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集4头体况良好、健康、配种后梅花鹿的血样,用RIA分析方法对血清中的5种生殖激素(LH、FSH、E2、P4和hCG)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配种后(第2~38 d)LH含量缓慢地降低,处于较低的水平,平均为29.97±32.70 mIU/mL;FSH的含量稳步上升,平均为1.60±0.66 mIU/mL;E2的含量除了一个较大的峰值(10.20±6.59 pg/mL)外,一直在降低,平均值是6.47±4.28 pg/mL;P4的含量平均为0.05±0.04 ng/mL;hCG的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平均为22.71±26.48 mIU/mL.  相似文献   

2.
根据西宁某奶牛场1984-1995年荷斯坦奶牛的配种产犊记录,按不同配种年龄、胎次与配种月份所产犊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配种年龄对奶牛产犊性别无显著影响(p>0.05);胎次与奶牛产犊性别的关系表现为第三胎所产公犊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它各胎次差异均不显著(p>0.05);配种月份对奶牛产犊性别的影响表现为3-5月配种所产犊牛有母犊多于公犊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6月-9月配种所产犊牛公犊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余各月份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欧拉羊血清FSH和LH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和妊娠状态的关系,对55只(妊娠组29只,非妊娠组26只)2岁以上的欧拉母羊,按不同年龄阶段和妊娠状态分为6组,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FSH和LH的含量.结果表明:非妊娠欧拉羊血清FSH和LH分别为2.073 5±0.975 9(mu/mL)和2.124 7±0.824 3 (mu/mL),FSH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岁以上组显著高于2~3岁组(P<0.05),而LH含量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妊娠期欧拉羊血清FSH和LH分别为0.533 7±0.823 9(mu/mL)和0.640 7±0.371 4 (mu/mL),LH含量随年龄增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3岁组最高(P<0.05),4~5岁血清FSH含量最高(P<0.05);从各年龄阶段总体而言,非妊娠组的FSH和LH含量均显著高于妊娠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和不同妊娠状态下血清FSH和LH含量有明显差异,妊娠状态是影响欧拉羊垂体FSH和LH合成与分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西宁某奶牛场1993—2000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配种、产犊记录和产奶量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胎次和产犊季节对奶牛产犊间隔没有显著影响(P>0.05);产奶量在6000kg以上奶牛的产犊间隔板显著长于4000kg以下的奶牛(P<0.01),显著长于产奶量在4000—4999kg奶牛的产犊间隔(P<0.05)。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补饲对后代增重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妊娠后期母牦牛1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头),对试验组母牦牛肌注Se和VE,考察Se和VE补饲对所产犊牦牛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牦牛分娩当日和产后第4周血清Se浓度和VE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犊牦牛初生当日血清Se浓度为27.0±1.8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周龄时虽然下降为17.5±3.4ng/mL,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1.7ng/mL(P0.01)。试验组犊牦牛血清VE浓度在出生当日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4周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实验期间试验组犊牦牛增重39.8k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1kg (P0.05),平均日增重试验组的300g/日,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1 g/日(P0.05)。试验组犊牦牛下痢现象减少。结果显示,通过肌注对妊娠末期牦牛补充Se与VE,能够促进犊牦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省徐州市某奶牛场约800头荷斯坦奶牛1998到1999年产犊间隔与产犊季节、产奶量、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奶牛的产奶量对产犊间隔也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及犊牛性别对产犊间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6,(2):40-44
为研究自然发情和诱导发情的母犬发情期体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4)的分泌规律,将25只母犬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为自然发情组,试验组为诱导发情组。对6只自然发情母犬和5只诱导发情母犬采血制备血浆,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FSH、LH、E2、P4的含量,采血时间为出现发情表征的第1、3、5、6、7、8、9、10、11、13、17、24天。对照组母犬FSH、LH和E2最低含量均值分别为(4.35±1.98)ng/m L、(4.95±2.22)ng/m L和(1.33±1.04)pg/m L,FSH、LH和E2峰值均值分别为(134.44±20.97)ng/m L、(117.56±17.49)ng/m L和(6.22±2.16)pg/m L,P4含量均值变化范围是(0.24±03)~(12.51±1.76)ng/m L;试验组母犬FSH、LH和E2最低含量均值分别为(4.19±2.12)ng/m L、(5.64±3.84)ng/m L和(1.57±0.76)pg/m L,FSH、LH和E2峰值均值分别为(172.98±56.40)ng/m L、(159.12±35.87)ng/m L和(6.08±1.16)pg/m L,P4含量均值变化范围是(0.24±0.06)~(12.51±3.95)ng/m L。结果表明:自然发情和诱导发情的母犬体内LH、FSH、E2和P4变化比较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循;E2对FSH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4的含量变化在LH峰后的显著变化,P4稳定性和规律性更强;外源性PG-CI和FSH激素诱导发情的母犬的方法显著性提高了整个发情周期LH和FSH水平(P0.05),而对发情周期内E2和P4分泌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根据北京金星奶牛场1992年7月至2004年4月和中以示范牛场2000年11月至2005年元月荷斯坦奶牛的配种产犊记录,按不同的配种月份所产犊牛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月份、三月份、十一月份发情配种所产公牛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余各月份发情配种所产犊牛性别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有二月份和十二月份配种所产母犊多于公犊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奶牛性控冻精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X/Y精子分离技术是目前最先进、最经济的性别控制手段,该技术在现代奶牛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奶牛的产母率,加快优质奶牛群扩繁速度,而且可显著提升奶牛种群的整体质量和繁殖效益.[方法]本试验用X/Y种畜(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奶牛性控冻精在定西兴牧奶牛养殖场进行试验,共授配奶牛67头,怀孕45头,情期受胎率平均为67.16%;共产犊牛39头,其中母犊36头,公犊3头,死亡6头,母犊率达到92.31%;对其中20头犊牛出生时的体重、体尺进行了阶段性测定,并与本场使用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在受胎率和提高母犊率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试验效果.[结论]对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对徐州市某奶牛场约800头荷斯坦奶牛1998到1999年产犊间隔与产犊季节、产奶量、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奶牛的产奶量对产犊间隔也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及犊牛性别对产犊间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