄瓜霜霉病发病因素与防治张显伟(营口市植保站)金绍选(盖州市植保站)曹晓林(大石桥市植保站)黄瓜霜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保护地及露地黄瓜栽培中经常发生和流行。80年代末90年代初,营口地区保护地黄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并实现了四季连续种植...  相似文献   

11.
黄瓜品种的抗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内对黄瓜不同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苗期猝倒病在供试黄瓜品种中均有发生 ,其发病率因品种不同有极显著差异 ,津春 3号发病率最低 ,津春 4号较低 ,而温棚 3号和山东密刺发病率较高 ;黄瓜霜霉病在生长期均有发生 ,津春 4号对霜霉病的抗性较强 ,温棚 3号和山东密刺对黄瓜霜霉病的抗性一般 ,津春 3号抗霜霉病较差  相似文献   

12.
室内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秀玲  唐蕊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449-2449,2465
黄瓜霜霉病菌属专性寄生菌,无法在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活体上进行抑菌测试试验。从黄瓜栽培、病菌接种、病级划分标准和防效计算几个方面介绍了室内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瓜霜霉病是日光温室黄瓜的主要病害,流行时间长,为害严重,它还是春棚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的重要菌源地。因此,抓好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防治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和露地春黄瓜的重要病害,每年春季和夏末发生,以春季发生为重。目前防治霜霉病主要以安克、克露等进口农药为主,为寻找高效的国产农药,2004年我们对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50%专克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目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较多,但生产中存在着不知药效和滥用药剂的情况,对黄瓜的无公害生产影响较大,为了找出快速有效的防治药剂,实现黄瓜的无公害生产,作者对几种防治霜霉病的药剂防治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6.
黄瓜霜霉病在我县发病面积较广,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乐都县温棚黄瓜霜霉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特点,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直接影响着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多年来,采取超剂量连续喷药的方法进行防治,造成了开支大,用工多,蔬菜受污染,降低了商品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大棚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时间,发病规律及适合发病的环境条件。现提出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生态防治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防病原理 大棚黄瓜霜霉病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发生,发病盛期多在5月1日前后,5月20日后危害逐渐减轻。据有关资料报导,霜霉病发生条件:气温16~24℃之间,相对湿度83%以上,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18.
霜霉病对大棚黄瓜、露地黄瓜生产威胁很大,尤其对大棚黄瓜威胁更大。病害的威胁条件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即病原茵、感病寄主、适宜的温湿度。在黄瓜生长期病菌在空气中很多,目前黄瓜还没有很好的抗病品种,因此病害能否流行关键决定于温度和湿度。  相似文献   

19.
黄瓜病害主要有黄瓜霜霉病、黄瓜褐斑病、黄瓜灰霉病、黄瓜蔓枯病、黄瓜角斑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疫病、黄瓜白粉病、黄瓜菌核病、黄瓜烂龙头、茶黄螨、蓟马、根结线虫病等。一、黄瓜霜霉病1、发病症状: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为淡褐色,潮湿时病斑生有黑色霉层。病叶由中上部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干枯。2、药剂防治:用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700~800倍  相似文献   

20.
浅烯酰吗啉可湿粉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用量50%烯酰吗啉可湿粉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及对黄瓜生长的安全性,2012年对该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叶面喷施50%烯酰吗啉可湿粉300~600 g·hm-2,末次药后10 d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分别为86.34%,87.21%和88.83%,并在黄瓜上施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