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薯4号是以彩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为母本、马铃薯品系D-2-5-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得到的鲜食型彩色马铃薯新品种。早熟,生育期约72 d(天);株高67 cm左右,株型直立,分枝中等;薯块长椭圆形,紫黑皮深紫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平均单株结薯数4.5个,块茎整齐,匍匐茎中等;薯块VC含量135.62 mg·kg-1,花青素含量1 559.4 mg·kg-1;商品薯率90%以上,每667 m2产量1 900 kg左右,田间对早疫病、晚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黑金刚,中抗黑痣病,适宜在河北省二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郑薯八号是从“Memmvrx豫马铃薯一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早熟,生育期58天左右。春季每667m^2平均产量1124.26kg,高产可达1397.3kg以上。薯块圆形,浅黄皮白肉,芽眼浅,表皮光滑,商品薯率高。品质优,淀粉含量为12.9%,VC含量高达26.8mg/100g,蛋白质含量为2.12%,还原糖含量0.26%。抗病毒病、晚疫病、环腐病。适宜二季作栽培及一季作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3.
石薯2号是以马铃薯品种早大白和费乌瑞它杂交种通过系统选育法育成的优良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早熟,生育期55 d(天)左右;结薯性好,单株结薯3~5个;块茎卵圆形,浅黄皮黄肉;干物质含量21.79%,淀粉含量15.5%,还原糖含量0.55%,粗蛋白含量2.15%,VC含量204.5 mg · kg-1;中抗PVX病毒,每667 m2产量2 500 kg左右,适于河北省二季作区栽培。  相似文献   

4.
垦彩薯2号是以2008-15为母本,以MD04-7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03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0 cm左右,株型半直立,分枝中等,结薯集中;块茎长椭圆形,薯皮、薯肉均为玫瑰红色,芽眼中等,花青素含量1623.7 mg · kg-1,干物质含量15.40%,淀粉含量7.4%,粗蛋白含量1.52%,还原糖含量0.16%,VC含量118.0 mg · kg-1(FW);单株结薯数3~5个,平均单薯质量153.2 g,大中薯(>75 g)率76.31%,每667 m~2产量1500 kg左右;抗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和晚疫病,适于黑龙江省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费乌瑞它是一个早熟、高产的马铃薯品种,全生育期90d左右,株高60cm左右,株形直立,分枝少,茎粗壮繁茂,叶片大,早期扩展迅速,块茎形成早,膨大快,结薯集中。适宜密度为每667m^2种植40004500株,一般667m^2产量2000kg左右,高产可达3000kg,商品薯率90%。薯块长椭圆形,块大整齐美观,芽眼浅、表皮光滑、淡黄皮、黄肉,耐贮藏。2005年冬在容县容州镇峤北村试种,获成功。2006年冬在容县石头、松山、罗江、县底、自良、十里、容西、石寨、黎村等乡镇大面积种植,表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6.
薛勇 《蔬菜》2001,(6):28-28
在种植马铃薯时,为保证苗齐、苗壮,可用种薯切块催芽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种薯切块 1.切块大小一般要求切块重量不应小于 20~ 25g, 即每 500g种薯可切20~25块。每个切块上至少要带l~2个芽眼。 2.切块方法50g左右的种薯可从顶部到尾部纵切成2块;70~90g的种薯切成3块,方法是先从基部切下带2个芽眼的1块,剩余部分纵切为2块;100g左右的种薯可纵切为4块,这样有利于增加带顶芽的块数。对于大薯块来说,可以从种著的尾部开始,按芽眼排列顺序螺旋形向顶部斜切,最后将顶部一分为二。 3注意事…  相似文献   

7.
龙紫9号是以龙薯10号为母本,以凌紫、越南紫薯、龙紫4号、宁紫1号等紫心甘薯品种为父本集团,经自然杂交选育而成的紫心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深紫皮紫肉,单株结薯数4~5个;平均大中薯率86.2%,商品薯率87.4%,花青素含量为253 mg·kg-1(FW),熟食食味优;每667 m2鲜薯产量2 400 kg左右,薯干产量600 kg左右。适宜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非薯瘟病、蔓割重病区作夏、秋薯种植。  相似文献   

8.
刘鸿鹰 《蔬菜》2005,(7):17-17
一、微型薯的特点和种用价值。微型薯是利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方法,在防蚜虫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直径5~15mm,重量1g左右的小种薯。这种小薯属生物技术产品,健康优质,不带主要病毒病、细菌和真菌性病害,种用价值高,具有大种薯的特征特性。可以在田间直播,每667m^2地播种量7.5kg,比用大种薯减少用量95%以上,出苗率可达100%,用微型薯生产的原种667m^2产量可达2000~3000kg。微型种薯比同一品种的大种薯休眠期长一倍以上,打破休眠的种薯,播后才能正常发芽生长。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陇薯6号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淀粉及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6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原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15天左右,晚熟,株型半直立,主茎分枝数多,株高70-80cm。茎绿色,叶片深绿色,花冠乳白色,无天然结实;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8个,大小整齐,大中薯率90%~95%;  相似文献   

10.
天薯15号是以陇薯7号为母本,天薯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从播种至块茎成熟119 d(天)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皮黄色,薯肉淡黄色,芽眼浅。单株结薯4.4个,平均单薯质量92.2 g,商品率89.8%。每667 m~2产量在1 500 kg以上,在甘肃的天水、陇南、临夏、定西、平凉等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马铃薯品种广引1号、广引2号、广引3号、广引4号组培无菌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4种基本培养基和3种激素(Met、Coumarin、B9)不同浓度对马铃薯试管微型薯诱导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诱导试管微型薯有较好的效果,结薯率最高为66.07%;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试管薯诱导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异,3种外源激素诱导结薯的效果依次为Coumarin〉B9〉Met;Coumarin的最佳浓度为25mg/L,其最高结薯率达81.25%。  相似文献   

12.
天薯12号是以品系天97-8-98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6 d( 天)
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紫。单株结薯4.1 个,平均单薯质量105 g,大中薯率87.4%。每667 m2
产量在1 500 kg 以上,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1马铃薯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要点1.1应用良种:选择早大白等脱毒早熟马铃薯品种。1.2催芽:播种前种薯处理、即播前30~45天将薯种从窖中取出,放在10℃左右的室内5~7天,然后选具有品种特征、芽眼深浅适中、表皮光亮的薯块,放在室内  相似文献   

14.
春薯四号是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马铃薯新品种选育课题组于1982~1983年通过品种间杂交,低世代培育和选择、品系比较和高世代的省区域试验、生产鉴定而成。该品种极晚熟,生长势强,茎杆粗壮直立;喜肥水,高抗晚疫病,薯块扁圆整齐,白皮白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5.
美国超短蔓黑甘薯是由广东生物技术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的一个黑甘薯新品种.该品种薯块呈纺垂形,皮紫黑光滑,肉紫黑鲜亮.单薯重300~800g,最重达1000g左右.单株结薯4~6个,结薯多而均匀,高产稳产.666.7种产3000~4000kg.  相似文献   

16.
1马铃薯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1.1品种选择:选择早大白等脱毒早熟马铃薯品种。1.2困种、催芽:播种前种薯处理,即播前30~45天将薯种从窖中取出,放在10℃左右的室内困种5~7天,然后挑选具有品种特征、芽眼深浅适中、表皮光亮的薯块,放在室内或火炕上,温度保持在15~18℃,经7~10天后,催出薯芽。  相似文献   

17.
用京丰1号作母本,BF77-A作父本育成的中薯3号,具有早熟、丰产、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该品种春播从出苗至收获65~70天,一般每666.7m2产1500~2000kg,大中薯率达90%,薯块大、较整齐,薯皮光滑,芽眼浅。田间表现抗PVY、较抗PVX和PLRV,不感疮痂病。夏季休眠期60天左右,适于二季作区春、秋两季栽培和一季作区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8.
富硒巨型香芋为一年生或多年生浅根蔓生薯类作物,适生地域广。薯块呈球形,蔓细短,只需搭1.2m高的简易栽培架即可。3月中旬一4月上旬播种,11月~翌年3月下旬收获。单株结薯15~20个,多达40个,当年薯单薯重20~50g,最大500g以上,比普通香芋大20多倍。每667m2栽8000株,667m2产量800kg左右,高产田块可达1500kg,每kg售价10-20元、特大薯每kg售价高达30~60元,一般667m2收入6000元左右,作多年生栽培薯块更大,  相似文献   

19.
‘富农1号’马铃薯是以费乌瑞它作母本,米拉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有性杂交,系统筛选培育而成的新品种。中熟品种,生育期96天左右。株高65.2cm左右,茎绿色,叶深绿色,花冠白色、少花,天然不结实。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单株结薯10个左右,薯块整齐,商品率70.4%,比重1.0717,干物质含量19.44%。植株田间表现中抗马铃薯花叶病,中抗马铃薯卷叶病,抗晚疫病,抗早疫病。2012~2013年吉林省马铃薯区域试验中,块茎公顷产量分别为45133kg和38099kg,两年平均公顷产量41616kg。2013年生产试验,块茎公顷产量34771kg。  相似文献   

20.
湘紫薯174 是以浙紫薯1 号为母本、浙紫薯3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紫心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薯皮 紫红色,薯肉紫色,结薯较集中整齐,单株结薯4~5 个,大中薯率82.7% 以上,熟食味好,抗黑斑病,中抗根腐病、茎线 虫病和薯瘟病;每667 m2 鲜薯产量1 913~2 359 kg,薯干产量549~736 kg;花青素含量为714.5 mg · kg-1(FW)。适宜在湖 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春夏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