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NaCl和Na_2CO_3对盐地碱蓬和小花碱茅幼苗生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NaCl和Na2CO3对耐盐植物盐地碱蓬和耐碱植物小花碱茅幼苗生长、叶片光合放氧速率、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盐地碱蓬的鲜干重、光合放氧速率以及SOD活性都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叶片中MDA含量仅在高盐度下增加;小花碱茅的鲜干重、光合放氧速率以及SOD活性不断降低,MDA含量不断增加。而随着Na2CO3浓度的增加,盐地碱蓬和小花碱茅的鲜干重、光合放氧速率、SOD活性都不断降低;而MDA含量不断增加,但盐地碱蓬的变化幅度大于小花碱茅。结果表明Na2CO3对2种植物的胁迫都要大于NaCl对二者的胁迫。  相似文献   

2.
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NaCl(50、100、150、200 mmol/L)和Na2CO3(25、50、75、100 mmol/L)不同浓度胁迫处理,以加蒸馏水处理作对照,处理后研究NaC1和Na2CO3胁迫下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NaCl和Na2CO3处理下,当Na+浓度≤50 mmol/L时,对发芽率和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特别是Na+≥150 mmol/L时,黑麦草种子各项萌发生理指标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显著变化.②就NaCl和Na2CO3胁迫相比较,在相同Na+浓度下,处于Na2CO3胁迫下的黑麦草种子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均明显高于NaC1胁迫.这说明NaCl和Na2CO3胁迫均对黑麦草种子和幼苗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在相同Na+浓度下,Na2CO3胁迫伤害程度大于NaC1胁迫,因此说明黑麦草种子和幼苗对NaCl的忍耐程度高于Na2CO3.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同浓度的碱性盐溶液(NaHCO3和Na2CO3摩尔比为9∶1)处理冀谷19号种子,研究了碱胁迫对谷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碱胁迫影响谷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在盐浓度较低时,高pH值对种子发芽率没有明显影响,但芽和根的生长受抑制程度均随着溶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大,说明高pH值对胚根和胚芽具有明显的伤害作用,致使种子虽能萌发却难以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刺榆种子及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进行种子萌发并采用盆栽法进行幼苗培养,测定刺榆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Na2SO4、Na2CO3和NaHCO3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及幼苗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在试验设置盐浓度范围内,刺榆种子在NaCl<30 mmol·L-1、Na2CO3<10 mmol·L-1、Na2SO4<20 mmol·L-1、NaHCO3<20 mmol·L-1的盐胁迫下能够正常发芽,碱性盐(NaHCO3和Na2CO3)的危害大于中性盐(NaCl和Na2SO4)。②刺榆种子的相对盐害率均为正值,4种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种子萌发抑制,不同种类盐分对刺榆种子萌发抑制表现为NaCl<Na2SO4<NaHCO3<Na2CO3。③幼苗生长中,不同处理幼苗叶片内MDA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SOD活性和POD活性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当NaCl<30 mmol·L-1、Na2CO3<10 mmol·L-1、Na2SO4<10 mmol·L-1、NaHCO3<20 mmol·L-1时,刺榆幼苗内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未发生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刺榆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低浓度盐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高浓度盐环境会使种子丧失发芽能力阻碍幼苗生长。结果为刺榆在盐碱地的种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任小青  冀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740+11770-11740,11770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碱茅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碱茅草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Na2CO3溶液(0、0.5%、1.0%、1.5%、2.0%、2.5%、3.0%、3.5%、4.0%、4.5%、5.0%、5.5%)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碱茅草种子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变化。[结果]在不同浓度NaCl、Na2CO3胁迫条件下,碱茅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均表现出明显差异,即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平均发芽时间逐渐延长。但相同盐溶液浓度下,Na2CO3胁迫比NaCl胁迫更为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盐渍地的植被修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50、80、100mmol·L-1)复合钠盐(NaCl、Na2CO3和Na2SO4)胁迫对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侧柏种子的萌发,在没有盐分胁迫的条件下萌发率可达100%,但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率分别为71.11%、48.89%、15.56%和7.78%,而且萌发进程减慢,在100mmol·L-1浓度处理的种子完全不能萌发。侧柏种子萌发对盐胁迫反应极为敏感,盐胁迫降低种子萌发率,延缓种子萌发进程,而且使萌发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减小,属于盐胁迫反应敏感植物。  相似文献   

7.
NaCl和Na_2CO_3胁迫对甘草叶片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沙基培养法培养甘草幼苗,以含有不同浓度NaCl或Na2CO3的营养液对其分别进行不同强度的盐胁迫或碱胁迫处理,分析甘草叶片SOD、POD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甘草幼苗在NaCl浓度<350 mmol/L、Na2CO3浓度<50mmol/L条件下可全部存活,NaCl浓度≥150 mmol/L时对甘草生长无明显影响;当NaCl浓度>150 mmol/L、Na2CO3浓度>50 mmol/L时,甘草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OD、SOD两种保护酶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呈规律性变化。在相同Na+胁强下,碱胁迫的胁变反应比盐胁迫更强烈。  相似文献   

8.
甘草对NaCl和Na_2CO_3胁迫的生理响应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植物甘草为材料,采用沙基培养法培养幼苗,以含有不同浓度的NaCl或Na2CO3的营养液对其分别进行不同强度的盐胁迫和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甘草幼苗在NaCl浓度不超过350 mmol·L-1、Na2CO3浓度不超过50mmol·L-1条件下可全部存活,在NaCl浓度不超过150mmol·L-1时对甘草生长无明显影响;NaCl浓度超过150 mmol·L-1、Na2CO3浓度超过50 mmol·L-1,甘草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日相对生长率、单叶面积及根系活力均呈下降趋势,膜伤害加剧,膜透性增大,丙二醛含量升高.在相同浓度胁迫下,碱胁迫的胁变反应均比盐胁迫强烈,说明甘草的抗盐性高于抗碱性,低浓度盐对甘草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人工气候箱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30、50、100、200 mmol/L)复合钠盐(NaCl+ Na2CO3+Na2SO4)溶液胁迫对西瓜和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盐胁迫处理的西瓜和甜瓜种子的萌发率很高,分别为97.78%和98.89%;经过盐胁迫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其中以甜瓜种子的萌发率降低幅度更大,30、50、100、200 mmol/L盐溶液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分别降低到97.78%、75.56%、35.56% 、30.00%;随着盐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进程减慢(萌发速率系数增大),萌发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盐分胁迫对长白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观察2 年生长白松实生幼苗在不同浓度及配比的盐分NaCl Na2CO3 胁迫下的生 长变化结果表明院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幼苗株高、茎粗生长明显受抑制,单盐胁迫影响表现为NaCl>Na2CO3而复 合盐对株高生长的影响还与盐分比例有关在伤害症状中NaCl 对植株的伤害明显大于Na2CO3复合盐胁迫复合盐 的胁迫作用随着Na2CO3含量的递增NaCl 含量的递减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变化趋势根据相关定义及生长表现 推断出长白松幼苗耐盐值约为4.5 g/kg。  相似文献   

11.
混合盐碱胁迫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大白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NaCl、Na2 CO3以及二者的混合溶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盐处理均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和根的生长,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也越明显.其中NaCl处理使发芽率降低5~50个百分点,根长下降20%~67%.低浓度的NaCl处理促进津绿75和北京小杂56苗高增加8%~...  相似文献   

12.
李锦锋  铁云华  王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885-5887,5889
[目的]用不同浓度和种类盐分对白茎盐生草种子进行胁迫试验。[方法]以白茎盐生草种子为材料,用NaCl、Na2CO3、Na3SO43种盐分进行胁迫试验。研究盐胁迫对白茎盐生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在0—4000mg/L浓度盐胁迫下,白茎盐生草种子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势都在80%左右,差异不显著;高浓度(6000mg/L以上)盐分胁迫下,随着盐分浓度的上升,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势均大幅度下降,差异显著。Na2SO4胁迫下出苗相对整齐,NaCl胁迫下出苗较慢,而在Na2SO4胁迫下出苗最慢,说明Na2SO4胁迫对白茎盐生草种子活力的抑制作用大于NaCl和Na2SO4.3种盐分对白茎盐生草种子萌发的相对盐害率大小顺序为:Na2CO3〉NaCl〉Na2SO4[结论]该研究可为白茎盐生草在盐碱地种植利用和生态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东北薄荷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4种单盐对东北薄荷Mentha sachalinensis(Briq.)Kudo.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明确种子萌发期对4种盐胁迫的耐受性。人工模拟不同浓度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胁迫条件,采用双层滤纸法培养各胁迫处理种子,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等发芽指标,并通过相对发芽率与盐浓度建立的函数方程确定东北薄荷种子萌发期对4种盐胁迫的耐盐适宜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和耐盐极限浓度。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4种盐胁迫处理下的平均发芽时间逐渐延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下降;Na_2CO_3胁迫处理下的发芽势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其他3种盐处理下的发芽势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东北薄荷种子萌发期对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的耐盐适宜浓度为119.44、64.64、64.32和19.27 mmol·L~(-1),耐盐半致死浓度为153.36、66.70、86.54和22.23 mmol·L~(-1),耐盐极限浓度为191.21、105.33、108.07和25.07mmol·L~(-1);东北薄荷种子对4种盐胁迫的耐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NaCl、NaHCO_3、Na_2SO_4、Na_2CO_3。  相似文献   

14.
盐碱胁迫对西兰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CO3胁迫萌发期的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种子,调查了其发芽和胚保护酶活性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20 mmol/L)的NaCl胁迫对西兰花各发芽指标有促进作用,在等Na+浓度胁迫下,各Na2CO3胁迫对各发芽指标均表现出抑制作用。Na2CO3胁迫处理胚的SOD和POD活性低于NaCl胁迫处理,MDA含量高于NaCl胁迫处理。综合分析表明,西兰花耐盐阈值和耐碱阈值分别为445.5 mmol/L和64.1 mmol/L。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百日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和室内模拟单盐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浓度Na2SO4(0、50、100、150、200、250mmol/L)和Na2CO3(0、30、60、90、120、150mmol/L)对百日草种子萌发生长的反应,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等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单盐胁迫下,百日草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推迟,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和活力指  相似文献   

16.
盐碱对绿豆和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作物抗盐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研究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对绿豆和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结果]NaCl和Na2CO3对绿豆种子活力影响较小,且低浓度的NaCl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NaCl对种子发芽才有一定的胁迫效应。NaCl和Na2CO3对油菜种子萌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000mg/LNa2CO3的胁迫下,与清水对照相比,油菜种子的最低发芽势下降了95%,发芽指数下降了81%。碱性盐Na2CO3比中性盐NaCl对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大,且浓度越高越明显。[结论]盐碱对绿豆种子萌芽的胁迫影响不明显,对油菜种子的胁迫效应明显,且低浓度的NaCl对绿豆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绿豆对盐碱的抗性较强,适合在盐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无芒雀麦种子和幼苗的耐盐碱能力,在无芒雀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用浓度为0、20、40、60、80、100、120mmol.L-1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混合液进行胁迫,研究了胁迫对3个无芒雀麦品种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混合胁迫处理促进无芒雀麦mancher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其它2个品种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当混合盐碱胁迫浓度小于60mmol.L-1时3个无芒雀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差异不明显(P>0.05);当浓度高于60mmol.L-1后各个指标都急剧下降,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混合盐碱浓度大于20mmol.L-1时抑制无芒雀麦幼苗的生长,对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