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宫栋平 《农技服务》2012,29(9):1019-1020
从园地选择、苗木栽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提高黄花梨品质的措施、果实采收后的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蒙城县黄花梨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李培华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121-121,123
介绍了黄花梨优质丰产配套栽培技术,包括建园、科学施肥、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黄花梨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黄花梨及其绿皮芽变绿黄花梨在盛花后6~10周(WAFB)果皮色泽差异的原因,本研究测定了黄花梨和绿黄花梨果皮果肉的木质素、总酚类含量及其POD、PPO、PAL、4CL和CAD活性。结果表明:黄花梨和绿黄花梨在8 WAFB时果皮色泽出现差异,且褐色逐渐加深;在6~10 WAFB时黄花梨和绿黄花梨果皮果肉的木质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不断上升,且黄花梨高于绿黄花梨;黄花梨和绿黄花梨果皮果肉的总酚类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特点,且黄花梨总体上高于绿黄花梨;黄花梨果皮POD、PAL、4CL和CAD活性均高于绿黄花梨,而PPO活性与绿黄花梨接近。黄花梨和绿黄花梨果皮的木质素和总酚类含量变化趋势,与出现色泽差异的步调基本一致,推测木质素等酚类参与了褐色果皮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黄花梨芽变新品系优良性状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花梨[Pyrus pyrifolia (Burm.f.) Nakai cv.Huanghua]及其芽变新品系新黄花梨(YB-2001-1)的比较研究,发现新黄花梨在可食部分百分率、风味、花期、成熟期、抗病性等方面与黄花梨均无明显的差异,果实耐贮性还略好于黄花梨,生长势略旺于黄花梨。黄花梨花芽量比新黄花梨高11.20%、全部为短果枝坐果,新黄花梨短果枝坐果占68.84%、中果枝坐果占31.16%。新黄花梨由中果型品种变异为大果型品种,最大单果重可达405g、最小单果重185g、平均单果重275.92g,比黄花梨分别增重130g、70g、70.75g;新黄花梨因果大而增产增值,相同栽培条件下比黄花梨增产29.79%,增值93.40%。相同个数比黄花梨增值100.22%,相同重量比黄花梨增值48.97%。新黄花梨是一个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大果型品系。  相似文献   

5.
作为杂交育成品种之一,黄花梨性能优,产量高,外形美观,市场竞争优势大,备受欢迎。本文主要分析黄花梨配套栽培技术,从建园到施肥到整形修剪到花果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黄花梨的优质丰产提供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6.
黄花梨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海源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208-208,188
黄花梨是名贵的家具用材,经济效益显著。介绍了黄花梨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为扩大黄花梨种植面积、缓解目前黄花梨资源枯竭的局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8,(11)
1998年6月5日,离黄花梨采摘上市还有一个多月,松阳县水果贩运商潘志军便专程来到龙游上圩头农垦场,向农场预订了5万公斤黄花梨。这一订购量约占农场今年黄花梨总产量的25%。这些年上圩头农场黄花梨年年都被上门的客户竞相争购,即使在全国水果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期,黄花梨销售价格每公斤也在2元以上。1979年龙游上圩头农场从杭州引进8100株黄花梨苗。因黄花梨皮薄、核小、甜度高,加上上市时间又比河北、天津的鸭梨、雪梨以及安徽的砀山梨早一个多月,因而市场销路好。邻近乡村的农户见黄花梨销路好,都纷纷从农场引进种苗。随着黄花梨种植规模的扩大,龙游黄花梨在  相似文献   

8.
黄花梨具有单果大、品质佳、抗病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性,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山地、丘陵、旱地均可种植,经济效益高于普通梨品种,每667m^2净收入最高可达7000多元。黄花梨多采用传统技术栽培,品质不佳,效益低下,要获得黄花梨的优质高产和高效益,必须抓好幼年期的管理,培育形成强壮树势,主要措施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谢文华 《北京农业》2013,(21):132-133
黄花梨在人们的生活中很受欢迎,在我国南方广泛种植这种树,黄花梨的成熟时期在夏季,所以黄花梨的腐烂程度会很高,不宜进行储藏,对黄花梨进行保鲜储藏就显得很重要,基于此,我们根据在黄花梨的冷藏中可食性保险涂抹的使用,针对2种保险涂膜在黄花梨的冷藏中黄花梨品质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南黄花梨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与材质、稀有性,黄花梨木的特点、价值,提出海南黄花梨发展途径。建议通过引导农户充分利用荒地、坡地、零星土地、马路边等资源种植黄花梨:庭院小区、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地带,以自然为主线,可规划种植黄花梨:园林绿化种植黄花梨可充分利用立地环境和周边的地方资源,更突出个性化绿化地带,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着良好的过渡,为居住者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环境,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制剂保鲜黄花梨生理基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中草药制剂处理黄花梨,在室温(20~28 ℃)条件下贮藏15 d,分析了贮藏期间黄花梨果实营养代谢和细胞膜透性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黄花梨果实成熟衰老与失重、Vc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中草药制剂对黄花梨的保鲜机理在于可延缓果实营养成分的降解,降低失重率,维持较高Vc含量水平,抑制细胞膜脂过氧化,维持细胞膜相对稳定,使果肉硬度下降率降低,腐烂率减小.不同中草药制剂对黄花梨果实营养代谢和细胞膜脂过氧化综合影响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2.
动态特性是评价水果质地和成熟程度的的一个重要指标。利用正弦曲线应力-应变动态试验测定了黄花梨的动态特性,发现在不同预加载荷、不同激振功率、不同成熟程度等条件下梨果实动态试验的弹性模量和相位角明显不同。这表明:在相同频率下,随预加载荷的增加,弹性模量值增加;在相同预载荷、激振功率和频率下,未成熟黄花梨的动态试验相位角较小、成熟黄花梨的相位角较大,未成熟黄花梨的动态试验弹性模量较大,成熟黄花梨的弹性模量较小  相似文献   

13.
对黄花梨的储藏保鲜技术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在对黄花梨保鲜过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项,以供广大黄花梨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花梨是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于1962年用黄蜜×义乌三花梨杂交育成,具有抗逆性强、成熟早、品质优、早结丰产的优点,每年7月下旬上市,比北方梨提早1个月成熟,其外观美、品质优,在市场上极有竞争力。福建省是黄花梨的主产地,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但部分果园由于树龄老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不同保鲜处理对黄花梨果实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黄花梨果实贮藏方法提供参考,在低温(2℃)气调库条件下,分别采用壳聚糖复合物、1-MCP和2,4-D对黄花梨果实进行处理,对黄花梨果实的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在低温气调库条件下黄花梨果实在贮藏期间生理变化规律,并通过测定其腐烂率、硬度变化,研究不同保鲜剂对黄花梨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气调下配合保鲜剂的处理,果实的生理变化缓慢,推迟了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有效地延长了果实的贮藏时间;以1-MCP处理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次之,2,4-D的处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黄花梨果实的坚实度和糖度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花梨果实各部位、各方向上坚实度和糖度的差异程度进行了研究.不同成熟度的黄花梨在各部位上的坚实度和糖度差异显著,在各朝向上坚实度、糖度的分布差异不显著.分析了果实内坚实度、糖度的分布规律和坚实度与糖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用坚实度、糖度评价黄花梨品质时应选择中部"赤道线"附近为宜,而不必考虑果实朝向.  相似文献   

17.
以十年生黄花梨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平钾肥对黄花梨叶片物质代谢、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株施K2SO4 0.27 kg~0.81 kg范围,黄花梨叶片钾含量、chl.a、chl.b,chl.总量和chl.a/ chl.b比值,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丙二醛含量降低;黄花梨产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值分别提高23.9%~68.6%,5.1%~11.3%,8.1%~11.7%,4.9%~12.6%和4.8%~22.2%,总酸量约下降,硝酸盐含量降低0.8%~4.7%.以株施K2SO4 0.81 kg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黄花梨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钾含量,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Vc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值,显著降低了叶片丙二醛.适宜增施钾肥能促进黄花梨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栀子与不同中草药组合的熬制剂处理黄花梨,在室温(20~28℃)条件下贮藏15d,分析了贮藏期间黄花梨的生理代谢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黄花梨果实成熟衰老与失重、Vc和MDA含量变化密切相关;栀子熬制剂处理对黄花梨的保鲜机理在于可延缓果实营养成分的降解,减小失重率,维持较高Vc含量水平,抑制细胞膜脂过氧化,维持细胞膜相对稳定,使果肉硬度下降率降低,腐烂率减小;不同中草药组合保鲜效应不同,栀子+大黄处理保鲜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栀子与不同中草药组合的熬制剂处理黄花梨,在室温(20~28℃)条件下贮藏15 d,分析了贮藏期间黄花梨的生理代谢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黄花梨果实成熟衰老与失重、Vc和MDA含量变化密切相关;栀子熬制剂处理对黄花梨的保鲜机理在于可延缓果实营养成分的降解,减小失重率,维持较高Vc含量水平,抑制细胞膜脂过氧化.维持细胞膜相对稳定,使果肉硬度下降率降低,腐烂率减小;不同中草药组合保鲜效应不同,栀子+大黄处理保鲜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20.
钾肥对黄花梨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十年生黄花梨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平钾肥对黄花梨叶片物质代谢、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株施K2SO40.27kg~0.81kg范围,黄花梨叶片钾含量、chl.a、chl.b,chl.总量和chl.a/chl.b比值,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丙二醛含量降低;黄花梨产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值分别提高23.9%~68.6%,5.1%~11.3%,8.1%~11.7%,4.9%~12.6%和4.8%~22.2%,总酸量约下降,硝酸盐含量降低0.8%~4.7%.以株施K2SO40.81kg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黄花梨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钾含量,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Vc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值,显著降低了叶片丙二醛.适宜增施钾肥能促进黄花梨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