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为探明北京某犬场犬的死亡原因,从患有肠道出血的犬肛拭子中分离出1株犬细小病毒,试验通过PCR、血凝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方法对毒株进行鉴定,并对VP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确定其遗传分支。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属于犬细小病毒CPV-2c型,命名为CPV-BJ21株。应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为阳性;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与犬细小病毒为同一进化分支,VP2基因核苷酸序列与中国四川的CPV-2c(MH476581.1)同源性达99%,与亚洲分离的犬细小病毒之间亲缘关系较近。VP2氨基酸序列在第A5G、S297A、D426E位出现了氨基酸突变;在F81细胞上传3代后,病毒液的血凝效价稳定于210。本研究可为犬细小病毒的流行情况及新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临床发病犬采集粪便样品,以F81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经血球凝集实验(HA)和血球凝集抑制实验(HI)初步鉴定为犬细小病毒。为进一步确诊,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CPV VP2基因,酶切,测序加以鉴定。其序列与国际已发表的CPV-d(type 2)、CPV-1(5 type 2a)、CPV-3(9 type 2b)VP2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7%,98.75%,98.6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12%,97.60%,97.60%,从而证明此分离株为犬细小病毒。在获得VP2基因的基础上,为实现VP2蛋白的表达,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Mel BacC-VP2。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肠炎型犬细小病毒分离株,采集犬细小病毒胶体金初检阳性的3份粪便,采用同步接毒法分别接种猫肾细胞(F81)和犬肾细胞(MDCK)进行分离培养,F81盲传至第2代出现细胞病变,MDCK盲传至第3代出现细胞病变,2种细胞均仅从病料3中分离出1株病毒。采用PCR方法鉴定该分离株为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CPV3。根据VP2基因核苷酸序列绘制的系统进化树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分析,确定CPV3属于CPV-2a亚型。测定CPV3在MDCK中72 h时的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第5代次(CPV-M-5)和第10代次(CPV-M-10)的TCID50数值分别为10-4. 83/0. 1 mL和10-5. 50/0. 1 mL,这为后续测定重组犬干扰素活性试验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犬细小病毒PCR诊断方法对临床的犬细小病毒病料进行检测,通过序列鉴定确定为1株CPV-2c型犬细小病毒(命名为2c-I),与近年来国内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3%~99.9%,与国外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5%~99.8%。此外,CPV 2c-I分离株在267、324、377、440位点氨基酸发生了变异。通过构建进化树发现,2c-I隶属我国目前流行CPV-2c的分支,但与国内最近3年内分离CPV-2c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5.
张立媛  高旭  陈海迪  于清洋  方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70-9372,9401
[目的]为分离犬细小病毒(CPV).[方法]采集疑似CPV感染病死犬的组织病料,用胎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的病毒进行回归动物试验、间接免疫荧光(IFA)及VP2基因PCR扩增鉴定.[结果]经盲传3代后FS1出现明显细胞病变(CPE),分离病毒可导致2~3月龄犬出现典型犬细小病毒病(CP)的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病理变化,通过IFA观察到特异性的绿色荧光,PCR扩增到VP2基因全长为1 755 bp,编码584个氨基酸.它与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18株CPVVP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0% ~ 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6.1% ~99.8%.[结论]用F81细胞成功分离到1株强毒CPV,命名为YBYJ株.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安徽地区犬细小病毒(CPV)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PCR法扩增2018—2019年安徽地区收集的10株CPV全基因组,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安徽地区CPV遗传进化特点与VP2抗原的变异情况。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安徽地区分离的10株CPV主要以CPV-2c亚型为主,起源于CPV-2aB004(EF011664)和CPV-LZ1(JQ268283)株,正在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NS1基因和VP2基因在遗传进化分支中出现不同步现象,为CPV基因重组提供了依据。VP2蛋白保守性分析发现,安徽分离的CPV毒株的VP2蛋白存在部分氨基酸位点的突变,是否对VP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需进一步探究。本研究通过分析安徽地区CPV的遗传进化特点与VP2蛋白氨基酸位点突变特征,为CPV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感染犬细小病毒(CPV)的长沙病犬粪便中分离CPV,采用同步接毒方式,将病毒悬液接种到猫肾细胞(F81),经PCR鉴定,从10份阳性样品中分离到9株CPV,血凝试验显示9株CPV均能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均超过了27。为进一步分析CPV长沙毒株的VP2分子生物学特征及抗原变异规律,对9个CPV毒株的VP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PV长沙毒株与全国及世界各地CPV毒株相比,其VP2基因序列同源性超过97%,其V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超过94%;其V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独特的变异,且有独特变异的毒株在基因进化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河南省新乡地区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的流行和遗传变异进化情况,为有效防控区域性 CPV 流行提供参考。【方法】对从新乡地区宠物医院收集的 23 份疑似患犬细小病毒病的病犬粪便样品和眼、鼻、口、肛拭子预处理后进行 PCR 检测。将 PCR 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采用浸泡、过滤除菌处理后接种于单层猫肾细胞 CRFK 进行病毒增殖培养,将分离的病毒置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参考 GenBank中已收录的国内外 CPV 不同亚型的毒株序列,经 PCR 分段扩增、测序后拼接获得病毒全长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病毒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从送检的样品中成功分离出 1 株 CPV,命名为 XX-2022 株。该病毒株能使 CRFK 细胞产生明显病变,导致细胞出现变圆、拉网和脱落。通过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典型的病毒粒子,呈圆形或六边形,直径约 25 nm,无囊膜。通过 PCR 分段扩增拼接后获得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全为长 4 588 bp,CPV 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XX-2022 株与 Canine/SH/1/2019(MN840830.1)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利用 MegAlign 软件对 XX-2022 株 VP2 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该毒株与 YANJI-5(MW715601)的 VP2 氨基酸序列在同一小分支,氨基酸同源性为 99.7%。根据 CPV 的基因分型原则,最终确定 XX-2022 株 CPV 属于 CPV-2a 型。【结论】从临床病料中成功分离出 1 株 CPV,经分析确定为 CPV-2a 型,研究结果可为新乡地区 CPV 的流行病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依据,为 CPV 的区域流行及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为新疫苗的研发提供地方种毒。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安徽地区犬细小病毒(CPV)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PCR法扩增2018—2019年安徽地区收集的10株CPV全基因组,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安徽地区CPV遗传进化特点与VP2抗原的变异情况。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安徽地区分离的10株CPV主要以CPV-2c亚型为主,起源于CPV-2aB004(EF011664)和CPV-LZ1(JQ268283)株,正在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NS1基因和VP2基因在遗传进化分支中出现不同步现象,为CPV基因重组提供了依据。VP2蛋白保守性分析发现,安徽分离的CPV毒株的VP2蛋白存在部分氨基酸位点的突变,是否对VP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需进一步探究。本研究通过分析安徽地区CPV的遗传进化特点与VP2蛋白氨基酸位点突变特征,为CPV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近年来洛阳地区犬细小病毒(CPV)的感染情况,于2011年12月-2013年11月对该地区部分宠物医院的病犬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宠物犬中CPV阳性率为4.77%,其中秋季和冬季CPV感染率较高,分别为5.51%和7.21%;CPV在不同年龄犬中的检出率介于0.09%~14.23%,其中4月龄以内犬的发病率均高于10%,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降低;未经过犬细小病毒弱毒疫苗系统免疫的犬占59.28%,而经过免疫的犬仅占3.62%;对CPV其中10个VP2片段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发现,其核苷酸同源性介于96.3%~100%,在进化谱中属于同一分支,与1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相比,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来自泰国的KU146_09株和台湾的CPV-87株,最远的是来自四川的CPV-SC-JM株、法国的04S6株、厄瓜多尔的2c_ME1_ECU2012株.  相似文献   

11.
水貂肠炎病毒B株全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水貂肠炎病毒基因组分4个重叠片段进行PCR扩增,并将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定基因组近全长序列。其中编码水貂肠炎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NS1基因)全长为2 007 bp,编码668个氨基酸;编码结构蛋白基因(VP2基因)全长为1 755 bp,编码584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水貂肠炎病毒B株与犬细小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NS1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8%~99.2%和98.8%~99.2%,与其他细小病毒毒株VP2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5%~99.8%和97.8%~99.5%,与MEVantigenic type 2株在亲缘上有着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期建立犬细小病毒巢式PCR诊断方法.[方法]根据基因库已发表的CPV VP2基因序列设计二对巢式引物,以临床上疑似CPV感染的犬粪样品中提取的总DNA作为模板,用巢式PCR方法扩增出CPV VP2基因的目的条带.[结果]扩增出的目的基因与国际标准序列的同源性为99.3;~ 100;.特异性试验发现该引物不能启动犬其它常见病毒基因的扩增.敏感性试验表明该引物能检测到10-9的CPV总RNA量.重复性试验显示该引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采集的26份样品进行CPV巢式PCR检测,20份样品为阳性,阳性率为76.9;.[结论]建立的CPV的RT - PCR检测方法可于临床CPV的快速诊断和小规模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参考GenBank发表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扩增IBDVVP2基因高变区的引物。应用RT-PCR法,对分离于新乡地区典型发病鸡群的IBDV(XX株)进行了VP2基因高变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并和相关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XX株与超强毒株UK661,OKYM高度相似,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73%,99.15%,氨基酸同源性都为100%,而与经典强毒株、弱毒株和变异株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4.
参考GenBank公布的NADL-2株序列,设计出1对引物。利用该引物扩增了猪细小病毒HN-3株VP2主要抗原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测序获得1 438 bp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共编码475氨基酸,与NADL-2株相应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两者核苷酸同源性为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9.3%。应用DNAStar软件对氨基酸的抗原表位进行了预测,共有11个抗原表位,分别在氨基酸N端的11~24,81~108,121~135,139~148,150~172,221~239,241~259,316~342,344~352,390~405和426~439区段,此序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5.
为对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将该病毒YL株基因组分为4个重叠片段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中,测定病毒基因组全长序列。另外,应用其中1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一段包含VP2主要抗原区域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VP2,IPTG诱导表达。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PV YL株和国内外PPV分离毒株NS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7.8%~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6.7%~99.5%,与国内外主要毒株VP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8.7%~99.7%,氨基酸同源性为97.4%~99.8%。进化树分析表明,PPV YL株与BQ株(EU790641)毒株处在同一分支上,遗传距离最近。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分子质量为56ku,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6.
参考Genbank中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1株疫苗株和6株广西分离株的P32基因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4%~100.0%,与疫苗株间的同源性为99.6%~99.9%,与Genbank中已发表山羊痘序列间的同源性为99.3%~99.8%;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1%~100.0%、98.8%~99.7%、97.8%~99.4%;与国内疫苗毒株相比,广西分离株在100~105位缺失了6个碱基A,在651位所有广西分离株核苷酸的碱基全部由T变为C,647~652位核苷酸构成由TGTATA变异为TGTACA,多了1个限制性内切酶Bsp1407 I位点。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广西山羊痘分离株的分子特性以及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R扩增CPV-2bVP2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基因,并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通过诱导表达条件的摸索,实现了VP2蛋白主要抗原表位区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sDs—PAGE检测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并利用亲和层析得到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