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氟铃脲对蔬菜害虫的防效及其应用技术,进行了氟铃脲等药剂防治蔬菜主要害虫田间药效试验和示范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氟铃脲防治菜青虫见效快、效果明显,于2~3龄幼虫高峰期用药1次,药后1d,防效可达85%左右,最高可达95%以上;对小菜蛾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氟铃脲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50mL/667m2为好;在菜青虫特大发生的情况下,须用药2次,间隔期为5~7d,以确保防治效果和蔬菜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2.
25%高氯·辛微乳剂防治棉铃虫、菜青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 5%高氯·辛微乳剂对棉铃虫和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 10 0 0~ 150 0倍液防治棉铃虫 ,药后 5d防效和保蕾效果分别达 79%和 74 %以上 ;用 10 0 0~ 2 0 0 0倍液防治菜青虫 ,药后 7d防效达 94 %以上。与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相当 ,优于常规农药辛硫磷。  相似文献   

3.
顾毕蔓 《农技服务》2010,27(3):333-333,396
选用4.5%高保乳油进行了防治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高保乳剂施有效成分17.55~25.5g/hm2对甘蓝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强,且持效期11d以上,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5%氰戊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对菜青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为600~900g/hm2,持效期为7d以上。  相似文献   

5.
氟铃脲防治菜青虫见效快、效果明显,于2~3龄幼虫高峰期用药1次,药后d,防效即可达85%左右,最高可达95%以上;该药剂对小菜蛾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氟铃脲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50mL/667m^2为好;在菜青虫特大发生的情况下,必须用药2次,间隔期为5~7d。氟铃脲是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的理想药剂,值得在蔬菜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几种生物药剂防治菜青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青虫是黑龙江省柳河地区蔬菜最重要的害虫之一,近年来发生呈上升趋势,经常暴发成灾。文章用威克达乳油、农家乐乳油、菜地隆乳油及绿维特水剂等4种无公害药剂在田间对菜青虫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威克达乳油2 000倍液施药1 d后防治效果76.13%,施药后3 d防治效果80.91%,施药后7 d防治效果86.34%。经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防治后1、3、7 d,1%威克达防治效果与其他3种药剂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具有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在生产中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7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7种药剂对菜青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5%阿维菌素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5%氯氰菊酯乳油、40%毒死蜱乳油、40%辛硫磷乳油对菜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d防效可达81.68%以上;药后7d的防效在84.38%以上,持效期7~10d,生产上防治时可轮换或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应用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乳粉剂防治甘蓝菜青虫、小菜蛾,每666.7m2用100~125 g处理,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90.11%~93.76%和90.99%~93.08%,均显著优于或相当于常规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农美防治菜青虫见效快,效果明显,2-3龄幼虫高峰期用药1次,药后1d,防效可达85%左右,最高可达95%以上;并对小菜蛾也具有很好的防效;农美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50mL为好;在菜青虫特大发生的情况下,必须用药2次,间隔期为5-7d,确保防治效果和蔬菜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比较了除虫脲、甲维·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苦参碱和苏云金杆菌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效果。0.5%苦参碱水剂1 350 g/hm~2防治菜青虫的速效性最好,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5 g/hm~2、6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 500 g/hm~2次之,防效达85%以上。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450 g/hm~2、6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 500 g/hm~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5 g/hm~2、12%甲维·茚虫威水乳剂225 g/hm~2防治菜青虫有较好的持效性,施药后14 d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可以用来防治甘蓝菜青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