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节水灌溉的基本原理着手,运用农田水量平衡原理,以板蓝根灌区为例、洪水河灌区益民灌溉试验站多年试验资料为依据,作出适合当地板蓝根的灌溉预报。结果表明,板蓝根的灌溉定额为2 580 m3/hm2,夏灌1次水的灌水时间为6月中旬,灌水定额为1 290m3/hm2;夏灌2次水灌水时间为8月下旬,灌水定额为1 290 m3/hm2;与常规灌溉模式相比,节水1 200 m3/hm2,增产值5 755元/hm2,节水增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水分是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尤其是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区,极大的限制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因此,探寻合理的灌溉管理模式,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必要手段。本试验于2022年4-10月在甘肃省景电灌区开展春玉米不同灌溉定额试验,共设置6个灌溉定额,分别是5000 m3/hm2、4500 m3/hm2、4000 m3/hm2、3500 m3/hm2、3000 m3/hm2、2500 m3/hm2。结果表明,灌溉定额4500 m3/hm2有利于春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达到13827.19 kg/hm2,较其他处理增幅2.05%~34.17%,同时在该灌溉定额下春玉米产量构成要素有所改善,其中穗粗、行粒数、穗重均最大,分别为61.82cm、18.12、308.54 g,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5.80%~22.46%、2.43%~17.89%和2.41%~23.50%;该灌溉定额下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也有所提高。因此,4500 m3/hm2灌溉定额为景电灌区春玉米的种植最佳灌溉定额。  相似文献   

3.
灌溉是解决农业需水矛盾的主要措施,合理的灌溉定额能为作物生长创作有利条件,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探索干旱区春玉米耗水特性及农业性状对灌溉定额的影响,于2022年4月-10月在景电灌区开展不同灌溉定额试验,设置5000 m3/hm2、4500 m3/hm2、4000 m3/hm2、3500 m3/hm2、3000 m3/hm2、2500 m3/hm2共6个灌溉定额。结果表明,春玉米耗水量随灌溉定额增加而增加,表现为CK>T4500>T4000>T3500>T3000>T2500,而T4500耗水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春玉米生育期递增,耗水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拔节期至抽穗期达到最高,整体耗水量在141.89~192.33mm,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22.72%~25.15%,其次是六叶期至拔节期,整体耗水量在134.53~167.92mm之间,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20.59%~21.55%,而播种至六叶期耗水量最低,仅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7.80%~8.47%。当灌溉定额为4500 m3/hm2时,能促进春玉米生长发育,提升春玉米农艺性状,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同时在该灌溉定额下春玉米经济效益最高,达到24612.40元/hm2。因此,4500 m3/hm2为景电灌区最佳定额,可在景电灌区春玉米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宁南灌区春玉米非充分灌溉制度,对CROPWAT模型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对其腾发量和产量模拟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利用不同梯度灌水定额大田试验实测的腾发量和产量与CROPWAT模型模拟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腾发量与该阶段灌水定额呈正比关系,灌溉定额为150m3/hm2和630m3/hm2处理在苗期实测日耗水量分别为1.33mm/d、2.67mm/d,CROPWAT模型的模拟值也表现类似的结果,该日耗水量模拟值分别为1.42mm/d、2.89mm/d。前者实测产量为4 409kg/hm2,模拟值为3 937kg/hm2,两者相差10.7%,说明CROPWAT模型对于模拟不同条件下的玉米产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因此,CROPWAT模型在宁南灌区春玉米非充分灌溉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不同灌溉定额的试验研究表明,适当灌水可明显提高玉米产量,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3150 m3/hm2时面积产量最高,为13.3 t/hm2.灌溉定额在0~4200 m3/hm2的范围内,玉米的总耗水量在2741~6559 m3/hm2之间.产量最高时的耗水量为5544 m3/hm2.根据灌溉定额-产量拟合曲线求得的玉米产量最高时的灌溉定额为3501 m3/hm2.籽粒水分利用率在3.31~1.98 kg/m3之间.  相似文献   

6.
针对河北省石津灌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现状,根据灌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MODFLOW建立了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模型,并利用地下水位实测资料进行率定验证。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的反应该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可用于该区域的地下水位预测。本研究利用该模型对井灌和井渠联合灌区地下水位进行模拟预测,并考虑井灌次数、井灌定额、渠灌定额等3种因素,提出了5种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方案2(对灌区采用井渠联合灌溉方式,调整灌水时间:3月份采用井灌模式,单井平均抽水量为45m3/h,5月份和10月份采用渠道灌溉模式,平均灌水定额为1 800m3/hm2)是比较合理的方案,它能有效控制灌区地下水位,促进灌区的可持续发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冷凉灌区不同灌溉定额对甜椒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22年5-9月在河西绿洲灌区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开展甜椒6个灌溉定额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灌溉能促进甜椒生长发育,提高干物质量和产量,同时还能改善甜椒外观品质,其中灌溉定额4500m3/hm2时株高、叶面积指数等指标最优,产量较其他处理增幅1.59%~28.69%,适宜在冷凉灌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浅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定额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开展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共6个水平,727(T1)、1454(T2)、2181(T3)、2908(T4)、3635(T5)和4362(T6)m3/hm2,并设置无灌溉(T0)和常规沟灌(CK)灌溉定额4154 m3/hm2为对照,共8个处理,分别重复3次,结...  相似文献   

9.
2年的田间微区试验结果表明,宁夏彭阳县长城塬灌区玉米灌2水(底墒+拔节)处理(少次适量,灌水定额900m3/hm2)和灌3水(底墒+拔节+抽雄)处理(多次少量,灌水定额600 m3/hm2)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根据长城塬灌区实际情况,提出该灌区玉米灌2水(底墒+拔节)且少次适量、灌水定额900 m3/hm2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河西灌区休闲期秸秆覆盖对储水灌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甘肃河西灌区休闲期采用秸秆覆盖(NTS)的免耕技术对储水灌溉产生了明显的节水和经济效益。直接节约毛水量2400m3/hm2,纯收益免耕覆盖(NTS)比常规耕作(CTB)和秸秆还田(CTS)分别提高1623.7和1367.4元/hm2。适宜的储水定额是900m3/hm2。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灌水和施氮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垄膜沟灌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灌溉定额下垄膜沟灌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果,结果表明,施氮、灌水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均有重要影响。灌溉定额从3 600 m3/hm2增加到4 500 m3/hm2和在0~300 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玉米穗粒数、千粒重增加、增产显著。增加灌水和减少施氮,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其中施N 300 kg/hm2、灌水定额为4 500 m3/hm2处理的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高,与最高产量处理施N 300 kg/hm2、灌水定额为5 400 m3/hm2相比,仅减产0.17%,减产差异不显著,且水分利用效率较施N 300 kg/hm2、灌水定额为5 400 m3/hm2处理提高了11.45%,节水900 m3/hm2。在河西走廊垄膜沟灌栽培条件下,可选择施N 300 kg/hm2和灌水4 500 m3/hm2为玉米的适宜氮肥用量和灌溉定额。玉米获得15 000 kg/hm2以上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180~390 kg/hm2,灌溉定额3 720~5 100 m3/hm2。  相似文献   

12.
绿洲灌区留茬覆盖免耕储水灌溉在休闲期的节水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了休闲期秸秆覆盖免耕储水灌溉的节水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休闲期,NTS(覆盖免耕)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雨水蓄集和减少土壤的蒸发,具有明显的保墒作用;日均蒸发量和蒸发率随着储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NTS的蒸发率比CTS(秸秆还田)和CTB(常规耕作)分别减小22.58%和40.86%,其日均蒸发量比CTS和CTB分别减少38.53%和51.45%(P<0.01);储水定额750 m3/hm2的蒸发率比1 200、1 6502、100 m3/hm2储水定额分别减小了14.11%2、6.12%和41.13%;储水定额为750 m3/hm2的日均蒸发量比1 200 m3/hm21、650 m3/hm2和2 100 m3/hm2分别减少了32.83%、49.76%和65.04%(P<0.01);且储水定额为750 m3/hm2的条件下NTS的日均蒸发量比CTS和CTB的分别减少了71.43%和77.78%.所以,在NTS条件下适宜的储水定额为750 m3/hm2.  相似文献   

13.
根据葡萄不同物候期的需水特征,选择灌水量和灌水周期作为试验因素,开展日光温室葡萄滴灌灌溉制度试验.葡萄年生长周期持续352d,适宜的灌水次数为31次,平均灌水周期为12d,平均灌水定额为200m3/hm2,适宜的灌溉定额为6 200m3/hm2.照此灌溉制度进行灌水管理,葡萄产量可达3.75×104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垄作交替隔沟灌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小麦垄作交替隔沟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在1 500、2 250 、3 000 m3/hm2灌水量水平下,春小麦交替隔沟灌溉折合产量均高于逐沟灌溉;在灌溉定额为2 250 m3/hm2和3 000 m3/hm2的水平下,隔沟交替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逐沟灌溉;同等产量交替隔沟灌溉较逐沟灌溉节水1/3~1/2.  相似文献   

15.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250m3/hm2是最适宜于砾质砂土酿酒葡萄高产优质的灌溉定额,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均起到促进作用.在该灌溉定额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率都高于其他灌溉定额;穗长、粒径、百粒重和产量也显著高于其他灌溉定额.因此,5250m3/hm2是较适宜的灌溉定额,比较适宜于砾质砂土的酿酒葡萄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6.
李秀丽  郑晓梅  王树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64-12165,12167
以北方某市为例,从水利工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农艺节水措施和管理4个方面采用不同的节水措施开展节水研究。通过示范区节水灌溉试验和SWAT模型情景分析,在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北方地区,平水年农业综合灌溉定额可从现状年的3 015m3/hm2减少至2 625 m3/hm2,枯水年农业综合灌溉定额可从现状年的3 300 m3/hm2减少至2 895 m3/hm2。较现状年,平水年可节水13%,枯水年可节水12%,可有效缓解农业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面灌溉条件下蚕豆的水分生产函数与灌溉定额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最小二乘法和线性规划法对蚕豆水分生产函数与灌溉定额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面灌溉条件下,蚕豆产量与耗水量呈二次函数关系;蚕豆在拔节-开花,开花-结荚2个生育期对缺水最为敏感;蚕豆经济灌溉定额为2 400 m3/hm2,在苗期-拔节、拔节-开花、开花-结荚、结荚-成熟4个生育阶段,最优分配灌溉定额依次为675、750、975 m3/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及灌水周期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在灌水前后对土壤水分进行监测,测定不同生育期的花铃数及株高等生理指标.[结果]低灌溉定额条件下,灌水周期对棉花株高影响不明显,随灌溉定额的增大,株高逐渐增大;当灌溉定额一定时,随灌水周期的增大,株高减小;灌溉定额为3 300 m3/hm2,灌水周期为8 d时,棉花结铃数最多,对提高棉花产量有利,灌水周期为10 d的结铃数最小.[结论]灌溉定额为5 100 m3/hm2时,灌水周期为10 d可使棉花提前现蕾;灌溉定额为4 688 m3/hm2,灌水周期为8 d时,产量最高,综合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李金娟  陈鸿  徐利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45-15648
[目的]研究干旱区的黄芪耗水量及灌溉制度。[方法]以2年生黄芪为研究对象,在宁夏中宁固海试验站设置试验区进行黄芪灌溉制度和全生育期耗水量试验研究。[结果]2年生黄芪3月底返青,株高5 cm,9月底采收时约120 cm;灌水定额在5 100~5 700m3/hm2时产量较高,在3 600~4 050 m3/hm2时较经济。灌溉制度为:4月上旬灌水900 m3,5月上旬灌水1 125 m3,6月中旬灌水1 200m3,7月中下旬灌水1 050 m3,冬灌水量1 200 m3,全生育期灌水5次,灌溉定额为5 475 m3/hm2;生长期内耗水量为7 350~8 250m3/hm2。[结论]该试验研究了黄芪生育期耗水量及其最适宜的灌水量、灌水次数及灌溉定额等关键灌溉参数,为宁夏干旱半干旱区及国内其他同类地区黄芪种植及灌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双季稻的种植,对于保障云南省边境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种植,最大程度提高水稻产量,以云南省勐腊县勐满坝区为例,根据有关规范和研究,结合实际,通过时历年法及彭曼法对双季水稻灌溉制度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灌区的双季稻灌溉方案,在P=80%的保证率下,夏季稻灌溉定额4976m3/hm2,冬季稻灌溉定额8855m3/hm2,研究结果与云南省地方标准一致,可为类似灌区规划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