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及3年大面积生产调查,结果表明,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区域,"淮稻9号"、"连粳6号"、"连粳7号"、"盐稻8号"、"盐粳7号"、"徐稻4号"、"徐稻3号"、"扬幅粳8号"、"武连粳1号"等品种耐病性较好,可根据生产需要择优种植。"武陵粳1号"、"淮稻5号"、"淮稻6号"、"华粳6号"、"特优559"、"武运粳21号"等品种较易感病,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的抗性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在自然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间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有显著差异,"淮稻5号"最感病,"镇稻99"、"淮病8号"抗病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给海安县当地优良水稻品种(系)的筛选及其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2014年观察了23个水稻品种(系)穗期穗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恶苗病的发生程度。结果表明,"华粳7号"、"扬粳806"、"淮香稻15"对穗瘟病,"南粳46"、"扬粳806"、"华粳7号"对稻曲病,"盐稻12"、"盐稻13"、"宁9213"、"宁2600"、"扬粳805"、"苏粳815"、"南粳9108"、"宁9210"对纹枯病,"武运粳27"、"淮香稻15"对恶苗病,均表现出较高的感病性,在种植以上品种(系)时,需重点开展好对相关病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扬州市江都区种子管理站的水稻新品种进行了抗病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纹枯病的抗病力差异较显著。稻曲病发病重的品种是盐粳15号、武4326、扬粳103、宁粳7号,纹枯病发病重的品种是常农粳10号、宁粳7号、扬粳103。  相似文献   

5.
2011年泰兴市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扬育粳2号、武运粳24(无芒)可作为泰兴市生产用种,宁粳5号、镇稻11、扬粳805、焦点313、南粳5055、镇稻671、通粳981等品种表现不理想,以期为泰兴市水稻品种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品种小区种植、系统调查纹枯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敏感度差异较大,纹枯病始见期以南粳41、南粳42等2个品种较早,宁粳5号,盐粳5号2个品种始见期较晚。盐粳6号、南粳44号、镇稻14、南粳42发展蔓延较迅速,属高感纹枯病品种;南粳5055、宁粳6号、常农粳4号发展缓慢,属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如皋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比较了17个水稻品种的田间种植表现。结果表明:17个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在154~164d,以南粳3908、宁粳8号、常农粳10号、镇糯20号、南粳5055较长;株高在89~115cm,以常农粳10号、淮稻20和宁粳8号较高;有效穗数在307.95~406.8万/hm2,以华粳8号、南粳5055和淮粳1309较多;穗总粒数在101.5~148.1粒,以淮稻20、丰粳3227和镇糯20号较多;结实率在90.1%~97.2%,以盐粳13号、宁粳8号和淮稻18号较高;千粒重在24.6~29.5g,以宁粳8号、扬粳805和南粳3908较重;产量在9 320~11 280kg/hm2,以镇糯20号、宁粳7号和宁粳8号较高。综合比较表明,南粳5055、南粳3908、宁粳8号、宁粳7号和镇糯20号田间表现较好、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在如皋市及相应生态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及t测验等统计方法,对2008-2009年2年江苏省中间试验7个试验组别所有参试品种的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明确: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极显著,但没有发现高抗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或类型);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其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杂交中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杂交籼稻>中熟中粳迟播>中晚粳>早熟晚粳;杂交籼(粳)稻和常规粳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不显著;早、中熟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即8月30日前抽穗)的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明显高于晚熟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即8月30日后抽穗);8月20日前抽穗和8月25日左右抽穗的水稻品种是水稻黑条矮缩病高发病的品种类型,是防治重点;中熟中粳稻品种如果推迟其播种期,其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扬州市近年主栽的6 个水稻粳稻品种的纹枯病抗性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得出武运粳23、南粳44、南粳5055 及武运粳24 为中感类型品种,南粳9108 和淮稻5 号为易感类型品种。其结果对今后扬州市水稻品种布局及纹枯病防治指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扬州市近年主栽的6个水稻粳稻品种的纹枯病抗性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得出武运粳23、南粳44、南粳5055及武运粳24为中感类型品种,南粳9108和淮稻5号为易感类型品种。其结果对今后扬州市水稻品种布局及纹枯病防治指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农业栽培措施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有较大差异,在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地区建议压缩杂交稻种植面积,适当扩大种植粳稻面积,在品种上可选用相对耐病的盐粳7号、连粳7号、徐稻4号等粳稻品种。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前提下,推迟播期避虫控病效果较为显著。根据当地水稻生产实际,适当推迟播期,一般手栽稻可在5月20日以后播种,但不能超过5月30日。应大力推广机插秧、旱育秧、塑盘育秧等水稻育秧方式,逐步减少水育秧的面积,能显著降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起到明显的控病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富宁县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纹枯病、稻曲病发生严重的情况,采用宜香725、川香优178和冈优881 3个品种开展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诱导抗病效果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多肽保”可使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病率降低31.9%~50.2%;对纹枯病的相对防效达47.41%~76.75%;对稻曲病也有一定的防效.“多肽保”对水稻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和产量的提高作用显著,3个品种产量增长800.4~1 000.5 kg/hm2,增长率为9.64%~ 11.90%.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9,(10):32-33
为筛选出适应江苏省海安市雅周镇种植的水稻品种,2018年引进15个新品种(系)在雅周镇进行品比试验,并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扬粳805产量最高,为669.0公斤/亩;南粳505最低,为596.9公斤/亩;其他品种在602.5~667.3公斤/亩。各品种纹枯病均轻微发生,未发生其他病害;南粳505抗倒性较差,其他品种未见明显倒伏。南粳3908、淮稻5号、南粳5055、皖恳粳11036、盐粳15适宜在雅周镇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扬粳1号、南粳44号、盐粳30237、宁32213可在泰兴市大面积示范种植,宁粳3号可适当种植,徐稻5号、淮稻10号、连稻6号、淮稻13号、淮稻11号、淮稻9号不宜在泰兴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抗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为抗水稻黑条矮缩病育种提供抗源。【方法】对36份1980~2000年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57份2001~2008年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228份2009年江苏省预试、区试粳稻材料,210份珍汕97B/明恢63家系材料及365份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稳定粳稻品系进行黑条矮缩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参试的896份水稻品种(系)中未发现对黑条矮缩病免疫的品种,其中中感以上的品种占81.1%,抗性品种仅占1.8%。不同年份育成的粳稻品种抗性存在差异, 近10年育成的抗性强于10年前。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近期育成的稳定粳稻品系中,中抗和中感类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4个群体。在2009年江苏省中试粳稻材料中,中熟中粳类型的发病轻于其他类型。对连云港市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抗条纹叶枯病品种的推广种植有一定关系。【结论】获得光身粳等16个抗性较好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源,可供抗黑条矮缩病育种和抗性机制研究及抗性基因发掘上使用。建议今后江苏省水稻育种中同时兼顾抗条纹叶枯和黑条矮缩病选育。  相似文献   

16.
江苏水稻主栽和候选品种抗黑条矮缩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抗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为抗水稻黑条矮缩病育种提供抗源.[方法]对36份1980~2000年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57份2001~2008年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228份2009年江苏省预试、区试粳稻材料,210份珍汕97B/明恢63家系材料及365份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稳定粳稻品系进行黑条矮缩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参试的896份水稻品种(系)中未发现对黑条矮缩病免疫的品种,其中中感以上的品种占81.1%,抗性品种仅占1.8%.不同年份育成的粳稻品种抗性存在差异,近10年育成的抗性强于10年前.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近期育成的稳定粳稻品系中,中抗和中感类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4个群体.在2009年江苏省中试粳稻材料中,中熟中粳类型的发病轻于其他类型.对连云港市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抗条纹叶枯病品种的推广种植有一定关系.[结论]获得光身粳等16个抗性较好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源,可供抗黑条矮缩病育种和抗性机制研究及抗性基因发掘上使用.建议今后江苏省水稻育种中同时兼顾抗条纹叶枯和黑条矮缩病选育.  相似文献   

17.
水稻黑条矮缩病与灰飞虱发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湖县水稻黑条矮缩病与灰飞虱发生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飞虱盛发期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显症急增期,均为一周左右,且基本一致。淮稻5号发病早,显症集中,产量损失大。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水稻新品种示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进行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扬育粳2号、镇稻671产量表现较好,武运粳24、通粳981表现中等,南粳5055、镇稻14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十多年来,由于两系稻杂交优质水稻、超级稻的推广面积不断增加,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规律等都发生了变化,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也由原来的三虫两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演变为三虫四病(增加了稻曲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近几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整体偏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已连续三年中等偏轻发生,纹枯病发生严重,稻曲病零星发生,稻瘟病局部偏重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抗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种质资源,利用2011年鲁南稻区水稻灰飞虱大暴发且带黑条矮缩病毒率特高的条件,对山东省2000-2010年推广种植的50份常规粳稻品种进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其中表现抗黑条矮缩病的品种有7份,中抗黑条矮缩病的有5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