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贮藏年限蒙农杂种冰草种子生活力及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导法和TTC法测定了不同贮藏年限(1~7年)的蒙农杂种冰草种子生活力。结果表明:不同贮藏年限的蒙农杂种冰草种子有不同程度的休眠和生活力下降的现象,其中贮藏1~2年的种子休眠性最强。贮藏7年的种子生活力最低。贮藏4年的种子发芽率最高。结果显示其种子贮藏利用年限以2~4年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贮藏年限对不同居群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收获于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的5个居群(代县、平鲁、平定、柳林和太谷)白羊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分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及幼苗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的耐贮藏性差异。[结果]贮藏年限、居群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太谷居群白羊草种子收获当年以及贮藏1和2年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贮藏3年时显著(P<0.05)下降,幼苗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增加无显著(P>0.05)变化;其他居群白羊草种子收获当年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贮藏1、2、3年。柳林居群白羊草种子在收获当年的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均高于其他居群,平均发芽时间低于其他居群,发芽率较高。贮藏年限对白羊草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平均发芽时间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延长,且居群对白羊草种子平均发芽时间也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但贮藏年限与居群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活力均在收获当年保持较高水平,其中,柳林居群白羊草种子活力水平最高。太谷居群白羊草种子活力在贮藏3年内保持较高水平,耐贮藏性最好;而其他居群均不适合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3.
不同贮藏时间披碱草种子劣变及活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常规发芽法和电导法,对室温开放贮藏9个不同年份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种子的萌发特性和活力变化进行测试,以检验其种子的劣变进程及种用价值.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延长,披碱草种子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和种苗干质量呈"抛物线"形状变化,其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种苗干质量、电导率与贮藏时间呈显著相关.贮藏1年种子存在休眠;贮藏2~3年种用价值最佳;贮藏4年保持较高的活力,适当可作播种用;贮藏6年活力骤然下降,不宜作为播种用;贮藏14年的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苏丹草种子寿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贮藏年限对苏丹草种子发芽率及活力的影响,对贮藏年限为1-10年的种子进行了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贮藏10年后的苏丹草种子发芽率仍达80%,说明苏丹草种子耐贮性高,种子寿命至少在10年以上,对贮藏1-10年种子的活力指数和种子寿命进行相关分析,呈负相关(r=0.9936**)高于种子发芽率与种子寿命的相关系数(r=-0.53),故用种子活力来估算种子寿命和种用价值是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贮藏年限的牧草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牧草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生活力下降,发芽率降低。笔者在1986年对库存的205份不同贮藏年限的牧草种子进行了发芽势和发芽率的试验,目的在于了解牧草种子最适贮藏年限。一、保存条件供试牧草种子保存在西宁地区本院草原所种子库内,系无特殊设备的常温库。西宁地区年平均气温4.7℃,1月份争平均气温-8℃,极端最低气温-26.6℃,7月份平均气温17.2℃,极端最高气温32.4℃;年降水量371.7mm,相对湿度66%。二、试验方法供试的牧草种子205份,其中苜蓿99份,其它豆科68份,禾本科38份。发芽试验在室内发芽箱进行,室内平均温度22℃。发芽箱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甘肃省通渭县华家岭镇、并在甘肃农业大学牧草实训基地种子室分别贮藏了0年(收获当年)、1年、2年、4年和8年。供试白燕2号、坝莜14号、坝莜9号3个燕麦品种进行了发芽试验,研究了其萌发特性、膜透性以及幼苗生长状况,以明确燕麦种子活力随贮藏年限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燕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芽长和根长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显著下降,种子浸提液电导率则明显上升,膜透性增大。试验当年收获的燕麦种子含水量普遍高于贮藏后的,但均显著低于安全含水量。不同燕麦品种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其种子活力变化不尽相同。白燕2号和坝莜14号种子在贮藏4年仍有90%发芽率,活力指数在66;而坝莜9号发芽率只有60%,活力指数降为48.45。贮藏8年后燕麦种子发芽率低于40%,丧失种用价值。3个品种中,坝莜9号耐贮性最差,安全贮藏期只有2年。  相似文献   

7.
百脉根种子硬实处理与耐藏性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地百脉根种子硬实用不同方法处理和对不同贮藏时间种子耐藏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贮藏1年种子含硬实率59.3%。经擦破种皮或硫酸浸种处理,硬实率明显下降,发芽势,发芽率显著提高;种子随贮藏期的增长,硬实率明显下降,其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以及直播出苗率,幼细苗存活率等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种子电导值则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贮藏期对结缕草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定结缕草种子不同贮藏年限的活力水平。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贮藏,结缕草种子的活力下降较快,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TTC含量、ATP含量以及不正常种苗等指标与贮藏期限呈显著相关。TTC法和ATP法所测活力指标与贮藏期限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葡萄糖含量与贮藏期的相关性较低。在萌发初期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在降低后又有所增长,但均低于1998年收获而未经贮藏的种子。贮藏1年的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贮藏年限蒙农1号红三叶种子为材料,通过标准发芽试验,对种子千粒重、硬实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贮藏年限种子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8℃低温贮藏条件下,红三叶种子千粒重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红三叶种子当年收获和贮藏1年的硬实率高,贮藏2年的种子大部分已破除硬实,解...  相似文献   

10.
在室温条件下贮藏23年的牧草种子,使用常规发芽法进行萌发和休眠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测定的20种豆科牧草种子,其中有11种具有生活力,南苜蓿、紫花苜蓿、多变小冠花、沙打旺发芽率仍然达57.0%~69.7%较高的水平。休眠率降至很低。黄花草木栖、白花草木栖、圭亚那柱花草、矮柱花草、二色胡枝子发芽率为14.3%~34.7%,休眠率较高为38.7%~77%,他们具有潜在的生活力,且更耐贮藏。小叶锦鸡儿和紫云英处于临界死亡。15种禾本科种子完全失去生活力。  相似文献   

11.
种子贮藏的目的,一是保持种子的生活力;二是延长种子寿命,增加种用年限;三是减少种植世代,避免良种混杂退化;四是保存优异的种质资源.种子贮藏的任务,就是根据贮藏的目的,严格控制种子的生理代谢,配合仓贮管理制度,高度保存种子的活力、纯度与净度.为此特制定本贮运技术规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种子贮藏的目的,一是保持种子的生活力;二是延长种子寿命,增加种用年限;三是减少种植世代,避免良种混杂退化;四是保存优异的种质资源.种子贮藏的任务,就是根据贮藏的目的,严格控制种子的生理代谢,配合仓贮管理制度,高度保存种子的活力、纯度与净度.为此特制定本贮运技术规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影响因素 种胚必须有生活力,要求种子发芽率达95%。一般以上年收获的成熟度好,饱满优质的玉米当种子。凡胚鼓起或失去光泽者,其生活力弱,不宜为种。一般条件下贮藏2~3年种子,即使发芽率较高,但因贮藏时间长,养分消耗多,种子活力下降,往往造成苗弱。  相似文献   

14.
聚乙二醇引发对几种牧草种子发芽率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应用聚乙二醇(PEG)引发法探讨了不同引发渗透势、时间处理对无芒雀麦、苏丹草、沙打旺、小冠花、紫花芷蓿等牧草种子萌发和活力和有性在适宜处理下供试种子发芽速度、发芽率及活力指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PEG的引发作用还表现为提高活力效应大于提高发芽率效应,学表明,低渗透势(-0.1、-1.2、-1.5MPa)引发处理对提高发芽率无作用;但处子早期萌发的效应对于沙打旺和小冠花种子的2仍很强烈,对苏丹草种子则  相似文献   

15.
唐嘉  毛春力  黄琪  唐俊  宋玉梅  孙铭  毛培胜 《草地学报》2020,28(5):1226-1232
种子在自然贮藏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内部生理机能的恶化,线粒体作为种子内活性氧(reactive oxide species,ROS)产生的主要位点是最先遭到破坏的细胞器。为探讨不同贮藏年限对老芒麦种胚线粒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本试验以室温贮藏0~4年的老芒麦种子为材料,分析比较其老化规律及种胚线粒体抗氧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老芒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种苗鲜重逐渐下降,死种子逐渐增多,种胚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itochondria malate dehydrogenase,MDH)、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活性逐渐下降,但在死种子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升高。此外,在贮藏过程中老芒麦种胚线粒体O2·-产生速率不断上升,而H2O2含量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线粒体中O2·-的积累与细胞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新农2号狗牙根不同贮藏年限与硝酸钾处理种子发芽试验表明,随着贮藏年限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增加;与对照相比,硝酸钾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提高,且种子贮藏年限越短,差异越明显。从播量看,新农2号狗牙根种子建坪适宜播量为5g/m2,而营养体建坪播量建议采用40g/m2,撒播覆沙。从种子播期看,4月3日~9月13日新农2号狗牙根出苗所需时间呈倒抛物线形式,6月中旬~8月初出苗最快,需4~5d,且播期早晚对总出苗率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蛭石引发对结缕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最终发芽率分别为90%(当年收获)、83%(贮藏1年)、74%(贮藏2年)、15%(贮藏3年)的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种子为材料,以蛭石作为固体引发基质,研究水势和时间对种子最终发芽率、50%发芽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引发处理对当年收获和贮藏1年的结缕草种子的最终发芽率没有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贮藏2年和3年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和12%;随着引发处理水势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4份不同贮藏年限的种子50%发芽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分别比对照缩短1.8~3.0 d和2.1~8.2 d。与PEG溶液引发相比,蛭石固体引发最佳处理的水势更高,为-0.4~-0.1MPa;处理时间更长,为3~4 d。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不同科属的24种牧草种子的生活力进行测试。研究了参试牧草种子生活力变化趋势和有效保存年限,研究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增长,禾本科牧草种子生活力下降程度比豆科牧草严重。藜科牧草种子的生活力下降最显著,试验也表明,藜科牧草种子的耐贮性差,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耐贮性属于中等,而豆科牧草种子的耐贮性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贮藏时间对燕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白燕2号和白燕7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燕麦种子萌发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随贮藏年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燕麦种子发芽势等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贮藏8年时发芽率显著降低,白燕2号低于40%;而白燕7号仍有60%以上。在0~4年的贮藏期内,燕麦种子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白燕2号抗氧化物酶活性随贮藏年限的增加显著下降,白燕7号的则明显上升。贮藏8年后燕麦种子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酶活性急剧下降,有毒物质积累增加,种子贮藏特性变劣。白燕7号的耐贮藏性明显优于白燕2号。  相似文献   

20.
贮藏处理对老芒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试验以河北省承德市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实验站收获的老芒麦种子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1~3年老芒麦种子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在低温条件下可以保持较高水平,但贮藏3年后种子老化发芽率急剧下降。低温贮藏条件下贮藏2年的老芒麦种子ATP含量和酸性磷酸酪酶活性均低于贮藏1年的种子,但贮藏1、2年的老芒麦种子ATP含量和酸性磷酸圈酶活性均高于常温贮藏的种子。种子浸出液含糖量和电导率值随老芒麦种子贮藏年限的增加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