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近年来.伊春市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坚持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战略.将发展绿色能源作为经济转型的接续替代产业强力推进。取得了长足进展。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危机,伊春市委、市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市委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更是把森林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伊春市有400万公顷的大森林。这座因林而生,因林而名,又因林而衰的资源性城市,因过量采伐,从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境地。伊春市委、市政府(林管局)在实施国家"天保工程"和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行动中,充分认识到,伊春作为全国第一个林业资源性城市转型试点和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发展林业接替性产业.是伊春林区再度辉煌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2005年,伊春市在全国林区率先提出在所辖区域内全面停伐红松;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有林区惟一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和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2007年,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以“关注伊春,保护红松”为主题的《红松龙卡》,设立了红松保护基金;2008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到位的情况下,已准备在所辖境内全面停止天然林主伐。近几年来,伊春市委、市政府、市林管局在林区发展上为什么能够采取这些开历史先河的举措?实施这些举措后对国有林区的森林培育、资源管护、森林管理可以带来哪些变化?伊春林区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国有林区进一步发展提供哪些启示?带着这些问题,前不久,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4.
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改进的二次相对评价方法,建立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Super Decision计算软件和Matlab 7.0数据分析软件对二次相对评价的数据集进行分析,科学测度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效率.对各阶段经济转型效率的动因进行分析,凸显各阶段生态技术要素对传统技术要素的有效替代作用,确定经济转型战略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保证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顺利实施,进而实现其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固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17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黑龙江省伊春市被确定为国家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这一消息犹如久旱逢甘霖,滋润着伊春林区,振奋着林区职工。启动实施经济转型试点,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加快体制创新,大力发展接替产业,努力扩大对外开放,让伊春的森林资源休养生息得到恢复,生态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优势特色产业群体迅速发展壮大,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于探索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伊春林区有着辉煌的过去伊春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  相似文献   

6.
伊春林区的林业已从传统林业向生态林业方向转变。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非林替代产业,特别是林区广大林改户发展林下经济,都迫切需要符合实际的经营项目与技术支持。伊春林区野生榛资源丰富,进行野生榛林改培,成本低,收入可观,是林区职工增加经营林地收益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爱文被评为“2009中国林业产业年度人物”是当之无愧的。这一年,他立足于伊春林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兴市富民的战略要求,按照伊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明确提出实施“4111工程”,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林业》2010,(5):65-65
<正>近年来,伊春率先开展了中国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大力发展以康体养生度假休闲游为主打品牌的森林生态旅游业,以蓝莓组培、山野菜山野果加工为重点的森林食品业,以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为核心的绿色能源产业,全力推进伊春经济由资源消耗型向生态主导型转变,一举扭转了伊春森林资源消大于长的逆向演替趋势,走出了  相似文献   

9.
王爱文被评为2009中国林业产业年度人物是当之无愧的。这一年,他立足于伊春林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兴市富民的战略要求,按照伊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明确提出实施4111工程,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建好四大基地,完善一个体系,打造一区、一乡,把伊春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森林旅游度假集合区和绿色能源之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国家逐年减少伊春林区木材商业性采伐的情况下,为加快推进林区经济转型,扩大就业,保证林区职工群众“减产不减收、下岗再上岗”,保持林区社会和谐稳定,黑龙江省伊春市委、市政府创新发展思路,立足市情,科学决策,把发展森林猪产业作为推动林区经济转型的重点产业,促进林区职工群众增收敛富的主渠道、好项目之一,举全市之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规模发展。这不仅让林下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更为绿色食品开发、促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伊春林区把发展森林食品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第二位"产业来抓,紧紧围绕发展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保健品、动物食品、矿泉水6大产业,采取一系列大举措、大动作,全力推进森林食品产业的向前发展。截至目前,全林区新建、扩建森林食品基地和加工项目49个,  相似文献   

12.
实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当前中国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型城市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2005年5月17日,伊春林区被国务院确定为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这也是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的60个城市中惟一的属于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因此,认真分析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状况,探索适应林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指导、预测功能和作用,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伊春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也是中国最大的森林城市,拥有林业施业区面积400万公顷.森林蓄积2.2亿立方米,素有“中国林都”、“红松故乡”、“绿色伊春”、“恐龙家园”之美誉。1948年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1958年建市,同年经中央批准,将中共伊春林区委员会改为中共伊春市委员会。从此开启了伊春全面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从3个方面分别简要介绍了发展经济林对伊春林区经济转型的作用、经济林栽种的5种模式以及在伊春林区发展好经济林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5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调研,首站来到伊春市。伊春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美誉。总书记十分关心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产业转型发展和职工就业安置情况。他深入上甘岭林业局林区,实地察看天然林保护情况;走进林场职工家庭,了解转岗就业和生活状况;到伊春生态经济开发区和友好林业局蓝莓产业园,了解接续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强调,林区转型发展既要保护好生态,也要保障好民生。  相似文献   

16.
伊春林区生态产业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产业建设,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从伊春林区现有状况入手,简要论述了该地区进行生态产业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用新的举措发展生态产业及开发生态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伊春林区如何进行生态产业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调整经济结构妥善分流人员实施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伊春林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国家重点林区和主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现实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全市总人口132万人,其中林区人口100万人,林业职工36.5万人。全区有...  相似文献   

18.
林改第一槌敲醒了林区职工 2006年4月29日.一个春机盎然的日子.一个改变了伊春林业职工命运的日子。根据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关于加快实施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全国国有林区林权改革试点在伊春乌马河林业局乌马河经营所正式启动实施.并相继在5个试点林业局全面展开.试点面积8万公顷。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重问题,迫使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必须实施转型升级。产业生态化是实施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泛绿色设计为产业生态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开创了新的技术路线和新的理念。探讨了大庆油田运用泛绿色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在实施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方面,开展了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建设工作,现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扎兰屯市地处大兴安岭林区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境内自然资源富集,具有发展林业产业的资源优势、基础优势和技术优势.随着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实施,林业经济由木材经济转向非林非木林下经济.扎兰屯市林业局不等不靠,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富民兴林”为主题,以“保基础、扩总量、求美丽”为主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坚持规模化布局、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积极实施林业生态与产业互动发展战略,实现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带动了榛子产业、沙果产业、林下经济、林区农业、林区牧业和森林旅游“六大产业”迅速发展,为全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挖掘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林业产业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