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大量施用乳油、可湿性粉剂,但目前正在逐步萎缩。安徽省国家农药剂型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戴权认为随着高毒、高残留、高污染农药产品在我国禁止生产,绿色农药及其制剂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以制剂为例,虽然目前我国乳油、可湿性粉剂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减少趋势是显而易见的,2000年前后比例在70%以上,而目前已降到55%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农药厂生产的原药一般都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一定的手段,按其性质和用途加工成适宜的制剂后方能使用。剂型就是指农药制剂的类型。农药制剂加工的目的主要是方便使用。一、常见老剂型(一)粉剂:简称DP粉剂是由农药成分与稀释剂、物理性能改良剂和稳定剂等混合、粉碎而成的粉末状制剂。粉剂中有效成分含量一般在10%以下,喷粉时易产生漂移,污染环境,或对周围敏感作物产生药害,药效一般也不如其他剂型,  相似文献   

3.
农药新剂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内外农药的剂型正朝着水基性、粒状、缓释、多功能省力化的方向发燕尾服。一些安全、经济、省力的剂型正在研究并已有应用,它们将代替那些污染大、毒性高、用量大的剂型。目前,我国的农药剂型研究比较落后。老剂型乳油(EC)和可湿性粉剂(WP)两者占总制剂量的70%-80%,而且剂型比较单一。造成石油资源的大量浪费,且严重污染环境。本文对新剂型乳剂、微乳剂、悬浮剂、水剂、悬乳剂、水分散颗粒剂、缓释剂和片剂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介绍,为今后我省的农药剂型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药液的配制     
一、药液概念 大田农药施用,除粉剂、粒剂等少数剂型一般直接使用外,大多数情况下。农药制剂要稀释配制为药液喷雾。最普遍、最常用的稀释剂就是水。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农药有许多剂型,其中有些剂型名称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用途是一样的,有些剂型虽然用途一样但使用方法不同。农药用户要根据作物和防治对象、施药机具和使用条件来决定选择哪一种剂型和制剂比较合适。杀虫剂的乳油效力要显著高于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同一种农药有效成分以选用乳油为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热点话题。传统的农药乳油制剂因耗用大最不可再生的石油类有机溶剂、可湿性粉剂因生产和使用中出现的粉尘飘移现象而相继被一些国家限制甚至禁止使用。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为了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自“十·五”以来相继制定相关措施,大力削减或限用某些高毒农药品种,降低乳油、可湿性粉剂所占农药制剂比例.开发和推广新剂型的生产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药剂型加工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绿色环保农药剂型和助剂、农药制剂稳定性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农药剂型加工专业和人才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药剂型加工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悬浮剂、水乳剂、微胶囊剂、种衣剂等水基性剂型的推广以及聚羧酸盐类分散剂、绿色溶剂、有机硅等助剂的使用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药剂型加工行业的发展;激光粒度仪、流动电位仪、流变仪等先进仪器的出现使农药剂型加工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正朝着微观、量化、精准的方向发展;农药产品需求量和使用性能要求的提高使得国内农药剂型加工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农药企业的重视.随着能源的日渐枯竭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剂型加工将会对农药工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农药是防治农作物生物灾害的重要农资产品,防治效果是使用者最关注的指标。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环保及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农药剂型也提出了高效、环保的新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药制剂企业小而分散、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水平低、劳动条件差、剂型配方粗放、所用助剂成本高等诸多原因,造成我国农药制剂总体水平不高。因此,有专家建议,应加快推进我国制剂加工与助剂开发应用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农药制剂的升级换代,提高农药制剂的药效和效益,促使农药制剂向水性化、环保型绿色农药发展,早日实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9.
农药悬浮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悬浮剂发展现状 悬浮剂是农药制剂中发展历史较短,并处于不断完善中的一种新剂型。这一新剂型的出现,给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固体农药制剂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农药可湿性粉剂是当今农药重要的剂型之一,与乳油、悬浮剂并称为农药三大剂型,在防治农业病虫草害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朋。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er,WP),简称为可湿粉,是指可以充分被水润湿、能够均匀分散在水中的极细粉末。可湿粉是由粉剂逐步改良而来。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世界上农药新剂型,研究并探讨了农药加工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对我国农药剂型加工工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本研究通过对新型农药控失剂与农药减量混用进行试验,以柑橘为研究对象,调查全年病虫害防治效果。使用新型农药控失剂与农药减量混用应用试验区与农户常规用药区防效基本一致,农药残留低,对作物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化学防治甘蔗金龟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化学防治甘蔗金龟子的发展历程、化学防治甘蔗金龟子的技术和调查方法以及化学防治对甘蔗金龟子的负面影响。提出规范农药市场管理,严厉禁止禁用农药的生产和流通;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金龟子抗药性继续增强;加强对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生物防治研究和推广力度,使甘蔗金龟子防治向生态治理方向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QuEChERS提取法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长期以来一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其杂质干扰多,残留含量低,传统的提取方法常常因为无法将杂质分离而影响检测结果。由于食品中杂质种类众多,农药的种类繁多且理化性质各异,新型农药日益涌现,所以对样品的前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 and Safe)作为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由于具有快速、简单、廉价、有效、可靠、安全的特点,成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在多种农药、医药、兽药的气相或液相色谱分析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国内外对QuEChERS法在各类食品以及其他动植物性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和方法的改进进行了综述,并对QuEChERS法在今后农药残留检测的应用前景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机磷农药化学特性及其对植物胆碱酯酶抑制的原理,在确定酶促反应条件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展开体系对11种有机磷农药的薄层层析分离效果,建立了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我国化学防治甘蔗金龟子的发展历程、化学防治甘蔗金龟子的技术和调查方法以及化学防治对甘蔗金龟子的负面影响。提出规范农药市场管理,严厉禁止禁用农药的生产和流通;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金龟子抗药性继续增强;加强对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生物防治研究和推广力度,使甘蔗金龟子防治向生态治理方向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熊阅斌  唐瑞华 《农技服务》2010,27(8):1026-1028
通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药使用情况及农产品农药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到该地农民使用农药种类繁多,农药用量居高不下,且仍在农产品上使用国家明文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农民在用药技术上尚缺乏统一、科学的指导,造成了该区生态环境和农产品污染严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提高农药使用者的认知水平、改进用药技术、建立有害生物防治新体系、组织实施综防技术应用推广等一系列有效控制农药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药连锁经营是农药经营部门采购农药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就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农药连锁配送工作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做好农药连锁配送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以来内蒙古产地蔬菜易超标农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年以来5280份内蒙古产地蔬菜的残留超标农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过去8年中75%的农药超标概率小于5%,20%的农药超标概率大于10%,除甲胺磷外高风险超标农药具有蔬菜种类选择性,这些高风险超标农药主要是甲胺磷、克百威、甲拌磷、氧乐果和毒死蜱。从年度超标变化情况看,有机磷类农药稳定降低,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逐年增加,氨基甲酸酯及其他含氮类农药存在偶然波动性。对高毒农药尤其是新型农药的控制将成为农药监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中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宁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3):171-173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领域农药被广泛应用,对生物机体机能有较为严重的毒害作用。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成为当前研究者热衷关注的课题。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技术,农药残留的提取与分离新技术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