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铅、镉和锌胁迫对荷花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法研究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在Pb2+,Cd2+,Zn2+胁迫下,不同质量浓度处理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Zn2+质量浓度的增加,荷花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Pb2+处理下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荷叶叶绿素下降较快,但随后又上升.3 种重金属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在Pb2+,Cd2+,Zn2+胁迫下,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荷叶的相对电导率也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400,15和240 mg·kg-1时,相对电导率达到最高值,分别比对照高41.8%,46.6%和65.2%,之后变化趋势缓慢且有所下降;MDA含量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持续升高达到显著水平,最高值分别出现在400,30和240 mg·kg-1处,分别比对照高32.6%,68.0%和54.9%;随着Pb2+,Cd2+,Zn2+质量浓度的增加,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走势,在200,15和240 mg·kg-1,处达到最高值,分别比对照高88.2%,222.4%和106.5%;随着Pb2+,Cd2+,Zn2+胁迫质量浓度的增加,SOD,POD,CAT等保护酶的活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在高质量浓度Zn2+,Pb2+处理下,SOD上升趋势减缓,在高质量浓度Zn2+处理下,CAT活性有所下降,但仍然处在较高水平.在Pb2+,Cd2+,Zn2+胁迫下,保护酶活性增强并保持较高水平,说明荷花有抵抗3种重金属污染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离子对麦穗鱼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水、充气和恒温法研究Cu2+、Hg2+、Cd2+和Zn2+4种重金属离子对麦穗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Cu2+、Hg2+、Cd2+和Zn2+4种重金属离子对麦穗鱼24 h的半致死浓度(LC50)依次为0.283、0.30、16.2、23.65 mg/L,96 h的LC50依次为0.147、0.244、5.17、14.08 mg/L;4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Cu2+>Hg2+>Cd2+>Zn2+,Cu2+和Hg2+对麦穗鱼的毒性较强,Cd2+和Zn2+的毒性相对较弱,其安全质量浓度依次为0.001 47、0.002 44、0.051 7、0.148 mg/L;麦穗鱼对Hg2+和Cd2+耐受力超过国家规定的淡水养殖水质标准5~10倍;麦穗鱼对Cu2+比较敏感,忍受能力比国家淡水养殖标准还低。  相似文献   

3.
长期定位施肥对棕壤重金属全量及其有效性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以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选取(0~20 cm)不同年限土壤样品,分析了无肥对照(CK)、单施化肥(N4P2)、中量有机肥(Mz)、高量有机肥(M4)和高量有机肥+化肥(M4+N2P1)5个处理下土壤重金属元素Cu、Zn、Pb和Cd全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多年的定位施肥增加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u、Zn、Pb和Cd全量,虽然有所波动但总的趋势明显,其中以M4+N2P1处理对Cu和Zn增加最为明显,而Pb和Cd在M4处理增长量最大,单施N4P2处理对4种重金属元索全量影响不明显.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Cu、Zn和Cd有效态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平均提高61.28%、169.3%和123.7%,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Cd含量已超标,属污染水平.有效态Pb在N4P2处理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而各年份M4处理有效态Pb的含量要低于CK处理.20年来有效态Pb含量相对于CK平均降低了4%.土壤中4种重金属全量与其有效态含量相关性表明:Cu、Zn和Cd全量与其有效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量Pb与有效态Pb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有效态Cu和Zn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重金属离子对异化铁(Ⅲ)还原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水稻土土壤浸提液作微生物接种液,人工合成的F e(OH)3为唯一电子受体,测定了厌氧培养过程中F e(Ⅱ)浓度的变化,探讨了添加Cu2+,Zn2+,Pb2+,Cd2+,Hg2+和A s5+对铁还原过程的影响及添加不同浓度Cu2+和Hg2+对F e(Ⅱ)浓度的影响,并以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u2+试验作为对比。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对异化铁还原影响不同,在同一浓度的几种重金属中,Cu2+和Hg2+对异化铁还原抑制最强;不同浓度Cu2+和Hg2+对异化铁还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主要表现在增加异化铁还原发生前的时间,减慢异化铁还原的速率,当Cu2+和Hg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异化铁还原几乎不发生;水稻土中含有大量铜时,铁还原也会被抑制;添加外源氧化铁可以减轻铜对水稻土铁还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粉煤灰、煤渣、嘭润土、沸石4种处理剂分别对电镀废水进行吸附处理,通过检测滤液中Cu2+、Zn2+、Ni2+的浓度,综合筛选出对废水中Cu2+、Zn2+、Ni2+去除效果好的处理剂.结果表明,沸石对Cu2+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达97.35%;对Zn2+和NP2+的去除效果却最差.膨润土对Zn2+和Ni2+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93.6%.沸石、粉煤灰、煤渣对Cu2+和Zn2+的去除效果都分别优于对Ni2+的处理效果.用粉煤灰代替膨润土处理Cu2+和Zn2+,能降低80%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荧光受体分子1-(2-取代基苯亚甲基)-4-苯基氨基脲(1;2,取代基=O—CH3;H),采用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在乙腈中应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Zn2+,Cu2+,Pb2+,Cd2+,Hg2+,Ni 2+,Mg2+和Ca2+)的响应.结果发现,受体分子1和2均对Cu2+表现出良好的荧光识别作用,尤其是受体分子2,其荧光增强613倍,检测限达到3.05×10-8 mol/L,对Cu2+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实现了基于荧光增强法识别Cu2+.初步探讨了荧光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草酸对Cd2+、Zn2+单一及复合条件下在陕西塿土、黄绵土、黑垆土、黄褐土、砂土5种土壤中的吸附特征,并探讨了草酸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除在低Zn2+平衡浓度下,5种土壤中草酸促进了Zn2+的吸附外,总体上在Cd2+、Zn2+单一处理及其复合处理中,草酸降低了土壤对Cd2+、Zn2+的吸附。草酸既没有改变塿土、黑垆土吸附能力最强、砂土吸附能力最弱的结果,也没有改变Cd2+、Zn2+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草酸对Cd2+、Zn2+吸附的影响机制主要在于其与Cd2+、Zn2+形成络合物。草酸主要通过降低电性引力的方式减弱土壤对Cd2+的吸附能力,而对于Zn2+,在低平衡浓度下,草酸对Zn2+吸附的促进作用来源于在土壤氧化物矿物表面形成少量的三元表面络合物的桥键合效应,在高平衡浓度下,对Zn2+吸附的抑制作用来源于草酸对土壤有机质化学吸附点位的竞争。对Cd2+、Zn2+吸附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土壤本身性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昆虫取食对杨树富集Cd、Cu、Zn能力的影响,对1年生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扦插盆栽苗,分别人工施加一定量的Cd、Cu、Zn,待苗木生长30 d后,接种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幼虫,取食14 d取出,7 d后取样,分析小黑杨根、茎、叶的干质量、重金属质量分数、富集系数、转运系数、贮存量。结果发现:各处理间根(8.0%~19.7%)、茎(61.0%~69.7%)、叶(17.3%~26.1%)干质量占植株的比例较为一致,不受重金属胁迫或重金属+昆虫取食胁迫影响。在Cd胁迫或Cd+昆虫取食胁迫下,小黑杨各部位对Cd的富集量及贮存量未产生显著响应。在Cu、Zn胁迫下,小黑杨根茎叶对Cu、Zn的富集量极显著增加(P0.01)、贮存量显著增加(P0.05);在Cu、Zn胁迫叠加昆虫取食胁迫后,对Cu、Zn的富集量及贮存量显著降低(P0.05),但其在小黑杨各部位的分布状况不变。Cd在小黑杨各部位的富集量比较相近,Cu主要在茎部,Zn主要在叶部。Cd、Cu在茎部贮存量最高,达总贮存量的50%以上,而Zn量主要贮存在茎、叶部,达总贮存量的80%以上。各处理组的转运系数(TF)由大到小为Zn、Cd、Cu,Zn胁迫降低了小黑杨的TF,Cd、Cu胁迫增加了小黑杨的TF;昆虫胁迫增加了小黑杨对Cd和Zn的TF,降低了对Cu的TF。说明昆虫取食能显著影响杨树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9.
测定重金属(Zn2+、Pb2+、Cd2+、Cu2+)对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Cu、Zn、Pb、Cd均能抑制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低浓度重金属离子Zn2+(1、5、10mg.L-1),Pb2+(0.5mg.L-1),Cd2+(0.05mg.L-1)处理刺参体腔细胞能使其吞噬过程活性氧产生增加;高浓度重金属离子Zn2+(50、100、200mg.L-1),Pb2+(1、5、10、50、100mg.L-1),Cd2+(0.5、5、10、50、100mg.L-1)处理能明显地抑制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的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Cu2+在浓度为0.1mg.L-1时就开始对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抑制,随着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四种重金属对罗氏沼虾仔虾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探讨了Cu、Zn、Cr、Cd四种重金属离子对罗氏沼虾仔虾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作用。Cu2 + 、Zn2 + 、Cr(Ⅵ )、Cd2 + 对仔虾的 96hLC50 分别为 0 .46 2mg/L、0 .5 80mg/L、0 .114mg/L、0 .0 15mg/L ;急性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 :Cd2 + >Cr(Ⅵ ) >Cu2 + >Zn2 + ;Cu2 + 和Zn2 + 、Zn2 + 和Cd2 + 对罗氏沼虾仔虾的联合作用表现为拮抗 ,Cu2 + 和Cd2 + 、Cu2 + 和Cr6+ 、Zn2 + 和Cr(Ⅵ )则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钒对日本青鳉的急性毒性及与镍·镉的毒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钒对水生生物毒性强弱,为制定含钒废水排放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日本青鳉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止生物测试法,比较研究了V(Ⅴ)和Ni2+、Cd2+对日本青鳉的急性毒性。[结果]V(Ⅴ)、Ni2+和Cd2+对日本青鳉的96 hLC50分别为2.73、6.02和0.22 mg/L;3种重金属毒性强度依次为Cd2+〉V(Ⅴ)〉Ni2+。[结论]Cd对日本青鳉是高毒物质,V和Ni是中毒物质,可见V与Cd和Ni一样应属于第1类污染物,建议参照Cd和Ni排放标准,将废水中V的排放浓度定为0.1~1.0 mg/L。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海泡石(SEP)和酸化海泡石(ASEP)表面酸碱反应与吸附平衡实验,研究了天然和酸化海泡石表面化学特性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海泡石经过酸化处理后碱性下降,表面部分阳离子被质子取代,表面酸度增加,形成更多的表面吸附位,有利于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随着溶液pH由酸性向碱性的变化,重金属离子在海泡石表面的吸附机理表现为同品置换与表面配位模式并存;当溶液pH呈弱碱性时,Pb和Cu均发生表面沉淀,其中Pb表现最为明显.采用等温吸附方法,研究了海泡石和酸化海泡石对Pb~(2+)、Cd~(2+)和Cu~(2+)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海泡石和酸化海泡石对Pb~(2+)、Cd~(2+)和Cu~(2+)离子均有较好的吸附作用.海泡石对Pb~(2+)、Cd~(2+)和Cu~(2+)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2.06、11.48和22.10 mg·g~(-1),酸化海泡石对Pb~(2+)、Cd~(2+)和Cu~(2+)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5.28、13.62和24.36 mg·g~(-1).以物质的量计算,天然海泡石和酸化海泡石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顺序为Cu>Pb>Cd.Cd~(2+)和Cu~(2+)在海泡石和酸化海泡石表面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Pb~(2+)离子的吸附由于随溶液pH的升高而产生表面沉淀,导致其吸附等温线偏离Langmuir方程.该项研究可为海泡石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Cu2 、Cd2 、Zn2 3种重金属离子对海水中亚硝化、硝化作用的影响。重金属离子对亚硝化作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体中Cu2 、Cd2 的浓度为0.1、0.5、1.0 mg/L以及Zn2 的浓度为0.5、1.0、5.0 mg/L时,NO2--N浓度的增加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缓慢,随着3种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此现象不断加强;重金属离子对亚硝化作用抑制程度的顺序为Cu2 >Cd2 >Zn2 ,这与3种金属硫化物的稳定性是一致的。重金属离子对硝化作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试验组中NO2--N浓度的减少量与对照组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当Cu2 、Cd2 浓度增为5.0 mg/L时,对硝化作用产生明显的抑制;而同浓度的Zn2 对硝化作用却没有抑制;3种重金属离子对硝化作用抑制程度的顺序为Cu2 >Cd2 >Zn2 。试验还发现,Cu2 对硝化作用产生抑制后,其硝化功能很难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提纯中华蜜蜂工蜂体内的碱性磷酸酶,研究金属离子及脲对碱性磷酸酶的影响.结果表明:Na+、K+和L i+等正一价金属离子浓度为1.0-10.0 mmol.L-1时,对酶活力没有影响;Mg2+、Ca2+、Ba2+浓度为0-5.5 mmol.L-1时,对酶均有激活作用;N i2+、Mn2+、Co2+、Zn2+浓度为0-200μmol.L-1时,对酶有激活作用,而Cu2+在该浓度下对酶有抑制作用;Hg2+、Ag+及Cd2+浓度为0-150μmol.L-1时对酶有抑制作用;脲浓度低于3 mol.L-1或高于3 mol.L-1时,对碱性磷酸酶有变性失活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对芽胞杆菌L_4菌株产生的角蛋白酶进行了系列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以角蛋白溶液为底物时该酶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40℃,最适酶促反应pH为7.0,其Km值为1.88 mmol·L~(-1),Vmax为2.72×10~(-2)mmol·L~(-1)·s~(-1).利用不同的蛋白酶抑制剂进行酶活性抑制实验,发现该酶受邻啡罗啉和EDTA的抑制,推测该酶可能是一种含Zn~(2+)的金属蛋白酶.微量元素对该酶活力的影响显著,Ca~(2+)和Mg~(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Fe~(2+)和Cu~(2+)明显抑制角蛋白活力.  相似文献   

16.
商品果胶酶(Aspergillus niger)的催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商品果胶酶的催化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果胶酶的最适pH为3.8,最适温度为50℃,酶在pH 3.4~4.2区域较稳定,在pH>4.5与pH<3.0下很快失活;酶在50℃以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温度升高,酶的热稳定性下降,65℃下热变性2 h,酶活力降低80%.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双曲线方程,测得果胶酶水解果胶的米氏常数Km=(5.16±0.13)mg/mL,最大反应速度Vmax=(2.73±0.02)μg/(mL.min).Na+和K+对酶活力没有任何效应,0.1mmol/L Ca2+可使酶活力提高22.8%,5.0 mmol/L Zn2+对果胶酶活力的抑制达到17.4%,Mg2+、Mn2、Co2+、Hg2+和Ag+对果胶酶活力影响不大,Cu2+和Fe3+对果胶酶活力影响较大,浓度为5.0 mmol/L时,对果胶酶的抑制可分别达到88.9%和100%.  相似文献   

17.
酸度对胡敏酸与镉和锌离子络合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离子交换平衡法研究了不同pH下胡敏酸与锌、镉单独及复合存在下形成络合物的稳定性及配位数.结果表明:在Zn^2+,Cd^2+单独存在时,络合反应的稳定常数及配位数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相同pH条件下,Zn^2+和胡敏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及配位数大于Cd^2+.在Zn^2+,Cd^2+复合存在时,pH的变化与胡敏酸络合金属离子的稳定常数及配位数没有明显依存关系;与单独存在时相比,在pH 3.5和pH7.0时,Zn^2+,Cd^2+和胡敏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位数都减小;而在pH 5.0时,Cd^2+和胡敏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位数都增大,Zn^2+和胡敏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位数都减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建立野外观测点,对土壤水锌离子[Zn~(2+)]浓度和岩溶动力系统部分化学参数进行长期监测,探究土壤锌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岩溶作用化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Zn~(2+)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大而增高,Zn~(2+)浓度在0~30cm处(0.08mg/L)小于30~60cm(0.15mg/L),且小于60~90cm(0.20mg/L).在时间变化上,土壤水Zn~(2+)浓度在夏季高于冬季,雨季高于旱季.Zn~(2+)浓度和土壤水p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降雨量、水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与土壤CO_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扣除降雨量影响的Zn~(2+)和Ca~(2+)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土壤环境下,强岩溶作用有助于促进岩石或土壤固相中的Zn溶解于水中.岩溶动力作用在驱动碳-水-钙循环的同时,也驱动着微量元素Zn的运移.  相似文献   

19.
模拟水体镉污染对水稻幼苗某些酶类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0.0、0.1、1.0、101、00 mg/L)的Cd2+溶液模拟水体镉污染,研究Cd2+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间两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物质代谢的3种酶活性受Cd2+抑制,且随Cd2+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降低的幅度是:淀粉酶(AMY)10.44%~57.14%,脱氢酶(DHG)11.93%~53.39%,硝酸还原酶(NR)14.65%~54.06%。与此相反,Cd2+对抗氧化酶类活性却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32.84%~133.6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31.28%~133.66%,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33.22%~120.62%。抗氧化酶类消除了活性氧的氧化作用,从而避免或减轻了活性氧对细胞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Cu^2+·Zn^2+·SDS·DBS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u^2+、Zn^2+和SDS、DBS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毒性,为对虾人工育苗用水的水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Cu^2+、Zn^2+ 2种重金属离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720尾凡纳滨对虾仔虾进行96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结果表明,Cu^2+、Zn^2+、SDS、DBS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Zn^2+〉SDS〉DBS;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14、0.028、0.320、0.800ms/L。[结论]Cu^2+、Zn^2+、SDS、DBS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均随着处理浓度升高、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