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家致富》2004,(22):7-7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养鱼大户夏忠明,10多年来一直养殖常规鱼.记者采访他时,他道出了养殖常规鱼赚钱的门道。  相似文献   

2.
宜丰县新庄镇是个产鱼大镇,全镇有50余座水库,年产鲜鱼达30万公斤,而“贩鱼大王”周树根一人就要包销其中25万公斤鲜鱼。除此以外,他还帮助邻县多户农民和周边的群众养鱼致富。周树根只有初中文化,没见过啥世面,刚开始贩鱼时,周树根只是推着自行车一次贩几十斤鲜鱼,逢墟日到街上去叫卖,虽然辛苦一点,但一年下来也可以赚到万把块钱。贩鱼时间长了,买他鱼的人也多了,甚至一些“鱼老板”也从他手中批发鲜鱼。此时,他脑子里在想,怎么才能把更多的鲜鱼推销出去于是,他四处奔波,走南闯北,到福建、湖南等省和赣州等地了解市…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笑话: 超市里的鱼死了之后.会放在冰箱里面打折促销。一个年轻人喜欢吃鱼,经常去超市买打折的鱼。一天,他来晚了,打折的鱼已经卖完,很久没有新的鱼死掉送来。于是.他用竹网在水箱里装作捞鱼的模样搅来搅去,趁人不注意就敲打鱼的脑袋。好不容易才有一条鱼浮上来,他兴奋地拿去称。 旁边的售货员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声叫道:先生,昏倒的不算哦。  相似文献   

4.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篱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相似文献   

5.
恩赐     
《饲料博览》2009,(5):I0039-I0039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就连鱼带汤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相似文献   

6.
钓竿     
《饲料博览》2008,(11):I0040-I0040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一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却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什么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7.
声音     
《农家科技》2014,(6):3-3
“这鱼吃吗?咬一口就好几千块钱呢。肉痛。”——福建省福安市一渔民收到女婿的端午节礼物——1条100多斤重、价值300万元的黄唇鱼。网友们在惊呼“土豪”的同时,纷纷操心这鱼吃还是不吃,能不能吃完。据介绍,黄唇鱼身上的鱼膘最值钱,素有“贵如黄金”之说,能大补元气。“妈妈,把我捐出去吧”——11岁深圳学生梁耀艺于6月16日因脑瘤去世。他说看到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在做好事,“我觉得他们都很伟大,我也想做—个伟大的小孩’。耀艺去世几小时后,他的器官挽救了更多生命。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09,(3):10-10
“我放养了50亩(1亩=667平方米)太阳鱼,一年销售太阳鱼1.5万千克,产值60万元。”衢州市衢江区长河特种水产养殖场场长何玉祥,说起去年水产养殖收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何玉祥介绍说,现在养的是杂交太阳鱼,每千克售价稳定在40元左右。他说,太阳鱼属于广温性品种,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夏季水温在33℃也能存活,十分适合农户养殖。  相似文献   

9.
一老汉捕得一只大甲鱼,六年后这只甲鱼给他带来了丰盈家产。这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是发生在江西赣县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老汉名叫赖世江,是赣县梅林镇章贡村农民,老实憨厚,年逾花甲。1996年6月的一天,赖老汉像往日一样来到贡江捕鱼,捕了大半天,只有几条小鱼。失望之余,他撒了最后一网,没想到,他竟捕起一只重2.1公斤的大甲鱼,全家人乐开了花。赖老汉捕得大甲鱼的消息不胫而走,商贩纷至沓来。为争得这只甲鱼,有一商贩竟喊出了每公斤1000元的天价。老伴儿媳都说卖掉,赖老汉不同意。老伴又听说甲鱼可防癌,又与儿子…  相似文献   

10.
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是杭州的一道传统名菜。相传宋朝时,在杭州西湖附近有一个姓宋的青年,平日以打鱼为生。有一次得了病,因家境困难没有好的东西吃,他嫂嫂就亲手在西湖捉了一条鱼,加醋加糖烧成菜给他吃,把病治好了。因为菜是用西湖鱼和醋糖调味制成,故称“西湖醋鱼”。后来,它就成为杭州地区各家菜馆里的著名菜肴,过去在孤山“楼外楼”壁上曾留有“亏君有此调和气,识得当年宋嫂无”的诗句,慕名前往品尝者日益增多。康熙皇帝到西湖游览时,亦品尝过“西湖醋鱼”,可见此菜在清代已很有名气。选料:活草鱼1条(重约700克),绍酒25…  相似文献   

11.
皓云 《农家致富》2006,(1):20-20
天津曹庄鱼鸟花卉市场.有一家卖鱼的小店生意红火。远远望运河.鱼缸里游来游击的都是吉利字!走进一看.原来这些古利字都“长”在鱼的身上。据老板介绍,以前他卖鱼和别人没什么区别。自从他发现“长”着吉利字的苹果后.突发奇想:把恭、喜、发、财分别“长”在四条鱼身上,游来游去一定有人喜欢,  相似文献   

12.
陈道兴,浙江省永嘉县大若岩镇银泉村人。去年,他在2.4亩承包田里种稻养鱼,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总产鲜鱼547kg,稻谷800kg(单季),平均亩产鱼227.9kg,稻谷444.44kg,按当地现行价计算,稻鱼总产值达到8036元,除成本外,平均亩净收入2502.73元,其中鱼亩净收入2058.67元,与2003年相比,亩净增收1064.45元,成为全县稻田养鱼高产高效的典型。现将他的种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业》2011,(5):14
孙文献家住汉寿县大南湖乡永红居委会。1997年,他将承包的13.3公顷低湖田改制成稻鱼生态种养,通过精耕细作和加强管理,粮、鱼获得了好收成。在稻鱼生态种养"淘到第一桶金"之后,他逐年扩大承包面积,2010年承包调蓄低湖田63公顷,粮食  相似文献   

14.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笔者慕名走访了吴江市菀坪镇菀北村8组的鳜鱼养殖户胡明东。老胡今年47岁,初中文化。1996年前,他连续养了15年的“四大家鱼”(青、鳙、鲢、鲫),学会了一套养鱼技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地的鱼池面积成倍增加,“四大家鱼”的市场供应量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5.
孙亚 《农家致富》2014,(19):56-57
走进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天水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明的办公室,一首打油诗映入眼帘,"基本农田为根本,菜篮工程为基础。高效农业为保障,观光农业为点缀。"作者署名"一位农民小鱼儿"。这个"小鱼儿"就是刘建明自己。从25岁与鱼结缘到如今进入不惑之年,15年来,他一直在潜心研究鱼:怎么养鱼,怎样做鱼,怎么吃鱼……他的鱼经细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相似文献   

16.
最后的渔民     
按惯例,上午十点左右,王庆云应该到市场上卖鱼。可是记者赶到时,他一个人坐在太阳下清理“挂钩”,身上穿的毛线衣像是被鱼冲破似的,到处是洞,成了“渔网”。“已经一周没闻到鱼腥味了。”王庆云无可奈何地说。近几天,他没捞着鱼,  相似文献   

17.
他先把大棚里的鱼一条一条地装进塑料瓶里,然后再给这些"鱼筒"注氧,最后,再把这些注氧了的"鱼筒"放进一个铺着金色装饰布的礼盒里,这就成了佟庆富的礼品鱼。"这样卖鱼每条鱼多赚80元!"佟庆富看着即将运走的礼品鱼笑容满面。  相似文献   

18.
时下,许多人认为,种果不赚钱,养猪不致富。可是,农民企业家李茂祥不这样看。他承包山地、山塘,既种果又养猪养鸡养鱼。十多年来,山上果飘香,水下鱼满塘,正常年景纯收入超过100万元,向国家纳税40多万元。他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科学种养方法,被《人民日报》记者誉为“茂祥模式”。笔者最近采访了他。让我们一起看看。  相似文献   

19.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笔者慕名走访了吴江市菀坪镇菀北村8组的鳜鱼养殖户胡明东。老胡今年47岁,初中文化。1996年前,他连续养了15年的“四大家鱼”,(青、鳙、鲢、鲫),学会了一套养鱼技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地的鱼池面积成倍增加,“四大家鱼”的市场供应量急剧上升,价格大幅度下跌。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农业》2015,(1):56-57
<正>毛泽东终生都爱吃鱼,战争年代没条件吃鱼,新中国成立后四菜一汤中一般少不了鱼。他吃的鱼种类很多,主要有胖头鱼、武昌鱼、鲤鱼、草鱼和黄花鱼等。并且,他对吃鱼颇有研究,我们于此可以看到一代伟人的别样智慧。鱼腥肉香都要领略毛泽东喜欢吃鱼冻,而且都在每次用餐的最后才吃,鱼冻是鱼汤冷却凝结而成的,腥味自然要重得多,一般人吃一口都受不了。他却吃得很香,饭后总要吃上那么一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